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感受日本

欧阳蔚怡 湖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08  

出版社:

湖北教育出版社  

作者:

欧阳蔚怡  

页数:

18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是中国的近邻。特殊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形成了这个岛国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思维方式。 作静通过在日本20年的生活经历,用文字和镜头从各个生活层面展现了日本社会万花筒中折射出的不同人文景象,从学校到企业,从家庭到社区,从女人的厨房到酒店餐厅,从男人的书房到当地图书馆,跟随作者的脚步,你可以看到日本深巷宅院的季节色彩,听到街边邻里房前屋后传出的笑声和话语,感受到普通人家的生活气息和百姓表情,从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烦恼了解日本社会的人情世故。 书中还介绍了日本的学校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联,展现了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诞生的大规模社区、职业男人和家庭主妇这些特有的社会产物,以及在几十年后的今天所暴露出来的社会问题。 日本社会的发展,也许会让你在寻找和调整生活坐标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值得思考的东两。

作者简介

欧阳蔚怡,1988年留学日本,京都大学电气工学硕士。
 经历了留学生、企业白领之后,以全职太太的角色积极参与当地各种社会活动,在生活中观察日本社会。2002年开始为《中国环境报》、《中国食品报》等国内报刊杂志撰稿,系列介绍日本的学校和社区的环境教育、青少年营养教育。同时,开始拿起录像机,用普通人的视角拍摄日本民众生活并投稿参与国内电视台的观众节目,曾获得北京电视台《晨间看点》节目的最佳群众拍摄奖,中央电视台《绿色空间》栏目DV作品大赛二等奖。
  2006年开始给日本华人报《中文导报》撰稿,受到读者好评。2007年参与武汉电视台长篇纪录片《爱穿越时空》的拍摄制作。她还积极为两国民间交流牵线搭桥,2007年武汉电视台播放了纪录片《甜蜜的音符》,专题介绍她率领日本民间团体与武汉市民交流的活动。

书籍目录

一 季节的色彩 国花·国色 茶道之“悟” 导游京都 浓郁的季节色彩 七夕节的祝愿 服饰中的春夏秋冬 成人节二 普通人的雅兴 一方手绢 读报的习惯 生活中的图书馆 在日本“淘书” 记录岁月 盘点人生三 生活的滋味 餐桌上的礼数 餐具的误解 生活节奏被钟表支配 洗车自动化 吃茶文化 家庭餐厅四 人情世故的微妙 新年的第一个礼物 与人相处“和为贵” 日语的微妙 斟酌称呼 凡事随大流 人际交往中的AA制 年轻人交往中的金钱观五 学校和教育侧影 学校营养餐中的“食育” 偏差值和母校的品牌 “石头、剪子、布” 班级通讯一一老师、学生和家长沟通的平台 受青睐的课外活动 女儿的大学生活 毕业典礼 前辈后辈六 男人的领地,女人的城阁  工蜂式的男人  通勤文化  调动工作  男人的领地  专业主妇的典范——山口百惠  职业女性和全职太太  检验主妇的尺度——便当  高级玩具——私家车  成熟男人的魅力七 社会跳动的节奏 社区的年龄 有备无患 灾害在被淡忘的日寸候袭来 饮酒驾驶“帮助罪” 同业联合会 日本当铺今昔 高利贷的地狱

