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单存德 著,濮安国 主编 江苏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2  

出版社:

江苏美术出版社  

作者:

单存德 著,濮安国 主编  

页数:

160  

前言

中华民族素有尊师重道的传统,所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因为师是道的承载者,又是道的传承者。师为表率,师为范模,而大师则是指有卓越成就的学者或艺术家。他们站在文化的高峰,不但辉煌一世,并且开创了人类的文明。一代一代的大师,以其巨大的成果,建造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大厦。 我们通常所称的大师,不论在学术界还是艺术界,大都是群众敬仰的尊称。目前由国家制定标准而公选出来的大师,惟有“工艺美术大师”一种。这是一种荣誉、一种使命,在他们的肩上负有民族的自豪。就像奥林匹克竞技场上的拼搏,那桂冠和金牌不是轻易能够取得的。 我国的工艺美术不仅历史悠久、品类众多,并且具有优秀的传统。巧心机智的手工艺是伴随着农耕文化的发展而兴盛起来的。早在2500多年前的《考工记》就指出:“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明确以人为中心,一边是顺应天时地气,一边是发挥材美工巧。物尽其用,物以致用,在造物活动中一直是主动地进取。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那些东西看,诸如厚重的青铜器、温润的玉器、晶莹的瓷器、辉煌的金银器、净洁的漆器,以及华丽的丝绸、精美的刺绣等,无不表现出惊人的智慧:谁能想到,在高温之下能够将黏土烧结,如同凤凰涅槃,制作出声如磬、明如镜的瓷器来;漆树中流出的液汁凝固之后,竟然也能做成器物,或是雕刻上花纹,或是镶嵌上蚌壳,有的发出油光的色晕;一个象牙球能够雕刻成几十层,层层都能转动,各层都有纹饰:将竹子翻过来的“反簧”如同婴儿皮肤般的温柔,将竹丝编成的扇子犹如锦缎之典雅:刺绣的座屏是“双面绣”,手捏的泥人见精神。件件如天工,样样皆神奇。人们视为“传世之宝”和“国宝”,哲学家说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我不想用“超人”这个词来形容人;不论在什么时候,运动场上的各种项目的优胜者,譬如说跳得最高的,只能是第一名,他就如我们的“工艺美术大师”。 过去的木匠拜9币学艺,有句口诀叫:“初学三年,走遍天下;再学三年,寸步难行。”说明前三年不过是获得一种吃饭的本领,即手艺人所做的一些“式子活”(程式化的工作):再学三年并非是初学三年的重复,而是对于造物的创意,是修养的物化,是发挥自己的灵性和才智。我们的工艺美术大师,潜心于此,何止是苦练三年呢?古人说“技进乎道”。只有进入这样的境界,才能充分发挥他的想象,运用手的灵活,获得驾驭物的高度能力,甚至是“绝技”。《考工记》所说:“智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只是说明设计和制作的关系,两者可以分开,也可以结合,但都是终生躬行,以致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 众所周知,工艺美术的物品分作两类:一类是日常使用的实用品,围绕衣食住行的需要和方便,反映着世俗与风尚,由此树立起文明的标尺:另一类是装饰陈设的玩赏品,体现人文,启人智慧,充实和提高精神生活,即表现出“人的需要的丰富性”。两类工艺品相互交错,就像音乐的变奏,本是很自然的事。然而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由于工艺品的材料有多寡、贵贱之分,制作有粗细、精陋之别,因此便出现了三种炫耀:第一是炫耀地位。在等级森严的社会,连用品都有级别。皇帝用的东西,别人不能用;贵族和官员用的东西,平民不能用。诸如“御用”、“御览”、“命服”、“进盏”之类。第二是炫耀财富。同样是一个饭碗,平民用陶,官家用瓷,有钱人是“金扣”、“银扣”,帝王是金玉。其他东西均是如此,所谓“价值连城”之类。第三是炫耀技巧。费工费时,手艺高超,鬼斧神工,无人所及。三种炫耀,前二种主要是所有者和使用者,第三种也包括制作者。有了这三种炫耀,不但工艺品的性质产生了异化,连人也会发生变化的。“玩物丧志”便是一句警语。 《尚书·周书·旅獒》说:“不役耳目,百度惟贞,玩人丧德,玩物丧志。”这是为警告统治者而言的。认为统治者如果醉心于玩赏某些事物或迷恋于一些事情,就会丧失积极进取的志气。强调“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贵异物贱用物”。主张不玩犬马,不宝远物,不育珍禽奇兽。历史证明,这种告诫是明智的。但是,进入封建社会之后,为了避免封建帝王“玩物丧志”,《礼记·月令》规定:百工“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因此,将精雕细刻的观赏性工艺品视为“奇技淫巧”,而加以禁止。无数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不但上心易“荡”,也禁而不止。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并没有改变统治者的生活腐败和玩物丧志,以致误解了3000年。在人与物的关系上,是不是美物都会使人丧志呢?答案是否定的。关键在人,在人的修养、情操、理想和意志。所以说,精美的工艺品,不但不会使人丧志,反而会增强兴味,助长志气,激发人进取、向上。如果概括工艺美术珍赏品的优异,至少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1.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不仅体现了人的创造精神,并且通过手的锻炼与灵活,将一般人做不到的达到了极致。因而表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所发挥出的巨大潜力。 2.在人与物的关系中,不仅获得了驾驭物的能力,并且能动地改变物的常性,因而超越了人的“自身尺度”,展现出“人的需要的丰富性”。 3.它将手艺的精湛技巧与艺术的丰富想象完美结合:使技进乎于道,使艺净化人生。 4.由贵重的材料、精绝的技艺和高尚的人文精神所融汇铸造的工艺品,代表着民族的智慧和创造才能,被人们誉为“国宝”。在商品社会时代,当然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也就是创造了财富。 犹如满天星斗,各行各业都有领军人物,他们的星座最亮。盛世人才辈出,大师更为光彩。为了记录他们的业绩,将他们的卓越成就得以传承,我们编了这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系列丛书,一人一册,分别介绍大师的生平、著述、言论、作品和技艺,以及有关的评论等,展示大师的风范。我们希望,这套丛书不但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和文化积淀增添内容,也希望能够启迪后来者,使中国的工艺美术大师不断涌现、代有所传。是为序。 2009年12月25日于南京龙江

