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少帅春秋

范克明,周亚兰 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4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

范克明,周亚兰  

页数:

579  

字数:

378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作者积数年之研究考察,以大量鲜为人知的史实和精细独特的纪实手法,拨开百年沧桑的历史烟云,生动描述了一代爱国名将张学良神秘坎柯的人生经历。 他为人仗义,宁折不弯,他爱江山,也爱美人,他是英俊潇洒的少帅,被长期幽禁的民族功臣。一个世纪的风雨铸就了这位世纪老人的特殊性格,一个世纪的恩爱,谱写了张学良与赵四小姐的百年风流颂歌。 本书把张学良将军作为社会的人来写,写出了人物性格上矛盾和复杂性,写出张将军的爱国主义精神、动有事迹、高尚品德、英雄气概,但又不是写得神乎其神,不是把他写成天生的圣哲。 有专家认为,该书达到了不失史学之真而又具有文学价值的目的,在研究张学良和西安事变著作中可谓别开生面,独树一帜。

作者简介

范克明教授与周亚兰女士均为教师,先后在西安等地从事教育工作。曾有论著与传记文学作品问世。现已退休。

书籍目录

序一序二序三第一章 张氏父子第二章 战地春秋第三章 祸起萧墙第四章 暗箭难防第五章 东北易帜第六章 红颜知已第七章 国难当头第八章 于无声处第九章 一发千钧第十章 骊山风云第十一章 京城内外第十二章 石破天惊第十三章 力挽狂澜第十四章 命驾东飞第十五章 相煎何急第十六章 西望云天第十七章 溪口落难第十八章 有翅难展第十九章 洞古山深第二十章 乍暖还寒第二十一章 密押台湾第二十二章 宝岛风雷第二十三章 皈依基督第二十四章 青山依旧后记主要参考资料

