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祝允明行草二种/中国法书精萃

林韬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  

出版社: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作者:

林韬  

页数:

56  

内容概要

  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书体。《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始于汉初,其 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从草书的发展来看:草书发展可分为早期草书、章草和今年内草三大阶段。早期草书是跟隶书平行的书体,一般称为隶草,实际上夹杂了一些篆草的形体。初期的草书,打破隶书方整规矩严谨,是一种草率的写法。称为“章草”,章草是早期限草书和汉隶相融的雅化草体,波挑鲜明,笔画钩连呈“波”形,字字独立,字形遍方,笔带横势。章草在汉魏之际最为盛行,后至元朝方复兴,蜕变于明朝。汉末,章草进一步“草化”,脱去隶书笔画行迹,上下字之间笔势牵连相通,偏旁部首也做了简化和互借,称为“今草”今草,是章草去尽 波挑而演变成的,今草书体自魏晋后盛行不衰。到了唐代,今草写的更加放纵,笔势连绵环绕,字形奇 变百出,称为“狂草”,亦名大草。到了今天,草书的审美价值远远超越了其实用价值。 草书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点划连字,结构简省,偏旁假借,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乱写。草书符号的 主要特征之一是笔画带钩连,包括上下钩连和左右钩连。隶化笔法的横势倾向,为左右钩连的草化提供了依据。章草笔法用“一”形,今草笔法用“s”形。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运笔放纵、点画狼藉的又称大草或狂草。

作者简介

  祝允明(146O-1526),字希哲,亦作唏酷,苏州人。因右手多出一指,故自号支指生、枝指生、枝山、枝山居士、枝山道人等,人称“祝枝山”。1492年,33岁的祝允明乡试中举,但是颇有才华而且早年得志的他,在其后屡试不第,不得不于1514年55岁时就谒选而出任广东兴宁知县。后迁应天府通判,故人又称“祝京兆”。在职一年,60岁出头的祝允明因病乞归故里。因此,出身名门的祝允明,在仕途上是一个不得意的文人。其传略见诸《明史·文苑二·徐祯卿传》下所附。  祝允明的祖父祝颢是进士出身,外祖父徐有贞是大学士武功伯,岳父李应祯官至太仆少卿。少年时代的祝允明在祖父辈的熏染下,开始学书;青年时代,又在岳父的指点下,加之交游者皆为父辈儒雅之士,如沈周、吴宽等,书学颇得正统之传。为此,文徵明在《跋祝枝山草书(月赋)卷》中这样阐述祝允明的书法渊源:“吾乡前辈书家首称武功伯徐公,次为太仆少卿李公。李楷法师欧、颜,而徐公草书出于颠、素。枝山先生,武功外孙、太仆之婿也,早岁楷笔精谨,实师妇翁;而草法奔放,出于外大父。盖兼二父之美,而自成一家者也。”虽然科举进仕之途颇不得志,但祝允明在艺术道路上却是非常顺畅的,“弱冠即负诗书之名,继而远播海内,人争重之,笔下实尽古人之致”(吴宽《跋祝允明书(琴赋)》)。长期活动于苏州一带的祝允明,以名门出身和显著才华,与吴门才子杨循吉、唐寅、文徵明等友朋诗酒酬唱,品评书画,互为推重,在良好的艺术活动氛围中成为一代书法名手,并与徐祯卿、唐寅、文徵明并称“吴中四才子”。  在中国书法史上,祝允明与文徵明被看作是“吴门书派”的两座高峰,祝允明书法更曾被看作是自赵孟频以后200余年内创造书风转变的一个枢纽。这种成就与他早年师法古人,继而集众家之长,晚而创为一家的书学道路有关。对此,晚明王世贞曾有明确阐论,他认为祝允明早年在楷书上自钟繇、王羲之、王献之、智永、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赵孟频,行草书自王献之、智永、褚遂良、张旭、怀素、李邕、苏轼、黄庭坚、米芾,“靡不临写工绝。晚节变化出入,不可端倪,风骨烂漫,天真纵逸,直足上配吴兴(赵孟烦),它所不论也”。正是因为祝允明在晚年病归故里后,以崇尚放浪形骸的江左流之情怀和强烈鲜明的个人书风之面目,才跳出了前人的窠臼,在师古的基调下,既与纯学黄山谷的沈周和专攻苏东坡的吴宽等师辈不同,也和纯雅清劲的同辈文徵明等拉开了距离。这才是祝允明的书法价值和书史地位。  行草《(归田赋)等诗文》册因无年款,故鉴赏者据其书风未臻晚年豪放不拘之境界,多定为祝允明中年之作,应可信。本册行书一段,风格中蕴涵了苏、黄、米、赵,尤其以赵子昂的影响为最多,但又不是全仿,意在通过赵氏而上追晋、唐意趣;草书一段,仍是规矩有度,而未放任挥洒。两段用纸相同,应为同一时期所书。从某种意义上说,本册应该是祝允明尝试着将宋、元意趣融入晋、唐法度时期的作品。就书法风格而论,与他正德五年(1510年)所书的《(闲居秋日)等诗卷》(现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等较为相近。因此,它们应该是祝允明50岁前后尚未入仕时期的作品,可视为祝允明中年时期的书法精品。草书《句曲道中·虎丘诗》手卷,高32.8厘米,长405.5厘米。全篇共四首诗,笔意豪放,多出奇趣,字势舒展,章法参差错落,疏密有致,极富变化。书法以钝锋秃笔书写,运笔超脱畅达,游刃有余,给人以一种神完气足的艺术感受。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祝允明行草二种/中国法书精萃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