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最后的能源危机

希拉·纽曼 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0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

希拉·纽曼  

页数:

299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旨在敲响终极危机的警钟,揭开石油行业的神秘面纱,分析人类面临的种种困境,思考人类文明的未来出路。 据普遍估计,我们人类至今已用尽一半的石油,但我们的人口和经济还在不断增长。我们将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用完剩余石油中最容易开采的那部分。在经济学界,对经济发展持乐观论调的不乏其人,他们集体导控着人民、政府的意见和看法,因此许多人无法接受真相,无法想象我们的世界也许即将面临人类智慧无法解决的严峻问题。1998年前后,“最后的能源危机”的概念开始回潮,在互联网上首次出现。我们很容易理解丰富的化石燃料能造福人类社会,却常常意识不到人口的多寡、人类的命运与煤炭、石油之间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书是各种专题的一个组合,包括技术、政治、生态,以及有关能源和社会的经济命题,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将以他们各自专业的视角,帮助读者真正理解这最后的危机的来龙去脉,剖析深藏着的真相,预测未来的走势,指出人类的出路。 经济学家们错误地指出,由于机器的改良(而不是燃料种类及形式的日渐多样化),即便燃料资源减少,我们仍可以产出更多的能源,这让人们误以为我们的世界可以逐步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然而,事实却是1830年至2001年世界人均能源消耗增长了8倍。 21世纪,我们面临着石油的自然枯竭,更糟糕的是,我们无法找到一种同样有效、便捷、廉价的替代燃料。 人类早已作茧自缚,一味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产生大量能源及物质需求。只有物质需求减少,现代社会的复杂性才能得以缓解。如何实现平稳过渡,是现今我们所面临、需思考的问题。

书籍目录

1 引言 天地之初第一章 最后的石油危机离我们有多远 2 被掩盖的真相——哈伯特顶峰101景 3 步步紧逼的终极危机 4 石油行业的神秘面纱 5 不容乐观的世界煤炭资源第二章 石油,10%是经济,90%是政治 6 发光的并不一定都是金子——里海狂想 7 里海狂想新篇章 8 大国争霸 9 黑非洲,黑黄金 10 暴增的中国汽车工业 11 世界舞台上的委内瑞拉、查韦斯和拉丁美洲石油第三章 上下求索,任重道远 12 能源过渡迫在眉睫 13 人口、能源和经济增长:矛盾重重 14 远水救近火——可再生能源受到的制约因素 15 生物燃料——一个大赌注 16 有生命的土壤 17 核裂变能源技术真能带来希望吗 18 核聚变能源的幻梦 19 浅尝地热第四章 后石油时代——应对之策 20 后石油时代的法国和澳大利亚 21 朝鲜给人类未来带来的经验教训 22 失去化石能源的日本如何生存 23 简约的生活方式 24 尾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章节摘录

  在矿物燃料作为动力的工业革命发生之前,在工业革命提高食品运输、货运和客运效率之前,人口密度与资源多少之间存在相互联系。如果人口过多,超过了当地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这些人口将无法长期生存。但是,由于人们找到越来越多以廉价矿物燃料为主的能源,由于交通运输系统因此而日益进步,只要通过从其他地区输入资源,一个地区的人口密度就可以超越该地区的物质和生态承受能力的限制。只要能源价格依然保持低廉,只要能源产量依然丰富,同时环境问题和经济问题依然还能忍受,这种情况就能一直持续下去。  但是现在,这种人口超载的情况已经发展到了极限;世界人口总量已经超出了整个地球的物质和生态承载能力,仅仅依靠矿物燃料维持现状。生态经济学家提出了“生态足迹”的概念。所谓的生态足迹,就是为一个地区全部人口生产足够资源并吸收相应二氧化碳排放量所需的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土地或海洋面积总和。同样的研究方法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发表的文章《跟踪人类经济的生态超载》中有所介绍。  美国发展重定义组织于2002年11月做出一份报告,概述了146国的生态足迹。正如可持续性研究专家解释说,“人类的生态足迹已经超出了地球生态容量约20%”。他还说,“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国家的生态赤字正在上升。由于这种过度消费,人类经济正在耗尽地球的自然资本”。  正在消费约四分之三世界资源的是生活在所谓“富裕国家”的大约12亿人口,而消费剩下的四分之一的是世界上另外50亿人。在这50亿人中,三分之一(根据各种联合国机构和其他组织)属于生活在严重贫困或极端贫困的人口。  如果全世界全部人口都以美加两国国民的平均物质和能源消费水平进行消费,那么地球的全部资源和面积需要乘以三倍才能提供满足需求。这就产生了两个问题,一是这在客观上是否可能实现,二是经济扩张在逻辑上是否能够有效消除贫困。既然石油与天然气推动了各种经济扩张,那么石油顶峰和天然气顶峰的来临以及随后世界石油产量的滑坡将直接威胁到试图实现全球经济无限增长的努力。  1997年,地质学顾问沃尔特?扬这样写道:无可争议的是,石油生产将会达到顶峰,之后其产量就会开始下降。如果情况确实更加乐观,也就是说,石油顶峰到来的日期会比大多数地质学家预测的日期要稍晚一点,这样的乐观情况只会使我们的问题更加严重。因为这就意味着,等到石油产量到达转折点的时候,当时的人口会比原先的人口更多,这也就意味着这些人将更难适应缺乏石油的生活。若要构想“后石油时期的标准生活方式”,就要考虑世界能源形势的无数方面。一旦世界石油总产量下降,最终无法满足世界石油需求,将带来很多后果:世界经济和社会结构被改变,个人生活方式也被改变。  在石油顶峰以后的数十年里,世界石油产量的持续下坡趋势将会造成世界粮食产量和人均粮食占有量等方面的严峻形势。仅仅因为这个因素,世界人口数量就将很有可能明显减少。作为地球村成员,我们该如何调整自己来迎接这个挑战?这个问题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  提倡保持现状的人说,等到石油用完的时候,取而代之的会是极端的节能措施以及向可再生能源的彻底转变。而与此同时,各国政治领导人一边抵制石油与能源价格的提高,一边又时刻声称对“市场机制”充满信心。虽然很有可能出现技术改进(但不是技术突破),但是各种迹象表明,现在既没有出现彻底的节能措施,也没有向可再生能源发生彻底转变,而且甚至各国领导人也没有一致推动这个事业的发展。  过去一个半世纪以来,廉价石油产量的持续增长导致了人口大幅增加,工业和技术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城市型工业化国家对廉价矿物能源极其依赖。如果重要原材料、粮食、能源矿石和工业产品的运输继续依赖廉价矿物能源,而矿物燃料却产量下降、价格惊人,人类就走到了转折点。目前的发展将无法无止境延伸,而且在我看来,甚至不会超过十年。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最后的能源危机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很有预见性,是时代的警钟。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