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一地多种稻田高效种植模式

杨新笋 等主编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6  

出版社: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

杨新笋 等主编  

页数:

116  

字数:

84000  

内容概要

  我国人均占有土地资源少,人增地减趋势仍在继续。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长,因此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复种指数,一地多种、一地多收,发展间作、套作、连作、混作等多熟制是必行之路。多熟高效模式不仅挖掘了光、热、水、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还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最终达到增产增收。

书籍目录

一、概述
 (一)高效种植模式发展概况
 (二)高效种植模式遵循的原则
二、稻田高效种植模式
 早稻-慈姑-大麦
 早稻-大白菜-大麦
 早稻-秋青毛豆-大麦
 早稻-萝卜-大麦
 早稻-水芹-大麦
 晚稻-大棚藜萬-冬瓜
 晚稻-草莓/西瓜//春玉米
 晚稻-大麦/玉米/菜瓜
 晚稻抛秧-蚕豆/绿肥/春玉米
 免耕套播晚稻-大麦/春玉米
 晚稻-大麦/番茄
 晚稻抛秧-大麦/西瓜
 晚稻-马铃尠春玉米
 晚稻-大麦/花生/绿豆
 晚稻-荷兰豆/春玉米
 晚稻抛秧-马铃薯/青菜/春玉米
 晚稻-油菜/小白菜/西瓜
 晚稻-荷藕
 晚稻-马铃薯/辣椒//春玉米
 中稻-早夏白菜-大麦
 晚稻-马铃薯/西瓜
 中稻-冬菜-马铃薯-小白菜
 蚕豆/春玉米-后季稻
 鲜嫩玉米-后季稻
 秋冬莴苣-早春西瓜-中熟水稻
 蕹菜-水稻-秋延辣椒
 番茄-水稻-莴苣
 水稻-马铃薯/油菜
 双孢菇-中稻
 大棚马铃薯-大棚西瓜-晚稻
 小麦(大麦)-水稻
 小麦/春玉米-后季稻
 小麦/西瓜-水稻
 (小麦/花生)绿豆-杂交晚稻
 油菜-水稻
 油菜-春玉米-晚稻
 薄荷//油菜斗后季稻
 洋葱-水稻复种
 马铃薯斗中稻
 大棚辣椒-单季稻
 晚稻-绿肥-早季稻
 早稻-晚稻-芥菜
 单季水稻-黑麦草
 黑麦草-鲜食玉米-晚稻
 烟草-水稻-蔬菜
 ……
三、稻田高效种养模式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1)选用适用的优质高产品种。第一,无论什么作物,都必须选用适合本地自然条件、市场需要、品质优良、抗逆性强、高产稳产的品种。第二,作物在问、套、复种周期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对生育期的要求也不同。如小麦行间套种大秋作物时,小麦选择早熟丰产良种,以缩短与下茬作物的共生期,减轻对下茬作物的不利影响;秋收作物则应在不误适期播种的前提下,选用增产潜力大的中晚熟品种。第三,株型好。矮秆抗倒,株型紧凑,有利于减轻间、套种作物共生期间相互荫蔽的不良影响,并保持必要的种植密度。  (2)上下茬作物,合理搭配。实行立体种植,是在有限耕地上的一个生长周期内,参与多种作物,采用多种配置方法和组合方式,以形成多层次的复合群体结构。正是由于多种作物、多层次的种植,在其复合群体结构中,形成了比较复杂的种间关系,既有互惠互利的一面,又有相抑相克的一面,由此带来了栽培技术上的综合性,影响因素上的复杂性。这就要求在确定推广某种立体种植模式时,必须对当地的自然条件、技术水平、社会因素等各方面进行综合的科学分析,选择互利因素较多、相克因素较少的作物和品种,进行合理的搭配、组合,加以精细管理,使每一种立体种植模式,都能在自然环境的利用上是适宜的,在技术措施上是可行的,在资源与生产要素配置上是合理的。  为使不同生态型作物在间套复种中能更好地共生互利,扬长避短,在研究确定立体种植模式时,必须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注意不同作物的生育特点,发挥其共生互利的优势,取各种作物之长,补其之短,使自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一地多种稻田高效种植模式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