章节摘录

一 季节的色彩国花·国色樱花是日本的国花,四月,是樱花开放的季节,也是新年度的开始。不知道新年度被设定在四月是不是因为樱花盛开的缘故,但是樱花的到来的确让日本列岛一片生机。随着樱花的盛开,整个日本被掩映在粉红色的樱花丛中。樱花盛开的黄金时期只有三四天。而每年的这个时候,樱花像是和狂风有了约定一样,在人们还来不及细细欣赏的时候,寒气未尽的大风托起花朵狂舞,带着暖意的春雨伴着花瓣无声飘落,樱花在人们的怜惜声中销声匿迹。一个枝条上的樱花近看十分平淡;樱花之美在于放眼望去,成千上万的花朵聚集在一起而呈现出的醒目和整体美。成片的樱花展现出的壮观和日本武士道精神很相似,善于聚拢抱团的日本人对樱花的钟爱除了千花万树的樱花聚集而成的外在美之外,更为樱花盛开时的灿烂、凋谢时的壮烈而倾倒。樱花在绽放得最美的时候,大风刮来,它们会在一夜之间全部凋谢。如同武士道的最高境界,在片刻的灿烂中尽显自己人生的辉煌,之后毫无留恋地结束自己的生命。和众多的树木相比,樱花树几乎没有作为木材的价值。粗糙的树皮,歪歪扭扭、粗细不匀的树干,樱花凋谢之后的形体没有任何魅力,如果不是开花时节,谁也不会注意到它和让人们遐想无限的樱花有什么关联。人们对樱花的喜爱非同于其他任何花种,是由于樱花具有高贵的气质。那些人生灯火即将燃尽的不幸者通常会在樱花树下感叹“不知道明年是否还能再看到樱花”,他们把樱花的花开花落和自己的生命联系在一起,以每年能够看到樱花作为自己生命存在的印证。一年一次樱花的盛开对日本人来说已经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是每到这个时候,人们仍总是像迎候期待已久的老朋友一样兴奋和激动。日本人的赏花还不只是看花,而是会在樱花树下铺一块垫布,摆上各种便当、小吃,和朋友一起一边喝酒,一边聊天,这才算是尽兴。我曾经打工的一个小作坊,那些女工们平时的午餐是在休息室里吃着从家里带来的便当。每年樱花盛开的时候,她们一定要特意安排一次聚在樱花树下品尝特意订购的赏花盒饭。后来,我到了其他地方也是一样,在一起工作或活动的人在这个季节都会相约在樱花树下欢谈共饮。这个时期的天气状况也无不牵动着人们的心绪,如果得知风雨来临,大多数日本人都会情不自禁地为樱花过早的凋零而叹息。樱花时节,气象机关会像天气预报那样为人们预告各地樱花盛开的时间,地图上同一天开花的地方连成的曲线被媒体称之为'樱花前线”。尽管人们的房前屋后,住处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栽种有樱花,但是男女老少的赏花民众每年还是要追随着樱花前线从南向北挺进。在各地的赏花胜地,兴致勃勃结伴而来的人们从早到晚歌舞升平,每年的这个时候,他们都会沉浸在樱花花宴的欢乐之中。樱花盛开前后的几天,有时间的人们会专程去著名的赏花地,而那些忙于工作的人们则会抽出午休的时间到附近公园或河边看一看,了却一年一次的赏花心愿。一些平时没有人影的公园也会在这个时节留下不少穿着工作服的身影和.人们流连忘返的表情。樱花不仅开在山野和公园,日本的每一座城市,每一个小镇都会有一条“樱花通(路)”。这些并不宽阔的道路平时都只不过是一条极为普通的林荫道,只有当路旁两侧盛开的樱花把道路簇拥成粉红色长廊的时候,这里才会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樱花通”总是每座城市春天最美丽最热闹的地方。城市的每一个居民小区附近都有一些大大小小的绿地,里面有滑梯、秋千、沙坑和供人们歇息的椅子,这样的地方被称之为公园,几乎所有的公园四周都被樱花树环抱。樱花时节,粉红色的烂漫无处不在。在和平年代长大的日本人都有过和妈妈一起在公园玩耍的记忆,曾经把天真的笑声撒落在公园的人们,一定不会忘记童年时看到的妈妈身上的樱花花瓣。