内容概要

  木雕,是利用各种木料雕成各种形象的艺术品。我国木雕工艺,大多用于建筑或家具装饰,著名产地有。浙江东阳木雕,福建福州龙眼木雕,浙江温州、上海和福建等地的黄杨木雕,北京、江苏苏州的红木雕,南京仿古木雕和山东曲阜楷木雕等。

书籍目录

总序张道一
前言濮安国
第一章 大师的手艺人生
 第一节 坎坷人生
 第二节 大器晚成
第二章 大师的技艺与作品
 第一节 博采众长厚积薄发
 第二节 爱岗敬业矢志不渝
 第三节 作品评述
 第四节 红木小件雕刻的类别与技艺
第三章 作品欣赏
第四章 平凡人生璀璨艺术——大师评价
 第一节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记口天麟昆老艺人的艺术生涯
 第二节 妙在「脱胎换骨」
 第三节 陆涵生雕刻技艺解析
 第四节 秀丽飘逸轻清洒脱
 第五节 陆涵生2红木雕刻一代大怖
 第六节 难忘陆涵生大师的教诲
第五章 大师论艺  
 第一节 师古人与师造化
 第二节 技法和构图法则
第六章 大师年表
后记单存德

章节摘录

事有凑巧,听说无锡崖官牌楼有几家做红木的作坊需要帮手,正在物色人选,母亲于是找到在外交游甚广的同村人丁仁全,拜托他介绍陆涵生到三万昌红木店当学徒。15岁,在现在看来还是个少年,顶多也就是一个初中学生,但在那个年代,小涵生已经懂得母亲维持家庭生活的艰辛,俨然像个大人了。在去崖官牌楼的当天,母亲为他准备好被褥铺盖和几件换洗的衣服,一直把他送到店里。临别时千叮咛万嘱咐,叮嘱他做事要勤快,早上要早起,不能贪睡,要听师傅的话……似乎要将自己大半生的人生经验全部传授给他。小涵生紧紧拉着母亲的衣襟,两眼满含热泪,只知道一个劲地点头。 崖官牌楼是位于无锡市郊区的一个小镇,离陆涵生的老家下圻村大概有六七里地,这里依街临河、风光旖旎,历史古迹犹存。紧密相连的民居、斑驳陆离的黛瓦白墙和花岗条石铺就的古老街巷,仿佛向人们昭示着其悠长的人间沧桑和人文内涵。由于镇上离无锡市区较近,城里的有钱人时不时要到这里来逛逛,因此也颇有一些市面。镇上共开有四五家做红木小件的作坊,店多成市,所以有一点生意。三万昌红木店,说是一个前店后作坊,其实面积也不大,三开间的门面,进深也只有五六米的样子,在店堂的后面放置着四五张作凳,四五个师傅就在这里做些城里有钱的女人们用来放首饰的红木盒子和达官贵人、文人墨客用来放古玩玉器之类的各种红木座子,以及针线板、图章盒、红木筷等小商品。年少的陆涵生老实巴交,初来乍到,自然就做些扫地、生炉子、烧水、上门板、卸门板等杂活。若有空闲,他就帮助师傅们锯锯木料、锉锉座子等下手活,晚上就打个地铺睡在店堂里,一来有了一个住处,二来也兼看店面。睡在店堂里,春天和秋天还能过得去,夏天和冬天就难熬了。夏天的江南小镇嗡嗡的蚊虫成群,叮咬着陆涵生稚嫩的肌肤,使他久久难以入眠;冬天凛冽刺骨的寒风透过一块块塞板(即长条形的店面门板)的缝隙呜呜地吹进来,不时使睡在地铺上只盖着一层薄薄棉絮的陆涵生瑟瑟发抖。日复一日,月复一月,为陆涵生以后的人生埋下了挥之不去的病根。日子过得飞快,转眼两年过去了,陆涵生虽生性灵巧,但由于动手干活的时间和机会实在太少,因此也没有学到什么手艺。就在他愁肠百结的时候,也说不清什么原因,三万昌的店主不再做下去了,因此店堂也暂时关了门。陆涵生生计无着,怏怏地回到家乡。母亲看着依然面黄肌瘦的孩子欲哭无泪,想想一贫如洗的家境,还是执意继续让他去当学徒,于是又委托丁仁全再找活计。1922年初___陆涵生又来到崖官牌楼的另一家红木小件作坊朱荣记当学徒。 