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2004-11-01
长江文艺出版社
鲁迅
93
说明《朝花夕拾》共10篇。前5篇写于北京,后5篇写于厦门。这些"回忆的记事"(《三闲集〈自选集〉自序》),记录了作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成为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状况的重要文献。这些篇章,往事与现实纠结,叙述与议论交织,情感深挚,笔调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者增田涉见到鲁迅,问研究中国文学应该读什么书,鲁迅即以《朝花夕拾》相赠。鲁迅1934年4月11日写信给想翻译此书的增田涉说:"《朝花夕拾》如有出版处所,译出来也好,但其中有关中国风俗和琐事太多,不多加注释恐不易看懂,注释一多,读起来又乏味了。"各篇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1927年7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改名《朝花夕拾》,于1928年9月由北京未名社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封面为陶元庆所绘。1929年2月再版。1932年9月第3版有未名社和上海北新书局两个版本。此次校订以鲁迅生前校定的版本为底本,并参校其他版本,注释力求简要。鲁迅时代某些词句和标点符号与现行用法不一致者,仍其旧,不做改动。
《朝花夕拾》是鲁迅1926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10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1927年7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始改名《朝花夕拾》。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风俗一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
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祖籍河南省正阳县,从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1918年5月),始以“鲁迅”为笔名。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 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等,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小说《祝福》、《阿Q正传》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同时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现代文学的旗帜,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毛泽东评价他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小引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针对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受农后记
书摘 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这最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将决不改悔,总要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 自从所谓“文学革命”以来,供给孩子的书籍,和欧,美,日本的一比较,虽然很可怜,但总算有图有说,只要能读下去,就可以懂得的了。可是一班别有心肠的人们,便竭力来阻遏它,要使孩子的世界中。没有一丝乐趣。北京现在常用“马虎子”这一句话来恐吓孩子们。或者说,那就是《开河记》上所载的,给隋炀帝开河,蒸死小儿的麻叔谋;正确地写起来,须是“麻胡子”。那么,这麻叔谋乃是胡人了。但无论他是甚么人,他的吃小孩究竟也还有限,不过尽他的一生。妨害白话者的流毒却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 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该灭亡! 这些话,绅士们自然难免要掩住耳朵的,因为就是所谓“跳到半天空,骂得体无完肤,——还不肯罢休。”而且文士们一定也要骂,以为大悖于“文格”,亦即大损于“人格”。岂不是“言者心声也”么?“文”和“人”当然是相关的,虽然人间世本来干奇百怪,教授们中也有“不尊敬”作者的人格而不能“不说他的小说好”的特别种族。