日本的城区小河纵横,如果有护岸绿荫,那多半都少不了樱花树。樱花盛开的季节,轻轻摇曳的樱花树和缓缓流动的河水在蓝天下显得分外柔和,缀满樱花的树枝在春风的催促下把花瓣撒在河面。因为流水将花瓣聚集成花筏,因为风吹将两岸的花瓣连成浮花桥,樱花多情而不同的姿态让人们为之陶醉。人们喜爱樱花,从幼儿园到大学,所有的教育设施的大门口都种有樱花树,新学年的开始一定有盛开的樱花为人们增添喜气。也许正是樱花伴着人们迎来了人生的每一次出征和转折,所以樱花的盛开总能给人们带来焕然一新的感觉。虽然日本人也把樱花栽种到了其他国家,在异国绽放的樱花也会让外国人欣赏到日本的粉红色之美。但是漫山遍野粉红一片的壮观和人们为樱花倾倒的情景只有在日本才能感受到。在日本,没有一个人不知道樱花的姿态,没有一个人会在樱花盛开的时节无动于衷。樱花是名副其实的日本国花。十多年前,留学生的身份让我时常有机会参加一些国际交流活动。一次,我被邀请参加一个茶会,因为客人中有中国使馆官员,那次看到的茶道应该是比较正宗的。事前听说茶会是格调很高的招待形式,茶事的整个过程都体现出主人的志趣、修养和对客人的诚意,茶事的每一个步骤使主人和客人在默默无声之中感受和谐的气氛,最终达到情感的共鸣。能够有机会目睹这样的场面,体会日本文化的最高境界,我为自己被列入客人名单感到庆幸。在长达两个小时的茶事中,客人们整齐地跪成一排,专心致志地观赏着一位茶师做茶的每一个动作。其间,吃一道精美的和式甜点,然后喝下半碗充满绿色泡沫的苦茶,最后还要模仿着前面的人说一些自己都听不懂的日语。因为当时我对日本文化的了解几乎是空白,既不能理解茶师做茶时的一连串动作,也体会不出简洁茶室的真趣,只惊讶于那些看来粗糙却被告知是价格不菲的高档茶碗。我没能在茶事中感受到与主人产生的情趣共鸣,倒是长时间忍受双腿的酸麻疼痛让我对茶会难以忘怀。可以说在我的记忆中,那是一次档次最高、感受最乏味的做客经历。也许正是因为茶道的步骤繁琐和气氛过于肃静,现代人们的生活中很少有关于茶道的话题和场景。学校的课外文化活动可能会使少数学生有一些接触茶道文化的机会,但对更多的人来说茶道则是一个熟悉的名词,陌生的内容。提起日本文化,国内很多人会想起茶道和花道这两个名词。不久前,一些来日本访问的朋友非常想看到货真价实的日本文化,请我帮忙联系日本的茶道表演。茶道的确是为客人做茶的表演过程,但它不像中国茶艺那样让什么也不懂的人能够赏心悦目。中国人喝茶,主要在于品茶,因为种类众多的茶叶而有了不同的沏茶方式,繁衍出了中国独特的茶艺。而茶道的一系列表演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并不常见,我担心连日本人自己都很少关心的茶道会让慕名而来的国内朋友们扫兴,但是对方坚持说哪怕是什么都看不懂也要见识一下,毕竟这是只有到了日本才能看到的。“茶道是日本文化的结晶”这句话早有耳闻,因为那次难忘的经历,我对茶道一直保持着敬而远之的态度,所以也不曾想过“结晶”在何处。从第一次“见识”茶道到现在,时隔十多年,岁月已经让我对周围的生活和日本人的为人处世有了一些了解。与他们交往越深,越是觉得中国的孔孟之道和关于修身养性的话题对他们来说不是修养的道理,而是渗透在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规范之中的常识和本能。他们从小就被教育“言行举止要谨慎有礼”,小学生们都懂得“待人处事,以和为贵”,“言多必失忍口舌”是普通人都得做到的处世之道。每一个成就大事的人都有着“卧薪尝胆”的历练,任何一个违背了“诚笃守信”的品牌会立刻在公众的唾沫中淹没、消亡。一个有地位的人往往是“深藏不露,低调做人”,一个大的计划的胜算必定都有“不动声色,暗渡陈仓”。


