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名医医案要略

任何 主编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3  

出版社: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

任何 主编  

页数:

948  

前言

1994年,安徽省中医文献所任何教授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中国名医医案数据库系统研究”,受到省卫生厅的高度重视,将之批准为“安徽省卫生厅自然科学课题”。经过研究组长期而艰苦、务实的工作,目前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建树。现此项系统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名医医案要略》即将刊行,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部以崭新的思路与方法编纂的医案著作,是课题组专家辛勤工作、“与时俱进”结出的硕果。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我工作的重点主要是中医古籍整理与文献研究,尤为突出的是临床医学的文献研究,并长期结合诊疗实践,关注这一方面的.学术进展。可以说整理研究的学术范围较广,其中关于历代医案著作也多所研习。鄙见认为:医案著作是人文医学科学的精粹内涵。案例中所反映的辨证、立法和方药,是防治疾病中值得进一步开发的重要领域。任何教授等在多年前设计编纂的“中国名医医案数据库系统研究”,是一项前所未见、具有空前规模的医案研究,而由此课题中最先推出的《中国名医医案要略》,具有以下学术特色,值得向读者郑重推荐。一、此书与其他医案著作的类同处,正如明。江璀《名医类案》所提示的,其主要学术特色是“宣明往范,昭示来学”。这就说明此类医籍具有重要的借鉴、参阅价值。二、我想着重谈一谈此书与其他医案著述的某些不同点及其独到的学术特色。其一,该书整理历代名医医案,在运用传统编撰法则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计算机数据库对医案进行系统研究,其全面、精要和先进性,在中医药学的继承、创新上,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所开展的专项研究,堪称是前所未见的。其二,该书收编医案的时间跨度长,涉猎文献的广泛性,病种、病证的精要丰富,以及医案表述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注重规范性整理,反映了全书在编纂方面的高难度与严要求。其三,该书重点反映了我国历代名医的诊疗专擅,选案达到“博而不杂,详而有要”的整理、辑编水平,并在辨析病证的方治中,使读者从历代名医诊治各种病证中领悟到治法中的常法、变法和圆机活法。至于案例中精选的一些验方,其可信性和实用性,亦非一般验方著作可比。

内容概要

  《中国名医医案要略》整理历代名医医案,在运用传统编撰法则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计算机数据库对医案进行系统研究,其全面、精要和先进性,在中医药学的继承、创新上,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所开展的专项研究,堪称是前所未见的。该书收编医案的时间跨度长,涉猎文献的广泛性,病种、病证的精要丰富,以及医案表述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注重规范性整理,反映了全书在编纂方面的高难度与严要求。 该书重点反映了我国历代名医的诊疗专擅,在辨析病证的方治中,使读者从历代名医诊治各种病证中领悟到治法中的常法、变法和圆机活法。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内科 感冒 伤寒 温病 疫疠 咳嗽 哮喘 肺痿 肺痈 肺胀 肺痨 痰 痰饮 汗证 血证 心悸 怔忡 胸痹 不寐 厥证 郁证 癫狂 痫证 胃痛 痉证 噎膈 呕吐 呃逆 泄泻 痢疾 霍乱 腹痛 便秘 虫证 胁痛 黄疸 积聚 肿胀 鼓胀 头痛 眩晕 肝风 中风 瘿病 疟疾 淋证 癃闭 腰痛 消渴 遗精 耳鸣 痹证 痿证 内伤发热 虚劳 脱证 痛风 痞 疼痛 内科杂证第二篇 外科 疮疡 瘰疬 乳痈 流注 疝 肛肠病 皮肤病 外科杂证第三篇 妇科 月经病 带下病 妊娠病 产后病 妇科杂病第四篇 儿科 小儿发热 咳嗽 时行疾病 小儿杂病第五篇 五官科 眼病 口腔病 耳病 鼻病 喉病跋

章节摘录

名医:李万清 年代:清代 科别:内科病名:感冒(复诊3)病因:风凉症状:寒热往来已愈,痰饮咳嗽稍轻,诸症渐好,唯有时咳嗽牵引头痛,脉弦滑。辨证:肺胃不清,气饮郁结治法:行气化郁方药:舒郁化痰汤苏叶 陈皮 半夏 茯苓 枳壳 葛根 胆星 竹茹 引用木香文献来源:(清官医案研究》名医:全顺 年代:清代 科别:内科病名:感冒(初诊)病因:风凉症状:头作微痛,身肢恶窒。胸膈嘈闷,食后较甚,脉左关弦而稍浮,右寸关滑而稍数。辨证:肺胃浮热,风凉束表治法:解表调中方药:清解调中饮荆芥穗 防风 桑叶 菊花 酒芩 陈皮竹茹 神曲(炒) 引用鲜芦根(切碎)文献来源:


编辑推荐

《中国名医医案要略(精)》由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名医医案要略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