但这些我都不管,因为我幸而还没有爬上“象牙之塔”去,正无须怎样小心。倘若无意中竟已撞上了,那就即刻跌下来罢。然而在跌下来的中途,当还未到地之前,还要说一遍: 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该灭亡! 每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拙的《儿童世界》之类,另想到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自然要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但回忆起我和我的同窗小友的童年,却不能不以为他幸福,给我们的永逝的韶光一个悲哀的吊唁。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性本善”读得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叶,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昨天看这个,今天也看这个,然而他们的眼睛里还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 在书塾以外,禁令可比较的宽了,但这是说自己的事,各人大概不一样。我能在大众面前,冠冕堂皇地阅看的,是《文昌帝君阴骘文图说》和《玉历钞传》,都画着冥冥之中赏善罚恶的故事,雷公电母站在云中,牛头马面布满地下,不但“跳到半天空”是触犯天条的,即使半语不合,一念偶差,也都得受相当的报应。这所报的也并非“睚眦之怨”,因为那地方是鬼神为君,“公理”作宰,请酒下跪,全都无功,简直是无法可想。在中国的天地间,不但做人,便是做鬼,也艰难极了。然而究竟很有比阳间更好的处所:无所谓“绅士”,也没有“流言”。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巳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一当然睡不着的。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但直到现在,总还是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撤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在东京的客店里,我们大抵一起来就看报。学生所看的多是《朝日新闻》和《读卖新闻》,专爱打听社会上琐事的就看《二六新闻》。一天早晨,辟头就看见一条从中国来的电报,大概是: “安徽巡抚恩铭被Jo Shiki Rin刺杀,刺客就擒。” 大家一怔之后,便容光焕发地互相告语,并且研究这刺客是谁,汉字是怎样三个字。但只要是绍兴人,又不专看教科书的,却早已明白了。这是徐锡麟,他留学回国之后,在做安徽候补道,办着巡警事务,正合于刺杀巡抚的地位。 大家接着就预测他将被极刑,家族将被连累。不久,秋瑾姑娘在绍兴被杀的消息也传来了,徐锡麟是被挖了心,给恩铭的亲兵炒食净尽。人心很愤怒。有几个人便秘密地开一个会,筹集川资;这时用得着日本浪人了,撕乌贼鱼下酒,慷慨一通之后,他便登程去接徐伯荪的家属去。 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此后便有入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 “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认识的人告诉我说:他叫范爱农,是徐伯荪的学生。 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杀了,连打一个电报还害怕,于是便坚执地主张要发电,同他争起来。结果是主张发电的居多数,他屈服了。其次要推出人来拟电稿。 “何必推举呢?自然是主张发电的人罗一。”他说。 我觉得他的话又在针对我,无理倒也并非无理的。但我便主张这一篇悲壮的文章必须深知烈士生平的人做,因为他比别人关系更密切,心里更悲愤,做出来就一定更动人。于是又争起来。结果是他不做,我也不做,不知谁承认做去了;其次是大家走散,只留下一个拟稿的和一两个干事,等候做好之后去拍发。 从此我总觉得这范爱农离奇,而且很可恶。天下可恶的人,当初以为是满人,这时才知道还在其次;第一倒是范爱农。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 然而这意见后来似乎逐渐淡薄,到底忘却了,我们从此也没有再见面。直到革命的前一年,我在故乡做教员,大概是春末时候罢,忽然在熟人的客座上看见了一个人,互相熟视了不过两三秒钟,我们便同时说: “哦哦,你是范爱农!” “哦哦,你是鲁迅!” 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了起来,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他眼睛还是那样,然而奇怪,只这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了,但也许本来就有,我先前没有留心到。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也趁了航船进城来。 