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白话聊斋

蒲松龄 三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5  

出版社:

三秦出版社  

作者:

蒲松龄  

页数:

408  

Tag标签:

无  

前言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是中国古代灵异、志怪小说的集大成之作。《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山东省淄川县蒲家庄人,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蒲松龄自幼聪慧好学,19岁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考皆第一而闻名乡里,但后来却屡应省试不第。他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然而坎坷的遭遇和长期艰辛的生活,使他加深了对当时政治黑暗、科举制度腐朽以及社会弊端的认识和了解,为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蒲松龄自谓“喜人谈鬼”,“雅爱搜神”,从青年时期便热衷记述奇闻异事,写作狐鬼故事。40岁时,他将已作成的篇章结集成册,定名为《聊斋志异》,并且撰写了情辞凄婉、意蕴深沉的序文——《聊斋自志》,自述写作的苦衷,期待为人理解。此后,他没有屈从社会的偏见,抱着“纵不成名未足哀”的信念,仍然执着地写作,直至年逾花甲,方才搁笔,可以说为《聊斋志异》的创作倾注了毕生的精力。《聊斋志异》共16卷,491篇故事。故事全是短篇,最长的也不过3000多字,短的才20多字。《聊斋志异》承袭了六朝志怪小说和唐传奇的衣钵,但在观念和作法上却有了质的飞跃,作者在谈狐说鬼中,对封建王朝统治下的社会政治、人情世态、道德伦常的“孤愤”胸怀隐约可见,虚构出奇幻瑰丽的故事,来针砭时弊,抒发忧愤,表达个人的感受、经验和情趣,寄托精神上的追求、向往。将宗教迷信意识转化为文学的审美方式正是《聊斋志异》超越以前的志怪传奇小说,成为这一类小说中最杰出的文学名著的根本原因。《聊斋志异》内容十分广泛,多谈狐、鬼、花、妖,并以此来影射当时的社会现实,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其作品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反映社会黑暗,揭露和抨击封建统治阶级压迫、残害人民罪行和歌颂被压迫人民反抗斗争精神的作品,如《促织》、《红玉》、《梦狼》、《梅女》、《窦氏》、《商三官》、《席方平》、《向呆》等。在《促织》中,小说写了一个爱斗蟋蟀的皇帝,为了满足自己的爱好,就不断地让百姓进贡蟋蟀。在乡下,一个孩子不小心弄死了父亲千辛万苦找来的蟋蟀,由于害怕责罚,竟然跳了井。后来这个孩子变成了一只蟋蟀,他不仅斗败了所有的蟋蟀,还斗败了大公鸡。孩子的父亲把它献给皇上,才使自己免于惩罚,并因此得以发迹。统治者的小小爱好,既能害得百姓家破人亡,也能使人大富大贵。《促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借讲前朝故事,来揭露当时的黑暗现实,将批判的锋芒直指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天子。特别是篇末,作者仿效《史记》每篇篇末都附有“太史公日”的体例,用“异史氏日”直截了当地揭示出自己的这一创作意图。第二类,是反对封建婚姻,批判封建礼教,歌颂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和为争取自由幸福而斗争的作品,如《婴宁》、《青凤》、《阿绣》、《连城》、《青娥》、《鸦头》、《瑞云》等。