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小东西

(法) 都德 著 杨源孜 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  

出版社:

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作者:

(法) 都德 著 杨源孜  

页数:

113  

前言

  凄凉人生中的可贵温情——《小东西》导读  《小东西》是法国著名作家都德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作品取材于作者童年亲历的生活,带有半自传体性质。  小说的主人公达尼埃尔·埃塞特出生于法国南部的一个小城,父亲是一家丝绸厂的厂主,达尼埃尔自幼体弱,个子矮小,被同学们戏称为“小东西”。由于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和马赛商人的欺诈,父亲的工厂倒闭,达尼埃尔一家迫于生计而四分五裂。经朋友的推荐,“小东西”在一所山区学校谋到一份工作。然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他无法适应学校里冰冷、阴森的生活,学生们欺负他,繁琐的校规压抑着他,最后还被他“忠实”的朋友出卖。无奈之下,“小东西”只得离开这所学校,前往巴黎投奔在那里做私人秘书的哥哥雅克。在哥哥雅克的庇护下,小东西潜心在塔楼顶的房间里写长诗《田园喜剧》。不久,雅克为了生计和重振家业而被迫去远方工作。失去庇护的“小东西”,被寓所二楼的放荡女人伊尔玛勾引,抛弃了纯洁、质朴、带点小市民气息的皮埃罗特小姐。雅克知道此事后回来拯救了“小东西”,但自己却因操劳过度,得肺病死去。“小东西”的身心因此而受到极大的打击,幸亏在皮埃罗特一家的照顾下,才从死亡的阴影中走出来。在身体复原后,他接手了皮埃罗特店。在故事的结尾,主人公抛弃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开始了新的生活。  小说的内容几乎没有涉及到重大的政治事件和尖锐的社会矛盾,故事情节也并不复杂,作者只是简单地叙述,叙述一个悲惨少年的人生遭遇——一个受人欺凌的“小东西”,一个在现实和幻想中苦苦挣扎的“小东西”,一个微笑中藏着眼泪的“小东西”。作者都德以他得天独厚的敏感气质和清新明快的文笔,向我们诠释了他对于生命、爱情、家庭以及真善美和假恶丑的感悟。字里行间,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在冷酷的资本主义社会里,面对世态炎凉,只有人与人之间的真爱与温情,才是最为可贵、最值得珍惜的。  在作品中,“母亲雅克”这个人物无疑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他用深沉的爱温暖着弟弟“小东西”,他了解“小东西”的才能,也清楚“小东西”永远是小东西。他为“小东西”所做的一切,真的比一个母亲的爱更亲切更深挚更无私!  相对于雅克,学校的总学监维奥先生、无耻的剑术教师罗歇和放荡女人伊尔玛等则代表了假、恶、丑。在作品中,作者以那串会“哐当!哐当”作响的钥匙为典型细节,入木三分地刻画了维奥先生这个反面人物形象。那串“钥匙”的象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它代表着行使暴力的机器。维奥在学校里一直欺凌和压迫“小东西”以及他的同僚们,而当他一旦失去了手中的权力——那串会哐当作响的钥匙时。惊慌失措的他也就变成了一个十足的可怜虫。  《小东西》不愧是一部描写世间苦难、讴歌人间温情的杰出作品,它在1868年问世后即获得巨大成功。小说通过主人公的悲欢离合,表现了一个无助的少年在资本主义环境中的孤独感和精神状态,作者在无情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中冷漠人际关系的同时,对人间亲情的温暖予以了热情的褒赞。尽管一百多年过去了,这部作品在今天读来,仍是那样的情韵悠长,感人至深。  儿童文学作家 伍剑

内容概要

  达尼埃尔自幼体弱,个子矮小,被同学们戏称为“小东西”。由于家道中落,小东西很早便不得不自谋生路。经朋友推荐,小东西在一所学校谋到了一份工作。然而他无法适应学校里冰冷、阴森的生活,绝望的小东西离开学校,前往巴黎,投奔在那里任私人秘书的哥哥雅克。在雅克的呵护下,小东西专心写作,并结识了皮埃罗特小姐一家,却在坏人的引诱下误入歧途……幸得雅克将他从火坑中救出,然而雅克却因不堪生活的重负,患疾而亡。文学创作的挫败、情感的失落、亲人的离去使小东西经历了炼狱般的生死考验。最后他获得了朋友们的原谅,弃文从商,担负起重建家园的重任。

