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教育和心理的测量与评价原理

萨克斯 江苏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12  

出版社:

江苏教育出版社  

作者:

萨克斯  

页数:

704  

字数:

938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这是一本广受教育学和心理学同行赞誉的教材。 本书结合智力、能力倾向、成就、兴趣、态度、价值观和人格的测量,介绍了测验编制、项目编制、项目分析、信度、效度等方面的基本原理。书中还提供了如何选择标准化测验,如何评估学生的进步等资料,并描述了各种评估策略。 本书在教育学和心理学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写,是一本理想的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吉尔伯特·萨克斯(Sax G.) 詹姆斯·W.牛顿(Newton J.W.) 译者:王海昌

书籍目录

总序前言第一部分 教育和心理的测量与评价 第一章 测量、测验和评价的作用 1 本章目标 2 测量和评价的发展史及其重要性 3 教学评价的必要性 4 测量、教学、评价三者的关系 5 测量 6 测验与其他测量方法 7 评价 8 教育与心理中评价性决策的类型 9 小结 第二章 测验的社会、法律和伦理含义 1 本章目标 2 对测验的批评 3 测验对少民族学生有偏见 4 合乎伦理与不合乎伦理的测验实践 5 传统测验以外的测量方法 6 小结第二部分 课堂测验编制的原则和方法 第三章 为教师自编测验制定计划 1 本章目标 2 一些需要预先考虑的事项 3 教育目标的类型 4 目标使用方面的研究证据 5 认知、情感及心理运动领域 6 项目抽取和选择:测验蓝图 7 标准参照测验的详细说明 8 小结 第四章 是非题、多项选择题和匹配题的编制原则 1 本章目标 2 是非题的编制 3 多项选择题的编制 4 匹配题的编制 5 小结 第五章 测验编制原理:补全测验和论文测验 1 本章目标 2 补全测验的编制 3 论文成就测验的编制 4 论文成就测验的测量目标 5 小结 第六章 表现的评定、观察与测量 1 本章目标 2 观察的本质 3 过程量表和结果量表 4 等级评定 5 等级排序 6 改进等级评定和等级排序的方法 7 同伴评定 8 表现性评价 9 小结第三部分 测量的总结与说明 第七章 测量指标的总结与解释 1 本章目标 2 频数分布 3 集中趋势 4 变异性 5 标准分数 6 个体在正态曲线上的位置 7 两组分数间的关系 8 小结第四部分 项目、测验与测量的评价标准 第八章 评估项目:项目分析与解释 第九章 测量的信度 第十章 测验和测量中推论的效度第五部分 标准化测验的选择、评价与使用 第十一章 标准化测验的评选标准 第十二章 智力的本质与测量 第十三章 能力倾向测验 第十四章 学业成就的标准化测量 第十五章 兴趣、态度和价值观的测量 第十六章 人格测量第六部分 学生评价及方案评估 第十七章 评估学生的进步 第十八章 评估策略词汇表附录参考文献译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组织 情感领域的第四个水平是组织。价值之间相互联系,其中有些得到优先发展而形成价值体系。例如,和平主义作为一种价值,会产生大量与社会、经济、政治和道德信仰相关的问题。这些信仰要求剔除与其不一致的信仰,发展与价值体系协调一致的信仰。 水平4.0分为两个子水平:价值的概念化和价值体系的组织。诚然,概念化并不一定总是以信奉为前提——在一些情况下,信奉可能来源于概念化——但价值体系的组织通常需要价值的概念化。 价值的概念化(水平4.1)包含相互关联的价值的抽象的过程。通过分析这些价值的相互关系,得出体现价值体系的结论,可以将这些价值概念化。试图将对高尚艺术的解释概念化的学生以及想要鉴别所有宗教或所有科学分支的共同要素的学生都处在这一水平。价值被概念化的过程主要是认知过程,但是高度发展的情感价值体系是促使这一过程发生的原因。 价值体系的组织(水平4.2)是指为了使水平4.1中已经概念化的价值具有内部一致性和协调性而对其进行排列整理。例如,能够组织他们的价值体系的学生能始终如一地排列与理论、经济、审美、社会、政治或宗教价值有关的活动(Allport,Vernon&Lindzey,1960)。 以某种价值或价值复合体为特征 情感领域的最高水平(5.0)是以某种价值或价值复合体为特点。处在这一水平的人不仅有一个有组织的价值体系(水平4.2),而且能够依照恒定的人生观行事。他们知道他们是谁,他们代表的是什么,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该水平的两个子水平是普遍的系统(水平5.1)和特征(水平5.2)。普遍的系统是指个体在面I临新的问题时准备根据他们的价值体系做出反应。事实上,他们的价值观帮助他们确定什么是重要的、采用或考虑用什么方法补救问题以及如何坚持不懈地完成一项任务。在这个水平上,学生解决问题时运用的方法模式很关键。例如,对自身能力很有信心的学生可能会对需要判断成功可能性的各种情境做出积极反应;实用主义者会根据结果进行评价,而不是意气用事或武断地下结论。 克拉斯沃尔和他的同事认为特征(水平5.2)是情感领域的最高水平。它涉及人生观的发展,人生观包括所有方面,它使能达到这一水平的人形成特定的特征。那些达到这一水平的极少数人完全按照他们的理想和信仰行事。 根据间接经验或学校经历,学生的发展可能不会超过水平2或水平3。如果水平4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教师就需要帮助学生澄清并组织他们自己的价值体系。很少有学生会达到水平5,或许只有那些能够达到A.马斯洛(Abraham Maslow,1968)所说的“自我实现”的学生,那些“需要知道和理解”的学生才能达到。与其他长期的教育目标一样,“特征”的获得依赖于教师帮助学生获得的更短期的价值和信念。

