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失误故事-电磁波发现者信手扔宝
2012-06-01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陈仁政 编
302
《科学天梯丛书·七彩学生文库·科学失误故事:电磁波发现者信手扔“宝”》尽量不用枯燥的笔调、华丽的辞藻、冗长的堆砌,而是力图简介,同时把大量的诗词格言、民间谚语、趣味谜语、流行歌曲等镶嵌在书中。这样,读者既可以领略到科学的严谨之美,又充分享受到浓浓的人文关怀。不仅是科学史的“录音机”和“录像机”,还是现实的“摄像机”,我们尽量把握时代的脉搏,把最新的科技进展收入到书中。
陈仁政,1943年生于重庆,著名科普作家。曾经在《光明日报》《知识就是力量》等多家报刊上发表普和其他类文章170多篇。出版过《站在巨人肩上》丛书(9本)等20多本科普图书。作品文字清新,内容故事性强,引人入胜,深受各界人士好评,并多次获得图书大奖。
1 拭拂明星去微尘——新星这样露头角2 布洛赫解错题的启示——“小问题”疏忽不得3 “大厦”建成了吗——大师们的盲目乐观4 从德谟克利特到欧拉——颜色是怎样产生的5 重物比轻物落得快吗——流传了两千年的谬误6 牛顿的“上帝”——“第一推力定律”7 “一生中最大的蠢事”——“大爆炸”面前的遗憾8 磁石有灵魂吗——从泰勒斯到吉尔伯特9 铁块为何被震掉——真空中磁铁不吸铁吗10 推迟发表的库仑定律——卡文迪许埋没的成果11 在蹉跎的岁月里——电磁感应门口的遗憾12 发明大王忽视新现象——爱迪生无缘“热电子发射效应”13 是“纸上的发现”吗——讥笑难扼电磁说14 能用电波通讯吗——电磁波发现者信手扔“宝”15 他和电子擦身而过——赫兹的遗憾16 从阴极射线到光电效应——他本应四次获奖17 利用原子能荒唐吗——几位“权威”不权威18 名家将机会留给查德威克——中子面前的失误19 有眼不识正电子——从小居里夫妇到评委的疏漏20 是“超铀元素”吗——走到核裂变门口的时候21 “弱电统一”面前的遗憾——从狄拉克到程开甲22 吴健雄“榜”上无名——“宇称不守恒”评奖的遗憾23 古罗马帝国为何灭亡——无形杀手铅污染24 贝采利乌斯和奥桑的遗憾——“让”给克劳斯的钌发现权25 当他人支持自己的原子论时——视友为“敌”道尔顿26 新符号面前的“拒绝”——道尔顿故步自封27 半世纪后方认可——分子论面前的失误28 助手偷工作假——莫瓦桑误得“人造钻石”29 评委总是有理——元素周期律的遗憾30 从“英雄”到“罪犯”——氟利昂这样浮沉31 DDT破坏生态——诺贝尔奖评委也有责32 灰狼、腐叶和狐蝠——生态灾难人自作孽33 “五祖马尾”是如何枯萎的——不可忽视的动物入侵34 从“紫色恶魔”到“美丽杀手”——不可忽视的植物入侵35 “幸福草”不幸福——从容应对“侵略者”36 “文明青年”能改变愚昧吗——达尔文操之过急37 成果埋没卅五载——孟德尔遗传规律38 埋没32年的成果——巴巴拉遗传规律39 转基因工程的失误——始料不及的副作用40 从李时珍到布特列洛夫——大不过“锅”的“烙饼”41 “高学历”为何不治身亡——滥用抗生素酿苦酒42 寄生虫致癌吗——菲比格误得诺贝尔奖43 切脑额叶能治精神病吗——仓促评奖酿悲剧44 幸亏罗斯活到九旬——诺贝尔奖最高龄得主的季军45 何不一视同仁——“胰岛素”评奖中的不公46 维C不是万应灵丹——“始终都对”的鲍林也犯错47 为何歧视东方女性——“断裂基因”评奖中的不公48 政治交易不能算数——谁最先发现艾滋病毒49 艾滋病连天花病——领先八年又如何……主要参考书
令人遗憾的是,卡文迪许的这一成果和他的其他许多成果一样,都被埋没在他浩如烟海的手稿之中。直到19世纪中叶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发现这些手稿的价值之后,才在他的催促下,在1879年即卡文迪许死后69年,由另一位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整理后,以《尊敬的亨利·卡文迪许的电学研究》为书名予以发表。 卡文迪许潜心研究科学的精神是值得称道的,然而,研究的成果不公诸于众,这显然不利于科学的发展。直接后果之一是,库仑定律被推迟约11年才被发现。正如麦克斯韦所说,由于“卡文迪许对研究的关心远甚于对发表著作的关心”,“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捂得如此严实,以致于电学的历史失去了本来的面目”。而这,正是卡文迪许的重大失误所在。 有类似失误的还有前述罗比逊,他的实验和推测也没有及时公布。 最终,由库仑拿起了科学类比的武器,借助于比较精确的实验,重新发现并发表了库仑定律。 从罗比逊和卡文迪许的失误可以看出,科研成果应及时公开,以利交流和发展,这不但利于个人的成果被承认、肯定,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全人类科技水平的发展和提高,否则就会像他们那样,成果被埋没多年。 后来,麦克斯韦又重做了卡文迪许的实验,将卡文迪许±0.02的精度提高到±10-4。1936年,又有人重做了这一实验,并将精度提高到土10-9,而1971年更为先进的实验技术已将这个值提高到±10-16。 ……
我的理想是为人类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而发挥自己的作用。 ——诺贝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