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子午杂谈

尚文忠 中州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5  

出版社:

中州古籍出版社  

作者:

尚文忠  

页数:

282  

字数:

290000  

前言

上学时出于好奇,常在课外看一些武侠小说和古典名著,当书中提到“此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三教九流无一不晓,兵法战策无不精通”时,便对那些全才式人物油然而生崇敬之心。正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于是我就留意搜寻这方面的资料,后来偶然得到了《周易》、《玉匣记》、《地理五诀》和《四书五经》,从此便与祖国传统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三十多年来在工作之余,我总喜欢看一些与之相关的书籍,尤其是读了《史记》、《汉书》、《老子》和《说文解字》后,更深刻地认识到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文化是国家民族的灵魂,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核心价值理念。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能够长久发展,都必定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有着深厚而丰富的文化底蕴。我国的传统文化,若能深入研究,去其糟粕,汲取精华,对于顺应自然规律,深化社会认识,把握人生操守,乃至齐家治国都会起到积极地作用。 《周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源泉,“天人合一”是其认识世界的重要思想理念和核心内容。而天干地支这些符号,则是其用来表示时间、空间和物质的主要方式。比如地支中的“子”,在时间上表示夜里十一点至一点,在空间方位上表示正北,在物质中代表水;地支中的“午”,在时间上表示中午十一点至一点,在空间方位上表示正南,在物质中代表火。若放眼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子’’可以表示我们中华民族的诞生(起点),“午”则可代表现在的繁荣盛世。这也是本书得名的一点思考,又因为业余时间写作,多在子午之时,加之随想随写、内容庞杂,所以取名《子午杂谈》。全书分上、中、下编共九十一篇文章,内容涉及易学、天文、历法、人伦、自然、生物等多个方面。 我写此书,原是不揣浅陋,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尝试性的研究与解读,若能藉此为传承和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尽绵薄之力,则幸甚。由于拙作涉及的知识面广,且不少论述只是自己的一孔之见,难免会有因本人才疏学浅和掌握资料有限而导致的许多谬误。诚惶诚恐,由衷期盼各位老师和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尚文忠 2009年11月30日

内容概要

  《子午杂谈--中国传统文化奥秘解读》作者尚文忠以冷静、客观、公允的历史态度和洗练、凝重、沉稳的写作手法,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一一解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奥秘。《子午杂谈--中国传统文化奥秘解读》可谓一般读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上佳读物。

作者简介

  尚文忠,男,1956年2月生,河南浚县人,现为鹤煤集团公司宏达分公司党支部书记。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近40年,尤其在易学、风水学方面造诣较深,已发表易学及相关论文30余篇并多次获奖。

书籍目录

上编
认识《周易》
《周易》的哲理
《周易》与天文历法
《周易》的政治学说
《周易》的军事理论
《周易》与《易经》的异同
“河图”、“洛书”说
“太极图”说
“天人合一”理念对我国社会的影响
天干地支的由来
“阴阳五行”说
“斗柄指向”说
“太岁”头上动土
二十八宿值日的由来
正月的由来
打春的由来
岁首风向标
“八面来风”说
破“五穷”的由来
黑黄道日的由来
浅释术家纪元法
浅谈古代计时法
鼠何以为生肖之首
人命所属五行的由来
“五色”之用
“五声”与贾湖骨笛
“天圆地方”对古代社会制度和建筑学的影响
浅释市制度量衡
“第六感官”之谜
“三皇五帝”说
皇帝为何称“朕”
社稷的由来
“三教九流”说
孔子备受尊崇之因
孔子好学
浅谈“中庸之道”
三十而立
孝道齐天
老子的“无为而治”
自知者明胜己者强
传承道德文化弘扬中华美德
“财神”说
敬神佛“三教”莫混
字圣苍颉
不战而屈人之兵
叔孙豹的“三不朽”论
奴隶制法浅谈
“土崩瓦解”说
姓氏的由来
龙的传人的由来
“四祭”、“三牲”
赞歌《浏阳河》与古典韶乐
婚礼红妆的由来
老槐树人的传说
孙悟空七十二变的由来
数字迷信
“吉凶预兆”说
解梦浅尝
古人求福驱邪法
游览莫忘看佳联
东西南北趣谈
下编
自然法则浅谈
大宇宙与小昆虫的奥秘
由鱼到人
看云听音识天气
成亦水火败亦水火
“外星来客”不可信
凤凰不落无宝之地
狼子野心
“气功大师”癞蛤蟆
蚊子雌雄的辨别及可取之处
手有自然功能
毛发和肚脐的作用
商都遗址窥见
“工”字与水利
淇河文化部分名词解读
坟前树
最佳的丧葬方式——林葬
何为“得继”
“鞠躬尽瘁”说
“荣华富贵”说
苦病苦防
最好的保健医生是自己
虚伪者最愚蠢诚信者最聪明
有容乃大
“拍马”须当心
幸福在哪里
同根同源为何相残
提高生态文明理性认识营造高品位生态环境
不均衡的均衡
孰是孰非

