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感悟经典

李家宝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3  

出版社: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

李家宝  

页数:

296  

内容概要

  《感悟经典》收录长江大学学校工会在全校教职工中组织开展的“读一本好书”活动中的56篇优秀读书心得。 2009年5月,学校工会在全校教职工中组织开展了“读一本好书”活动。活动历时7个月,得到了全校教职员工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共收到185篇读书心得。校工会组织相关专家李家宝进行了认真评审,最终评选出56篇优秀读书心得汇编成《感悟经典》出版。这些读书心得选题广泛,思想活跃,表现形式多样,集中体现了长江大学教职员工深刻的思想感悟和勤奋治学的良好品质。这本优秀读书征文作品集的出版,必将对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推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把书籍当作精神营养品,以书为友,与书为伴,成为爱读书之人,懂得博览,学会品味,尽情享受“畅游书海、品味书香”的快乐!

书籍目录

学习《矛盾论》用好辩证法命运就在自己手中再读《老人与海》对成功的唏嘘一个民族的悲剧读《礼记》三得学习与修身珍惜时光勤读书老读《西游》悟人生爱是一杯三道茶感受伟大用“爱”赢得心用“心”收获希望董竹君:随遇而安的“冷西施”用心照顾自己的玫瑰都市里的乡村记忆多维建构:融汇中西神话研究方法的母题理论原创力的回归:朴学精神的思考说长道短话玉娘围城内外人性百态经典需常温煮冰度炎炎湘西风光纯又美人性之爱真与善走近爱因斯坦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注重细节走向成功细节是一门艺术工作是一种乐趣也谈面子“借口”可能就是成功的绊脚石唤醒孩子的天赋学会赏识你的孩子浅谈教师的心理健康学习马克思主义坚持为人民服务读书与人生适应变化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智慧——成功的阶梯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调整心态拥抱阳光山茶花让世界充满爱纸醉酒迷爱的方法坎坷中学会感恩在工作中找寻快乐解惑士兵的信仰爱的教育从读余斌《张爱玲传》说开去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赏读历史细节的真实谱写出历史的鲜活读余秋雨《千年一叹》有感读《驻京办主任》有感向孙富学几招言谈交际法“杯水”·“桶水”·“海水”月棠情怀呵护心灵之花素质培养之管见漫步在历史的星空下

章节摘录

  胡适在评说程、朱的格物论时也采用了辩证的观点,没有全盘否定,联系胡适的生活环境与教育情况可加深认识。胡适出生于理学家庭,父亲是个经学家,也是一个严守朱熹的新儒教理学的人。虽不曾受过近世自然科学的洗礼,但他受了程颐、朱熹一系的理学的影响。理学家因袭了古代的自然主义的宇宙观,用“气”和“理”两个基本观念来解释宇宙,敢说“天即理也”。这种思想虽有不彻底的地方,但也可以破除不少的迷信。况且程、朱一系极力提倡“格物穷理”,教人“即物而穷其理”。这就是近世科学的态度。父亲的《原学》:“天地氤氲,百物化生,为人之道,非有他术。穷理致知,反躬践实。黾勉于学,守道勿失。”这在胡适四五岁时就念熟了。胡适曾总结自己受其父亲的影响主要在两个方面,其中一方面就是他留下的一点程、朱理学的遗风。在接受理学教育的过程中,他也对理学有更深入的认识,故而在此文中他指出其格物论中存在着归纳精神,并认为“解放后的思想,重新又采取程、朱的归纳精神,重新经过一番‘朴学’的训谏,于是有清代学者的科学方法出现,这又是中国学术史上的一大转机。”  结合西方现代科学方法,胡适阐发了清代乾嘉考据学已经具有“科学”的精神,“他们用的方法无形之中都暗合科学的方法”,强调“把‘汉学家’所用的‘不自觉的’方法变为“自觉的”,才是当务之急。联系音韵学、训诂学的实例分析,胡适强调“中国旧有的学术只有清代的‘朴学’确有‘科学’的精神”。其实,朴学实质上是清代学者的一种精神与风格体现,注重考据是其突出的特征。梁启超先生曾在《清代学术概论》一书中将朴学的学风特色归纳为十大特征,其中有:“凡立一义,必凭证据,无证据而以臆义者,在所必摈:孤证不为定说;隐匿证据或曲解证据,皆认为不德;最喜罗列事项之同类者,为比较的研究,而求得其公则;凡采用旧说,必明引之。”大体而言,“朴学”主要的方法在归纳,但联系具体的实例分析,其归纳之法不同于宋儒理学中的归纳精神,其中已有归纳与演绎同时并用,这可以说是朴学归纳之法的一大特征,也是其之所以成其为科学之法的关键所在。仔细分析胡适在此文中提及的音韵学、训诂学研究的实例,可知其间都蕴含着一个共同的方法:先举例证,证明例子,由证明了的例子求(假设)出大通则,遇着同类例,就用该通则进行验证与解释。据此可以清楚地看到其研究方法是归纳与演绎之法的融合,体现了朴学的精神: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感悟经典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