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放飞梦想

浙江省首届民工文学创作大赛组委会 第1版 (2007年12月1日)
出版时间:

2007年12月1日  

出版社:

第1版 (2007年12月1日)  

作者:

浙江省首届民工文学创作大赛组委会  

页数:

207  

前言

  “一座城市啊/千万不可失去民工兄弟/民工兄弟与完美的城市/本来就是一对分不开的孪生兄弟”这是民工诗人西芒创作的《一座城市与民工兄弟》里的诗句。  民工,这个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而成长起来的新兴群体,正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在进城务工过程中,他们有成功的欢乐,也有亲历的苦恼和悲伤;有创业致富成才的强烈渴望,更有求知求乐、实现完美人生的文化需求。关心他们,就是关心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关注他们,就是关注先进文化的建设者。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浙江日报》从二00七年二月二日开始,联合杭州市江干区委宣传部、浙江在线、浙江电视台民生休闲频道“民工热线”栏目。举办了浙江省首届民工文学创作大赛。  大赛在民工中激起的强烈反响出乎我们的意料。民工们对参加大赛十分踊跃,参赛稿件纷至沓来。有时,我们在一天内就收到来自全国的民工文学爱好者的十多篇稿件。他们在这里放飞文学梦想,他们在这里展示文学才华;他们用手中的笔记录“民工潮”时代的身影,他们用诚挚的心歌颂崭新的生活。在整个大赛期间,我们共收到了全国二十六个省市的民工文学爱好者写来的一千五百余篇参赛稿,这在浙江省的文学创作史上,也写下了崭新的一页。  收入这本集子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民工写,写民工 ”。从《第一次进城》、《异乡的日子》到《房东大娘》、《有个保安叫小山》,从《小张当的哥》、《跟师傅学木雕》到《流水线上的工友》、《打工路上与爱情相遇》,他们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在诗歌里。写在散文中。写在小说内。虽然,许多作品从专业的角度看。还显得有些粗糙,但是,作为一种新的文学现象,其价值和意义却值得我们重视。比如诗歌《留守儿童心语》中写道:“披衣下床拨通了那电话/问一声打工的爸妈呀您在哪?//这么多年您很少回趟家/您可知孩儿也时常把您呀牵挂”没有华丽的词句,生活的质感却平实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他们的作品,使人们看到。民工们在创造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的同时,也在创造五彩缤纷的精神世界。一方面,他们本身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另一方面,他们也用笔记录了这个时代。为我国的文学创作园地增添了“新景观”。他们在进城与返乡的过程中,把淳朴的乡村文化带入城市,把城市的现代文明带回乡村,在城乡协调发展的进程中架起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和谐发展的桥梁。  浙江省首届民工文学创作大赛,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摒弃了传统的文学大赛思路,坚持走“名家与民工互动,理论与实践结合,报网台形成合力”的新路子。从四月的“放飞文学梦想”大型报网互动论坛直播、五月的首届民工文学讲习班开班典礼、六月的民工文学爱好者赴上虞创作采风活动,到七月在德清召开的“民工文学现状与走向理论研讨会”,以及九月的“全国著名诗人与浙江民工诗人对话会”、十月的民工个人作品研讨会,亮点一个接一个,大赛有声有色,影响越来越大。著名文艺评论家、《上海文学》杂志副主编杨斌华认为,民工文学最主要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贴近时代。关注社会底层的生存与命运。虽然民工文学创作目前在艺术上还略显粗糙,却非常具有生活的质感,坚持下去,肯定会出精品力作。  这次大赛,得到了柳萌、张抗抗、赵丽宏、程乃珊、赵长天、王周生、王旭烽等著名作家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在这里,我们向他们表示衷心感谢。我们相信,在今后的文学创作道路上,将会涌现更多的民工文学爱好者,为繁荣我国的文学百花园而努力耕耘。  浙江省首届民工文学创作大赛组委会 二00七年十一月