作者简介

  都德(1840-1897年),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生于一个破落的商人家庭,曾在小学里任监学。17岁到巴黎,开始文艺创作。1866年以短篇小说集《磨坊信札》成名,之后又发表了自传性小说《小东西》。1870年普法战争时,他应征入伍,后来曾以战争生活为题材创作了不少爱国主义短篇。他一生共写了13部长篇小说、1个剧本和4个短篇小说集。长篇中较著名的除《小东西》外,还有《达拉斯贡的戴达伦》和《小弗罗蒙与大里斯勒》。他的创作往往以自己熟悉的小人物为描写对象,善于从生活中挖掘有独特意味的东西,风格平易幽默,因此他的作品往往带有一种柔和的诗意和动人的魅力。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父亲破产了第二章 举家乔迁里昂第三章 他死了!为他祈祷吧!第四章 雅克的红本子第五章 来到萨尔朗德学校第六章 小班的孩子们第七章 热尔曼神父第八章 黑眼睛第九章 布夸朗事件第十章 代好友写情书第十一章 我的剑术教师第十二章 铁环第十三章 维奥先生的钥匙第十四章 巴蒂斯特舅舅第十五章 我的胶鞋第十六章 圣尼齐埃教堂神父的推荐信第十七章 母亲雅克第十八章 讨论预算第十九章 白咕咕和二楼的女士第二十章 皮埃罗特的故事第二十一章 红玫瑰和黑眼睛第二十二章 鲑鱼巷里的朗诵第二十三章 你将来要卖瓷器第二十四章 伊尔玛·博雷尔第二十五章 被吞噬的“糖心”第二十六章 令人心酸的舞台生涯第二十七章 劫持第二十八章 可怕的预兆第二十九章 痛失母亲的雅克第三十章 噩梦的结束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父亲破产了  一八××年五月十三日,我出生在朗格多克地区的一座城市里。和法国南方的所有城市一样,那里阳光充足,尘土也不少,还有一座加尔默罗会修道院和两三处古罗马建筑物。  我父亲埃塞特先生当时做头巾生意,在城门口开了一家大工厂,工厂的一角有一栋住所,坐落在悬铃木的浓阴之中,与作坊车间隔着一座大花园,我就是在那里出生的,也是在那里度过了我美好的幼年时光,因此,花园、工厂和悬铃木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象。  我的出世并没有给埃塞特商号带来好运。当时我父亲正出差在外,他同时得知两个消息:我的出生和一位马赛客户卷走了四万多法郎后销声匿迹。从我出生时起,难以想象的灾难一个接着一个。最初是马赛客户,接着是一年里发生了两次火灾,接下来是织机女工闹罢工,与巴蒂斯特舅舅的不和,再接下来是与颜料商那场劳民伤财的官司,最后是一八××年的革命,它给了我们家以致命的一击。  从此刻起,工厂陷入困境,车间里的人逐渐稀少,每个星期都有一台织机停转,每个月都减少一张印花台面。终于有一天,工人们不来了,整个厂子里只剩下埃塞特先生和太太、厨娘老阿努、哥哥雅克和我,还有稍远处看管车间的门房科隆布和他的儿子小红崽。  完了,父亲破产了。  那时我六七岁,体弱多病,因此父母不想送我去上学。母亲在家里教我读和写。埃塞特先生的脾气突然变得很可怕。他从早到晚,总是怒气冲天,这团怒火不知向谁发泄,于是便针对一切:太阳、干燥的风、雅克、老阿努、革命,啊,特别是革命!听父亲的口气,给我们带来麻烦的这场一八××年的革命,就是专门针对我们的。  他周围的人都噤若寒蝉。饭桌上,我们要面包时也压低声音,甚至不敢在他面前哭泣。所以,他一走开,整个屋子里便是一片呜咽声。