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走进寿乡-溧阳

夏国浩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6  

出版社: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

夏国浩  

页数:

127  

字数:

160000  

前言

实现健康长寿是世人永恒的追求,也是21世纪人类最为关注的话题。它具有全球意义,超越了政治、种族障碍,而使世人认同。它像奥林匹克运动会一样,把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宗教信仰的意愿凝聚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之中。人类追求健康长寿的实践活动,已成为推动人类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强大动力和重要财富。 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由于种种条件的制约,人们很难实现健康长寿。于是便把这种美好的愿望转换成祝福语,并逐渐成为社会习惯用语。如:“五福寿当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松鹤延年”、“长命百岁”等。还有不少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也集中反映人们长寿愿望。从嫦娥奔月的传说,到炼丹求药的典故;从年逾八百的彭祖,到持桃献寿的麻姑。长寿不仅成为民间广为应用的祝愿语,还转而为政治服务。封建社会臣下为迎合皇帝想长寿的心理,祝皇帝“万岁”、“万寿无疆”。甚至万岁不够满足,还要喊“万岁,万万岁!”然而,翻开中外史籍看看,没有一个是万岁皇帝。炼丹、求药术已成千古笑柄。 长寿养生之道在我国形成观点进而上升为理论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居世界之首。当今许多长寿养生方法仍由古代渊源而来。当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才真正运用科学手段,从精神心理、遗传基因、生存环境、饮食起居、运动保健等方面揭示健康长寿奥秘,引导人们健康生活。科学界目前达成的共识是:人类正常的自然寿命都应该在100~170岁,但健康长寿却常常与人们失之交臂。因此,一股深刻的人类生命历史反省的潮流正席卷我们的时代——寻求白白丢失的1/2的生命时间,寻求整体人口的健康长寿之路。这便成为我们前所未有的社会责任。 《华夏寿乡探秘丛书》,全面展示了“中国长寿之乡”的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坚持以人为本,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所带来的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安康。同时,丛书较为系统地向读者推介各长寿之乡的长寿成因、风土人情、地域地貌、山川绿野、人文历史、物产资源,从中彰显中华民族五千年长寿文化和现代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人的自身和谐发展的靓丽时尚。它,既可供人们茶余饭后浏览寿乡的风光轶趣,寻觅百岁老人的长寿足迹,以资己用;又能够为有志于研究长寿现象者提供佐证。 《华夏寿乡探秘丛书》的出版,获得了各寿乡党委、政府以及长寿研究机构的鼎力帮助,得到了北京大学老龄健康与发展研究中心的友好协作和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大力支持。经过《长寿研究》杂志编辑部同仁的辛勤耕耘,《华夏寿乡探秘丛书》历时3年,终于与读者见面。在此,特向上述单位深表诚挚的谢意。 本丛书系采用分“乡”撰稿,集中编校,难免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望读者不吝赐教。 中国老年学学会长寿研究委员会主任 2010年9月于北京

内容概要

  《走进寿乡——溧阳》系统介绍了溧阳作为“中国长寿之乡”的长寿成因、风土人情、地域地貌、山川绿野、人文历史、物产资源,彰显了溧阳长寿文化和现代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人的自身的和谐发展。
  《走进寿乡——溧阳》作为一本探索溧阳长寿之道的通俗读物,共16万字。通过对9位百岁老人的贴身访问和入微研究,从“经济条件”“生态环境”“人文习俗”“饮食习惯”“勤劳好动”等方面追寻溧阳人长寿规律,回答溧阳人长寿秘诀。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福祈溧阳
 千年建置名江南
 长寿溧阳名士多
 生态宜居惠百姓
 经济富裕人安康
第二章 诗画溧阳
 灵秀山水长寿溧阳
 印象红色水西
 茶香益寿心自然
 旅游的禅境
第三章 长寿文化
 细说溧阳长寿渊源
 长寿村探秘
 长寿不是神话
 怡情悦性养天年
第四章 长寿美食
 得天独厚的天目湖水资源
 久负盛名的溧阳茶文化
 历史悠久的长寿美食
 独具风味的地方时鲜特产
第五章 寿星专访
 心胸豁达仁者寿
 百岁老人钟根娣“就那样”长寿了
 百岁老人的百年人生
 苦尽甘来子孙满堂
 走进老寿星——谢云芳
 百岁老人赵夕妹的长寿经
 贞良积善福寿延绵
 最美不过夕阳红
 晚霞展风采人寿夕阳红
第六章 殊荣后记
 溧阳新名片:中国长寿之乡
 敬老行动在升级
 国际影星章子怡担任溧阳“敬老爱老宣传大使”
 央视《乡约》相约长寿溧阳

