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隐秘的知识

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 浙江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2  

出版社:

浙江美术出版社  

作者:

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  

页数:

328  

译者:

万木春,张俊,兰游利等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隐秘的知识(重新发现西方绘画大师的失传技艺增订版)》最初发表就引起了轰动。大卫·霍克尼在这本书中提出了一个吸引人的理论,不仅指出西方一些伟大的艺术作品是借助镜子和透镜画成的,而且讲述了光学镜头的观看方式如何逐渐主宰绘画作品面貌的过程。他的这一理论吸引了全世界主流媒体的关注,并且在科学和艺术史领域引发了激烈的讨论。现在,在这个增订版中,霍克尼将他的研究进一步拓展,首次展示了他令人激动的新发现。这本书中包含数百幅画作和素描,其中许多是西方艺术史上最著名、最受人喜爱的画作,每一幅图版都配有霍克尼充满激情的文字说明。书中还有许多他自己拍的照片、画的草图,展示往昔艺术家为了画得准、画得像而采用的各种技法手段,同时说明他们当年可能取得的效果。此外,霍克尼还汇编了大量历史和现代文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而他与一系列国际专家之间的通信汇编则重现了神奇探索的整个过程。这本书写的不仅仅是古代大师的失传技法,它写的也是现在和未来。它讨论的是在今天这样一个电脑时代,我们是如何观看、处理和制作图像的。永不休止地探询,不信任何先入之见,质疑已成定式的观念,霍克尼迫使我们睁开眼睛,重新认识我们观看和再现世界的方式。《隐秘的知识(
重新发现西方绘画大师的失传技艺增订版)》从一位富有原创精神的艺术家的视角,向读者提供了一种对艺术史的深刻洞见。"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大卫•霍克尼 译者:万木春 张俊 兰友利

书籍目录

前言
视觉证据
文献证据
相关书信
参考文献
插图列表
致谢
索引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这是我努力说明的历史。红线代表借助镜头的图像,绿线代表传统的裸眼描绘的图像。1430年以前,红线或许用粉红表示更合适,一方面是因为我们不能确定1430年就是光学器材进入绘画的最早年代,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确知面镜和透镜比这更早就存在,有些艺术家可能早就知道面镜的效果。 我认为在历史上的某些时刻,绿线一度接近红线,那是由于裸眼作画的艺术家也受到借助镜头的作品效果的影响。1430年前后在弗兰德斯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其他艺术家见过了借助镜头绘制的作品,马上便受到影响,新式艺术流传开来。怎样才能画出这样的作品,这样的技术问题成为“行会”艺人们热哀讨论的话题。渐渐地,技法的秘密被泄漏出来,然而除了少数例外(比如德•梅西纳), “秘技”大体上保守在欧洲北方。但是,德•高斯的祭坛画在15世纪80年代送达佛罗伦萨,不久越来越多借助光学器材的特征出现在意大利绘画中。 到1500年,列奥纳多已经在撰写有关暗箱的话题。有些艺术家,比如乔尔乔内和拉斐尔,开始实验借助光学器材绘画。同时,其他一些艺术家则坚持裸眼描绘的传统,米开朗琪罗就是其中一员。到了卡拉瓦乔的时代,画家借助面镜和透镜来作画已经至少有170年的历史了。诸如吉安巴蒂斯塔•德拉•波塔(Giambattista della Porta)这样的科学家当时正在教导艺术家如何使用光学器材。突然就在这个时刻,自然主义令人惊奇地爆发出来。 在四个世纪的时间里,裸眼绘画紧紧追随镜头的效果。我并不是说所有艺术家都使用光学器材,我只是说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模仿光学器材所产生的自然主义效果而带来的样子和逼真劲儿,而且模仿的结果也各人不同。有时,一些敏感而富有个性的艺术家,比如伦勃朗,会越过红线,超越表面上的自然主义而揭示出描绘对象的深刻含意。但是,总体上说,画家们是持续追随光学投射图像的榜样的。 再往后就出现了能把镜头投射图像固定下来的化学方法(照片),从根本上取消了对艺术家手艺的需求。这时,透镜比以前任何时代传播得都快,尽管一开始照片仍属于富裕阶层的享受。然而,摄影术经过二十五年左右的发展,艺术家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前卫艺术这时试图把自己同镜头区别开来,于是绿线急剧转向,离开红线更远。这便是现代艺术诞生的时刻。稚拙感重新回到了画面中,先人一步的艺术家开始把目光转向欧洲以外,关注起远东的艺术来,远东的艺术向他们提供了不同白勺观看方式。


