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意义的疆场

成庆 安徽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0-15  

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  

作者:

成庆  

页数:

272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内容简介:这些无意间所形成的关切,当然是受这个时代所赐,但它并不足以提供多少有价值的思想资源,也很难让后来者按图索骥,为思想探索定准方向。不过,如果这本集子聊可一读的话,充其量是因为它或许反映出这个时代、这一代人(或两代人)的某些普遍的精神症候而已。

作者简介

  成庆,1977年生于湖北。历史学博士、专栏作者,现供职于上海大学历史系。曾供职电信公司、财经媒体,长期为《南方都市报》《东方早报》《新京报》《南部周刊》《时代周报》《南风窗》《新民周刊》等媒体撰写时评、乐评及书评,译有《沃格林:历史哲学家》(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等。

书籍目录

序言
辑一 回忆的乡愁
 小城里的歌声
 中国乡村的爱情叙事
 在路上
 死生之际
 回忆的乡愁
 灵魂的歧途
 “色戒”与存在的恐惧
 逃脱角落的存在
 长江漂流与两个时代的理想主义
 理想主义意味着什么?
 人文主义何处寻?
 “反文化”的文化生活
 “生”与“死”的困惑
 买“读”还珠
辑二 这个世界会好吗?
 这个世界会好吗?
 乡土社会的消亡与重建
 当代乡村的权威危机
 是什么制造了列车的非正常死亡?
 请还张在元一个“道义”
 “你死我活”和“同归于尽”
 “善人”为何难觅?
 抄袭大跃进背后的体制动力
 驻京办:我们怎么说再见?
 让一部分人先“博雅”起来
 学历崇拜背后的社会控制
 王小波:拘束的自由心灵
 季羡林:廿年一觉燕园梦
 吴冠中:美术界的鲁迅
辑三 如何认真面对“政治”?
辑四 音乐鸡毛信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意义的疆场 PDF格式下载



  时代阅读
  
  听汪峰,读成庆
  发布时间:2012-01-05 05:51:47 | 时代周报 | 162期 | 评论 (0)
  罗四鸰
  
  有好几年的时间,我一直听汪峰的歌,因为他总能唱出我心底最深的困惑。正是在那“空的发狂”的日子里,我认识了成庆,让我有很长一段时间里,总是一边听汪峰,一边读成庆,逐渐平静下来。
  
  与汪峰相比,成庆可以说是我真正的同龄人,因此,在成庆那里总能看到许多熟悉的记忆与时代符号。然而,70后一代人的记忆犹如成庆所说,“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有如摧枯拉朽般地迅速消逝,以至于昨日生活的场景,都只能拿来凭吊与怀念”。不过,在成庆的文字中“凭吊”与“怀念”记忆时,其实更多感受到的是一种陌生感。这种陌生感,不仅是因为记忆已经“摧枯拉朽般地迅速消逝”,更多的是因为成庆总是能透过社会或是记忆的种种表面抓住我们这个时代的真正统治者:思想。这种感觉在读《长江漂流与两个时代的理想主义》的时候最甚。时代的大波大澜虽然扑面而来,而成庆的叙述却有条不紊,在不动声色之间将时代的思想逻辑清晰地勾画,让人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若是再继续读完下一篇《理想主义意味着什么?》,那就不仅对百年来的理想主义的“前世今身”有了一个更为深远的了解,也让人由此得以窥探到“思想”的一面,甚至由此得到一个具有方法论意义的视角,借以捋清不同时代的理想与理想主义,以及与时代“错位”的理想,因为它们都是“一种思想的逻辑使然”(成庆语)。与之相似的还有成庆对上世纪90年代文化研究热进行分析的一系列以“思想”见长的文章。不过,与这些探讨“时代精神”的文章相比,作为汪峰歌迷的我,则更喜欢讨论“生与死”与“灵魂”的文字。在《灵魂的歧途》一文中,成庆借他人之口说,为什么总有一些人有好日子不好好过,而去想一些虚无缥缈的问题呢?这是因为“现代人的最大问题乃是灵魂的畸形”,这些人的心灵在“追逐真实,而不是主动安于异化。尽管那一目标不易达到,但是却值得追求和牺牲”。
  
  在成庆的思考中政治哲学显然占上风,我则更偏爱他探讨“生与死”“人的存在”以及“灵魂”的文章,这些真正哲学意义上的文章,正好填补了汪峰给我的“空”,让我看懂了汪峰的迷惘与不知所措。
  
