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文学史
2013-1
大象出版社
【美】哈罗德·N.福勒
黄公夏
无
哈罗德·N.福勒所著的《罗马文学史》介绍了罗马文学的起源、发展以至末落,以历史年代为序,对重要的作家和作品进行详细地点评和鉴赏,是西方大学中的文学史教材。对于研究西方文学史的读者,《罗马文学史》较有参考价值。
作者:(美国)哈罗德·N.福勒(Harold N.Fowler) 译者:黄公夏
卷一共和国时期 第一章介绍——早期罗马文学——悲剧 第二章喜剧 第三章早期散文——小西庇阿文人圈——卢齐利乌斯 第四章卢克莱修 第五章卡图卢斯——其他次要诗人 第六章西塞罗 第七章恺撤——萨卢斯特——其他散文作家 卷二奥古斯都时代 第八章文学的襄助者们——维吉尔 第九章贺拉斯 第十章提布卢斯——普罗佩提乌斯——其他次要诗人 第十一章奥维德 第十二章李维——奥古斯都时代的其他散文作家 卷三后奥古斯都帝国时代 第十三章从提比略到韦斯巴芗 第十四章弗拉维王朝列帝——白银时代 第十五章内尔瓦和图拉真 第十六章图拉真以后列帝——苏埃托尼乌斯——其他作家 第十七章文学的创新 第十八章早期基督教著者 第十九章3世纪的非基督教文学 第二十章4世纪和5世纪 第二十一章结语 附录一参考书目 附录二年代表 索引
版权页: 《杂咏诗集》的第二卷成于公元前30年,包含八篇,大部分采用诗人和另一人之间对话的形式。其中最有趣的是第五篇,讲述发生在尤利西斯(U—lysses)和提瑞西阿斯(Tiresias)之间的交谈:提瑞西阿斯告诉尤利西斯他是如何巴结富人,让他们在遗嘱中加上自己的名字,靠这手恢复了自己的财富。这篇杂咏诗针对的是在罗马多得不能再多的一类人。其他诗篇主题各异,例如关于正餐的严肃考证(第四、第八篇);斯多亚教义(第三、第七篇);对自己早期杂咏诗的评价(第一篇);农夫单纯生活的快乐(第二篇)。在第二卷中,几乎每一篇都有某个旁人代言诗人的思想理念,而《杂咏诗集》第一卷中,贺拉斯是用第一人称来表达观点的。跟卢齐利乌斯相比,贺拉斯的《杂咏诗集》不那么尖酸,跟政治瓜葛较少,在遣词造句上更下苦功,也亲和得多。这位诗人友善与和蔼的风骨在诗篇的每一处都历历可见。他的“话谈”是一位胸容天地的男子机智而幽默的坦白,虽主题经常严肃和沉重,但其方式往往轻松且随和。其满纸皆是掷地有声的评议,自彼时至今,时常被后人引用。 卡图卢斯和那个时代的罗马诗人几乎专执于模仿亚历山大大帝时期的希腊诗人,也就是说,繁荣源自希腊,独立也失于希腊。贺拉斯在《长短句集》中模仿的对象是年代更远的阿尔基洛科斯,在《歌集》(Odes)中没有完全忽视亚历山大里亚诗派,其大部分作品因循了阿尔凯奥斯、莎孚和阿那克里翁的风格。《歌集》中有数篇部分地译自上述诗人的现存作品,而且可以肯定,若不是希腊早期诗作家们的成果庶几无存,我们还能在贺拉斯的《歌集》中发现更多它们的拉丁版本。《歌集》还有一些诗句使人联想起欧里庇得斯、巴克基利得斯(Bacchylides)及其他希腊诗人的类似段落,不过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看都主要参照之前那三位杰出的希腊早期诗人。《歌集》全篇都在可行的场合以四行为一节的方式分段,可能只有一处是例外的。
《大象学术译丛:罗马文学史》介绍了罗马文学的起源、发展以至末落,以历史年代为序,对重要的作家和作品进行详细地点评和鉴赏。一方面是希望《大象学术译丛:罗马文学史》能够成为一个参考的索引,另一方面是希望通过提及这些失传作品和其作者,令读者意识到这一事实:他们的作品虽然失传,但还有不连贯的残篇保留下来,使我们得以窥见一斑。
无
拿到手一翻,第一感觉是:大概翻译得不行吧。就算原来是好书,也被翻译坏了。罗马文学史现在看来,还是Conte的那本最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