媒体关注与评论

前言教育与心理测量方面的正式研究主要集中在20世纪。尽管测量在生活中总是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以前的测量研究却是脱离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实际需要的。《教育和心理的测量与评价原理》(第四版)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最重要的测量与评价原理,鼓励学生进行教育与心理测量研究。 本书涵盖了测验与测量基础课程中最基本的内容,例如测验的编制、基本统计概念、信度与效度,以及不同类型的标准化测验的使用等。本书还包括一些在基础教科书中经常被轻视或忽略的内容: ●我曾致力于研究测量原理与测量目标之间的关系。在某种情况下适用的原理,在另一种情况下却不然。如果测验是用于诊断教育或心理问题,那么编制选拔测验的“原则”则会变得毫无价值。 ●在涉及标准化测验的章节中,本书讨论了测验的假设、含义及其对少数民族和公众政策的影响。这些问题不仅本身很重要,而且理解在这些问题上存在的争议很可能会使学习教育与心理测量变得人性化。 ●学生不仅要学会如何根据具体的目标编制测量工具,还要学会在许多已有的测验中选择合适的测验。本书专门列了单独的一章介绍怎样评价和选择同时符合技术效标和实际’效标的测验。 ●本书并没有在数学上故弄玄虚。书中列出了概念性的公式,并附有解释和例子,同时在附录中列出了简化的计算公式和例子。本书介绍了使用公式的前提,但经过考虑,略去了所有的数学推导过程。 ●有些老师喜欢在前面介绍统计概念,而有些老师则喜欢迟一些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老师们可以根据需要来调整第七章“测量指标的总结与解释”的位置。实际上,如果学生能够利用书中的词汇表和章节小结,很多章节都可以重新调整位置。 ●本书用三个单独的章节讨论了项目的特征以及信度与效度,并且在讨论标准化测验类型的章节中再次提及这些内容。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应将信度和效度视为测量(观察或数据)的特征,而不是测验(任务)的特征。本书还介绍了如何提高效度和信度的方法。我有意识地在本书的不同章节重复介绍了相关原理和概念。 ●测量原理与其他教育与心理原理、概念和理论并不是分离的。本书第十二章介绍了不同的智力理论,包括遗传—环境之争、智力与教育和心理的关系、智力与社会经济水平、种族和性别的关系,等等。如果时间有限,可以选择教授第十二章到第十八章的基础内容,略去描述具体测验的内容。 ●介绍测量与评价的历史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当前的原理和争论。书中出现的任何历史事件都有相关的社会背景。 ●本书保持了幽默的写作风格。只要有助于理解,我都会用幽默的方式导入各章节。 ●本书尽可能地将测验目的和当前主题联系起来。因此每个章节谈到测验时,本书都会把它与人员选拔、安置、分类、诊断与矫正、反馈、学习动机与指导、方案与课程评估、测验对教育与心理原理的贡献等内容联系起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说明教育与心理决策往往依赖于有效的测量,从而使整本书的内容融为一体。 新版本的特色 新版本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改进。首先,所有的章节都进行了必要的更新。每个部分都解释了学习该部分的原因,并帮助学生理清章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章节都提供了章节目标和小结。以黑体出现的专业术语都收集在书后的词汇表中。涉及学生活动(如编制多项选择题测验)的章节都列出了核查表,这些核查表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其次,本书在内容编排上也做了调整。例如,所有有关测验编制的章节都合成了一个部分。有关项目分析的章节安排在第七章“测量指标的总结与解释”之后,归至第四部分——“项目、测验与测量的评价标准”。……


编辑推荐

《教育和心理的测量与评价原理(第4版)》在教育学和心理学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写,是一本理想的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教育和心理的测量与评价原理 PDF格式下载



本书内容翔实,是心理学专业人士的必读书这是一本广受教育学和心理学同行赞誉的教材。本书结合智力、能力倾向、成就、兴趣、态发、价值观和人格的测量,介绍了测验编制、项目编制、项目分析、信度、效度等方面的基本原理。书中还提供了如何选择标准化测验、如何评估学生的进步等资料,并描述了各种评估策略。本书在教育学和心理学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写,是一本理想的教材及数学参考书。


只能说“好书”,真找不出什么更好的话来评价了,是从事做教育或者教育测量的必备之书,国内很多书都的源头都是这本书,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把这本书放在身边!每个教育研究者必备之书!
当然,如果编排能够更适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更好!


还没细看,非常厚,差不多是市面上字数最多的测量教材了,应该很全面


很多实例,是好书


还没来得及好好看,只翻看了几页,感觉说的挺详细,不过里边没有讨论多级评分的一些模型


书写的很详细,质量很好


内容很好,研究比较系统。就是排版中的字体和格式不规范,间距小不方便阅读和笔,字体序号设置不简明。。。。编排差劲得很。整个丛书编排都这样差劲,远不如人大出版的书。


内容不错,不愧经典教材,质量堪忧,中间掉页


书不错,可惜买错了……


对有需要的人来说,是那种咬咬牙能看得进去的书。


老师推荐买的 里面的内容不是我想要的 还行


但是有点难,很专业


我觉得是老师都应该买一本,值得学习。


废话太多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