  当然,我并不想把成庆拔高为一位撑着下巴用眼睛俯视众生的思想者,我更愿意将他视为一位一起“在未知的荒野中艰难行走”的同行人。你若是想在这本书里寻找到时代或是人生的答案,显然是不可能的;你甚至很有可能无法耐心看完成庆有着西方古典音乐品质的文字,就像喜欢摇滚的我一直无法欣赏那沉闷而乏味的西方古典音乐一样。作为西方古典音乐迷的成庆曾经对我说,听西方古典音乐不仅需要一颗沉静的心,还需要思考,反复听才能体悟微妙之处。虽然有无数次,我在成庆博客上试着听他推荐的乐曲,然而始终无法体会到其中的妙处—这并不妨碍我将他的许多音乐文字当做一种艺术来欣赏,我甚至有一段时间追他的博客看那些被他变成了文字的音乐,心存向往。不过,当我尝试用这种方法去阅读成庆的文字时,我却渐渐感受到了这种微妙以及沉静之美,并终于发现成庆与《意义的疆场》的秘密是思考。这种思考芜杂却丰富、艰难却勇敢、温和却深厚、冷静却不乏悲悯。正是在这种思考中,让我隐约看到了汪峰所追寻的自由与希望所在。


  自 序
  
  能有这本文集的出版因缘,出乎我的预料。因为我的写作,除了学院要求的那些四平八稳的专业论文之外,大多曝露在光天化日下的文字,要么是为了谋生所需,要么就是私人博客上的随意涂鸦,既谈不上文采,在介入公共生活方面,也比不上同时代许多作者那样投入和专注,因此当听说有机会将自己过往几年所写的文字整理成集,第一反应反而是:这些文字,如何见人?
  有此顾虑,并非是故作自谦,而是因为自己的写作,常常只是跟着感觉走,并不刻意在哪些领域和主题上一门耕耘,但如今将文章整理出来后才发觉,自己的写作看似无心,其实无意间也始终围绕着一些基本问题展开,似乎也存在着几条若隐若现的思想脉络。
  这些无意间所形成的关切,当然是受这个时代所赐,但它并不足于提供多少有价值的思想资源,也很难让后来者可以按图索骥,为思想探索定准方向。不过,如果这本集子聊可一读的话,充其量也是因为它或许反映出这个时代、这一代人(或两代人)的某些普遍的精神症候而已。
  那么具体来讲,这些“普遍的精神症候”又是什么?粗粗来讲,或许就是这三十年来的社会转型,让我们的生活从个人、社会到国家的不同层面,都面临着极其剧烈的变化,我们的童年、少年与青年时期,一直在被这个不断加速的变化撕裂,然后又将这段过程迅速地抛之脑后,视其为经济不断进步的代价。于是这代人往往不到三十岁,乡愁、回忆的情愫奔涌而来,就如乐评人李皖曾经评论高晓松的专辑时所感叹的那样,“这么早就回忆了!”
  是的,回忆本是年老者消磨时间的玩物,却不小心成为今日这两代人的提前消费,这或许是因为,我们这几代人的青春记忆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有如摧枯拉朽般地迅速消逝,以至于昨日生活的场景,都只能拿来凭吊与怀念。并且,八○后、九○后、○○后代际的更替在中国已经不再只是生命的延续与历史的演进,更演化成一种“青春的竞技”。虽然我们尚无资格说一句“老既老矣,无所谓了”,但我等三十、四十左右的人,如今大多透露出精神的疲态与心志的早衰,却已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为何会如此?从社会结构看,这两代人虽受惠于市场经济,但同时也承担着经济转型的代价,例如住房、医疗、养老、子女成长;从日常生活看,我们儿时所处的空间,虽物质匮乏、精神单调,却不失淳朴简单,至少与今日都市生活形成强烈的反差;从道德信仰上看,我们虽在童年被灌输以意识形态化的各种公德教育,但至少在生活中仍然存留一些朴素的伦理常识,相比今日利益取向的人际关系,难免会感到某些温情与适意。如此种种,难怪能这么快催生出我们的“复古幽情”。
  问题或许还不止于此,假如“复古”真能解决我们的人生幸福问题,我们的选择或许将会简单许多。就如我笔下的这些拉拉杂杂的主题,有对无远弗届的政治哲学问题进行的讨论,也有对当下时事的直接切入与发声,既有对个人生命意义的困惑与发问,也试图想在道德问题上提出某种正面的“愿景”。如此这些,看似丰富多彩,实际上折射出来的却是,这个时代的问题之纷杂,人心之难捱。
  这个世界会好吗?这是一个世纪前梁济对其子梁漱溟提出的问题,不久梁济就投净业湖自沉。正是这个事件,让早年一直迫切想了生死的梁漱溟从佛教转向了儒家,开始其“入世”的数十年生涯。不过有趣的是,梁漱溟的最后一本大作,其实是早年未完成的《人心与人生》,又重新绕回少年时的“生死”问题。可见,入世与出世,绝不是非此即彼,此高彼低,而是相互缠绕,难以区隔。今日这个时代,同样夹杂着个人生命的困局、面对公共议题时的无奈,有如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如此看来,我们所面对的处境,与当年的梁漱溟其实也别无二致。
  但最后的问题或许应该是,怎么办?
  