《连城》中,云南晋宁人乔生很穷,但很有才华,得到了史举人的女儿连城的欣赏。后连城被迫与一盐商之子订婚,不久得了怪病,要成年男子的胸肉做配药才可以治疗。史举人许诺谁能做到就把连城嫁给他为妻。于是乔生毫不犹豫地来到史家掏刀割掉自己胸口的肉。但连城的病好后,史举人食言,没有把连城嫁给乔生。不久,连城与乔生双双死去。两人在阴间重逢。乔生在朋友的帮助下和连城双双还魂。哪知盐商贿赂贪官,把复生的连城判给了别家。连城在盐商家不吃不喝,并要上吊,盐商没有办法,只好放连城回家。最后,乔生和连城有情人终成眷属。蒲松龄对连城和乔生始终持以赞扬的态度,对他们执着的爱情进行了热情地歌颂。第三类,是揭露和批判科举考试制度的腐败和种种弊端的作品,如《叶生》、《考弊司》、《贾奉雉》、《司文郎》、《王子安》、《三生》等。如在《叶生》中,主人公叶生文词冠绝,却久困名场,“形销骨立,痴若木偶”,虽“服药百裹”仍“殊罔所效”,终以病死。死后,魂魄跟从知己丁乘鹤而去,对名利场仍不改其痴,把生平所拟定的应考习题帮助丁公子应考,使其连战皆捷。叶生聊以自慰说:“借福泽为文章吐气,使天下人知半生沦落,非战之罪也,愿亦足已。”当他魂归故里,“逡巡入室,见灵柩俨然,扑地而灭”。叶生在沦落中苦苦挣扎,他的痛苦经历,使人潸然泪下,最终仍虚幻一生,其凄楚何其深也!科举制度对下层知识分子灵魂的禁锢和生命的挤迫就是如此残酷无情!从艺术成就上看,《聊斋志异》吸收了古代白话小说的长处,形成了独特的简洁优雅的文言风格。同时,它又采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众多鲜明生动、性格典型的艺术形象。写贪官污吏,无不面目丑恶,朋比为奸;写科举考试,考生鹦鹉学舌,考官则有眼无珠;写爱情,则痴男怨女,楚楚动人;写女子,则拈花微笑,娴雅多情。书中既有对漆黑如墨的现实的不满,又有对怀才不遇、仕途难攀的不平;既有对贪官污吏狼狈为奸的鞭笞,又有对勇于反抗、敢于复仇的平民的赞叹;而数量最多、质量最好、描写最美、最动人的是那些人与狐妖、人与鬼神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纯美爱情。从故事结构上看,其情节曲折离奇,布局严谨巧妙,语言简洁生动,每个故事的情节安排也都显出作者的智慧和匠心,让读者开卷后兴味盎然,不愿释手,回味无穷。《聊斋志异》问世后,一开始只是在民间传抄,直至蒲松龄去世50年后,才在浙江刻版问世。《聊斋志异》中的“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的名字,“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书刊行之后,风靡坊间,人们公认为“小说家谈狐说鬼之书,以《聊斋》为第一”。直到现在,在我国的古典小说里,几乎没有哪一部作品能够像《聊斋志异》那样雅俗共赏、老少皆爱。为了便于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层次的读者阅读,本书特别挑选了《聊斋志异》中的经典篇章,翻译成白话文,定名为《白话聊斋》,以便让更多的现代读者也能从中体味到作品的深远魅力。本书编排严谨,校点精当,并配有精美的绣像插图,这些插图,不仅和作品中的情节、人物相互对应以达到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效果,而且也能够反映出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演变与继承关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此外本套名著版式新颖,设计考究,双色印刷,装帧精美,除供广大读者阅读欣赏外,更具有极高的研究、收藏价值。