母亲、老阿努、哥哥雅克,还有来探望我们的在教堂当神父的大哥,所有的人都呜咽起来。母亲是因为看到埃塞特先生不幸而哭,这可以理解;神父和老阿努是因为见到埃塞特太太哭而哭;至于雅克哩,他只比我大两岁,年纪太小还不理解我们的不幸,他哭是出于无所适从、不知所措。  哥哥雅克可是一个古怪的孩子,他真有流泪的天赋!从我记事时起,他总是两眼发红,泪流满面的。傍晚、清晨、白天、黑夜,在教室、在家中、在散步时,他总在哭。有时埃塞特先生很恼火,对我母亲说:“这孩子真可笑,你瞧瞧他,真像是一条河。”埃塞特太太温柔地回答说:“等他长大就好了,我像他这么大时也是这样。”雅克一天天长大,甚至长得很大了,但这一点依然如故。  我可是十分快乐。再没有人管我了。趁此机会,我整天和红崽去荒寂的车间里玩,红崽是看门人科隆布的胖男孩,约十二三岁,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他那一头浓密的红发,因此才得了红崽这个别名。不过,我要告诉你们,在我眼中,红崽并不是红崽。他一会儿是我忠实的星期五,一会儿是野人部落成员,一会儿是反叛的船员,总之我愿意他是谁他就是谁。那时我也不叫达尼埃尔?埃塞特,而是那个身穿兽皮的怪人,我刚读过《鲁滨孙漂流记》,我就是鲁滨孙。  红崽会模仿野人的吼叫声,没有谁能比得上他。他是从哪里学来的?我不知道。他从喉头深处发出野人的吼叫,一面摇晃着那一头浓浓的红发,最勇敢的人见了也会发抖。  红崽对模仿野人吼叫十分在行,不幸的是,他对街头顽童的粗话和渎神的话更是在行。我一面玩,一面也学会了他那些词,于是有一天,在饭桌上,我也不知道怎样从嘴里蹦出一句可怕的脏话来,大家一片愕然!“你是从哪里学来的?在哪里听见的?”埃塞特先生认为这可是件大事,立刻说要送我去管教所,神父大哥说我已经到了懂事的年龄,必须去忏悔。  结束了。我不能再和红崽一起玩。神父告诉我说,魔鬼像狮子一样时时在我们身旁转悠,它会随时改头换面来引诱我们,于是我认定它藏在红崽身上,好让我说出亵渎天主的话。因此,我一回到工厂就告诉星期五,此后他不要再来了。他毫无怨言地听从了。有时我看见他忧愁地站在门房门口,一发现我在看他,便傻傻地摇晃着红色头发,发出最可怕的吼声来打动我。但是他越吼叫,我便离他越远。我对他喊道:“走开!我厌恶你。”  红崽这样吼叫了几天。后来有一天,他父亲打发他去学手艺,此后我再没有见到他。  我对鲁滨孙的热情丝毫未减。正巧在这个时候,舅父巴蒂斯特突然玩腻了他那只鹦鹉,将它给了我。它便替代了星期五。我将它放在一只漂亮的笼子里,放在我过冬小屋的角落里,于是我比从前更是鲁滨孙,整天和这只有趣的飞禽单独相处,教它说:“鲁滨孙!可怜的鲁滨孙!”  我和鹦鹉就这样孤独地生活着,直到一天早上发生了一件极不平常的事。  那天我很早就走出小屋,全副武装地去我的岛上探险。突然间,我看见三四个人朝我这边走来,一面指指划划,一面大声说话。这些陌生人在我的岛上仔仔细细地从这头看到那头……  他们来做什么?唉,很快我就知道了。  晚饭时,埃塞特先生告诉大家,工厂已经卖出去了,一个月内我们全家去里昂,以后就住在那里。晴天一声霹雳,天似乎塌下来了:工厂被卖出去了!  在一个月里,家里人给玻璃镜和餐具打包,我独自在亲爱的工厂里走来走去,我去到每个角落里坐下来,瞧着四周的东西,和它们说话,就仿佛它们是人。我对悬铃木说:“再见了,亲爱的朋友们。”对水池说:“结束了,我们再也见不着了。”花园深处有一株石榴树,美丽的红色花朵在阳光下怒放,我哽咽着对石榴树说:“给我一朵花吧。”它给了我,我将花贴在胸前作为纪念。  然而,在这种痛苦中,有两件事使我开心,首先是我想到能坐船了,其次是家里允许我把鹦鹉带走。