他又告诉我现在爱喝酒,于是我们便喝酒。从此他每一进城,必定来访我,非常相熟了。我们醉后常谈些愚不可及的疯话,连母亲偶然听到了也发笑。一天我忽而记起在东京开同乡会时的旧事,便问他: “那一天你专门反对我,而且故意似的,究竟是什么缘故呢?” “你还不知道?我一向就讨厌你的,——不但我,我们。” “你那时之前,早知道我是谁么?” “怎么不知道。我们到横滨,来接的不就是子英和你么?你看不起我们,摇摇头,你自己还记得么?” 我略略一想,记得的,虽然是七八年前的事。那时是子英来约我的,说到横滨去接新来留学的同乡。汽船一到;看见一大堆,大概一共有十多人,一上岸便将行李放到税关上去候查检,关吏在衣箱中翻来翻去,忽然翻出一双绣花的弓鞋来,便放下公事,拿着子细地看。我很不满,心里想,这些鸟男人,怎么带这东西来呢。自己不注意,那时也许就摇了摇头。检验完毕,在客店小坐之后,即须上火车。不料这一群读书人又在客车上让起坐位来了,甲要乙坐在这位上,乙 要丙去坐,揖让未终,火车已开,车身一摇,即刻跌倒了三四个。我那时也很不满,暗地里想:连火车上的坐位,他们也要分出尊卑来……。自己不注意,也许又摇了摇头。然而那群雍容揖让的人物中就有范爱农,却直到这一天才想到。岂但他呢,说起来也惭愧,这一群里,还有后来在安徽战死的陈伯平烈士,被害的马宗汉烈士;被囚在黑狱里,到革命后才见天日而身上永带着匪刑的伤痕的也还有一两人。而我都茫无所知,摇着头将他们一并运上东京了。徐伯荪虽然和他们同船来,却不在这车上,因为他在神户就和他的夫人坐车走了陆路了。 我想我那时摇头大约有两回,他们看见的不知道是那一回。让坐时喧闹,检查时幽静,一定是在税关上的那一回了,试问爱农,果然是的。 ……
我在第三篇讲《二十四孝》的开头,说北京恐吓小孩的“马虎子”应作 “麻胡子”,是指麻叔谋,而且以他为胡人。现在知道是错了,“胡”应作 “祜”,是叔谋之名,见唐人李济翁做的《资暇集》卷下,题云《非麻胡》。原文如次: “俗怖婴儿曰:麻胡来!不知其源者,以为多髯之神 而验刺者,非也。隋将军麻祜,性酷虐,炀帝令开汴河,威 棱既盛,至稚童望风而畏,互相恐吓日:麻祜来!稚童语 不正,转祜为胡。只如宪宗朝泾将■,蕃中皆畏惮, 其国婴儿啼者,以■怖之则止。又,武宗朝,闾阎孩孺相 胁云:薛尹来!咸类此也。况《魏志》载张文远辽来 之明证乎?”(原注:麻祜庙在睢阳。■方节度李丕即其 后。丕为重建碑。) 原来我的识见,就正和唐朝的“不知其源者”相同,贻讥于千载之前,真是咎有应得,只好苦笑。但又不知麻祜庙碑或碑文,现今尚在睢阳或存于方志中否?倘在,我们当可以看见和小说《开河记》所载相反的他的功业。因为想寻几张插画,常维钧兄给我在北京搜集了许多材料,有几种是为我所未曾见过的。如光绪己卯(1879)肃州胡文炳作的《二百卅孝图》——原书有注云:“■读如习。”我真不解他何以不直称四十,而必须如此麻烦— —即其一。我所反对的“郭巨埋儿”,他于我还未出世的前几年,已经删去了。序有云: “……坊问所刻《二十四孝》,善矣。然其中郭巨埋儿 一事,揆之天理人情,殊不可以训。……炳窃不自量,妄 为编辑。凡矫枉过正而刻意求名者,概从割爱;惟择其事 之不诡于正,而人人可为者,类为六门。……” 这位肃州胡老先生的勇决,委实令我佩服了。但这种意见,恐怕是怀抱者不乏其人,而且由来已久的,不过大抵不敢毅然删改,笔之于书。如同治十一年(1872)刻的《百孝图》,前有纪常郑绩序,就说: “……况迩来世风日下,沿习浇漓,不知孝出天性自 然,反以孝作另成一事。且择古人投炉埋儿为忍心害 理,指割股抽肠为损亲遗体。殊未审孝只在乎心,不在乎 迹。尽孝无定形,行孝无定事。古之孝者非在今所宜,今 之孝者难泥古之事。因此时此地不同,而其人其事各异, 求其所以尽孝之心则一也。子夏日:事父母能竭其力。故孔门问孝,所答何尝有同然乎?……”则同治年间就有人以埋儿等事为“忍心害理”,灼然可知。至于这一位“纪常郑绩”先生的意思,我却还是不大懂,或者像是说:这些事现在可以不必学,但也不必说他错。
导读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树人,浙江绍兴人。出生于破落士大夫家庭。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鲁迅在1898年到南京求学,1902年留学日本学医,后痛感于医治麻木的国民精神更重于医治肉体病痛,便改行提倡文艺运动。1909年回国,在杭州、绍兴任中学教员o1912年到北京,在教育部任职,兼任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讲师o 1918年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并在《新青年》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其后又发表了《孔乙己》、《药队《阿Q正传》等著名小说,并撰写大量杂文、散文,批判旧思想、旧道德,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1923年出版第一本小说集们内喊》,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作。1926年8月起先后任厦门大学、广州中山大学教授。