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董其昌行书卷/中国历代法书粹编

路振平 编 浙江人美
出版时间:

2009-6  

出版社:

浙江人美  

作者:

路振平 编  

页数:

59  

前言

董其昌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卒于明思宗崇祯九年(1636年)。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故称“董华亭”;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死后谥“文敏”,故又称“董文敏”。与邢侗、米万钟、张瑞图均善书法,人称“明代四大家”,与米万钟齐名,人又称“南董北米”。董其昌出身卑微,家中只有二十几亩薄田。虽天才俊逸,却在科场屡屡受挫,只能以教书为生。直到万历十六年(1588年)才在第三次秋闱中及第,次年在京城春闱中高中进士,从此官运亨通,青云直上。从当时347名进士中被选进翰林院,充任庶吉士,由此开始了他大半生的宦海生涯。先后被任命为皇长子朱常洛的讲官、湖广提学副使、福建副使、河南参政、太常寺少卿,崇祯四年(1631年)任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掌詹事府,登上了政治生涯的巅峰,其家亦从小康人家一跃成为拥有良田万顷、游船百艘、房屋千间、势压一方的首富。直到崇祯六年(1633年),已是耄耋之年的他多病缠身,乃上书请求告老还乡。崇祯皇帝特诏赐其为太子太保,从一品的荣誉头衔,“特准致仕驰驿归里”。说起董其昌,其实他在书法上并没有天分,16岁时的府学考试,尽管他文章写得锦绣灿然,但主考官袁洪溪认为他的字实在太蹩脚,把他降为第二。自尊心极强的他从此发愤临池,在书法上下足了功夫。据他在《画禅室随笔》中说:“初师颜平原《多宝塔》,又改学虞永兴。以为唐书不如晋、魏,遂仿《黄庭经》及钟元常《宣示表》《力命表》《还示帖》《丙舍帖》。凡三年,自谓串逼古,不复以文徵仲、祝希哲置之眼角,乃于书家之神理,实未有入处,徒守格辙耳。比游佳兴,得尽睹项子京家藏真迹,又见右军《官奴帖》于金陵,方悟从前妄自标评。譬如香岩和尚,一经洞山问倒,愿一生做粥饭僧,余亦愿焚香笔研矣。”董其昌40岁以后刻意临仿米芾,50岁则在赵孟频身上下力最多,到晚年则孜孜不倦地临习《阁帖》。此外,董其昌除了在项子京家鉴赏了其所藏晋唐墨迹,还在京城大收藏家韩世能家目睹了大量的宋、元遗墨;与徽州著名收藏家吴廷订交,欣赏到更多的名家真迹。心摹手追,见多识广,博取多采,转益多师,终于形成了淳淡儒雅、奇宕潇洒、超尘脱俗、婉约隽美的董氏书风,得到了人们的高度评价。周之士说:“六体八法,靡所不精,出乎苏,入乎米,而丰采姿神,飘飘欲仙。”据《明史·文苑传》载:“其昌书始以米芾为宗,后自成一家,名闻外国,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董其昌曾把自己的书法艺术与赵孟频作过比较:“余书与赵文敏较,各有短长:行间茂密,千字一同,吾不如赵;若临仿历代,赵得其十一,吾得其十七。

内容概要

董其昌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1 555年),卒于明思宗崇祯九年(1636年)。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故称“董华亭”;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死后谥“文敏”,故又称“董文敏”。与邢侗、米万钟、张瑞图均善书法,人称“明代四大家”,与米万钟齐名,人又称“南董北米”。 董其昌出身卑微,家中只有二十几亩薄田。虽天才俊逸,却在科场屡屡受挫,只能以教书为生。直到万历十六年(1588年)才在第三次秋闱中及第,次年在京城春闱中高中进士,从此官运亨通,青云直上。从当时347名进士中被选进翰林院,充任庶吉士,由此开始了他大半生的宦海生涯。先后被任命为皇长子朱常洛的讲官、湖广提学副使、福建副使、河南参政、太常寺少卿,崇祯四年(1631年)任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掌詹事府,登上了政治生涯的巅峰,其家亦从小康人家一跃成为拥有良田万顷、游船百艘、房屋千间、势压一方的首富。直到崇祯六年(1633年),已是耄耋之年的他多病缠身,乃上书请求告老还乡。崇祯皇帝特诏赐其为太子太保,从一品的荣誉头衔,“特准致仕驰驿归里”。

章节摘录

插图:


编辑推荐

《中国历代法书粹编:董其昌行书卷》是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董其昌行书卷/中国历代法书粹编 PDF格式下载



董其昌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1 555年),卒于明思宗崇祯九年(1636年)。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故称“董华亭”;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死后谥“文敏”,故又称“董文敏”。与邢侗、米万钟、张瑞图均善书法,人称“明代四大家”,与米万钟齐名,人又称“南董北米”。
董其昌出身卑微,家中只有二十几亩薄田。虽天才俊逸,却在科场屡屡受挫,只能以教书为生。直到万历十六年(1588年)才在第三次秋闱中及第,次年在京城春闱中高中进士,从此官运亨通,青云直上。从当时347名进士中被选进翰林院,充任庶吉士,由此开始了他大半生的宦海生涯。先后被任命为皇长子朱常洛的讲官、湖广提学副使、福建副使、河南参政、太常寺少卿,崇祯四年(1631年)任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掌詹事府,登上了政治生涯的巅峰,其家亦从小康人家一跃成为拥有良田万顷、游船百艘、房屋千间、势压一方的首富。直到崇祯六年(1633年),已是耄耋之年的他多病缠身,乃上书请求告老还乡。崇祯皇帝特诏赐其为太子太保,从一品的荣誉头衔,“特准致仕驰驿归里”。


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印刷非常的好是胶版纸。选了董其昌的《行书两种》《答客难帖》《梅花诗帖》《方旸谷小传》《宋词》。共计一千八百字左右。是一本练习董其昌的好字帖。这的推荐


第一次买行书,准备临摹,董其昌的字比较喜欢。书的质量很好的!


