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影戏特征及其姊妹艺术

郑劭荣 大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4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作者:

郑劭荣  

页数:

35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中国皮影戏的历史与现状”之一,全书共分7个章节,主要对中国影戏特征及其姊妹艺术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我国影戏艺术形态及其流变、影戏的功能与艺术的雅化趋势、我国影戏与傀儡戏、物质载体与影戏艺术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书籍目录

绪论第一章 我国影戏艺术形态及其流变 第一节 戏剧类影戏的艺术形态及其流变 第二节 非戏剧类影戏形态辨析 第三节 传统影戏的演进与现代转型第二章 物质载体与影戏艺术 第一节 影戏戏台的流变及其对演出的影响 第二节 影偶体制的流变与审美 第三节 影卷形态与影戏艺术 第四节 影戏的演出设施及其对影戏形态的影响第三章 影戏的功能与艺术的雅化趋势 第一节 仪式性影戏的演出及功能 第二节 娱乐性影戏的演出及功能 第三节 传统影戏的雅化走向——文人对影戏的影响第四章 演员与观众共同创造的影戏艺术 第一节 艺人与影戏艺术的生产 第二节 影戏观众的参与和接受第五章 我国影戏与傀儡戏 第一节 民间影戏与傀儡戏的关系 第二节 影戏与铁枝木偶戏第六章 影戏与戏曲 第一节 影戏与地方戏的音乐声腔 第二节 影戏舞台演出活动与戏曲的关系 第三节 影戏与传统戏曲的剧本体制、剧目之关系 第四节 影戏与我国影调新剧种的形成第七章 影戏与说唱艺术、民间剪纸及走马灯的关系 第一节 影戏与说唱艺术 第二节 影戏与民间剪纸 第三节 影戏与走马灯结论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综观以上论述,从历史的纵向来看,我国影戏之所以能够渗透到最大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大众化的文化娱乐形式,拥有一代又一代众多的欣赏群体,是由于它所体现的价值观念、伦理观念能够获得当时大多数观众的认同。同时,影戏的艺术形式与情感表现,也是引起观众共鸣的关键。但是,随着文化空间的变迁,人们的艺术观念、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变,这种曾经最为平民化的艺术已不再具有普众性的艺术品质,大批民众逐渐退出了影戏的观赏群体。就依然愿意站在影戏戏台前的观众来说,他们的审美倾向尽管存在诸多的个体差异,总体来看,仍然保持对传统趣味的痴迷和激赏,他们无疑是传承民间影戏乃至传统文化的重要因素,是自觉守护精神家园的“义工”。因为从某种意义来说,看影戏便是呵护影戏。但愿有更多的人能爱上在纸幕上飞舞了千余年的小小的皮影。本章小结影戏艺术是由艺人与观众共同创造的。艺人的艺术观念、表演技巧是影戏艺术特征形成的主导性因素。而观众的参与是以其欣赏趣味的选择来引导影戏的发展维度:同时,从观众群体的结构性变化可以把握影戏兴衰的生命历程。本章便对上述问题作了一些阐述。我国影戏尽管流派众多、风格各异,总体来说,存在两大表演体系,一种是唱念和操纵由一人承担,另一种为唱念与操纵各有专人负责。在不同的体系下,艺人的行为方式、戏剧的表现形态均有所不同,艺术所体现出的精致度也存在较大区别。表演体系的差异不仅仅是演员分工的不同,也是影戏形态发展失衡的结果。如同大多数民间戏剧一样,影戏艺人的演出亦遵循着一整套原则规程.形成影戏的“程式化”特征。值得注意的是,艺人的审美观念始终渗透于演出的各个环节。他们的艺术观念集中表现在对技巧和形式的追求,此种观念的产生与艺人的职业技能要求有着内在的联系。影戏演出活动是由表演者和观众共同完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观众群体的构成以及他们的审美趣味决定着影戏的艺术表现和发展前景。在传统社会中,影戏作为普众化的戏剧艺术,它所拥有的观众非常广泛。在明清以前,城市市民是影戏的观赏主体,后来,影戏逐渐丧失了大部分城市市场,转向农村,农民成为了影戏最忠实的观众。

后记

本书是在我的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完成的。所以,想说的话大多也与在广州三年的求学经历相关。2004年秋,我进入中山大学中文系,师从康保成先生攻读中国古代戏曲史博士学位。到中大学习是我意料之外的事情。当年考博时,正值牙疼得厉害,是含着止痛药才勉强完成了那场考试,本以为会铩羽而归。考分出来后,不算太糟糕,得以拜于康先生门下,有幸感受先生的道德文章。我能进入美丽的康乐园,顺利完成学业并小有收获,均离不开康师的提携和教导。在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每当举棋不定,思路陷入困境时,康师便给予及时而敏锐的点拨,恩师的教益当永远铭记于心。同时,也要真诚感谢黄天骥、欧阳光、黄仕忠等先生的辛勤教诲,他们高尚的人格和深厚的学养令人敬佩。读博期间,中大中文系戏曲学科的学术氛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一次热烈的课堂讨论均是难得的学术熏陶,老师们鼓励“乱说”的民主学术理念让我们呼吸到了宝贵的自由空气。在实用主义甚嚣尘上的今天,在这里寻觅到了一种精神寄托和理直气壮的感觉,没有被边缘化的深深孤独感。尤其是在理工类高校就食的我,此种体味尤其明显。每当进入中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那座绿瓦红砖小楼时,浓浓的书卷味让人神清气爽。同学们习唱戏曲的声音既使人陶醉,又令人忍俊不禁,一切显得欢洽而富有雅趣。


编辑推荐

《中国皮影戏的历史与现状:中国影戏特征及其姊妹艺术》是由大象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影戏特征及其姊妹艺术 PDF格式下载



中大的这本书相比较起来图片少了,但是文字不错,还是经过了实地调查的,比较有说服力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