  成庆:谢谢各位,我先讲一个最近发生在我身上的事,前天晚上来北京之前我做了一个梦,梦到我回到大学时代,三门挂科。为什么做这个梦呢?因为我大学成绩真的不好,我本科是学理工科的,但我偏偏喜欢读文科,但是却没办法转系,虽然一直想从事文科的工作,当时我还要学什么模拟电路之类的课程,90年代时候甚至还有电视机修理的课目,不过电视机的后盖我从来没有打开过。谈这个事情,对我而言,是想说,阅读其实是解决我人生问题的一个方式,他不是一门职业,虽然现在在大学历史系任教,但实际上我是严格的区分了专业研究和公共阅读,或者说公共写作的一个界限。我通常认为,作为一个现代受过良好教育的个体,首先不应是一个专业人,而是有着良好知识视野的、全面的读者。因此,我觉得从我小时候的阅读史来看,我从来不是想要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而是作为一个拥有广泛视野的读者去阅读的。我个人从小受家庭影响,中间也有很多机缘巧合,比如小学时金庸武侠小说全都看完了,当时很多字还不认识,就直接跳过去,阅读起来也没问题,那时候还很喜欢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来稍微长大之后印象最深刻的情节,就对冬妮娅那一段特别有兴趣。后来也很喜欢读张扬的《第二次握手》,这是关于民国一对科学家爱情故事的小说,年轻人或许都不大熟悉了。这样的阅读对于我来说是基本上市盲目的,只是一种天然的寻找方式。
  
    进入初中时,我偶然地读到了《中国走进死胡同》,突然对政治开始感兴趣,这是很奇怪的转变。直到后来进入大学时后,开始阅读政治理论、政治哲学,例如哈耶克等等,这段政治理论的研究或者是阅读的过程持续了很长时间,这当然是跟这30年改革的背景有关系。比如你遇到任何一个人,甚至遇到一个白领都可以跟你谈政治理论。虽然他的政治理论知识往往是从网络上获得的,但是他明确的有一个思想背景,那就是思考政治问题。
  
    不过当我读了政治理论以后,我发现我的人生问题其实并没有解决,比如前年我家里发生一件事情,父亲中风,本身问题不大,但他却表现得比较脆弱,我想这大概是他对死亡的恐惧造成的,但是他是一个老共产党员,纯正的无神论者、唯物论者,虽然他得胆子很大,他经常跟我说,他小时候经常半夜走过坟地,也觉得无所畏惧。我当时觉得很奇怪,这么一个唯物论者,这么坚定的共产党员,为什么会对死亡感到如此恐惧。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并不是说我认为老人们胆小,而是说在我们的生命中,作为年轻人,其实已经开始面对死亡的问题。所以说,这些生命的议题都需要一个东西,让你觉得这个问题可以这样来理解,这样来解释,这样来实践。其实阅读最终、最关键的问题是你能不能在生活中实践。
  
    比如说,刘柠兄很爱书,日常生活中可以充满了与书相关的东西,他的阅读,他的写作。但对于很多人而言,如果一种阅读仅仅成为一种展示,那我想是有一些问题的,比如我今天跟你谈阅读了谁谁谁的小说,假如那里面的人跟你没有关联的话,我想这种阅读其实是一种属于文化生产性的消费。我之所以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是因为想提醒大家,时刻不要忘记了阅读的初衷,佛教有一句话说,“学道之人,莫忘初心”,也就是说,你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要忘记最早的发心是什么。我发觉现在很多的大学生,或者是年轻人读书有一个问题,看到这个书大家都在说,都在谈,但是其实它跟我其实没多大关系,于是读了就读了,似乎对自己的生命也没起到多大作用。
  
    所以阅读对我的意义,其实是想处理我们今天这30年转型的一些社会问题、意义问题等等,这也是我这种三十几岁,包括二十几岁,甚至十几岁后来的阅读者面临的问题。我们今天阅读不是文化生产行业需要我们去阅读,需要去制造消费,而是我们真的有很多人生的问题需要解决,需要靠阅读去解决。
  