章节摘录

  这事要说也不奇怪,因他毕竟年逾百岁;要说奇也真有点奇,因为他走得那么坦然,那么平静,而且刚好是口述历史即将公之于众的前夕,莫非真如他说,这是上帝的召唤?或是他早有预感?或真的是未卜先知,或有什么神机妙算,亦或者是一种巧合,这都不好说了。  凡此种种,不都说明这位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举足轻重、占有重要一页的“少帅”,生前死后,都震惊世界,并都有许多带有神秘色彩的难解的谜,仍然需要我们去认真地研究、探索、破解吗?加之长江文艺出版社领导与责任编辑,都提出让我们续写“春秋”,要求以求实、出新的态度,着重写张学良的后毕生,特别是他那鲜为人知的晚年岁月,拨开由于封锁和阻隔而形成的层层迷雾,写一本比较完整的、能够真实而又全面地展示伟大爱国者、中华民族千古功臣张学良将军传奇而又悲壮的人生历程的传记。盛情难却,我们这才萌发了重续张氏春秋的写作欲望。才又着手搜集资料,查阅文史档案,寻访将军的遗踪,重又步人将军的世界,遨游在往昔的峥嵘岁月和将军流落异国他乡的凄凉境况之中,再度与这位世纪老人去“对话”了。  重写此书,我们重视西安事变与张学良研究的成果,但却不能以张学良研究的现成结论去表达主题,而是以人带本,以史树人,即主要是从爱国主义的高度,去观察、研究分析一些问题,特别是以大量活生生的史实为依据,力求真实、系统、全面地反映张学良波澜壮阔而又险象丛生的人生经历和他“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爱国情怀。只有这样,才能反映时代与历史的本质,才能表现出张学良的鲜明的个性和高尚情操。  前不久,林博文撰文谈到,张学良去世后,海内外谈论最多的并不是西安事变,而是少帅为什么没有回大陆,据说这在他业已公开的口述历史中也找不到答案,但认为“少帅未回故土的原因与赵四、李登辉的反对有关,亦与少帅举棋不定有关,尽管‘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到处有青山,少帅终归无缘再履白山黑水,对他是一种遗憾,对所有中国人而言,何尝不是一种愧疚”。  这种看法虽然不一定全面,但也不能说没有一定道理。按照中国人的习俗,一般人都重亲情,爱故土;万一远离家乡,也讲究叶落归根,终老家乡,而常常把背井离乡,漂泊在外,乃至埋骨异域看做是一种很大的不幸,甚至死后还要忠骨还乡哩。可张学良却无此福气,尽管他思乡心切,非常想回东北老家,可他最终还是未能成行。看来这内中确有他的隐情与苦衷。仔细想想,也难怪,台湾是使他伤透了心的地方,他当然不想在那里定居;大陆是他的家乡,也是生他养他的地方,他当然是很想回来的。可他担心只要他一动,就会把两岸都牵连进去,想必是当年那些所谓“被共产党利用,上了共产党的当”之类的恶意中伤,还困扰着他,作为一个饱经沧桑却时时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行为准则的老人来说,要迈出这一步,这些问题他是不能不考虑的;加之夫人的身体一直不好,不宜远行,所以直到去世,他的这个夙愿也未能实现。有位台湾学者写了题为《张学良死在国外,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耻辱》的文章,认为“张学良最好死在大陆,次者也应死在台湾。”但历史无情,政治利益高于一切,有些人就是要拖着他,使他最终还是怀着遗憾的心情客死异乡,成为他本人也是所有华夏儿女深感痛惜的事:故当此书完稿后,我们心情沉重。张学良是有重大贡献的民族英雄,终生无悔。但他一生坎坷,历尽艰辛,却仍淡泊名利,关心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和国家的强盛。而他却有国难投,有家难归,以致迟暮之年仍漂泊海外,终归魂落他乡。行文至此,不禁为之掷笔三叹了!  书稿是暂告一段落了,但笔者并不轻松,因为无论是从学识、经历和其他条件来看,为这位伟大的爱国者、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作传,我们都是力不从心的。不妥之处,欢迎读者指正。我们也将继续努力,以慰英灵。    赵氏夫人共育有三个子女,除张学良外,还有比他大三岁的姐姐首芳以及比他小六岁的弟弟学铭。赵氏临终留下遗言:“我死后,小六子他们交西屋妈抚养。”(“西屋妈”即张作霖二夫人卢寿苎。赵夫人生前住东屋)正是由于卢夫人和姐姐首芳的照料,他们弟兄才得以长大成人。也许正是不忘当年抚育之恩吧,张学良对卢夫人一直敬重,未敢稍渝。卢廉波回忆说:“对卢夫人,他(指张学良)叫‘妈妈’,视同生母。后来卢夫人被大帅扶为大夫人。大帅皇姑屯遇难后,张学良主政东北,日理万机,但对卢夫人仍很尊敬,并下令一律称她为‘老太太’。‘九一八’事变后,卢夫人长期住在天津,1974年5月去世。”  张学良对大姐首芳更是念念不忘,就是后来他身处幽禁时,还给她写过两封信,一封说:“我的一切请你们不用挂念,尤其是身体,我自己会照应我自己的”,还叮嘱:“您送来的东西,谢谢您,,我晓得您子头并不松快,下次不用再带东西了,留点钱给孩子们用吧。”另—封信是托姐姐代他买《明史》的,说他因为这几年来常在菜油灯下看东西,眼睛花亍,托她买一本好版大字的《明史》。信都写得较长,姐弟之间,仍是那样相互信赖,一往情深。  我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描述早年的张学良,是不是说在那“威赫赫爵禄高登”的气氛中,在那样一个权势很大的军阀大家庭里,就人杰地灵,他是个天生的尊老爱幼的典范,没有受到任何消极的影响,一切都很完美呢,那也不是,世上也不可能有什么十全十美。他也有他的弱点和缺陷。然而又必须看到,他毕竟接触了一些新的思想,他爱国,有正义感,特别是在父亲被日本人暗杀,他“主政东北”后,东北正处于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的焦点上,是跟日本人走,做他们的傀儡;还是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维护祖国的“统一”?因为当时他还没能看清蒋介石的反动本质,出于爱国和维护国家“统一”的愿望,他改旗易帜,服从中央,走上了拥蒋的道路。不料,蒋介石搞的是“攘外必先安内”,连“九一八”事变也不准抵抗,致使东北沦亡,张学良受到国人的谴责,使他再次面临生死抉择:是听蒋的话,走反共之路,还是与中共和广大人民站在一边,走抗日救国之路。他选择了后者,与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了“西安事变”,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了全民族抗战。尽管他为此作出了牺牲,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他的豪迈壮举却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并使他成为我国现代史上一位有重大贡献的民族英雄。而这一切又都显然与他青少年时代的经历,与东北特殊的社会环境和特殊的历史条件有关,这也正如司马桑敦所说的,“他学会笃信和平,懂得容忍,懂得开放胸襟,他的存心待人非常忠厚”。“西安事变”后,王卓然又说他“理想非常之高,他的济世救人的怀抱,有似佛门弟子;同时,他的谦逊达观,看破世事人情,对一切名利毫不在意的态度,又极像老庄之流亚”。这也就是说,他同情心重,而对于失败者,更时生怜惜之心,化敌为友之念。所以他后来常说,他原本不想也不适合做军人,看来不是没有道理的。    郭松龄说,我惭愧啊,没有把山海关打开……但我现在不去帮,我只求一死,我愿意自己去死。郭松龄说去死,决不是假话,他这个人是真能做到的。我说,那就好了,你既然决心要死,那就好办了。你说你给我丢人,你没有把山海关打下来,你现在又决心去死,那你上战场去死!你拼着命往里打,你这样不是为我争了面子,你也得到好死了嘛。你死在战场上好不好?  郭松龄哭了,我常说他这个人,怎么像女人一样爱哭,郭松龄就是这样的性情中人。他听了我这一番劝告之后,点了点头说:“好!”于是就又把军队带回去了。  由于郭军两出九门口,晚上退白天进,这里是一段两山夹峙中的四十里长的山谷道,直军在山头观看,说,哎呀,妈呀,奉天到底来了多少军队?昨天白天进了一天,今天又来了。原来,他们以为我们来了双倍的兵力,殊不知是郭松龄他老人家把军队又给带回来了,就好像作假一样。就这样,他老人家先声夺人,没管旁的,拼着命率部队往里打。  在战斗最激烈之际,奉军子弹忽告紧急,一、三联军只剩子弹二十万发。当时我非常着急,一面购买大批纸制鞭炮送往第一线,以代替子弹造声势;一面去奉天向大帅要子弹……数日后带来日本供给的步、机枪子弹四千万发,炮弹十万发。收到这些弹药之后,郭松龄率领四个旅出击,一举突破直军阵地,大军蜂拥而入……  在这次战争中,段祺瑞和冯玉祥在联奉倒直方面所作的配合,对于奉军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也起了积极作用。  冯玉祥当时是声势浩大的直系三路军队中的一路,即第三军总司令,是负责古北口、喜峰口一带防区的,因他与奉方有约在先,一直行动迟缓,静观待变。当奉军在九门口、榆关一线占据优势,直军处境不利、吴佩孚严令冯玉祥急赴前线迎敌时,冯认为他采取行动的时机已经到来,即命令部队倒戈,不但不再与奉军作战,反而星夜兼程,回师北京,并把贿选总统曹锟加以软禁,发动丁著名的“北京政变”,连中国的末代皇帝也连锅端——把他赶出了故宫。  冯玉祥的倒戈,给了吴佩孚一个严重打击,直军军心动摇,奉军乘势猛攻,直军终于溃败。吴佩孚仓皇逃走。历时一个多月的第二次直奉战争终以奉军胜利和直军失败而告终。  11月中旬,张作霖率军进入北京,与冯玉祥、段祺瑞、卢永祥等联合控制了北京政府。当时,冯玉祥等曾联名电邀在南方的孙中山北上,共商国事,并表达了拥护孙中山主政之意。孙中山接受了邀请,于11月10日乘海轮离粤经上海,绕道日本作短暂休息后,于12月31日到达北京。孙中山此番北上,是为争取国家和平统一,他在临行前曾发表北上宣言,阐明他一贯坚持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政治纲领,并提出召开国民会议和废除不平等条约等主张。但这时冯玉祥受到段、张的排斥,已被派到张家口去当西北边防督办了。特别是段祺瑞,他不同意孙中山的主张,不赞成召开国民会议,认为这样做对他是不利的,作为对抗,他提出召开所谓“善后会议”。孙、张、段之间的联合终因在一些重大原则问题卜的分歧而破裂。  当然,这也有个过程,在孙中山初到北方时,他也作过一些努力,他与张学良、张作霖有一些接触,特别是他们在天津的会见,都给张氏父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