1927年10月定居上海,从事文学写作,参与组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为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的实际领导者和旗帜,在与国民党文化“围剿”的斗争中成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生前出版小说集三种、散文集两种、杂文集十五种、通信集一种、文学史著作两种。鲁迅在翻译外国文学和整理中国古籍方面也成绩卓著。其全部著译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汇编为《鲁迅全集》(十六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辑录古籍丛编》(四卷)。 《朝花夕拾》是鲁迅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最初在《莽原》杂志发表时总题目为“旧事重提”,1927年编集成书,改为现名。鲁迅在写作这些作品时正经受着北洋军阀当局和各种敌对势力的严重压迫。1925年他因支持学生运动,受到“正人君子”们各种“流言”的攻击和诽谤。1926年3月18日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鲁迅受反动政府通缉,不得不到厦门大学任教,后又受守旧势力的排挤。在这样的处境中鲁迅曾说:“这时我不愿意想到目前;于是回忆在心里出土了。”这10篇作品,前.5篇写于北京,后5篇写于厦门。虽然是回忆文章,但都反映着当时社会斗争的痕迹。 《朝花夕拾》的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第一篇作品《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噑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阿长与》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
《朝花夕拾》里的散文脉络分明,记叙有序;夹叙夹议,精辟警策;选取典型,人物丰满,语言朴素含蓄,精练深刻,有限浓的抒情气氛。 《翰花夕拾 》不是为少年儿童写的,但写了许多关乎少年儿童的事,读来兴味盎然,而且随着年岁的增加,我们总能从中读出不同的味道来,这就是鲁迅作品的魅力之所在。
由鲁迅最早的藏书想起鲁迅最早的藏书,是一部木刻绘图《山海经》:四本小小的书,纸张很黄,刻印都十分粗拙,图像差到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都是长方形。可是年幼的鲁迅如获至宝: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的怪物,远古神话世界的奇烈想象透过粗鄙的纸页喷薄而来,让心智初开的少年惊慕不已。几十年后,念及不知何时散佚的这最初的收藏,早已年过不惑的鲁迅在一册思忆儿时故乡生活的集子里写道,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这四本小书仅仅是一个起点。鲁迅的藏书单上随后添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点石斋从画》和《诗画舫》,又有了冠冕堂皇的《文昌帝君阴骘文图说》和《玉历钞传》,画的是冥冥之中赏善罚恶的故事。此外,《山海经》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红色的字,比早先那部精致许多。少年鲁迅不仅多方搜罗,更炮制自家品牌的绘本:用一种“荆川纸”,蒙在小说的绣像上描摹,是他在三味书屋最愉快的消遣,尤其当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鲁迅日后自谦地说,比如《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各有一大本,后来卖给一个阔绰的同窗。用学界近年流行的一个观点来看,鲁迅自启蒙时代便表现出一种对“视觉文化”的偏爱。这种偏爱亦伴随他负笈东瀛,最突出的例证之一(“之一”二字或可删去),便是如今广为人知的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故事:一段日俄战争期间的时事幻灯片,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被日本人捕获枪毙,一群中国人围观;影片之外,仙台医学院课堂里唯一的中国人自觉来到人生的转捩点。这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耳熟能详的典故,在周蕾Primitive Passions一书中获得了一种新的解读:鲁迅显然对给他带来巨大刺激的这种新兴媒介的本质认识不足,周蕾指出,不然他怎么会在亲身体验了视觉影像的深刻震撼之后,反讽地做出投身文学的决定?作为电影领域的学者,周蕾的这一观察是敏锐而独到的。然而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在于,文化研究多着眼于照片、电影、海报、月份牌及宣传广告等,其由此构建的“视觉文化”的概念,是否同样适用于或者说足够驾驭另一类从制造年代到性质都极为不同的视像文本,如绘图《西游记》、《玉历钞传》甚至《山海经》?