名人推荐

“正是霍克尼本人的观看技巧,使他得以完成这项神奇的、可能大有未来的研究。” ——大卫•L•斯威特,《美国艺术》 “这本书神奇、有说服力、令人快乐而又美丽……它包含着如此深刻的观看和思考。这是我钟爱的艺术史著作。” ——爱德华•R•图夫特,耶鲁大学 “霍克尼的书……涌动着生命和激情,和一切具有挑战性的书一样,迫使你重新检验已成定式的观念,迫使你努力思考,而且让你完全享受。” ——汤姆•罗森塔尔,《每日邮报》 “霍克尼这本书之所以让人快乐,感到刺激,他让我们以全新的眼光去看那些我们已经很熟悉的画……这些东西正需要一位画家展现给我们。” ——彼得•罗布 “阅读大卫•霍克尼的文字感觉身边陪伴着一位轻松快乐的伴侣,他这本新书证明了这种感觉……这本书花费很多心血打开了一个直到不久前还无人在意的研究领域。” ——罗伯特•休斯,《星期日泰晤士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隐秘的知识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解决了我很多疑惑和自身问题所在,①并非是单纯的透视不准和景深浅的问题,以及②解释了为什么我的兴趣与偏爱从早年卡拉瓦乔式转向鲁本斯、弗洛伊德,还有③上第一节美术课就发现用手机拍摄静物对着照片打形会更容易而不用,坚持用裸眼观测的潜意识所在。    首先,大卫作为一名大画家,首先承认了绘画很难——尤其是曲面物体的透视、人体肖像的透视与细节、背景/风景与前景人物的统一……这些区分画家技术高下的关键点,对于古往今来的大画家们而言,同样是非常困难的——给了我莫大的安慰。    接着,大卫主要阐述和论证了他的观点:从文艺复兴晚期开始,画家们利用光学成像技术作为辅助工具和技法,主要是“小孔成像”(西方则是“小窗成像”)、曲面镜、平面镜、透镜、暗箱、乃至摄影技术发生期的“画照片”方式,力求画得“像”——像现实、像自然,越像越好。同时这种辅助方式也有其缺点,比如首次成像的画幅很小,要画大幅必须重复成像;如果镜片移动会造成画面上的多焦点现象、或拼贴现象(人物众像的拼贴、以及背景与前景人物的拼贴等);部分画作的左右翻转(画面上左手持酒杯的模特儿们);景深浅等,这些也解释了古典绘画中的许多特点和谬误产生的原因。    当摄影技术蓬勃发展,新一代画家们又背弃了这种“越像越好”的追求,注重裸眼写生、变形等从而创生了立体主义等现代艺术。    对于我自己,前几天也和喷油聊起:    第一,总觉得型不准、无透视、无景深。    聊天的时候以为是早年自学临摹穆夏、比亚莱兹的原因,其实不仅是透视错误造成的平面感,更深处是早年自学、模仿黑白印刷的一些古典油画、用钢笔画来表现造成的,印刷技术和个人绘画技术不佳也促成了这种错误画法的固化——比如将背景简单地涂黑,期望用阴影表现立体,人物众像的拼贴式排列等。    第二,如果不中断漫画,现在画风追求可能是“艳汉”那种类型的,并倾慕超写实主义。    但中间间断了十几年,兴趣点发生了改变,觉得追求画得像照片那样不是目标了,把照片投影到大画幅上画到纤毫毕现也不是我的菜;更感兴趣的是画家自身的视角、观点、结合其素描能力画出的样子,所以对鲁本斯、卢西安弗洛伊德的画更感亲近。    第三,对于自己不画画、或作画中没有上述问题的读者来说,这本书作用不大,毕竟画的好坏,和它是怎么画成的,对于很多读者来说并不在乎。但我现在重新开始画画,就对作画过程中存在的疑问非常关注,这些疑问也是至关重要的瓶颈,能知晓瓶颈的根源,是很关键的一步。    能读到大卫的这本书,得以解惑,很开心。


