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归何处
2010-08-01
大象出版社
胡昌国 著
165
循着心灵的阅读 昌国给我拿来了一沓子书稿,让我猛然一惊,只道是昌国长期在行政岗位上用心,却不晓昌国还有文学的兴致与能力。书名叫做“心归何处” ,很有意味。人生在世,如在旅途,身无定所,心也无定所,那是因为追求、梦想、希望也在这旅途上。心归何处?在每个人的疑问中,也在每个人的回答中。有些人身不由己,或心也不由己,总是在飘忽不定中,这样的飘忽不定未必满足。而那深山打坐之人,那悠然于太极之人,身子沉落,心也沉落,时常处于超然之中。我觉得,一个事业有心、政务繁忙之人,能够把一些性情归为文字,让初时的热爱最终开出花来,倒,是一种可叹可感的心态。这或比工余饭后守着牌摊要好得多。一篇篇浏览这些书稿,就像步入一片芳园,及至穷尽而忘归;也似乎与昌国茶室对坐,听着他娓娓而谈,直谈得茶香漫漫。 这是一部昌国的经历史,它浸染着昌国的感情,表达着昌国的思想,透显着昌国的人格。他的关于童年的城南旧事、关于青春的启蒙阶段、关于亲情的忆念及故乡人物的素描,是一种心灵的复归与反探;他的关于山水的描画、旅痕的记录,是一种心灵的放牧与历练;而最初在学校教小学、教初中时的那种坚守与孤独,同乡亲的交往、师生的友情以及父母之爱的滋养,成为他人生之路的桥梁。昌国还在上学期间,就开始发表作品了。他的很多作品现在依然那样可读,如写于1979年的《语不惊人死不休》,写于1981年的《簪子河边》。尤其是《簪子河边》,把大别山中簪子河边一群女子的清纯自然及她们的生活遭际写得生动感人,如临其境。 昌国写亲情的文章,是一组最让人感动的文字。如他写父亲的《父爱如山》,写对离开十五年的父亲的怀念。父亲对他的影响是那种默默挺立的大山一。般的影响。他尤其回忆了在前途渺茫的最困难的时候父亲给他的宽慰与教诲。他这样写:“在我离开他的时候,父亲破例把我送到村头的小河边,说:‘孩子,人总会有活路的。然后一直看着我过了小河,穿过竹林,翻过山坳。我在山坳的小树林回头看父亲,父亲站在那里一动’ 不动,正在目送着我。我想劝父亲回去,但说不出,喊不动,喉咙好像被东西堵塞一样,眼睛里充满了泪水。”这个影像是会影响昌国一生的,而且也会让我们感同身受,父子情深是相通的。作者在文章中还谈到了对父亲的愧疚,成为城里人之后,父亲只来过郑州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而“ 我”却什么也没有为父亲做。更愧疚不已的是没有及时为父亲治病,也没有把父亲带到郑州来检查。这些或许是因为昌国工作的繁忙所致。总之,留给昌国的只能是这篇情感深深的文字和文字背后的泪水。昌国给予母亲的怀想有三篇文章:《妈妈的念想》、《妈妈的灶台》、《妈妈的唠叨》。他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回忆了母亲辛苦操劳的一生、无私付出的一生。妈妈虽然文化水平不高,却对昌国影响最大。她同爸爸一样,会在“我”最迷惘的时候鼓励“我”,并且指导“我”该怎样做事,怎样做人。昌国写到妈妈的一句话,这句话是一个母亲最朴实的情感和对孩子最好的关爱,那就是:“孩子,不管在哪里,都要踏踏实实干,说实话,办实事,做好人。妈妈生养你一场,最大的念想不是你当大官,做大事,而是要你做好人,办实在事。”在妈妈的唠叨里,昌国回忆了那些刻骨铭心的叮咛,说是唠叨,实际上就是最本真的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懂与爱。凡是在最关键的时候,总能听到妈妈的唠叨。没有了妈妈的唠叨,生活就显得空虚,脚步就显得不稳实。所以昌国说:“妈妈的唠叨已深深地渗透在我的精神世界里,成为我跋涉人生、闯荡世界的精神财富。”在《妈妈的灶台》这篇文字中,昌国回忆了心灵手巧的妈妈给这个家庭带来的快乐和幸福。灶台上下有着说不完的母子情深。妈妈通过灶台传授的“不仅仅是做菜的手艺,还有那做人的品格,做人的原则”。从这些文章中可以看到昌国对母亲的情感:“妈妈已经远去,我心中总是隐隐作痛,无所名状。每每夜深人静,伫立窗前,不知身在何处,心归何方。