    至于这些根本问题,可能有两个大的方面,如果粗略分类的话,一个就是对这个世界、这个社会,政治的理解,比如很多人想要实践,要改造这个世界。另外一个方面,大概就是个人存在意义问题。比如很多人热爱诗歌,热爱艺术,我想大概都是从它的存在意义获得自己的方向。很多人,比如晓渔的这本《重返公共阅读》,所表达的是在社会层面对自己的改造,对自己公民性格不断的修缮。
  
    这两方面对于现代人来说,包括我自己,是要处理社会生活当中,乃至个人独处时精神生活当中所面临的两个重要方向。我不相信,一个只有政治方面追求的人,精神境界会有多深邃。比如说以赛亚柏林,他本身一个很好的古典乐的欣赏者,他有一个很有名的钢琴家朋友,我突然一下忘记了,对,是布伦德尔,他经常在伯林面前演奏,因为他了解伯林是一个懂音乐的人,大家都知道伯林本身是一位政治思想史家、政治理论家,但他在人文方面的素养丝毫不逊于许多艺术家。因此西方的优秀学者和思想家一般都会同时具有两个面向,但是今天的阅读者,有时候会忘记,在个人的精神生活与社会的政治参与过程与公共生活当中,这两个维度其实是相辅相成的,不是一分为二的。我很怕那些认为阅读政治理论就是搞政治的看法,阅读政治理论不是让你“搞”政治,而是让你理解政治。我发现很多人读政治理论,就认为政治就是“权力”的游戏,这种理解是有问题的,政治哲学本质上是关于人性的理论,关于人性的理解,这种基本态度很多人并没有感觉到和意识到。
  
    我这本集子里共分了几部分,有乐评,有时评,有书评,大概都是在上述的两个维度上来对我个人从小成长的经验所作梳理。比如我描述过曾经的同窗,曾经的朋友,曾经的邻居,我以前的邻居就是车祸去世了,我的初中同桌也是车祸去世。我们经常会发现,当有时候回忆时,发觉很多不正常或者正常的事情常常被我们忽略掉,但在一定时刻却被被一些事情激活了。比如说我初中一个同桌,很漂亮的一个女生,有人告诉我她车祸死掉,但却到几年后我才认真思考她的死亡对我的意义问题。相信在这里的许多朋友,都曾经有很多小学的同学,中学的同学,我们一起成长,为什么最后的命运都不一样,这些问题如果我们没有思考,其实说明了我们人生当中很多议题并没有被阅读激活,这些经验都很珍贵,如果每个人认真的回想起童年的经验,一定会在阅读当中,某一个作者那里寻找到很强烈的共鸣。
  
    这本集子里还有时评、书评的部分,就可能是我理解的入世的一面。当然还有乐评,这属于很私人化的东西。我的运气很好,曾在波士顿访学一年,其实就是听了一年的古典音乐,波士顿是一个很好的文化之城。虽然我写的乐评很烂,不登大雅之堂,但是却是清理个人体验很好的方式。如果你对古典音乐有兴趣,你会理解,聆听古典音乐是完全个人化的,甚至坐在音乐厅里面,旁边的人都不会与你发生关联。比如有一次听完一场很棒的音乐会,旁边一个老太太来找我说话,大赞精彩,但是我很激动,却根本说不出话,因为我觉得那个体验没办法用语言的方式与别人分享。当回到住的地方以后,常常是当晚必须要把这个东西写出来,否则根本没办法记忆住这种体验,因为这个体验是很短暂的,也是很珍贵的。比如我听巴赫的许多作品,真的有很多类似于宗教的体验。我也问过很多爱乐的朋友,他们也有这种类似的感觉,这是很难与他人人分享的体验,只能说音乐激活了我内心的隐秘内容。
  
    关于书的其他部分我就不多说了。最后我想说一句话,所谓“意义的疆场”,是想说,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无论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面临这个问题,他们对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的思考。而我们在这30年事实上缺乏很重要的生命教育,不仅仅是专业教育,而且还有生命教育,我们并不知道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的生命到底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当然现在许多人说,我们为了赚钱有让生命有价值,实际上这个价值显然是很脆弱的。所以如果我这本书能让大家能有所兴趣的话,大概是体现了一个想要把这部分生命意义的东西浮现出来的努力,这个努力对于我个人来说是重要的,但是对于他人,如果能引起共鸣,当然是更好的事情。谢谢大家!
  
  本文转自财新网(http://www.caixin.cn) 详文:http://life.caixin.cn/2011-12-01/100333469_3.html


《意义的疆场》里的一些文章在博客里已经读过,只是如今博客没了,只能从《独立阅读》里看到你的文章了。成老师,期待你的新书!


太慚愧了。另我有微博,WOLIN77。


居然是成老师本人!!


您是?


你的学生


很真诚的分享,看到心的轨迹与成长的阶梯,慢慢,意义也就出来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