颠覆了我们对西方古典绘画造型方面的作画认识,很震撼,更被大卫·霍克尼这种严谨的学究精神所感动,绝对是现世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这这项研究本身也是最好的一部作品,中央台播过他的记录片,十几年后才被国内翻译引进,着实可惜。


先不用说内容,这本厚书包括许多极棒的古典绘画插图,他的角度极为独特,要不是看了一个纪录片我也不会知道,原来照相机早就发明出来,只欠感光物,19世纪的照相术只是一个先前漫长阶段的结尾。霍克尼从画家身份的观察极具说服力,他身体力行,做实验探究光线和透视法的形成与在古典绘画中的非正常呈现,居然让他逮住了这个历代画家的不言之秘。


大卫霍克尼的研究成果,颠覆传统观念和美术史的伟大书籍,美术专业同学一定要看


推荐大卫霍克尼的这本研究著作


霍克尼的东西


真是隐秘的知识,为我们打开新的一扇窗。


很佩服作者啊 分析得很好 也很有条理 书的质量也很好 每张画的细节都很到位 很值得买的一本书 同事看了还要一本


之前只是粗略翻过英文版的,发现这本跟英文版的印刷跟排版都差不多。。很有趣的书哦!


长知识了 原来古代就有投影仪了 呵呵


写的非常详细,印刷很不错。里面配图都非常大非常清晰。


中文版的期待已久,看了一点,很棒的书.


很好 不错 学油画的只得看一看长知识


大致翻阅了一下,有很多可以学习的知识。


书中的内容其实挺简单,重要的是图片非常不错


这个艺术老怪物的书还是可以读的。


专业、深入、很值得专业人士收藏的一本书


您因艺术而生,我将仔细拜读!


從新角度去看畫,很滿意,印刷也很精美!


一本让所有理论家、美术史家全部汗颜的美术研究成果。。。


书很不错,是正品,图画印刷的很赞!


这个小老头的书怎么能不看。聪明的英国绅士。他在认真做学问,


书很棒,满意。


很好的书,物超所值,而且印刷非常精美细节清晰,活动价非常值


是正版,很好。书非常好看,非常满意,下次还来当当买书。


打折的时候买的屯了一批书慢慢看。


书一刷好,非常时候收藏


很有意思的想法


好之好之好之好之好之好


印刷很精美,很好哈!


做学问很认真,能够看到大师的另一面成果。手绘去拼技术其实很难。


图文并茂,形式内容新颖,值得一看,是本好书。


才收到,大致看了一下,值得好好学习!


正好赶**当周年庆,买了好书,既便宜又好,真的不错,按时送货。满意


第一印象非常好内容也很棒


我看看很好 送老师了 老师也很喜欢


霍克尼的这本书对个人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颠覆,首次出版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读这本书,让人思考自身受限的是什么,又可以站在中西比较的基础上来分析探讨,作为一个中国文化背景的西画者,我们又该如何表达,这本书不错,而且,霍克尼举了好多实证的例子和通信以及史料研究,很不错的一本书~


还没来得及细看。一直喜欢霍克尼的思考方式。


帮男朋友买《更大的信息》和《蓝围巾的男人》时,听他说戴维.霍克尼很厉害,看到这本书的评价还不错,然后就买了。书的包装和质量都很完善,送货速度也很快。翻看了一下,很厚实的一本大书!挺值的!