编辑推荐

书中普通日本人的生活风情来源于作者在日本长期生活感受的积累,大量写实照片和文字的真实感得益于作者对日本社会的近距离观察。通过《感受日本》,你能了解日本这个国度的人情世故,感受日本社会跳动的脉搏。跟随作者的脚步,你可以走进充满季节色彩的深巷宅院感受日本的风俗民情,在房前屋后传出的话语和笑声中体味日本人的生活文化……生动的画面渗透着他们特有的道德观念和情感思绪,多角度的侧影将让你认知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学校教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感受日本 PDF格式下载



作为一本全面细致的介绍日本的书,我认为这是我见过最好的,书中的图片很少,相比那些日本旅游书籍,这本书更生动,更让你体会真正的日本生活。作者以她几十年间在日本生活的华人的身份,来让读者亲身感受置身于日本社会和生活,这点实在难能可贵。推荐给喜欢日本的朋友!


刚拿到书时,翻看到里面的黑白图片觉得有些扫兴,我对日本文化很感兴趣,觉得无彩的图片像是少了些什么。但随着几天之后的阅读才感觉到,文化有色彩,但文化的感受不一定要通过色彩,书本的文字就是生活的转换,让我觉得很轻松,感觉很舒适。


也是看了别人的评论买的书的。到手上,发现,真的是相当不错的一本书。
不似其它旅游书籍的通篇大论,从作者的生活,身边的一点一滴的感受说起,日本的种种文化,种种习惯,种种约定俗成,一篇一篇读下,慢慢的感受到日本与中国的渊源...以及它们将传统的保护....总之,读完每一篇,都会有“原来如此”的感受...


作者在日本生活了几十年,对日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做了详实的记录,很值得了解日本社会的人去读。


开头第一章没有什么新意,跟日本概况介绍的差不多,而且许多话题,语句转换太突兀。刚开始,不免让人有些失望,但是越往后看,觉得作者是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解读日本的文化,很深入日本的生活,让我了解到很难通过课题学到的一些东西。很受益匪浅!


个人觉得这书是我买的关于日本文化的一本好书 通过中国人的眼睛看到的日本 以及在日本生活的方方面面介绍 图文并茂 很值得一看


非常期待收到此書, 收到書之後,迫不及待就打開看.
可以說, 裏面的風景圖片, 讓我覺得驚豔, 因為日本的每個有代表地域性的城市都有介紹, 作者用優雅的文字訴說, 配以風景如畫, 美如仙境的圖片, 讓我一再的惦記, 不能忘懷當中的美畫.
書中出了介紹日本各地的美景, 通過簡潔介紹日本的風情文化, 讓我對日本有了進一步的瞭解.
不可否認, 日本是一個讓我又愛又恨的國度, 但是通過此書, 我認識到一個平常的, 人文的日本,一個有著遍佈全國的浪漫溫泉, 有著歌舞伎, 藝妓, 茶道花道,與現代文明結合的國度.
東瀛的古代歷史文化, 有著獨特的韻味, 等待你的發掘...


从一个外来的中国人的视角去表述这个和我们如此之近却又如此陌生的国度,很生活地介绍了日本的方方面面,收益颇多。这正是我想了解的角度。。推荐!