媒体关注与评论

  由于我们在西安工作,得以较多的参加西安事变和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的纪念活动和学术讨论,对西安事变和张、杨两位将军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他们赤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为中华民族作出的历史性贡献,深深的感动了我们。杨将军没有盼到中国的解放,惨死在新中国诞生的前夕,西安人民一想到这些就无比痛心。一直深深地缅怀着他。张将军自西安事变后被囚禁半个多世纪,但他淡泊荣利,关心国家的统一大业,爱国爱民之心仍痴心不改,西安人民亦时常想念他、挂念他。  进入80年代,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的提高,人们更加思念张学良将军,常常从内心发出呼唤:张将军您在哪里?过得还好吗?身体还健康吗?何时能回到我们身边?  因这种思念随着我们年龄的增大日益强烈,从而萌发了我们想为张将军做点什么的想法,不约而同的想到了把张将军的经历写出来,以此纪念他、学习他,教育我们的下一代,永远铭记张将军的卓越功勋和爱国风范。  现在我们所写的有关张学良事迹方面的书籍已多次印刷,这次重新续写,比过去更为完整全面。但完成这部书稿,不是我们个人能力所能达到的,它得益于很多同志的帮助和许多有关书籍和资料的公开出版,应该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所以在此书即将出版之时,我们对帮助过我们的单位和个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然首先应感谢的还是传主张学良将军,没有他和杨虎城将军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气吞山河的豪迈壮举,也不可能有这部《张学良传》。  还要感谢我们曾访问过的许多革命老前辈及张将军的部下,感谢他们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资料。  感谢诸多专家学者和同行,在学术研究上所给予的帮助和支持。  感谢西安张学良纪念馆的领导和何江亚等同志多年来的热情帮助和无条件提供给我们许多宝贵的资料、图片和信息。  感谢长江文艺出版社多年来对我们在西安事变和张学良研究与写作方面的支持。  感谢读者对张学良将军及其有关书籍的厚爱。并希望对本书不吝赐教。  作 者  2002年12月6日于汉口


编辑推荐

  他为人仗义,宁折不弯  爱江山,也爱美人  他是英俊潇洒的少帅  慷慨悲壮的民族英雄  一生爱国,却有国难投  半世飘零,终归魂落他乡  叩问无语苍天  此憾绵绵……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少帅春秋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