上善若水
2005-5
安徽教育出版社
徐刚
233
大约有十七八年了,我把相当一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田野调查上,了解中国土地荒漠化、江河与湿地等关于生态环境的状况,走得最多的是西部,更确切地说是河西走郎以西,风沙线和干裂的土壤以及大漠戈壁,胡杨红柳从此烙印在心的深处,成为一种生命感觉。我从大地之上、之中得到的启迪,由此而发出的思之种种,应是我写作生涯中最值得庆幸的一段历程,至少在这举世滔滔皆言利的年代,我曾在旷野中呼告守望,我没有变得更为浅薄,但,深刻与高贵是谈不上的,尤其是和大地之上的万类万物相比,我怎么能连根带叶地理解一根小草?我该如何去感觉在荒漠中兀自高大,而到了秋天那叶子金黄得醉人的独树胡杨呢? 我只是苍白地呼告过,并且重复着,关于土地,关于水,关于五谷杂粮,关于种草种树,关于小心翼翼地接近辉煌……我寻找着大漠中的一点点绿色,荒野中种树人的背景,还有塔里木河枯死的胡杨,不久前刚刚成为废墟的一处风沙线上的院落,抚摩正在风化的羊屎球,抚摩这岁月流逝。牧者和羔羊,今在何方? 所有的片段或者章节乃至题目,都只是我从大地上拾得的若干记录以及一个梦想。
徐刚,1945年出生于崇明岛,世代农人之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 徐刚以诗歌成名,作品有《抒情诗100首》、《徐刚9行抒情诗》及散文集《秋天的雕像》、《夜行笔记》、《林中路》等。近十多年主要从事人与自然的研究和环境文学写作。主要作品有《伐木者,醒来!》、《中国,另一种危机》、《绿梦》、《倾听大地》、《守望家园》、《地球传》、《长江传》、《国难》等。 另外,徐刚的多篇作品入选大学和中学语文教材。《守望大芦荡》、《森林写意》、《小草》、《小河》等作品分别收入上海,北京中学语文教材或补充教材及全国中专技校教材,《中国风沙线》选编入大学报告文学辅导教材。《伐木者,醒来!》列入《绿色经典》文库。 徐刚的作品曾获得过首届徐迟报告文学奖、中国环境文学奖、中国图书奖、冰心文学奖等奖项。徐刚本人是地球奖得主。
自序 敢问沧桑岁月,雪在何方引子:上善若水遥想古海生命从海洋登陆沧海细微蓝到深处生在海洋惊涛拍岸大江东去黄河奔流大河风情追寻中国木舟回想楼船海洋分割最后的疆界流水沧桑结语:滴水之恩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