就是运输的时候 被挤压了两个角 有损坏


我还以为是作品集呢 不过印刷质量不错 挺好


印刷还算精美,买了七百块的书也就这一本稍微能看,但是全书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只是在不断的重复着一个问题。。。。。。实在是无语


此书不如预想的好,这么大的一本书,信息量觉得太少了。觉得有点不值。


内容方面还没有仔细看,粗略看了一下,题材、文字、翻译都不差(这点很难得),感觉是一个比较严谨、有分量且不会枯燥的研究课题。下单的时候觉得贵,因为如果是理论研究的文字类东西,真心认为不用搞的那么厚那么大那么贵.......但收到书的时候,却被小小震撼了一下,比想象的更大更沉重啊,但里面的图(绝大多数是彩图)真心比想象的多许多,而且放的够大、够有细节、清晰、印刷好......感觉从来没有如此接近地细看过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Googel Art Project那些可以放大到近乎变态的不算),虽然画面并不完整,但人家本来就是切开做研究的嘛.....作者的立论在中国人看来比较新颖,就是当年的西方大师们早已使用镜子、透镜等光学器材来精准作画,而且比人们所以为的时间要早许多。于是难免有人会觉得,大师们不都是天才吗?应该是胸有成竹下笔如神才对,竟然是像复制碳像一样用辅助工具的?不过对我来说,画画本身就是一门艺术与科学结合的学科,这样其实挺自然的,达芬奇就是因为在科学方面比同期的画家更有研究,故他的作品,所能达到的气质与其他画家迥然不同,科学与艺术在他身上结合得如此完美。所以打算花时间好好看看,同时真心推荐喜欢艺术与绘画的同学看看。还有书里专门夹了一张作者写给中国读者的小卡片,认为当代科技日新月异之下,富有创造力的中国人或许能利用这些条件作出伟大的创新.........虽不知是否由衷之言,不过也算对中国读者表达了诚意了,希望国人真的争气啊~我将此书看了两次,再来添加评论:这本书,改变了我观看图像和观看世界的方式,令我的视线提升了一个质的层次。建议有兴趣的同学,去读有关作者的另外一本书《更大的信息》,里面更系统地阐述了作者的思想和实践,而且体裁轻松有趣,机智与幽默并存,翻译素质亦高,希望能够多了解这个作者。by the way,后面的文字部分中,详细地列出作者在探索过程的有关信件,如果前面有些个别内容看不懂,看这些信件是很好的补充。 阅读更多 ›


这是一本超级经典的好书,代表了西方油画研究的深度。


霍克尼一直致力于对于观察方法的研究,从根本上去探讨艺术表达的问题,这本书介绍了他对于艺术史上的绘画,特别是肖像作品的研究,嘛,,,相对于他自己的作品而言,这本书更倾向于一种研究性质


看了一点点,原来西方油画大师是这样画画的,就是书太贵了,你可以在网上看看他的视频,基本把书里的内容都有讲到。


好多证据。不过结论就几句话。但是图片印刷很好。


书上说的观点和网上视频说的内容一样。只说明了透镜可以用来找形,但没有提到上色是怎么完成的,才会达到类似彩色相片的效果。书的质量很好!值120!


比较一下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新版开本比这个小,亚马逊卖250,上海博物馆一本画册大约180,比这个薄,内容比它少很多,就觉得这本书其实一点也不贵,图多,印得好,写得细。


值得,书很好,印刷质量也想当不错了


文字翻译过读起来不怎么美,但是意思很明白。装帧上值得这个价钱。涉及的方面不丰富,内容上像学术报告,举例分析。像幻灯片。如果能在学校听课学到不一定非得买一本。


在过去西洋美术史中,这里揭露的画家的秘密武器被公开,很多觉得奇怪的疑点都被一一说明,画家为什么这么画,情感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就是技术!!!非常值得阅读的一本书,很多时候都颠覆了我对艺术家们的看法,一些在他们画里留下的疑团都被揭露,很详细,图片高清,推荐!!!!


值得了解的一段绘画史


这本书我非常喜欢,值得买


书中很多图片,颜色偏太多了。


喜欢的话,收藏以下是可以的,有视频可以看。


还没细看,但感觉很有份量,开本够大,印刷也不错,值得拥有。


内容差,印刷好,很精美,但是没什么用处,华而不实


科技在绘画中的体现。


真赞,里面的图很精美,资料也丰富!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