内容概要

  《白话聊斋(最新经典珍藏)》是我国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人,清代著名小说家。《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大致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写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的血泪控诉,从而揭露科举制度的腐朽,抨击封建科举作践人才的罪恶。如《司文郎》、《贾奉雉》、《王子安》。第二部分是对真挚爱情的热烈歌颂。其中写得最多的是花妖狐魅和人恋爱的故事,反映了当时广大青年男女对自主婚姻的憧憬与渴望,表现出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例如《阿宝》、《婴宁》等篇。第三部分主要是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统治阶级的贪婪凶残。如《促织》、《红玉》、《席方平》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作品,如《画皮》、《口技》等精彩篇目,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我们将其翻译为白话文,方便广大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61岁时方撤帐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书籍目录

考城隍尸变瞳人语画壁咬鬼王六郎偷桃种梨劳山道士蛇人雹神狐嫁女娇娜三生叶生王成青凤画皮贾儿董生陆判婴宁聂小倩风阳士人珠儿胡四姐侠女酒友莲香阿宝张诚巧娘红玉林四娘鲁公女胡氏黄九郎连琐白于玉连城商三官小二庚娘宫梦弼狐妾雷曹阿霞翩翩青梅罗刹海市公孙九娘促织狐谐姊妹易嫁续黄梁棋鬼辛十四娘胡四相公念秧酒狂赵城虎封三娘狐梦章阿端花姑子西湖主孝子长治女子伍秋月荷花三娘金生色彭海秋窦氏马介甫云翠仙小谢林氏胡大姑蕙芳考弊司狐惩淫江城孙生邵女二商梅女阿英青娥仙人岛柳生冤狱宦娘阿绣小翠细柳梦狼嫦娥褚生霍女司文郎吕无病姚安邵士梅陈锡九凤仙佟客爱奴小梅绩女张鸿渐云萝公主天宫乔女神女湘裙三生长亭席方平素秋胭脂仇大娘珊瑚恒娘葛巾书痴齐天大圣青蛙神又任秀晚霞白秋练织成竹青王大乐仲香玉大男韦公子嘉平公子二班苗生薛慰娘王桂庵寄生附姬生纫针粉蝶锦瑟丐仙