关于鲁迅最早的藏书的故事收录于《朝花夕拾》。无论鲁迅如何被后世的文学史家塑造成一位鲜明而彻底的新文化的播种者与旧文化的掘墓人,一个读过其主要文学作品(包括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及片段日记书信的细致而诚实的读者,多少都能从字里行间捕捉到这位中国现代文学之父对巍巍五千载文明传统的复调而暧昧的态度;尤其在他追忆儿时江浙岁月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里,更让人一窥在新旧世界嬗替之际,最后一代为传统文化余晖所浸润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成长轨迹。与那个曾被无节制地神化英雄化经典化的鲁迅相比,我想,更让我感兴趣的是那个正值盛年却自囚于幽僻的绍兴会馆一宿接一宿抄古碑抄佛经,那个重写中国小说史并对上古的神话寓言和宋以前的志怪传奇情有独钟,那个在支持新文学运动的同时始终没有间断文言诗的创作,以及那个在四十岁上忆及故乡迎神赛会上的勾魂无常,亲切地称道其人情味够得上做一个“真正的朋友”的鲁迅。李欧梵在《铁屋中的呐喊》一书中谈到,概括地说,鲁迅在传统文化上的口味是在所谓的“大传统”(the great tradition)之外的,他的偏好更趋向于中国文化里的“反传统”(counter-tradition),即与自孔孟到朱熹王阳明的儒家正统构成对立或保持疏离的思维与情感方式。举例来说,在小说文类里,鲁迅尤为唐以前、即宋明理学发端以前的作品所吸引,在诗人中他最倾心的是以瑰奇的想象和澎湃的灵魂诉求著称的屈原,以散文而言他推崇魏晋古风远胜唐宋八大家,以阅史而言他对野史杂说的兴味比对正史浓厚得多。李欧梵以传统─反传统为轴丈量鲁迅相对于中华文明传统的定位,这种两极对立的视角本身便带有现代文学领域里根深蒂固的割裂与对抗的思维模式的烙印。然而针对“大传统”,还有另一种另类的可能,即“小传统”(the little tradition)。自我身份意识清醒的、诉诸理智的“大传统”以文字书写为载体,通过在文史、思想与艺术上的不断构建表达出社会与文明总体的外露的理想;而未必自觉的、不倚赖思辩和书写的“小传统”寄身于不识字的阶层,并在代代相传的民间信仰与行为惯式里滋衍不息──鲁迅的第一套藏书在更大意义上正是后者的一个缩影。更典型的是,这套绘图《山海经》不是从书店寻获的,而是鲁迅幼年的乳母,一个连自身名姓都未留下的下层女性在告假返乡时,不知从什么地方弄来的。“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她这么告诉鲁迅。长妈妈显然没有受过教育;然而在《朝花夕拾》另一处,鲁迅说,即便不识字如阿长,一看《二十四孝图》的图画也能滔滔讲出一段事迹。YING2011-01-05 08:53:15
一、
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如果要我来回答:他是我中学时代不怎么喜欢的一个“课文作家”,一个面容冷峻眉毛浓密嘴唇上都是胡子的男人,说话半文不白的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不喜欢的原因呢?
一言难尽啊!
我第一次接触鲁迅,大概就是小学时代的那篇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文章讲了什么,我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但一直记得这个片段:
鲁迅说他小时候鼻子又高又挺,后来碰了几次壁,鼻子就变平了。作者问他“为什么会碰壁”的时候,鲁迅回答: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这句话被放在课后习题里重点分析。于是我知道,“黑洞洞的”是表示当时社会的黑暗, “碰壁”是形容革命遭到了挫折,而鲁迅先生幽默的说法表达了他乐观的革命精神和坚定的革命决心。
虽然我一点儿都不觉得这句话有什么好幽默的,但这个初次相遇的确在某种意义上奠定了鲁迅的基调:六年的时光里,他的影子苦大仇深地飘扬在语文课本的字里行间。每一次出现,他肯定在严厉地抨击什么、无情地批判什么、辛辣地讽刺什么——这些“什么”内容很丰富,但无非就是“吃人的”封建礼教啊、反动派啊、“旧势力”之类的很抽象但一听就觉得“不像个好东西”的事物。
如果鲁迅是我们身边的一个人,那他一定在不停地抱怨、抱怨、再抱怨……
而谁会喜欢一个一天到晚传播“负能量”的人呢?
再说了,他说话还文绉绉的,看着就头大……所以他哪里是在传播负能量,他就是负能量!
从2006年中学毕业到2013年研究生毕业,整整七年的时间里,我都没有再读过鲁迅。只有在《现当代文学史》的试卷上,遇到填空题我工工整整地写下“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遇到简答题、论述题,一看“鲁迅”二字立马大笔一挥“严厉地抨击什么、无情地批判什么、辛辣地讽刺什么”……
二、
2014年的1月,在老家翻书架的时候,我发现了这本薄薄的《朝花夕拾》——只见标题的正上方,赫然写着“教育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定书目”。
我当然知道这本书了!我还记得它是散文集、还记得它最初发表在《莽原》杂志,原名“旧事重提”。
你看,我没背错吧?!
