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楚文化知识丛书·楚制典章

顾久幸 著 湖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1-01  

出版社:

湖北教育出版社  

作者:

顾久幸 著  

页数:

196  

内容概要

  80年代末,适逢东湖磨山亟待开发,武汉市委、市政府经过多方面的考察、研究,决心在此地建一座“楚城”。原因有三:一是楚文化内容丰富,在中国和世界的地位很高,建楚城影响大;二是湖北是楚国的腹心地带,在湖北的省会武汉市建设楚城,在学术界没有争议,外地不会争建;三是全国研究楚文化的学者较多地集中在武汉地区,可就近请教,有这些学者把关,楚城的建设不会走样。

书籍目录

筚路蓝缕中奋发立国 最初的国家逐步完善的中央行政机构颇具特色的地方行政机构兼收并蓄的官制别具一格的等级爵位制日趋繁复的礼制君臣心中的法典强大的武备系统形形色色的经济制度

章节摘录

  楚人的先世史书上说楚人的祖先是神话传说中的祝融,祝融的时代大约是在中华民族最早的炎帝和黄帝时期,那时的祝融是帝喾高辛的火正之官,也就是管理天象、岁时和农业的官员,这在当时以农为本的社会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官职。因为祝融懂得天文和地理,因此火正之官做得十分出色。祝融所处的时代还是原始部落时期,祝融的后代后来分成了八姓,其中有一芈姓就成为后来的楚人的先祖。到楚人的世系比较清晰时,是在芈姓的后代季连时期,这时正是历史记载的商王朝时。当时的楚国还未走出原始部落的圈子,直到周文王时期,楚国才出现历史上第一个有史实记载的君王鬻熊。在鬻熊时代,楚国已经开始与当时具有先进的社会制度的周王朝打起了交道,周王给了他一个“子”的封号,因此后世称他为“鬻子”。这在当时的爵位中是一个比较低的封号,当时大多数的部落首领大致上都能够获得一个“侯”的封号,而楚人却要低于当时的大多数,可见楚人当时是多么地不被看重,但有什么办法呢!鬻熊和他的部众们一起居于丹阳,这是一块远离周天子统治的无人管辖的地方,鬻熊在这块土地上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来发展自己。在鬻熊及其部众们艰苦的努力下,楚部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时的楚国开始走向阶级社会的门坎。  在阶级社会的门槛上大概是由于过度的操劳,鬻熊不幸壮年而亡。他的儿子熊丽继位为酋长,酋长是不同于国君也不完全同于部落首领的称号,这是一个在楚国国家制度发展的历史上很微妙而且承前启后的时代。鬻熊的第五代孙熊绎,被周王朝封在楚蛮之地,这时“楚”这一称号才正式出现在历史的记载中。说它是国名也可,说是族名也行,总之,居于南蛮之地的祝融的后代,自此后,就以“楚”这一大号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随之,楚族迅速地向国家转化。  楚子熊绎所处的时期,他正式统治的地区只是周天子所封的五十里之地,仅辟在荆山一隅,但是,作为一个发展多年的部落,他的领地当然不可能只局限在这一小块地区之内。当时的熊绎穿着破烂的衣服,驾着柴车,和他的臣属们一起处在艰苦的创业时期。熊绎在周天子那里的地位,还只是一个在周天子大会诸侯祭天之时,为他们守燎的火师。这个时候,楚人处在氏族部落向阶级社会过渡的阶段。自熊绎以后,楚人就开始逐步向国家的行列迈进了。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楚文化知识丛书·楚制典章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