章节摘录

溧阳山清水秀,绿色低碳,和谐安康,宜居宜业。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溧阳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自古以来人才辈出。春秋期间,史贞女搭救伍子胥的英勇义举,不仅为炼周列国》等史书记载,而且被唐代大诗人李白热情颂扬,誉为“声动列国,义形壮士”。汉代史崇屡立战功,被皇上封为溧阳侯。他年近八旬高龄还亲自率兵到长荡湖剿匪,不幸以身殉职,班固在《汉书》中,对他的英雄业绩书写了重要的一笔,《健康志》、《金陵志》对他都有记载。史氏是江南望族,史氏后人,一共出了九位宰相,这在全国可能是绝无仅有,其他各种人才更是不计其数。元代文质族兄沙里的威的儿子普颜不花,成了溧阳第一状元,在国家危难时候,以身许国,为国尽忠,《元史》中对他作了很高的评价。 才华横溢的明代国子监司业马一龙,别桥马家村人,既是中国古代著名农学家、书法家,又是一位孝子。他根据多年的农业生产实践,写出的《农经》一书,以阴阳五行理论来阐述农业生产及其规律,在我国农业思想上属于扛鼎之作,自明清以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据北京郊区的《大兴县志》记载,东郊种植水稻,皆系《农经》所教。他任职不长,因母亲年老多病,请准辞官回乡侍养,在今别桥镇后周附近的玉华山构筑馆舍,在精心侍养80多岁高龄母亲的同时,还重视农业生产和水利、教育、救济等事,曾捐资设置义田,恢复盘龙堰,改筑盘龙桥。 马世俊,为溧阳第二个状元。清代顺治十八年,翰林院侍读马世俊,殿试夺魁后步行返回寓所,京城里万人空巷,争观这位清代开国后第一位新状元的风采,无不为之喝彩。北京孔庙和南京夫子庙国子监的石碑上,都镌刻着“溧阳马世俊”这位状元公的大名。步人仕途后,他甘守清贫、著书立说,颇有建树,特别是他的字画,功力深厚,造诣极高,有“二王”(王羲之、王维)之称。清康熙年间,溧阳任兰枝、任端书父子两人在廷试中,分别考上榜眼(第二名)、探花(第三名),成为家乡人民津津乐道的佳话。清雍正五年,安南(今越南)入侵云南,任兰枝受命出使安南,据理力争,收回国土,妥善处理睦邻关系,维护了国家主权。 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溧阳历史上官做得最大的要数史贻直了,人称“六部尚书、三朝元老、九州总督”。他是现昆仑开发区内的夏庄村人,清代康熙39年(1700)中进士,授检讨。以后历充云南主考、广东督学、赞善、侍讲、庶子、讲读学士。雍正元年(1723),任内阁学士,次年升吏部侍郎。后来署理闽浙总督,改署两江总督,升左都御史,协理西安巡抚,又升户、兵部尚书。乾隆初,历任湖广、直隶总督,经筵讲官,户、工、刑、兵、吏部尚书。乾隆九年(1744),授文渊阁大学士,即宰相兼吏部尚书。这位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从政任官60余年的三朝元老,于1764年逝世时,享年81岁的高龄。 近代以来,溧阳更是人才辈出,群星璀璨。清末溧阳名士狄平子,积极参加“百日维新”,为中国的政治变革奔走呼号。变法失败后,他在上海创办有政书局和《时报》,出版《三希堂法贴》和《原本红楼梦》等名著,为中国的新闻出版事业贡献了毕生的心血。溧阳还有一对令人钦佩的革命夫妻——陶希晋和朱琏。陶希晋于大革命时期,在家乡领导大刀会打进县城,赶走国民党县长,当了三天“草鞋县长”。此事当时震惊了苏、浙、皖三省,南京国民党当局以一千大洋通缉,陶希晋夫妇被逼逃离家乡,到河北省石家庄创立了“朱琏诊所”,继续从事革命活动。新中国成立后,陶希晋担任了国务院副秘书长;其妻朱琏在抗战期间,被刘伯承任命为129师野战医院院长,与白求恩、柯棣华大夫一道,在太行山前线抢救、医治八路军伤病员,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的高度评价。新中国成立后,她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写出了《新针灸学》一书,此书由朱德题写书名,董必武亲自作序,出版后一版再版,还引起了国际医学界的广泛重视。苏联、朝鲜、越南等国分别译成本国文字出版,苏联还派来三名医学专家,专程到北京跟朱琏学习针灸。1958年,毛泽东在杭州接见朱琏的宴会上,举杯祝贺:“针灸万岁!”并对朱琏说:“针灸不是土东西,针灸要出国,将来全世界人民都要用它来治病。”溧阳还有我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画家姜丹书,孙中山先生的秘书狄侃,参加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庆典活动的许闻天,我国著名文史专家缪钺,著名版画家和美术教育家陈晓南,著名女作家菡子,著名戏曲史家蒋星煜和世界知名青年科学家吴柯等,他们的不凡业绩已经载入史册。 溧阳从唐代到清代,全县出了状元2名、榜眼2名、探花3名、进士173名。历代曾涌现出一大批要人、名人,官至宰相的就有3人。状元是马世俊、普颜不花;榜眼是宋之绳、任兰枝;探花是陈明夏、黄梦麟、任端书。 院士璀璨 新中国成立后,溧阳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据统计,到2010年12月31日为止,溧阳籍的两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有10位。 中科院学部委员狄超白是中共溧阳地下党的创始人,是我国老一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之一。他在南京国民党监狱里写成的《通俗政治经济学讲话》,于1935年4月在上海新知书店出版后,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20世纪40年代,经修订改名为《经济学讲话》由三联书店出版发行,连续增印9版,1951年和1952年又再次增订再版,为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统计处长、国家统计局综合处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代所长。 