章节摘录

伏羲画八卦,为我国文化的雏形;文王演《周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源泉。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周易》的含义做进一步了解,这对于弘扬和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意义。 关于《周易》的含义,可谓是众说纷纭,但最具代表性的有以下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周,指周文王在□里(今河南省汤阴县境内)被囚禁时,将伏羲先天八卦演为后天八卦(文王八卦),并演成六十四卦。因先天八卦符号与后天八卦符号的方位不同,所以有人把文王后天八卦称之为“扭转乾坤”。易,指蜥蜴。蜥蜴是一种爬行动物,身体表面有许多细小的鳞片,尾巴长,四肢短。行动时,其身上的鳞片也随之活动,其保护色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易”就象征着宇宙森罗万象的千变万化。 另一种说法是:周,指周天,即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一年约三百六十五天,六十天有一个甲子日,六十年正好是三百六十五个甲子日。易,指日月,因为易是由日和月两个字组成的(见《说文解字·易部》),日代表阳,月代表阴,它象征着阴阳变化的哲理。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我国的易学,更是源远流长。据有关文献考证,早在夏、商时代就有比较系统的易学,夏代的易学叫做《连山》,商代的易学叫做《归藏》,学术界将其与《周易》称之为“三易”。《连山》、《归藏》早已失传,我们从相关书籍中只能知道两部易学的蓍策数(一说汉魏以后的象数易学就是《连山》、《归藏》的遗留),幸存下来的《周易》已发展有数百种版本。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不少省份和地区,都相继成立了《周易》研究学会,对《周易》深层次的研究已成为当今社会一个热门课题。 值得注意的是,《周易》之所以能够传承至今,并一直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研究价值,关键就在于其预测事物的主要依据合乎自然界发展变化的规律。《周易》把时间、空间和运动的物质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整体系统理论出发,运用理、数、象来预测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这种前瞻性和客观性,正是《周易》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享有崇高地位的主要原因。 所谓“理”,指的是先天阴阳之理和“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说卦传》言:“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日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日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这里是说:昔日圣人作《易》的意图,是为了探究万物的本性,发掘宇宙自然法则一贯的真理,将天的法则定为阴与阳,将地的法则定为柔与刚,将人的法则定为仁与义。阴阳是气体凝聚成柔与刚的形体,仁是柔和的德性,义是刚直的德性,而八卦兼备天、地、人三者的道理。所以将两个三画的八卦重叠演成六十四卦,初爻、二爻代表地,三爻、四爻代表人,五爻、六爻代表天。这种具备了天、地、人三才的六画卦,既合乎天地阴阳之理,又集中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 所谓“数”,指韵是先天自然之数。《周易》的蓍策数是五十五(周代演卦共计五十五根蓍草,先取出六根横置作为爻,用剩下的四十九根进行演算,将演出的结果依次自下而上书写于六根蓍草旁边),采用的是“河图”之数,但在具体运用中又采用“洛书”之数。“河图”的阴阳之数共计55,是自然数前十位之和(即1+2+3+4+5+6+7+8+9+10:55)。“洛书”的阴阳之数共计四十五,是自然数前九位之和(即1+2+3+4+5+6+7+8+9=45)。在我国古代,“河图”、“洛书”一直被视为神物(详见本书“河图”、“洛书”说)。不少学者认为,“河图”是伏羲画先天八卦的依据,“洛书”是文王画后天八卦的依据。从表现形式上看,“河”、“洛”都是由以白色圆圈表示阳数和以黑圈表示偶数的数字组成。这些数字,在我国古代并不被认为是机械的、抽象的,而是具有生命力的,象征着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活动变化。事实上,自然数也并不是凭人们的主观臆断能够想象出来的,人的左右手指之和正好是自然数的前十位。世界上所有国家、众多的民族,都采用自然数进行运算,这足以说明自然数是出于客观存在,具有本质的科学规律性。难怪《周易》把“数”作为主要预测依据之一。 所谓“象”,具有现象、形象、象征三种含义。《系辞下传》言:“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天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意思是说:远古时代的包牺氏(伏羲)君临天下,向上观察天的现象,向下观察地的法则,见一些鸟兽的斑纹(身上的保护色)与周围的环境相似,近取法人体的形象,远处模仿万物的形象(人和万物都分阴阳、雌雄),于是制作八卦,以融会贯通神的明智的德性,以分类比拟万物的情形。 我们知道,无论是八卦,还是《周易》六十四卦,都是由“—”和“--”两种被称做“爻”的符号构成,“—”代表阳、刚、男、君、奇数等,象征着极的事物;“--”代表阴、柔、女、臣、偶数等,象征消极的事物。卦体构成的顺序自下而上,象征事物都是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最终物极必反就会走向它的反面。 在八卦中,乾为天、为老阳,象征老父;坤为地、为老阴,象征老母;震为雷、为阳,象征长男;巽为风、为阴,象征长女;坎为水、为阳,象征中男;离为火、为阴,象征中女;艮为山、为阳,象征少男;兑为泽、为阴,象征少女。而六十四卦,都是由两个三画卦上下组成,如六十四卦的第一卦是“蚕”(乾),即乾上、乾下。乾卦的卦辞是“乾:元亨利贞”。这里的乾,是卦名,代表天,亦即天的功能,天的法则;元,有大与始的含义;亨,是通达的意思,万物通达才能得以成长;利,是祥和,万物成熟有利益才能祥和;贞,是正与固的意思,也象征终结。 由此看来,《周易》是依据先天阴阳之理、自然之数和宇宙万物之象,以类比推理的方法来揭示并预测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 《周易》全文充满着古朴的唯物主义思想,其内涵极为丰富,涵盖天文、历法、政治、军事、地理、数学、人体科学等多个学科。这部巨著,是我国先民在生活实践中,经过长期观察、认真分析、反复印证总结出来的,它是中华民族值得骄傲的一部文化遗产。 《周易》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由于受历史的局限,难免会有一些机械性,或者缺点。因此,对《周易》进行深入的研究,去其糟粕,汲取精华,对于传承和弘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进一步完善人类自身、造福社会,都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P3-5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子午杂谈 PDF格式下载



内容很好的书。


看看就行了,千万不要相信


也是河南老乡的业余研究的成果


书中所涵盖的知识比较丰富,虽说是杂谈,却依然有根有据,可以看出作者严谨的从文风格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