章节摘录

阳信县有位老翁是本县蔡店人。村子距县城约有五六里远。他和他儿子在路边开小店做生意,也供过路的商人住宿。有几个车夫,经常贩卖东西从这里过往,每次都要在他家里住。一天黄昏时分,这四个人一起来到店门口,要求投宿。但老翁家里房间已经全部让客人住满了。四个人商量了一下,觉得再也没有别的去处,就坚持要求老翁想办法安排他们住下。老翁沉思了一下,想起有一个空地方可以住人,只是怕客人们不满意。客人们说:“我们只求有一问侧房能够安身歇息就行,哪里还敢挑来拣去的呢?”原来,老翁有一个儿媳妇刚刚死去不久,尸体就停放在将要让客人留宿的这问屋子里。儿子出门去购买棺材,还没有回来。老翁想着这灵室还安静,就领着客人们穿过通道到了那里。客人们进到室内,只见里面桌案上灯光昏暗,桌案后面搭着布帐,布帐后面停着一具女尸,纸糊的被子盖在死者的身上。他们再看看要住的地方,是屋子里面的小套间还有一个里间的小屋子,放着连在一起的床铺,算是一个通铺。这四个客人白天奔波赶路,实在疲乏极了,头刚一挨枕头。就都睡着了,鼾声又粗又重。其中有一个客人还处在似睡似醒的朦胧状态,突然听到停尸的灵床上有“嚓嚓”的响声。他赶紧睁开眼睛看去,只见灵前的灯光将他所能看到的一切照得非常分明:那女尸竟然揭开纸被坐起来,一会儿功夫便下了床,慢慢地走到四个客人的卧室里来。客人见那女尸脸上呈现出淡淡的金黄色,额头上戴着一圈生丝绢。女尸走到客人床前,把那熟睡的三个客人都时十啉地吹了一遍。醒着的那位客人见此情景,恐惧极了,害怕女尸也来吹他,就悄悄地拉着被子把自己的头完全盖住,在被窝里摒住呼吸,连唾沫也不敢咽,静静地听外面的动静。不一会儿,女尸果然来到他跟前,也像对别的客人那样,把他吹了一遍。后来,他感觉到那女尸出了卧室,然后,又听见灵床和纸被的响声。客人胆颤心惊地掀开被角,往灵床那边窥视,看见女尸仍然像先前一样僵卧在那里。客人更加恐惧,不敢出一点声。他在被子里悄悄地用脚蹬别的几个客人,但是他们连动都不动,他想来想去没有别的办法,就准备穿上衣服逃跑。客人刚刚提起衣服要穿,突然又听见外间灵床响起“嚓嚓”声。客人害怕极了,急忙又躺下,把头缩进被子里。他感觉到那女尸又来了,一连吹了好几遍才离去。过了一会儿,灵床又有了响声,客人知道女尸又躺下来了。于是从被子里慢慢伸出手摸见裤子,急忙穿上,也来不及穿鞋,光着脚往外跑。那女尸也随即离了床,似乎要来追赶他。等女尸离了帐子,客人已经拉开门栓,撒腿跑出屋外。女尸也紧紧地追随着奔跑出来。客人一边奔跑一边大声呼叫救命,但村里的人却没有一个惊醒的,客人想去敲主人家的门,但又害怕来不及而被女尸追上,就只好在去县城的路上拼命逃窜。客人跑到东郊,看见前面有一座寺庙,也能听见里边传出来的木鱼声。客人用力猛敲寺庙的大门。庙里的和尚感到太突然,没敢及时来开门放他进去。转眼问,那女尸已追到客人跟前,距离只有一尺多,客人更加窘迫不堪。幸亏庙门外有一棵大白杨树,树围大概有四五尺粗,客人趁机用白杨树来掩护自己。女尸追到右边,他就藏到左边,女尸追到左边,他就又藏到右边。女尸被激怒了,更加暴怒。双方都疲倦不堪。女尸首先停了下来,站在原地不动了。客人更是汗流如注,上气不接下气,躲避在树中间歇气。没过多久,女尸突然暴起,伸出两条长胳膊,隔着树身来抓扑他。客人恐惧极了,被惊吓得瘫软无力,扑倒在地上。女尸没有抓着客人,抱着白杨树僵硬地站立在那里。和尚在庙门里窃听了好长时间,外面没了声息,也没了动静,这才慢慢地开了门出来看个究竟。只见客人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和尚拿着蜡烛上来照看,发现客人死了。和尚又俯下身去摸摸,觉出客人心口微微跳动,口里还有一丝丝气息。和尚当即把客人背进庙里。过了很长时间,天快亮的时候,客人方才苏醒过来。和尚又给客人喝了些汤水,然后问他怎么会弄成这个样子?客人有气无力地把他所遭遇到的一切,全都告诉了和尚。这时,晨钟已经敲响,东方呈现出鱼肚白,曙色迷蒙,和尚壮着胆子往外看,果然发现有一具僵硬的尸体,依靠白杨树站着。和尚大吃一惊,派人将女尸追逐客人的事报告给县官。县官立即亲自到现场问取证词查验尸身。县官让人去拔女尸的手,但是女尸的双手牢牢地抓着树身,怎么也取不下来。县官近前仔细一看,只见女尸左右手的四个指头互相并在一起,卷曲成铁钩形状,深深地抠进树身,连指甲也陷了进去。县官又叫几个人一起合力往外拔,这才把女尸的手指从树身里弄出来。然后再看手指抓过的孔穴,就像用凿子凿成的深洞一样。县官派差役到老翁家里去探视,而老翁家里因尸体不见,客人毙命,正议论纷纷。差役将女尸和客人在东郊庙门外相斗的情状告诉了主人。老翁马上跟随差役到了东郊庙门外,将女尸抬了回去。

媒体关注与评论

明末志怪群书,大抵简略,又多荒诞不情;《聊斋志异》独于详尽之处,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而又偶见鹘突,知复非人。  ——鲁迅“想象是伟大的潜水者”。一个作家,一个小说家能写出引人入胜的作品,虽然要有一定的生活基础,但是更要靠他的想象,蒲松龄虽然那样贫困,那样不得志,他也写了和自己生平有关的一些东西,但是他特别善于想象,《聊斋志异》就是一个作家天才的想象才能和艺术才能的集中表现。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


编辑推荐

《白话聊斋(经典珍藏版)》是我国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人,清代著名小说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白话聊斋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