内容概要

  《放飞梦想:浙江省首届民工文学创作大赛作品选》分散文、诗歌、小说3辑,入选的作品,是浙江省首届民工文学创作大赛组委会从来自全国26个省市的1500多篇参赛作品中精选出来的,收入这本集子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民工写,写民工”。虽然,许多作品从专业的角度看。还显得有些粗糙,但是,作为一种新的文学现象,其价值和意义却值得我们重视。他们的作品,使人们看到。民工们在创造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的同时,也在创造五彩缤纷的精神世界。一方面,他们本身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另一方面,他们也用笔记录了这个时代。为我国的文学创作园地增添了“新景观” 。他们在进城与返乡的过程中,把淳朴的乡村文化带入城市,把城市的现代文明带回乡村,在城乡协调发展的进程中架起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和谐发展的桥梁。

书籍目录

第一辑 散文第一次进城房东大娘帕哥的幸福小师妹不变的称呼想念阿杜黄指印 灰指印大哥老汪透明人生教我一技之长的“眼镜”老家的茶园母亲的粽子房客与房东白马湖感怀安装工在路上护林老人的教诲有个保安叫小山我的外来工朋友素描小张当的哥寻工记路在脚下幸福是一种心情乡愁跟师傅学木雕亲情的明灯年轻的心不再漂泊与梦相随清蒸武昌鱼第二辑 诗歌异乡的日子路边的午餐流动的乡土留守儿童心语流水线上的工友一座城市与民工兄弟(外二首)第三辑 小说赵傻儿的城市生活回家农村和城市打工路上与爱情相遇到底谁傻会说话的钞票