在书的第一页,“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很贴心地为小读者们准备了一篇导读:先介绍鲁迅、再介绍创作背景,然后对10篇作品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进行了分别概括。
我一直觉得写导读剧透是一件很没意思的事情,就像看《我是歌手》之前不小心看了一眼微博,然后发生了什么、最后的名次是什么全都知道了,再去看节目趣味全无。
于是我跳过了导读,花一个上午的时间,慢悠悠地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
合上书的那一刹那,我有点不敢相信:天呐!我竟然读完了鲁迅的《朝花夕拾》?!我竟然又读了一遍《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更要命的是,我竟然觉得每一篇散文,都挺“有意思”的!而同样的文章,多年前,恰恰造成了我痛苦的中学语文学习体验。
当我返回到导读的时候,读着读着就开始困惑了:我眼中的《朝花夕拾》明明就是一个经历了人生酸苦的成人回忆童年、少年时光的文字集,怎么被这位署名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的作者导读得充满了政治斗争的味道?
三、
我不太明白“革命家”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但大概觉得是这一种以革命为职业——或者事业——的人吧?钢琴家弹钢琴、舞蹈家跳舞、歌唱家唱歌……所以革命家天然搞革命:不仅搞,还要比别人搞得好、搞得精、搞得频繁。
可是,钢琴家也有不弹钢琴而吃饭的时候,舞蹈家也有不跳舞打开微信水一水朋友圈的时候,歌唱家除了唱歌有时候还是会说说脏话的……因此,革命家在搞革命之余,也有自己作为普通人类的一面——而人,是复杂的。
中学语文课上我见到的鲁迅“一点儿人味儿都没有”;而今天我读到的《朝花夕拾》中的鲁迅却颇为真实。
打一个不太恰当地比方:鲁迅就像我一个研究生毕业、进了事业单位的老同学,偶尔聚会跟我讲起他的童年和青年时代的“心路历程”——他是个性格有点叛逆、言辞时不时过激的老青年,经过世事磨练因而眼神浑浊、叙述往事时难免感怀一下现实艰难。
他会怀念生命中遇到的一些人:世俗而善良的保姆(阿长)、对他关爱有加的师长(藤野先生)、命运坎坷的朋友(范爱农);他也会想起一些不怎么让人开心的人——比如有些猥琐、自私、病态的长辈(衍太太)。
他同样会怀念起往事:比如小时候读的一些书,回想起来却觉得那些故事荒唐而虚伪(《二十四孝图》);小时候去看玩耍之前,被父亲要求学习,以至于最后去玩儿了都没有觉得快乐(《五猖会》);离开家去读小学,感叹旧时光逝去,但在小学的日子似乎也并不是完全乏味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去外地读书,读了几个大学,结果发现大学教育不太对自己的胃口(《琐记》)……
如果去掉上面两段中括弧里的内容,一遍读过来,我会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丰满而又正常的人应有的生活轨迹。
鲁迅文笔犀利是显而易见的,但他并未失去凡人所应有的情怀。
可是导读的部分解释却总让我觉得用力过猛:
比如说《五猖会》吧,导读表示这篇文章“指出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我实在不明白什么是“封建教育”?按照文章的情节,在看迎赛神会之前,父亲要求幼年鲁迅背《鉴略》,背不好就不让出去玩,这个难道就是“封建教育”吗?既然可以指出当时的“封建教育”落后,今天的教育起码应该是“非封建教育”或者“不那么封建的教育”了吧?我很难回答今天的教育是否很好地保护了儿童的天性。何况什么是“儿童的天性”,这个东西是否需要“保护”以及怎样才算是“保护”,这些似乎都是可以扔到清华大学辩论队里辩上三天三夜的问题。
再比如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读中认为这篇文章“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情趣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私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该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又来了!“束缚儿童天性”、“封建私塾教育”……这二者怎样界定、是否对立、以及文章是不是表达了这样的对立……这都是非常令人困惑的问题。在读了三遍原文之后,我总觉得鲁迅离开百草园之后虽然依依不舍,在三味书屋被“束缚天性”之后也在“苦中作乐”,二者之间并没有“尖锐的矛盾”。快乐的童年逝去,鲁迅固然不舍,在三味书屋的日子似乎也是“快乐”的一部分,或者说起码不痛苦。