儿与妈妈血脉相通,心绪相连,思念妈妈,心痛与泪水总是相伴相连,不断地洒下,又不断地涌起……” 还有《二舅》,写二舅的性格,二舅与母亲的不相容,却对“我”格外在意。昌国提到在缺衣少食的年月里,二舅竟然把自己喜欢的鸽子炖给“我 ”吃。“我”与二舅的感情,是一种特殊的亲情,然而也没有在二舅生前好好尽孝,这是作者又一个遗憾。作者毫不避讳亲人的某种缺点,这种描写使作品更能打动人,产生一种更加真切的感染力。 昌国是怀有着一颗大爱之心的,正因为这样,他会看到那些平常的人、平常的生活,所以他的作品里总让人看到真实的、普众的流露于心底的文字。他有一首为汶川地震而作的《因为有爱》的长诗,这或许是他面对灾害和生命喷薄而出的一种情感的标记。我还喜欢他的一些怀人的篇章。 像他写的性格开朗。为人豁达的余水老师,虽然没有上过几年学,但他聪明好学,终于进入学校为人师表,后来又靠自己的天赋与勤奋,成了县文化馆的馆长。他写的身有残疾却聪明过人的东绪大哥,那种真挚的友情至今仍历历在目。他写的走村串户、善良真诚的皮匠师傅,尤其是写到,皮匠的为人与皮匠的死,都让人感慨。 近些年来,走出国门去看世界的人越来越多了,很多人带着眼睛去了,却不能形成文字。昌国是一个有心人,他带着思索去,带着感怀去,又把思索与感怀诉诸文字,以告诫某些东西,提示某些东西,这种告诫和提示又是那么醒目,那么富有思想。比如他写《走进犹太人纪念碑》,写得十分震撼。在这片犹太人的墓地,作者把视角放在一个接一个的纪念碑上,尤其是那纪念碑的颜色,“灰色在其他地方,可能给人平静的感觉,也可能是平和的感觉。没有艳丽,却不会给人刺激;没有鲜活,却给人以平淡柔和。但这片碑林的灰色,带给人的是沉重,是死寂,是思绪的断裂,是灵魂的吞噬。无论左看右看,间或上看下看,都是灰乎乎一片,犹如挥之不去的浓雾,也像波纹不动的死海”。昌国在这篇文章里,以历史和数字展现出战争对生命的涂炭,同时也在警示与告诫:“如果我的声音能够穿透云层,站立云端,如果我的想法能够传遍大地,环绕地球,我要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向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每一个人发出忠告:珍重身边的每一片绿叶、每一缕阳光;珍惜每一个和谐平安的日子、每一句自由快活的笑声;珍爱身边每一位亲人、世界上每一位鲜活的生命。”这篇文章所具有的力量是久远而深沉的,它的意义亦是如此。他的《波茨坦小城遐思》,写在这个小城里的世界三巨头参加的会议,他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尾声及三个人物的命运又拉到了我们的眼前。这不是作者的目的,目的是重新审视那段历史以及那历史之后重新产生的历史,更是为了让人在渐去渐远的时光中、渐去渐远的人物中,珍惜和平,珍惜现在。还有《‘驻足柏林墙》,对柏林墙的修建与倒塌做了深层的解说,写出了一面墙留给人们心理上的印记。那不是一面实质意义上的墙。一面墙所引发的心声由作者在结尾发出:“我们不要战争,不要墙!”这个结尾沉重而坚实。还有《洪堡大学故事》,他所讲的故事就是德国人在历史经验教训中所作出的理性选择,这就是普及全民教育,发展智力,这也是德国投入的最大资本。 在近一百年的历史中,29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成为这所大学的辉煌,也成为引发全世界思索的根本性话题,这是昌国描写这所大学的深刻用意。 昌国的不少作品都带有着对生活深层的感悟与思考,也带有着哲学的凝重与意味,带有着精神的指向与操守。他的《祈盼飘雪》,让“飘荡着银色的精灵,飞旋着柳絮的星云,起舞着游动的鹅毛”漫天飞舞在自己的心绪中。他写北国的雪景,写雪景里人们的快乐,轻松中写的是雪,实际上却对纯净的雪有着深沉的思索:“心灵祈盼飘雪。当满天洁白融进人的视野,当起舞的飞雪裹打人的身体,当圣洁的雪花飘进人的心灵,你会感到非常的甜美。面对滚滚红尘和喧闹的城市,飘进心胸的飞雪变成一股股甘甜,面对洁白晶莹的雪儿,心灵会变得安静,胸怀会变得博大……”他的《描写孤独》,是一种精辟的深层次的解说,一种纯粹的思想的精华。 可以说,每一句引出来都是警句,引人思索,让人慨叹。 