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经济史话
2013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俞光
无
以“温州模式”闻名全国的温州经济,在历史上有着怎样的发展轨迹?对今天有何影响?瑞安文史学者俞光先生十几年潜心研究,撰述而成《温州经济史话》(以下简称“史话”)一书。该书辑集他近十年来发表于各报刊的经济史学文章88篇,内容涉及温州古代经济的方方面面,包括土地、人口、交通、城建、水利、农业、渔业、手工业、商业、财税、金融等情况。
俞光说,之所以把温州古代经济史作为研究目标,不仅是为了在退休之年(原任瑞安市科委副主任)继续回馈社会,更为了弥补温州古代史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缺失。温州古代经济史料长期散落在名目繁多的文献之中,许多人与事及其内在联系鲜为人知,无人涉及。因此,深入挖掘温州古代经济史料十分必要。此外,研究温州古代经济史也是为了借鉴过去的成败经验,从而推进当下温州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温州经济
今日发展有史可寻
翻开《温州经济史话》一书可以发现,今日温州经济中的种种现象,有很多都能在历史中找到它们的踪影和源头。例如在改革开放中,世人所称道的温州水利城市建设市场化的做法,可追溯到明弘治十二年(1499),温州知府邓淮在兴筑乐清县抚安塘时,借款建塘。建成后,用其出售所得的涂田偿还借款。
又如温州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路子,可追溯到晚清。1905年,留日归国的李墨西兄弟,在瑞安城郊本寂寺集股7000银元,创办太久保罐头厂和务本石印公司,引进日本制造工艺生产牛肉、枇杷等罐头和彩色招牌纸,后将务本石印公司迁往城区。当时我国近代工业化主要由官方资本、官办企业开始发动,是起步于洋务派的军事工业,其产品多由内部调拨,不经过市场。而温州的近代工业虽然在时间上亦步亦趋,却有自己的特色。它由民间资本、民营企业推动,起步于食品、纺织、印刷等消费品工业,产销依靠市场,十分兴旺。
填补空白
挖掘新史料提炼新观点
《史话》一书披露了一批新史料。在徐谊的《重修沙塘陡门记》中,俞光发现;早在南宋淳熙十二年(1185),就有关于平阳县人使用蛎灰修筑陡门的介绍,这比我国古代科技百科全书《天工开物》对蛎灰的记载早了400多年。另外,他查阅了清乾隆《平阳县志》,考证出早在康熙三十年(1691),平阳县就已全面试行“摊丁入亩”赋税制度,这比国内史学界公认的“该项改革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在广东最先试行”的说法提前了25年。
书中还提炼出不少新观点。例如对于三国时孙吴平定浙南山越这一历史事件,以往学者基本上将其定性为“大规模屠杀”,但俞光认为,既要看到它对山越人镇压的一面,又要肯定它对浙南社会进步作出贡献的一面。浙南山越的平定,使山越人出山定居,编户入籍,有利于浙南土地的复垦和开发,从客观上促进了浙南生产力的发展。
《史话》的出版,填补了温州经济史研究领域的多处空白。比如元时温州参与全国漕运事件,历代温州方志都对其少有提及。为了补记这段历史,俞光翻查了《元史》《新元史》《永乐大典》《大元海运记》《瓯海轶闻》等书,对漕运的起止时间、规模、航线等作出了准确的描述。又如温州的屯田制度,是明代温州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亮点,俞光根据万历《温州府志》和《明史》中的相关记载,对温州屯田的规模、官府的优惠政策以及屯田对温州经济的促进进行了详细的考察。他认为,在明中后期全国屯田制度渐渐松弛的情况下,温州官府将肥硗田通融搭配,分票派粮,较好地解决了富人多占肥田、旱涝保收,穷人多持硗田、风险很大的不合理现象,从而巩固了温州屯田制度,实属难能可贵。
三大特征
移民经济、海洋经济和重商经济
《史话》认为,温州古代经济具有三大特征。一是移民经济:东瓯自西汉建元三年(前138)因闽越发兵围困,而举国迁徙江淮之间,后经东晋、五代、宋代等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入,温州人口才大幅度增加。因此可以说,温州居民里有相当一部分是移民及其后裔。移民白手起家,颇具艰苦创业精神。
二是海洋经济:温州背山面海,大海为温州人民提供了鱼鳖之饶,舟楫之便。东周东越贡海蛤,唐宋温州贡鲛鱼皮,元明贡石首鱼、龙头鱼、鳘鱼、鲈鱼、黄鲫鱼、鲻鱼、鳗鱼、虾米、龟脚、壳菜、石发菜、水母线等,无不是温州海产之丰的例证。南朝时,温州已舟行沿海,宋时,温州水运通百粤三吴。由于温州陆路多山,交通不便,故海路通,百业兴。
三是重商经济:温州农副产品丰富、手工业发达、水路交通便利。早在南朝,永嘉已是“东南之沃壤,一都之巨会”。宋代,温州“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其货纤靡,其人多贾”。元时,温州郡城“百货所萃,廛氓贾竖,咸附趋之”,以至清开禁后,“商贾辐辏”,“贾客四方民”。同时,温州的外贸业亦很发达。早在唐中期,温州就开始对日贸易,南宋绍兴初温州已设市舶务,商贸业一直在温州古代经济中居重要位置。此外,重商文化也有力推动了温州商贸业的繁荣。宋时,叶适就指出:“抑末厚本非正论也”,推崇“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贸”,“以利和义”,乃至清末陈虬主张“奖工商”,“开新埠”,永嘉学派重商文化一脉相承。经商就此成为温州人就业的一条重要渠道。
温州古代经济的这些特点,在今日仍时时跃现,并已沉淀为温州人精神和温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俞光先生认为,把握、发挥好这些特点,对温州的发展,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埋头研究
俞光成了图书馆里的“贵宾”
聊起温州经济史,现年68岁的俞光先生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他告诉我,在多年的研究、编写过程中,自己成了温州市图书馆的常客。由于家住瑞安,他清晨五点就得起床赶路,一直到傍晚才启程返回家中。为了省钱,他搭乘城乡中巴,这种中巴的价格比直达班车要便宜近一半,只是途中要辗转三次,这样一趟行程要花近两个小时。从早到晚,他都不停地在看书、查找资料。时间长了,他还享受到了“贵宾”般的待遇:每到图书馆中午休馆时,馆员便破例允许他继续留在阅览室。除了半个钟头的午餐时间,剩余的午休时间他也全部用来看书。看到不允许复印的馆藏珍本、善本,他便不怕麻烦地一笔一画手抄下来。十几年下来,俞光先生阅览各类史书多达600多部,手摘笔记11本,复印资料1500多页。
回忆起这十多年来写书的时光,俞光先生说,要感谢的人实在有很多,他的兄长俞雄便是其中一位。俞雄也是一位从事文史研究的学者,在《史话》的编写过程中,俞雄曾9次来信,37页信纸洋洋万言,对全书的总体构思,以至每篇文章的标题、段落、文字都提出了详尽的意见。兄弟俩的互相切磋和探讨,使得全书的内容更加丰富、完整。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