这本书还是不错的,能够更深入的了解日本的生活文化,纸质不错,看起来很舒服


朴实~,真实的日本生活


准备去日本旅游,买一本书了解一下日本文化。写得非常好,一边讲故事,一边让大家了解日本文化。建议阅读。


我觉得这是少数写日本写得比较好的书了有很多细节有助于我们更了解日本~


全面的介绍了日本


从此书可以了解很多中日生活和文化的不同,像小孩子的学校课程、聚会时的AA制、过年的贺卡等等,有些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我好喜欢他们的小孩有那么多的课外活动可以选,以前在学校时第二课堂可是少之又少的。


一点也不做作,充满生活气息


能看出作者是一位很能干,也很开朗乐观的知识女性


很不错,很喜欢带有风土人情气息的书籍


业务需要,帮同事买的


是一本育教娱乐的好书


可以说是作者亲身体会的感悟书,日本国不同的人文景象,从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烦恼了解日本社会的人情世故。不错,如果再多些彩图就更好了~


对日本文化一直很有兴趣,所以就买了这本书。
作者从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的角度,写出了她视野下的日本。我看完有很多收获。


比起其他的旅游书,这本书介绍日本风俗和人性上更深入一些,非常不错,值得一看,细节很多,很好。


作者的文笔比较理性,没有张燕淳的《日本四季》那么生动,不过也可以提供一个了解日本的视角。


从不同的视角,写了日本很多方面的东西,看后加深了对日本的了解,跟《当我们聊起日本》一书比,略嫌文笔不够活跃。


一直对日本文化很感兴趣~


了解日本的一本资料吧!


虽然是作者亲身经历的,但是黑白的照片,有点小失望


送货很及时,昨天中午下的订单,今天上午就收到了,非常感谢。内容还没有看,就是书的封面有点脏,希望以后能注意。


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是文章给人很舒服的感觉,唯一的小遗憾就是照片是黑白的,要是彩色的那就更棒了。


内容很真实,值得一看~如果图片是彩色的话,会更好~


帮同事买的,问他买这干什么,他说师夷长技以制夷。


这是一本旅日华人随笔小册子,从生活、工作中点点滴滴感受日本,虽是感性的认识,没有深入系统的剖析,浅显通俗流畅的文字,在轻松愉快中很直观的了解了日本。


可以了解平常日本人的生活


虽然作者从各个方面描写了日本,但是由于篇幅所限,全是皮毛。


只是对日本的概论


整体来说这本书看下来给我的感觉就是一般,真能说一个人的文字可以代表或者读出一个人的年龄来。。。。文字过于死板啦。。。好像不怎么符合我们年轻人的思想。。。不过买都买啦。。还是的支持一下的。。。还是看完了。。。。下次选书一定会慎重一点。。。。。。。。


书被折过了。


内容还算丰富吧


朋友看了说一般


拿到货第一眼感觉就是有点旧和脏。内容还没看,希望物有所值吧!


买回来看了一下,讲的东西很是一般,很多都是我们熟知的,没什么新鲜内容,不太建议大家买。


内容还可以,但装帧不怎样


我是看了大家的评论才购买的。。。买到手后,主要是图不是彩色的。我是个严重的书本彩色控。有图的书一定要是彩色的。。。所以好感锐减。
然后觉得,不大深入。
总之比较一般。感觉都没有字解日本写得好。


买到旧书了,前后封面有明显的折痕,且很脏,很失望,以后考虑到其他网站去买。


比较平民化。可能作者的心情和我们不同,她是计较急于融入日本文化的心态i,所以很多东西,可能过于美化了。


欧阳蔚怡的《感受日本》我非常喜欢,帮助更好的了解日本的文化和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对这个国家有了一定的认识,推荐给给喜欢日本的人^^


内容大概是从侧面反映日本城市生活,要了解一下日本日常生活的话就还行,但要系统深入了解,还是《武士道》和<菊与刀>


要了解日本,最出名的书大概要算《菊与刀》了,但是看那种书没一定功底太难理解。所以我觉得要了解日本还是应该从日本人生活的点点滴滴入手,这本书做到了。从另一个侧面反应了当代日本人的生活,给那些不了解日本又想了解日本的人一个新的认识途径。文字并不华丽,但很朴实,并不难懂,仔细读来就好像自己身处已日本,已和他们生活在一起。这本书可以算是本了解日本的入门书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