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汤炳正书信集

汤炳正 大象
出版时间:

2010-4  

出版社:

大象  

作者:

汤炳正  

页数:

349  

Tag标签:

无  

前言

人总是在矛盾状态中向前走着电脑、互联网……一种又一种新的写作工具、交流手段,给我们带来便利,带来兴奋,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失落,带来感伤,十多年前,我曾撰文为电脑写作将使手稿消失而感到遗憾。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电脑写作,未来的人们不仅很难欣赏到诸多作者各具特色的墨迹,更难以从字句的修改来了解作者思想的脉络以及行文风格的形成。当发出如此感慨时,我还没有想到,互联网这一更为便利、快捷的通信方式,已走进我们的生活。“伊妹儿”——一种全新的鸿雁传书,继电话之后,在更大程度地改变着人们传统的交流习惯。上网的人们,仍在写信,仍在相互倾谈,但已是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情緒波动的过程,风格各异的笔迹,被千篇一律的印刷体所取代;书写信封、张贴邮票的亲切,被键盘清脆的敲打声所取代;等待邮差敲门的焦急,拆开信封的激动,躺在床上一页一页翻阅的悠闲,被电脑显示器上的随时出现的字母和数字所取代——一切都是全新的形式,全新的体验。不必伤感,不必失落,新的交流方式最终也会形成一种新的书信文化,在这一点上,我很乐观。

内容概要

汤炳正,字景麟,斋名渊研楼,山东荣成人。语言学家、楚辞学专家。20世纪30年代曾受业于章太炎先生,被章先生称为“承继绝学惟一有望之人”。历任章氏国学讲习会主讲、南充西山书院教授、国立贵州大学教授、国立贵阳师范学院教授、《大公报》重庆版特约记者、川北文学院教授、川北大学教授、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并曾任首届中国屈原学会会长和中国诗经学会顾问。重要著作有《屈赋新探》、《楚辞类稿》、《语言之起源》以及《剑南忆旧》等。 本书收入了他1960年10月至1997年7月间的书信424封,其中不乏与大学者们交流学术问题的内容,但更多的是为年轻学子答疑解难或指点迷津。

作者简介

汤炳正(1910-1998年),字景麟,室名渊研楼,山东荣成人。语言学家、楚辞学专家。1935年大学毕业后,考入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研究班,受业于章太炎先生,章太炎先生曾称其“为承继绝学惟一有望之人”,太炎先生对他期望之高、欣赏之甚,由此可见一斑。在学术思想与治学方法上深受章太炎先生影响,又能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前进。治学严谨,能于小中见大,于现象中求规律,对屈赋中许多千秋难解之谜,提出新的结论与答案,受中外学术界所重视。四川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屈原学会会长、《楚辞研究》主编、中国诗经学会和章太炎研究学会顾问。擅诗词,在三十年代即以写清末名妓赛金花的《彩云曲》而闻名于世。著有《语言之起源》、《屈赋新探》、《楚辞类稿》、《渊研楼屈学存稿》、《楚辞今注》(合著)、《楚辞欣赏》(主编)等。