我对自己说,鲁滨孙也是在有几分相似的情况下离开孤岛的,这给了我勇气。  出发的日子终于到了。埃塞特先生一星期前就去了里昂,先将笨重的家具运去。当神父的大哥不走,但将我们送到博凯尔驿车站,守门人科隆布也来送行,他推着一辆装满箱子的双轮车走在我们前面。神父大哥挽着埃塞特夫人的手臂走在他后面。跟着是老阿努,一手提着一把蓝色的大伞,一手牵着雅克,雅克很高兴去里昂,但仍然在呜咽。最后,走在末尾的是达尼埃尔?埃塞特,他庄严地提着鹦鹉笼子,一步一回头地看着亲爱的工厂。  一八××年九月三十日我离开了我的岛。  第二章 举家乔迁里昂  啊,童年的事物,给我留下多么深的印象!罗纳河上的航行仿佛在昨天!  船在罗纳河上航行了三天。这三天我除了吃饭睡觉外,其余的时间我都呆在船头靠船锚的地方。那里有一个大钟,进港时就敲钟,我坐在钟旁那一大堆缆绳中间,将鹦鹉笼子放在两腿间,向四面观望。罗纳河很宽,几乎望不到边。一些大船顺流而下,一些内河船船员骑着骡子从我们旁边涉水而过。  第三天傍晚,河面上起了浓雾,人们在船头点燃了一盏大灯,就在此时,我身旁有人说:“里昂到了!”那只大钟也同时敲了起来。在浓雾中,旅客们忙着找自己的箱子,水手们说着粗话,在暗处滚动木桶。雨下起来了,我急忙去船尾找母亲、雅克和老阿努,于是我们四个人挤在阿努撑开的那把大伞下面。这时船正靠岸,乘客开始下船。埃塞特先生已到码头上接我们来了,他拨开人群,摸索着朝我们走来,一面喊道:“什么人?什么人?”我们齐声回答:“是朋友。”感到说不出的宽慰,快乐!埃塞特先生灵巧地亲吻我们,一手牵着哥哥,一手牵着我,对女人们说:“跟着我!”然后便开步走了。啊,他真是男子汉!  甲板上很滑,我们步履艰难,每走一步都要撞着箱子。突然间,从船头传来一个忧伤而刺耳的声音:“鲁滨孙!鲁滨孙!”  “啊,我的天!”我喊道,想从父亲手中抽回我的手,父亲将我抓得更紧。  又传来了那个声音,更刺耳也更悲切:“鲁滨孙!可怜的鲁滨孙!”我再一欠努力抽出我的手,喊道:“我的鹦鹉,我的鹦鹉!”  可惜我们已走远了。船长热尼埃斯催促道:“快走!”  “明天我们再来找它吧,”埃塞特先生说,“船上的东西是丢不了的!”说完使把我拖走了,尽管我在流泪,可怜哪!……


编辑推荐

  一部取材于自身经历的半自传体小说,善与恶、美与丑,在“小东西”的笔下一一划过。  这是都德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取材于作者年的亲生经历,具有半自传性体质,作品充满了对人的同情与关切。  主人公达尼埃尔·爱赛特生于法国南部的一个小城,父亲是一家丝绸厂的厂主。达尼埃尔自幼体弱,个子矮小,被同学们戏称为“小东西”。由于家道落,小达尼埃尔很早便不得不自谋生路。经朋友推荐,小东西在一所学校谋到了一份工作。然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创他无法适应学校里冰冷、阴森的生活:学生们欺负他,繁锁的校规压抑着他,最后还被他“忠实”的朋友出卖。绝望的小东西离开了这所学校,前往巴黎,投奔在那里做私人秘书的哥哥雅克。  《小东西》为名家导读彩插版帮助读者快速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水平。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小东西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