我宁愿相信这两篇文章只是表达作者的遗憾和怅惘这样容易被理解的情结,而不是恶狠狠地要用自己一个人的亲身经历来控诉教育。
毕竟一个理性的作者和读者都不应该由“我一个人的童年时代受教育不快乐”得出“这个教育是摧残天性的”。
四、
当然,《朝花夕拾》中的讽刺、抨击、批判是非常普遍的。这些批判有些在辛辣老到的文字中非常直接和明确,还有一部分隐晦到需要借助于文章的尾注来了解历史背景。比如《狗•猫•鼠》这篇散文,如果读者不了解鲁迅和陈西滢、徐志摩的论战简直不知道鲁迅在说什么,《二十四孝图》这篇文章如果没有对“新文化运动”的了解也会感到不知所云。
如果读者没有文学史的研究任务或者特别的兴趣,我相信这些内容非但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反而会增加阅读负担、降低阅读效率。
我们想象一百年以后,“方寒大战”期间的各种各样的长微博被集结成册并由认真的编辑加入注解。读者读到“这是真的吗?”、“这就是xxxx的又一铁证”……等等的时候,必须了解当时发生了什么样的论战、双方是怎样表现的、围观群众是怎样反应的才恍然大悟:哦,这个短语或者句子原来是方舟子说过的原话,它被引用之后有的确会有奇特的修辞效果。
一个对方舟子、韩寒感兴趣的读者也许会如饥似渴地挖掘这段历史,更多无关的读者却容易被搞晕然后“读不下去”。
我总觉得一篇杂文、时评,首先必须要做的功课是交代好前因后果,其次才是有针对性的攻击或立论。对时事的评论在其他文学作品如狭义的散文、小说中隐晦的带入不应当影响文章的可阅读性。这样一个普通读者可以读到一个流畅运行的故事或者感悟到一种人类共有的情感,而一个喜欢考据和历史知识丰富的阅读者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探测到还原的史实和作者的态度。
但鲁迅和很多其他的作者并不这么认为,起码我就见过不看尾注、不用Google就根本看不懂的文章,看起来相当伤脑筋。
五、
让我从自身的角度,来总结一下鲁迅曾经带给我痛苦的语文学习体验的原因吧:一方面是语言的隔阂——中学时代的我,对于半文不白的汉语没有很好的兼容能力;另一方面则是生活阅历和历史知识的欠缺;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则是由于教材编写者和语文老师的生硬解读所造成的刻板印象。
而今天我觉得《朝花夕拾》是一本不错的散文集并且喜欢阅读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年龄大了以后,阅读汉语的能力增强;另一方面则是在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之后,我开始能够理解鲁迅的一部分思想感情。
阅读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阅读应当是一种乐趣,而不应当是负担;阅读是去了解世界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去浏览已经定义好的世界的说明文档;阅读应当锻炼感性和理性的思维,令读者感受到文字的张力和语言的美好——而思维和美好,是冰冷的“标准答案”和“答题要点”所不能给予的。
事实上,我认为只要有充分的证据和正确的思维方式,怎么解读鲁迅和他的文字都不应为过。重要的不是答案,重要的是阅读和思考的过程。对于语文教育者来说,在阅读方面授之以渔比授之以鱼要可贵得多。
当我们看到网上的“论战”中,笔仗的双方都罔顾逻辑的缜密而忙于不断的人身攻击的时候,我都在怀疑:这样批判性思维的缺失,跟语文课上的阅读教育是否有关联?起码在我的眼里,这些论战的主角和我的语文老师门一样,都在做着“告诉你一个无比正确的结论”这样的事情。
我不知道现在的中学语文教材是如何解读鲁迅文章的,也不知道现在的孩子们能否理解鲁迅和他的语言。不过想想看,今天的互联网是如此的发达,还有什么事情他们不会懂呢?
即使今天不懂,以后也会懂得吧?但愿他们有能力懂得的时候,还有阅读的习惯。
十年后,第一次读完《朝花夕拾》。我更加坚定地认为,随着时间的流逝,贴附在文字上面的那些花花绿绿的标签都会随风剥落,文学作品中与人性最接近的那一部分才是永恒的。
十年前我可以乖乖地在试卷上写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表达了对封建私塾教育的控诉,十年之后我会指着当初的试卷追问自己“What?”、 “Why?”、 “When?”、 “Where”和“How?” .