昌国寄情于山水,并且把这种山水收入笔端,我们能从其中领略那种身入奇境般的美感,领略那种超然于尘世的自然与宁静。像他写《九寨沟的水》,先以排比的形式写出九寨、沟水的内质与特征,色彩与灵动,继而又深入地写出这水的秀、动、丽,把这三个字分别作了更加细致入微的解说与描画,让人觉出昌国的笔下功夫。他的另一篇写九寨沟的《九寨观 “海”点滴》,着实是一组透彻、凝练而精美的散文诗。 昌国的许多文字都是可圈可点的,显现出他的汉语功力。像《我的草原》中的描写:“这里,是多么恬美的牧歌田园。青青绿草,点点红花。 大雁衔来一片彩云,喜鹊洒落一串歌声,白羊群慢悠悠向这里走来,黑牦牛悠悠然从这里走过。一对年轻貌美的情侣,嬉笑着从蒙古包里出来,牵着两匹红色骏马,说笑着向草原深处款款走去,天边飘起一片彩霞……” 像他写的那些民风民俗的文章,《正月十五送灯》中的文字这样描写:“ 从夜晚七点多开始,满山遍野的灯光星星点点亮起来了。先是一点点,接着一片片,再接着一山山、一沟沟、一畈畈。……几乎所有地方都被这星火点燃了。” 昌国嘱我来写一篇文字要放在书的前面,我感觉是有些力不从心的,觉得对昌国的了解与阅读依然是浅层的,需要有更多的时间才能达到他的思想与语言的深处。既然是一部书,也就是一个阶段性的总结,总结过后,还会有新的文字出来,这是必然的。相信昌国之后的作品更有看头儿,也更有说头儿。以上的文字只是一种粗浅感觉,谨与昌国和读者交流。 王剑冰 2010年5月
《心归何处》是胡国昌的一部散文作品集。 《心归何处》中的亲情文章,是一组最让人感动的文字。如《父爱如山》,写作者对离开十五年的父亲的怀念。胡昌国给予母亲的怀想有三篇文章:《妈妈的念想》、《妈妈的灶台》、《妈妈的唠叨》。他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回忆了母亲辛苦操劳的一生、无私付出的一生。作者有一首为汶川地震而作的《因为有爱》的长诗,这或许是他面对灾害和生命喷薄而出的一种情感的标记。作者写《走进犹太人纪念碑》,写得十分震撼。胡昌国在这篇文章里,以历史和数字展现出战争对生命的涂炭。他的《波茨坦小城遐思》,写在这个小城里的世界三巨头参加的会议,他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尾声及三个人物的命运又拉到了我们的眼前。还有《驻足柏林墙》,对柏林墙的修建与倒塌做了深层的解说,写出了一面墙留给人们心理上的印记。还有《洪堡大学故事》,他所讲的故事就是德国人在历史经验教训中所作出的理性选择,这就是普及全民教育,发展智力,这也是德国投入的最大资本。他的《祈盼飘雪》,让“飘荡着银色的精灵,飞旋着柳絮的星云,起舞着游动的鹅毛”漫天飞舞在自己的心绪中。他的《描写孤独》,是一种精辟的深层次的解说,一种纯粹的思想的精华。可以说,每一句引出来都是警句,引人思索,让人慨叹。
胡昌国,50多年前出生于大别山中不知名的山村。自幼家贫,在家种过田,外出做过工,在山窝窝里教过书。1977年考入省城大学念书,毕业后分到了省会机关。曾写过诗、小说、评论、通讯、报告文学,创作过电视专题片、广播剧、电视剧,当过报社老总。10年前出版过一本《生活的浮光》,主要汇集的是新闻和评论作品。本书是其第一本散文集。
序 循着心灵的【阅读(王剑冰)自序 心归何处一 山那边,有更美的回望三十年前山那边,有更美的……四十抒怀“战场”归来的思考路,铺向天边乡情悠悠二 乡情悠悠祝福伏山绿色幻想曲过春节正月十五送灯难忘你,潢河高中校门前,那青松,那杨柳三 亲情香怡父爱如山妈妈的念想妈妈的唠叨妈妈的灶台二舅四 山水情愫我的草原九寨沟的水九寨观“海”点滴青城山探幽簪子河边树苗青青山楂爷与黄河对话五 海外拾贝洪堡大学故事波茨坦小城遐思走进犹太人纪念碑拜谒马恩雕像驻足柏林墙六 故乡人物余水老师东绪大哥惜哉皮匠同学东金七 心花几朵语不惊人死不休描写孤独祈盼飘雪因为有爱后记