朱荣记红木小件作坊比起三万昌红木店似乎规模要大一些,虽说只做红木小件,但生产的几、座、盒、盘、灯、屏、架、笼等品种繁多,漆工、木工、雕刻、图纸没汁,各工种样样齐全。这为陆涵生全面接触和熟悉各生产品种制作技艺要领与诀窍,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学习课堂。朱荣记的老板是当时做红木的同行中出了名的“木老虎”,对人凶巴巴的,对待学徒更是凶狠毒辣。他看着陆涵生长得精瘦精瘦的,腿脚也灵活,没有多作考虑,就吩咐他去当漆工学徒。漆工是红木制品的最后一道工序,好比给做好的红木制品穿一件衣裳,“佛要金装,人要衣裳”,其重要性自不必说。红木制品的髹漆工艺历来都使用生漆。生漆,是一种植物漆,漆树生长八九年以后才能割漆。一般单株平均产量仅75克至125克,每个漆农一天只能割漆750克至1000克,素有“百里千刀一斤漆”之说。生漆涂在器物的表层能够形成一层漆膜,漆膜坚硬,耐热性高,密封性好且色泽柔和、沉着,所以普遍受到人们的欢迎。但是“准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漆工是个体力活,又脏又累,而且技艺要求也非常高。红木做生漆大致需要16道大的工序:一是打生坯,需要打透、打熟,但花板锋头不能打塌;二是刮面漆(用生漆和石膏粉搅拌成腻子),要刮到刮足,木材所有的瑕疵和木工遗留的不足都要一一补好,直至无木纹孔为止;三是水磨;四是磨砂皮,磨透、磨熟;五是做颜色,一般以红木色与木材本色为主,使器物的表面颜色均匀,没有色差;六是上头胶漆,揩到、揩足,堂子角均要出清;七是缕砂皮面漆,同样要面面俱到;八是缕砂皮,要缕匀、缕熟;九是着色、补色;十是再做颜色;十一是揩漆;十二是推砂叶面漆,面漆要生,刮得干净;十三还要推砂叶;十四、十五、十六道工序均为揩漆。由于生漆一定要在具有较高温湿度的条件下才能迅速干燥,相当于江南地区黄梅季节的气候,因此平时一定要在窨房(模拟江南地区黄梅季节的温湿度环境)中加速它的干燥,不然就无法操作下一道工序,如此,冬天还需要七八个小时才能风干。 年少的陆涵生自打干上漆工后整天就是磨啊磨的,两只手磨起了血泡也不能停顿。时问长了,他略显稚嫩的双手掌纹和指甲问都布满了黑黝黝的生漆,仿佛已经渗透到皮肤里面去了,冬天两只手更是毛糙得像搓板。劳累不说,有时一不小心遇到“漆咬”(生漆过敏,行话叫“漆咬”),手肿得像馒头似的,脸上也青一块紫一块的,还得强忍着继续干活。由于干漆工的常年与生漆打交道,身上穿的衣服到处粘着黑黑的漆渣,硬硬的,像个小叫花子似的,因此有“红木叫花子”之说。陆涵生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照样要生炉子、下塞板、干杂活,师傅上班了就一起干活,稍不留神,便会招来一顿毒打。晚上睡觉,两张桌凳一拼,上面睡着老师傅,下面泥地上铺条席子就是他的床位。生活是那样的艰辛,但是年幼的陆涵生始终咬紧牙关,毫不动摇地钻研技艺,即使饭后的片刻休息时间也不放过,总要到师傅们的案台上仔细揣摩他们的作品,还时常把各种图案描摹下来,日积月累,他自然逐渐掌握了制作红木雕刻小件的一些技巧。 以前红木行业有个惯例,凡学徒总是先学漆工,再从漆工中选拔干木工或~雕刻的。陆涵生熬着干了整整一年多的漆工,由于勤学苦干、潜心学艺,老板虽然凶狠,但陆涵生的勤快和悟性平时都看在眼里,于是就挑选他改学红木小件雕刻和设汁。也是苍天有眼,这可是陆涵生梦寐以求也难以得到的机会,他在心里暗暗发誓要好好学习,掌握好一门手艺,一来能自食其力,二来可报答母亲的含辛茹苦。P15-17