章节摘录

  二00三年三月,我开始了打工生涯。浙江余姚是我打工的第一站。两个月后,我辗转来到了位于浙中的武义,进了一家园艺家具公司。这是一家有着四个分厂二十几个车间一千多人的公司,老板原来是一个中学老师,很有文化品位。没有文凭,甚至连身份证都被小偷摸走了的我,被安排在二分厂的精王车间学锉磨。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多天,但我永远都无法忘记那段做锉磨的日子,无法忘记那个热浪席卷的炎夏。  进厂的第三天,我的身旁突然多了一个女孩。女孩看上去只有十七八岁,很清纯也很秀气,穿着一套白色的衣服。看着她,我心里不由得一酸,想,现在你还是白雪公主,两个小时以后,就成了灰姑娘!果然,两个小时以后,那位女孩早巳汗透衣衫,银灰色的铝灰在她白色的衣服上撒了一层,那张清秀水灵的脸,也失去了粉嫩和秀气。下午上班不久,她就开始喊手痛了。班长一检查,她锉的产品全部得返工!锉磨已经是公司里最简单的活了,只要不是瞎子,干过农活,任何人拿上锉刀就会。女孩又累又急,虽然新员工是计时的,但完不成一定的数量,也不好交差。此时的我虽然还是新员工,但干活的速度还可以(甚至比老员工还快),早就完成了任务,见她那样可怜,顿起惻隐之心,不声不晌地帮她锉了起来,终于赶在下班前帮她完成了任务。  第二天上班时,女孩又来了。我问:“你那么小,怎么不读书?”她说家里穷,房子又破又漏,母亲一直生病,父亲是残疾人,她断断续续好不容易才读完了初中,就出来打工了。她告诉我,要挣钱给妈妈治病,要扶持妹妹读书,要给爸爸盖房。我的心一阵阵揪紧,为她,也为我此时的遭遇。我们一边干活一边小声地交谈,把车间分给我们的产品放在一起,我锉三个,她锉一个。我说:“你可以选择其他工作的,这锉磨是最原始的活路,又脏又累,手又痛,又不多挣钱。”她说,她表姐在这个分厂的包装车间干了半年多,她是投奔她来的,可是刚来的时候没有身份证,人家怀疑她是童工,现在有了身份证,包装车间又不招人了,所以只好干锉磨。  车间主任是一个风度翩翩的男子,心地很好,见我们合伙干活,便走了上来,问:“你们是老乡?”我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现在我们同在你的手下做事,你就是师傅,我就是师兄。”女孩说:“我是小师妹。”车间主任笑了笑,走开了。我为她居然也有几分幽默感而直乐。接下来的一个多星期里,我们默契地配合着,我双手用锉,左右开弓,成为全公司手工锉磨中最快的一个,而我的小师妹也能单独完成任务了。她不再穿白色的衣服上班,发了工作服后,她上班是灰姑娘,下了班依然做她的白雪公主,也不再喊手痛了。多干活就多挣钱,在那个 “非典”猖獗、热流似火的夏天,艰辛里有着我们真诚的友情和简单的快乐。  十多天后,我的能干终于引起了公司领导的注意,老板亲自找我谈话,把我提拔为另外一个车间的统计员。在那家公司,车间统计员的编制已经是车间副主任的级别了。小师妹对我的升迁,既感到高兴,又有几分落寞。通过十多天的努力拼搏,我从最基层的员工进入了管理层,而我的小师妹,依然在二分厂的精工车间里锉磨,只是下了班以后,她不再换下工作服,不再做回白雪公王了。每次遇到我,她都低着头悄悄地走。我知道,我们之间有了距离。又过了个把月,公司老板和副总再次找我谈话,说通过这段时间的考察,决定给我晋升职务,让我负责公司人事教育科的工作,并创办公司报刊和广播站。就这样,做了一个多月的统计员后,我又到了新的岗位,接手新的王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准备,公司的报纸创刊了,广播站也将开播。按我的策划和老板的意思,广播站都是在业余时间里广播,主要是播送公司动态、最新决策、管理理念、国际国内重大新闻、安全知识、生活常识和优秀文学作品等,在每天下午六点有一个员工点歌的节目。开播的第一天,我亲自点了第一首歌。  那是七月里的一天,全公司都下班了,员王们吃了饭后,有的在水池边的凉亭里歇凉,有的在篮球场上打球(公司有两个标准的篮球场)。我的小师妹和她的表姐一起,正在宿舍里休息。公司广播站到了开始广播的时候,一阵轻音乐后,一个女孩甜甜的声音说:“亲爱的员工朋友,今天是公司广播站开播的第一天,现在是员工点歌节目。第一个点歌的是本站主编,他想点一首《从头再来》给他在二分厂精工车间锉磨的小师妹,并对她说:时间可以流逝,青春一去不返,但友情却亘古长存。在苦难中磨炼,让自己坚强地成长,风雨过后,就能看到绚丽的彩虹,然后让一切从头再来。”女孩的声音停下,“心若在,梦就在”的歌声跟着响了起来。  毕竟是公司广播站开播的第一天,毕竟是自己的广播站员工为员王点的第一首歌,这歌声通过三十多只扬声器在公司的每一个角落回荡,所有听到歌声的员工都激动起来,会唱的都跟着猛吼:“心若在,梦就在。” 小师妹听到歌声后,连忙跑出宿舍,跑到我的办公室,激动得哭了。  从那以后,小师妹上班时继续穿工作服,下班后又做回了白雪公主,并且越来越美丽,越来越成熟。《从头再来》那首歌,也就成了员工点给员工的最好的礼物。在那家公司,在那段日子里的下午六点,经常回荡着 “心若在,梦就在”的歌声。那年年底,因为某些原因,我决定离开那家公司,到附近的永康去发展。办完离职手续的那天,就在我正要走出公司大门的那一刻,刚好是下午六点,公司广播站又到了广播时间,一听,居然是小师妹在为我点歌。依然是那首《从头再来》,依然是“心若在,梦就在”。我默默地看着此时早已当上班长、给家里寄了一万多块钱的小师妹,她也默默地看着我。冬风里,她依然一身白色的装束,依然是美丽的白雪公主。  歌声结束后,广播员那甜甜的声音接着说:“师兄,倘若轮回真的可以相信,千年后,我依然在那棵最初开花的树下等你,因为我相信,心若在,梦就在。”我心里一酸,急忙迈出了公司大门,接我的车已经停在了公司门口。汽车缓缓地开动,再回首,送行的人群中,小师妹挥手,再挥手……  ……


编辑推荐

  浙江省首届民工文学创作大赛,向广大读者捧出了成果:由大赛组委会主编的民工文学创作大赛作品选《放飞梦想》。这本汇集了大赛优秀作品的民工文学作品集,分散文、诗歌、小说3辑,入选的作品,是大赛组委会从来自全国26个省市的1500多篇参赛作品中精选出来的,大部分作品都是“民工写,写民工”,代表了当代民工文学的水平。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放飞梦想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