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红楼时间密码
2006年
江苏美术出版社
陈林
无
红楼梦研究所前所长、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先生一向坚持认为后40回为续作,并认为后40回难与“云雾天外,高不可攀”的前80回相比肩。可是,《北京日报》于2005年2月21日发表的对冯先生的访谈《我对(红楼梦)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却显露了与其一贯立场相矛盾的一面,可以说是一不小心泄露了他阅读后40回时的真实感受。
冯先生谈到,关于《红楼梦》“争论的永恒性”在于它“创造了一系列不朽的典型形象,因为它的悲剧性的故事情节催人泪下,令人不忍卒读而又不能释手”,“《红楼梦》里宝黛爱情的悲剧是震撼人的灵魂的悲剧,是唤醒人们自我意识的悲剧,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处于巅峰的爱情悲剧,是古典爱情最高最新升华的悲剧,是具有近现代生活意义的悲剧,是对社会后世影响无比深远的悲剧”。请问冯先生,如果没有现存的后40回,哪来什么“催人泪下”的“宝黛爱情的悲剧”呢?冯先生既然对“宝黛爱情的悲剧”作出了“最高”和“影响无比深远”的评价,这难道不是在说现存后40回在艺术性和思想性两方面都已经超越了前80回吗?
从证据法的角度来看,无论读者对后40回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作出何种评价,都不足以证明后40回是否为续写。这些评价在证据法上属于“意见证据”,不能作为证明争议事实的证据采纳。要证明后40回是续作,必须找出来历清楚、语义明确、确凿可信的文献史料,否则不能定案。拿不出证明程、高撒谎作伪的切实证据,那么就不能认定他们二人撒谎续书。
著名红学家蔡义江先生在《红楼梦》浙江版前言《努力接近曹雪芹原著的面貌》中写道:“我颇怀疑甲辰本底本的整理加工者,就是那位不知名的后四十回续书的作者,而程伟元、高鹗只是在它的基础上的修补加工,正如他们自己在刻本序文中所说的那样。”像这样一方面否认了程、高撒谎续书,同时又不能证明其他人续书,却认定后40回为续作,这当然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陈林,2000年获广州中山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考取中大中文系博士研究生,后因个人原因放弃学业。在教育、医疗、广告、IT和新闻等行业工作过,业余从事学术研究。
论文《穆旦研究综述》发表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2期(10000字)。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