著名昆虫学家、农业教育家蔡邦华,溧城蔡家村人,1981年80岁时加人中国共产党。他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他发表的许多学术论文,奠定了中国森林昆虫学研究的基础,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于1983年8月8日病逝于北京,享年82岁。 物理化学家彭少逸是溧阳籍人,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出席了全国劳动模范大会,同时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所长,并于1981年实现了他梦寐以求的愿望——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著名火箭专家朱森元是上黄镇夏陵村人,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我国火箭氢氧发动机主任设计师,在中国航天科学界、学术界享有极高的声誉。他带领他的同事通过14年的艰苦奋战,终于研制出了氢氧发动机,为中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著名生物学家翟中和今年已81岁高龄,是溧城镇马垫八字桥人,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细胞生物学会名誉理事长。先后从事放射性生物学、细胞超微结构、动物病毒学以及细胞生物学等科研与教学。发表科研论文280余篇,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5次;主编15部著作,其中《细胞生物学动态》获国家优秀教材一等奖。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著名物理学家沈学础,溧城镇蒋店龙潭村人,先后任中国科学院红外物理开放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曾两次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两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2002年获何梁何利物理学学奖,2006年获国际电磁波谱科学巴登奖。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部院士。 理论有机化学家吴云东,戴埠镇郑墅村姚墅自然村人。1986年获美国匹兹堡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他主要从事理论与计算有机化学的研究,用理论方法解决过渡金属不对称催化机理及其立体化学,指出在溶液中存在与老年痴呆症相关的淀粉样结构的可能性,现任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史轶蘩,今年已83岁高龄,她的老家在溧阳城南门街,现在是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教授。她在国内首先总结及报告了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低减等症的诊治经验,是著名的内分泌医学专家。 著名光学专家庄松林是溧城镇庄家村人,现在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光学仪器研究所所长。他在傅里叶光学理论、光学像心理物理实验方面做出了创造性的工作,在国内率先从事光学系统CAD研究,并主持完成国内最大的光学仪器设计软件系统。在国内外发表论文90余篇,著有《光学传递函数》等专著。 著名小麦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程顺和,别桥镇五荡湾村人,他主持育成的扬麦5号、扬麦158号分别于1991年、199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被誉为“南方麦王”,先后获得首届中华农业科教基金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被评为国家“八五”科技攻关先进个人、国家“863”计划15周年先进个人、江苏省劳动模范、江苏省农业科技功臣,被江苏省人民政府记一等功1次,并被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除10位两院院士外,还有我国电缆事业的创始人之一葛和林,著名机械工程专家、流体传动与控制学科创始人史维祥,著名经济学家周叔莲,我国测量雷达总设计师史仁杰,以及省部级领导和著名科学家、专家多人,他们在为国家建功立业的同时,也为故乡溧阳赢得了无比的声誉。P11-14


编辑推荐

《走进寿乡——溧阳》作为一本探索溧阳长寿之道的通俗读物,分“福祈溧阳”、“诗画溧阳”、“长寿溧阳”、“长寿美食”、“寿星专访”和“殊荣后记”六大篇章。通过对9位百岁老人的贴身访问和入微研究,从“经济条件”、“生态环境”、“人文习俗”、“饮食习惯”、“勤劳好动”等方面追寻溧阳人长寿规律,回答溧阳人长寿秘诀。全书文字通俗,说理平实,生活气息浓郁,既可供人们茶余饭后浏览寿乡溧阳的风光轶趣,寻觅溧阳百岁老人的长寿足迹,以资己用,又能够为有志于研究溧阳长寿现象者提供佐证,是一本具有地方文化生活特点的通俗读物。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走进寿乡-溧阳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