后记

由我来执笔写《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陆涵生》(木雕)卷是2007年春季的一天,在参加苏州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办公室召开的“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审会”上,与专家评委濮安国教授邂逅。 濮安国教授是我的老师。那还是我从插队落户的农村刚抽调回城不久的1972年,我被所在的工作单位推荐参加苏州市工艺美术工业局举办的“工艺技艺培训班”,濮老师给我们上“艺术概论”课。濮老师那渊博的知识、敏锐的思维和清明的文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培训班结束后,我到上海市玉雕厂学习培训了近两年,于1975年底回到苏州的时候,未料到在苏州市红木雕刻厂遇见了濮老师,这时濮老师担任设计室主任,是厂里屈指可数的艺术院校毕业的大学生,而我则是一名雕刻车间的工人。就这样我们既是师生又是同事,在一起工作了好几年,让我有机会时常得到濮老师的指点和教诲。之后,濮老师调离苏州市红木雕刻厂,我也去市委组织部委托院校举办的“干部专修科”大专班学习了3年,回厂后担任了厂里的领导。由于各自工作繁忙,彼此很少见面。2004年,企业改制后,我被聘至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工作,又未料到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评审会上能够经常与濮老师相遇,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濮老师告诉我,江苏美术出版社要出一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专集丛书,首批50卷,苏州市有3卷,雕刻大师陆涵生卷希望由我担当起来。这几年,我虽然也写过一批工艺美术作品的鉴赏文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研究文章,但要写这样至少几万字的专著,心里还是直发怵。要不是濮老师对我的了解和他亲自担任分卷主编,这样的写作任务无论如何也落不到我的头上。再想,我曾长期在苏州市红木雕刻厂工作,对陆涵生大师、大师的同事和学生都熟悉,便于采访和沟通;我自己本身当学徒时学的是雕刻,对红木雕刻的特点和创作有切身的体会;在市行业协会工作的这几年,又使我更深入地对工艺美术的各门类有了一定的研究,且兼有写作方面的优势,写作陆涵生大师评传虽有困难,但这困难我想还是可以攻克的。一年多来终于完成了看来并不是很满意的文稿,但总算是完成了一件有意义的事。 工艺美术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瑰宝,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有着极为丰富的工艺美术资源。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在谈到什么是文化时说过:文化就是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全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先生认为:过去,手艺就是生活,“手艺在其实用性之外还有诉诸精神方面的作用,传统意义上的手艺人通过制作来愉悦感情、满足审美的想象和精神上的追求,甚至是在直接的意义上手艺的制成品成了极具文化内涵的艺术品……手艺人把他对生活的感悟、对生命的认识和个人的情感全部倾注到他的艺术创作之中。正是因为这种精神的支撑,才有了苏州手艺的世代相传,才有了如此鲜活生动的、充分人格化了的作品……对于人类学来讲,这些东西是尤其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中国文化遗珍丛书苏州卷,《手艺苏州》,2004年3月,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 然而,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和世界各地曾经发生的情况一样,我国的传统手工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创新,在今天的环境下也远未得到解决。因为传统工艺美术的产品、样式、质料、风格等,都已成为一种定势,有的已作为一种传统规范而呈封闭状态,也有的产品在形式、风格、趣味等方面已不能适应当代人的生活需求。传承的目的是文化保持,同时也为当代生活服务,所以说,工艺美术的保护、传承和创新任重而道远,这都需要我们去探讨和研究。 