书籍目录

序一——顾久序二——力之第一辑 致社会各界人士及团体 致汤国梨(五通) 一九六○年十月廿日-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廿二日 致中华书局编辑部(一通) 一九六二年三月九日 致孙作云(—通) 一九六二年十二月十日 致李延陵(—通) 一九六二年十二月廿日 致姚奠中(七通) 一九七三年二月廿日-一九九六年十二月七日 致王焕镳(一通) 一九七五年五月廿日 致萧德君(十通) 一九七八年十月三日-一九九六年一月廿九日 致姜亮夫(四通) 一九七九年十月十二日-一九八五年五月六日 致金德建(一通) 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十五日 致《社会科学战线》编辑部(一通) 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十六日 致郑文(一通) 一九八○年七月廿日 致李润苍(十二通) 一九八○年八月十二日-一九八五年八月廿九日 致壬元化(一通) 一九八一年一月廿四日 致饶宗颐(一通) 一九八一年五月廿六日 致郭在贻(七通) 一九八一年五月卅日-一九八五年八月廿五日 致肖兵(二通) 一九八二年一月十六日-一九八九年六月十日 致章念驰(三通) 一九八二年七月廿日-一九九五年七月廿五日 ……第二辑 至家人附录一附录二附录三编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辑 致社会各界人士及团体致汤国梨(五通)1师母大人赐鉴:忽得手示,曷胜欣忭!睽违尊颜二十余年,仰慕之情,无时或已,沧桑之感,一言难罄,想处境正同耳。附寄大作《高阳台》、《水龙吟》,抒写为先师扫墓情景,俯仰今古,凄怆难胜。但与张公苍水相比,虽“英雄一例终黄土”,而先师正当宣付史馆,照耀“汗青”,不只“野老村翁,闲话遗闻”而已同门诸友,战时星散,炳所知者,惟姚奠中兄(豫泰)在山西大学任教,余无所闻。专此敬颂吟安!后学汤炳正拜一九六○年十月廿日附汤国梨先生词如下:往者外子章君,因反抗帝制,被禁燕都三载。既南归,乡人迎于上海,返杭州作湖上之游,乃谒张苍水墓,并为撰文,此四十余年前事也。外子既没于苏州,为谋归骨故乡,得会稽诸申父先生代为觅得南屏山地,与苍水墓比邻,岂意料之所及耶?外子与张公,萧条异代,道合志同,而今共此湖山风月,非偶然也。重来凭吊,景物依然,回首前尘,宛如昨日,凄怆兴怀,爰谱此词,调倚高阳台:春到钱塘,人归歇浦,陈陈梦影前尘。油壁青骢,相将湖上嬉春。十年迁客曾经地,喜湖山荡尽尘氛。尽多情怀古,苍凉展拜忠魂。英雄一例终黄土,痛萧条遗榇,来与为邻。杯酒倾怀(苍水公墓,每年祭扫,必为外子安一席),兴亡把臂重论。丰碑五字亲题署(外子墓碑,仅“章太炎之墓”五字,为其幽禁北京时手写刻石,时并不加以生卒安葬等年月日),为人间鸿雪留痕。倘他年野老村翁,闲话遗闻。丙申仲春,携展女南屏山扫外子墓,并吊苍水公墓,苍凉万感,赋此寄怀,调倚水龙吟:江山此日登临,当年虏骑纵横地。神京残破,生灵涂炭,国仇如沸。誓扫胡尘,枕戈浴血,壮怀难已。奈天心沉醉,江水无情,奇零草,孤臣泪。多少兴亡旧事,算从今休还重记。汉家旧物,金瓯无缺,已酬素志。青史传名,青山埋骨,长留正气。看佳城郁郁,南屏山好(公由萧寺赴市,望见南屏,日:好山色),荔枝峰翠(公墓在荔枝峰下)。

后记

书信类的文宇,囚性质特殊,历来受读书人所宝爱,甚至被作为研究写信人的“秘籍”。鲁迅说过,读书信,“实在是因为要知道这人的全般,就是从不经意处,看出这人——社会的一分子的真实!”(《且介亭杂文二集.孔另境编(当代文人尺牍钞)序》)起念为先祖父景麟公编书信集,由来已久。当初说与祖父听,他意外申似有几分称许。或只是担心日后操作起来有难度,劝我作罢。因为他写信素来不留底稿(1995年后,因我的建议.才留了一部分),而若要往回征集,困难肯定不小。就是受信人有心相助,其能否找得着也是未知数。就拿写给我的来说,总数在百通以上,而今我手上却仅存八十余通。其中,1982年以后的还全,而其前的则只剩一通了。現在想来便心疼不止,囚那时的我只知玩,不晓得珍惜老人家的来信,总是看后乱丢。现幸存的这一通,也还是母亲当年为我捡回来的。


编辑推荐

《汤炳正书信集》:大象人物书简文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汤炳正书信集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记录了楚辞大家的心路历程,这是大家风范的展现,也是大师思想的记录


不错,除了关于楚辞,也可知悉一些学界的逸事


真正的读书人,温厚纯朴,不事张扬,文如其人。


学者信札,文气焕然。了解士林,或为一助。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