回望三十年前今年,对我这个既是乡下人也是山里人的城市人来说,是特别值得纪念的。 今年,既是我上大学三十年,也是我进城市三十年。三十年,人一生最宝贵的青春岁月;三十年,人一生最灿烂的奋斗历程;三十年,人一生最丰富的德行积累。三十年,虽说只是历史长河中的弹指一挥间,但却是一个人的漫漫人生路6这三十年,时代和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多姿多彩的变化。这三十年,我们许多人的命运可能多彩斑斓,也可能跌宕起伏。但不管是时代还是个人,无论是大开大合,还是沉沦静寂,既已启动,就不会停止;既已走过,就不应后悔。 今年,回望三十年前那些往事,总是蘸着苦涩、伴着酸甜、含着希冀的,浮想在脑海和眼前的总是上大学进城市之前那些生活的片片断断…… 依稀还记得,公社后面的树很高很大,有几人怀抱那么粗。 山里的天空很蓝很蓝,蓝的一尘不染。天上飘来的云很白很白,像白雪,像棉花团。山里的野花很美很好看,引来满山的蜜蜂、花蝴蝶。山里的水很清很凉,喝上几口很甜。我小学没毕业就赶上 “文化大革命”,初中两年也是经常上山挖药,在教室里练针灸,在山坡上学唱“样板戏”,在乡里街上看铺天盖地的大字报,偶尔和从十里八乡赶来的人,怀着自己也弄不懂的虔诚和激动,在大田里观看毛主席接见红卫兵的电影纪录片,和乡亲一起蹦着跳着喊“毛主席万岁!”由于穷,深山区的师资不足,初中的文化课少得可怜,到高中也只上了一年零一个月,而且还要半天上学,半天干活,拉土填坑盖教室。尽管这样,我还是养成了爱读书、好学习的习惯,晨读、晚练,不放过任何学习机会。听说有好书,不管多远,也要千方百计借来读。那时候,我是家乡少有的看过《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榜》等文学名著的。高中毕业时,每门功课竞得到了95分以上的成绩,音乐课居然得了100 分,可能是我把一段歌谱唱全的缘故吧。那时候,上学虽然很清苦,交不起书杂费,带一小瓷坛子菜,准备吃一个星期,前三天就被同学们抢光了,但很快乐。山沟沟里办起的那所高中,学习的氛围很好,当我以优异成绩高中毕业,拿到毕业证的那天,老师告诉我:“你被推荐到山里初中当老师了。” 回味当老师的经历,感到挺幸运,蛮难得的。那段岁月,苦甜相伴,一生难忘。苦,是日子清苦,环境艰苦;甜,是心境平和,人际平等,师生和谐相处。在那个世事纷繁的年代,去山区当一名教师,倒有一份难得的安宁和自得。说不上有深刻的思考,但有一块学习的空间,有一个为他人服务、为人师表的平台。高中毕业后,我一共在三个学校教过书,其中在一个叫石洞村的地方教书经历最为难忘,小学校设在半山腰一座祠堂里,前后都没有人家。学校有四个班,一、二、三年级有三个班,四、五年级一个班,我教四、五年级语文课,一堂课既教四年级,还教五年级。每个年级有十四五个学生,白天学校将近200多个学生和五六位教师,热热闹闹,教学相长。中午还有30多位住得远的同学在学校搭伙吃饭,经常是一碗米半碗菜,虽然有盐少油,但师生在一起说说笑笑,其乐融融,日子过得倒也恰然。然而就怕夜晚,偌大一个祠堂,就剩下我一个人,民办教师和学生都回家了,我住在一间矮小的房子里,点一盏瘦小的煤油灯,借着微弱的灯光,我还要备课和批改作业,耳际响起的时而是后山的猫头鹰叫,时而是远处传来的狗吠声,以及山风吹大门的“咯吱”响声。偶尔斗胆步出室外,看见房檐前或者后山的树枝头上挂着一弯冷月,虽然清亮美丽,但总有几分凄清冷寂。一阵山风刮来,虽然清爽扑面,但总感到有几分凉意。可能是当时的心境吧。 在那样的环境下,我坚持了两年。因业绩不错,上级又把我调到公社所在地的初中任二年级班主任,带毕业班。在带毕业班的日子里,我迎来了改革开放前夕的恢复高考。上大学一直是我的梦想,因为高中课程没学完,也因为带毕业班的任务重,我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在离考试只有半个月的时间开始复习。那时理科招人多,所以开始复习理科,复习一周,感觉到要学的东西浩如烟海,高中的一位数学老师提醒我,还是报文科吧,上文科除数学外,主要靠平时的积累。我听从了这位数学老师的建议,改报文科。 ……
《心归何处》是作者胡国昌的一部经历史,它浸染着作者的感情,表达着作者的思想。书中记录他的关于童年的城南旧事、关于青春的启蒙阶段、关于亲情的忆念及故乡人物的素描,是一种心灵的复归与反探;他的关于山水的描画、旅痕的记录,是一种心灵的放牧与历练;而最初在学校教小学、教初中时的那种坚守与孤独,同乡亲的交往、师生的友情以及父母之爱的滋养,成为他人生之路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