我看过很多人的书法作品,文徵明,唐伯虎,苏轼啊,对比之下,还是董其昌写的我最喜欢,感觉最有美感。


董其昌的草书比他自己的。行书更为经典。用笔用墨都很有特色。


董其昌的行书精品大集合。


一直想看看董其昌的书法,感觉一定是笔意清雅飞扬的人物,果真如此。很不错


非常喜欢董其昌的字 大赞一下 除此之外 包装也很精美 纸张很好


收录了一些比较经典的董其昌作品,印刷也比较精美。


董其昌的书但凡能找到的都买了,留着有时间再慢慢欣赏。


董的书法飘逸。我喜欢。洒脱人生。强烈推荐


以前有一本琵琶行,这次行书中收了宋词,很优美!


本书收录有
《行书两种》55行。 一为小楷, 有《洛神赋》6行,《景福殿赋》4行。一为草书,临写王羲之的《十七帖》,并附小字释文。
《答客难帖》69行。
《梅花诗帖》17行。
《方旸谷小传》43行。
《宋词》七首43行。


好书啊,好书,真是物美价廉。买的非常值得。书的印刷质量真是太好了!!!!!


字迹清晰很不错


很好哎,尤其是附有译注!


书挺值的,个人喜欢。


很清晰,专业或爱好者都可以购入


名家的经典之作,值得永远临摹学习,,


内容编排很清晰,里面的字体字迹彰显大家风范……


很好。物有所值,印刷质量不错,价格也不高。


字帖清晰,值得收藏。


呜呜,原本以为是字帖,练字用的,没想到是看的,我的钱啊!!!


印刷的不错,挺精明。字迹也很不错,可以留着收藏欣赏


便宜的正版


好书,但买重了,介绍应该把目录列出来


当当买书速度很快,很全面


好书AAAAAAAAAAAAAAAAAAAAA


是个什么样子呢?


这个系列印刷很清楚。基本都买了。


很好,笔画很清晰。


质量很好,发货很快。。


这个版本不错,而且价格也合适,喜欢。


内容装订内容都不错


欣赏可用


价格合适,内容收录的也比较经典


可以看着练习一下~印刷清晰,这个价位能买到,真的很不错


此类字帖,即可临摹,也可收藏
这个价位已经很实惠了!


物有所值 大家风范


印刷清晰,是临帖的好范本!


很好的一本书很值


给老婆买的她很喜欢,书的质量很好.


“书家神品董华亭,楮墨空无透性灵”。此卷不敢言为董书极品,然风神朗致,笔意清妍,修修然若秋岩之碧竹,可称佳构。


印刷精品字帖,董其昌的行书代表作都有,彩色印刷漂亮。


字帖很好,印刷质量不错,看董其昌的行书是一种享受。送达也很快,赞一个


董香光行书,所选作品一般,未代表其书法地位之作。


印刷很精致,实用性差一点,字不太大。


字写得漂亮,书印得精美。纸好卷雅。习字临摹都很恰当。


也是期待已久的书。


买了一套的,三本都是一个系列的,不错


我觉得不错,印刷挺好的,值得推荐的


还好,只是不是想要的那种


,印刷好,图片清晰是值得一买的好书,值得大家学习!


适合临摹用。


我的中华文化


至今未来收该书


我朋友借了去看,还不错。


发货很快,书的质量也不错,晚上有点反光,是高清版


董其昌的行书有其特色。他的书法以行草书造诣最高,行书以“二王”为宗,又得力于颜真卿、米芾、杨凝式诸家,赵孟俯的书风也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他的创作。这本书可供初学董其昌的行书者参考。


本子不错 字不行 小气


内容为:《小楷景福殿赋、洛神赋及行草临王羲之十七帖》、小行楷《答客难》、行书《方旸谷小传》、行楷《宋词》。


比书店便宜5块钱,内容选的不错,我就觉得小楷有点多,后面有董老抄写的宋词,简直觉得今人书法无法企及。


比去书店便宜的多~包装有点单薄,破了一点,不过还好这几天没下雨


印刷非常不错的,适合练习。


不够精美,不宜收藏,


纸质很好,画面清楚,可以放在书包里随身携带.


此类书籍印刷精美,可以作为欣赏或书法借鉴。


第一次买董其昌行书作品,还不错吧


书法是不错。就是纸太滑了,感觉不是非常好


包装精美,质量很是不错


书很好 印刷不错 内容也不错


字帖编排不错,很满意。


挺好的,以前一直对董其昌有误解,现在看来挺好的


印刷质量很好 只是编辑选了太多小楷 本人更喜欢他的行草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