自2004年国家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申报评审以来,原工艺美术的一大批传统技艺纷纷登堂入室,苏州市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24个项目(包括扩展项目)中,工艺美术作为“民间美术”和“传统技艺”项目列入的就有13项之多。2006年,国家恢复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申报评审,江苏省人民政府恢复了“省工艺美术大师”的评审;2008年,苏州市人民政府首开“市工艺美术大师”的评审先河。不仅如此,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大师的颁证大会上,各级主要领导都亲自到会颁证并作重要讲话,这是史无前例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国人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有利于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中华民族的振兴。 编写、出版工艺美术大师评传和传统手工技艺能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样,是一件破天荒的事情,连我等在工艺美术行业内工作了几十年的人都闻所未闻,这充分说明了社会文明的发展,使民族民间文化与主流文化一样进入了“大雅之堂”。工艺美术大师是我国民族民间文化的杰出代表,应该载入史册。在本世纪以前评定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名单里,他们绝大部分都经历了新旧两个社会,大都年事已高,有的已经作古,如不抓紧时间整理他们生平的资料,恐怕若干年后更难。陆涵生大师逝世已经10多年了,以往有关他的记述和作品资料甚少。深感欣慰的是:在本世纪初犹如秋风扫落叶般的大规模企业改制的时候,苏州的有识之土们,为了使新中国成立以来凝聚了几代工艺人心血结晶的众多工艺美术精品、珍品不致在这场变革中流失,将分散在各企业的一代大师及老艺人创作的优秀作品集中起来,建立了苏州市工艺美术博物馆。现苏州市工艺美术博物馆内就收藏和保存着陆涵生大师一生近10件孤品、绝品。见物如见人,当站在大师的这些作品面前时,真犹如在和大师对话。透过这些作品,我细细体味着大师的艺术和创造,也仿佛窥见了大师坎坷且多彩的手艺人生。 上世纪80年代初,苏州市红木雕刻厂编撰了《苏州市红木雕刻厂志》,从中找到有关陆涵生大师的些许资料和线索;《姑苏工艺美术》杂志(试刊)陆湘森撰写的《妙在脱胎换骨——浅谈工艺美术家、木雕老艺人陆涵生的艺术风格和特点》一文,也为本书提供了很好的引子;高峰硕士等为本书拍摄了作品照片和工艺制作照片。为了找到更贴切的第一手材料,我走访了华祥炳、堵杏生、张良正、周祖兴等原厂领导,以及陆涵生的学生顾惠芬女士、徐文达先生、陈廉先生和陆涵生的女儿陆珍妹等,他们都为本书的成稿提供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宝贵资料和照片,对他们的真诚帮助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编辑推荐

为了抢救大师们的技艺、绝活,并使他们的经验得到更好地传承和推广,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组织并联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等编辑出版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系列图书50本,介绍各行业内有突出成就和贡献的50位工艺美术大师。每本图书通过对大师本人、亲人、徒弟、友人的采访,了解大师的工作场景、工作用具、个人喜好等工作生括背景,挖掘大师的设计理念、传统技艺、本人绝活、工艺口决,以图文并茂、图文互动的方式,力争使丛书具有史实纪录的史料性、文献性、专业性和理论性等多重价值,揭示工艺美术传统技艺的真谛。 这本《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周宝庭)》(单存德编写)是其中一册。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PDF格式下载



感受吴地文化的醇厚,难怪古人叹‘江南自古多能工巧匠’。苏州的手工艺文化不仅仅是本土人的智慧结晶,还有许许多多外乡艺人入吴后吸收、改进和创作的一大批令人咋舌的优秀工艺瑰宝,神奇的故事一直在吴地上演。。。。。。


值得收藏 向大师学习!


很不错,书到手还没有认真阅读。


介绍的东东不少,图片太少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