再加上一个:“Seriously?”。
鲁迅说《朝花夕拾》是自己在漂泊中所作,在炮火连三月的时节,“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他心神杂乱,心间荒芜一片,也许就是因为身处这般境地,心中的回忆才会像朝花般盛开怒放,渲染出一片美好的水墨山水——那是鲁迅的故土——绍兴。
有关故园的回忆,也许只有在静默的黑夜才会被依次唤醒,绽放出温柔的光芒——这也许也是为何《朝花夕拾》的风格与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的一项风格大相径庭的原因了——人在回忆过去的时分,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总会被触动,无论在现实生活中披挂的是怎样冰冷的盔甲,在回忆的时分,总会被默默地拉回那个遥远的过去,恢复孩童的纯真本性。
读《朝花夕拾》,也是在读一个不同的鲁迅,与其他的杂文相比,《朝花夕拾》收录的每一篇文章,都寄托了鲁迅难得的柔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摆脱了鲁迅一向对于封建教育的唾弃、鄙视态度,尽管也是表明了鲁迅对于封建教育的不满,但是对于私塾老师,鲁迅表现出了百分百的理解,更像是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孩童视角,以仰视的敬佩态度,对自己的老师言听计从。也许,三味书屋此时在鲁迅眼中,已经不是一个“捆绑孩童自由天性之地”,而是作为童年的一种寄托;也许老师的斥责甚至打骂,已经不是作为封建教育罪恶的化身存在,而是作为一种逝去的声音,故园再无此声,所以鲁迅将自己的满腔柔情倾注在了笔下,描绘出了一个乌托邦式的故园——没有口诛笔伐,没有炮火连天,没有人人仇视——一个只存在鲁迅记忆中的美好故园。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于是《朝花夕拾》写就了,像是记忆不断撞击岁月发出的回声,在作者,在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心中,回响不断,可以将每一个人带回过去,找寻那个再无此声的故园。
最后,潸然泪下。这就是一本书的力量。
喜欢<朝花夕拾>里真挚的情感流露,对于童年,对于亲情,对于憧憬,对于生活,我都感同身受,感动非常。年少的时候,因为没有生活的经历,我们根本无法理解课本里鲁迅先生的文字,总是觉得读来难懂,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多年以后,当生活的无奈和无助使我们长大,重读鲁迅,却发现鲁迅先生的文字里饱含着多少深刻的善良和关怀,用鲁迅先生的话说“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青年人的生活里不能只有享受和娱乐,我们是应该有些精神追求的,从鲁迅先生的文字里我找到了精神的共鸣,我将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用我的努力让我身边的人过上更好的生活,感受到爱与尊严。
《朝华夕拾》是我读过遍数最多的一本书。每次捧起,我的脑海里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象出这样一个画面:在上海大陆新村公寓的书房里,鲁迅先生在藤圈椅里舒适地坐下,窗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先生吸一口纸烟,饮一口酽茶,过往的悠悠岁月,不疾不徐摩肩接踵地纷至沓来。许久才从回忆中走出来的先生,拿起桌上的“金不换”,奋笔疾书,于是便有了这本《朝华夕拾》。
其实,我知道自己的想象是与事实完全不符的。《朝华夕拾》收录的十篇文章,两篇写于北京西三条胡同的寓所,三篇写于“三一八”惨案后流离失所之际,五篇写于厦门大学图书馆满是老鼠的阁楼之上,没有一篇是在上海写成的,连窗外的两株枣树都是被我胡乱地从北京硬生生搬来上海的。
我手头的这本《朝华夕拾》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上海文艺出版社依据1932年北新书局的版本影印而成的繁体字竖排版,近二十年不间断的摩挲翻看,从初中到高中、到大学、到工作,辗转江阴、南京、苏州,边卷了,纸黄了,原先的封套也丢了,倒也颇能以假乱真,常让人误以为年代久远的“古董”。
《朝华夕拾》的十篇文章中,《藤野先生》是小学的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初中的课文,都是极好的文章。我最爱的是《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的是其中浓浓的乡土气息。鲁迅先生一生多数时间都生活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但他的根却一刻都不曾离开过乡土绍兴。他性格上的坚韧、固执和多疑,文笔的凝练、老辣和简峭,决定了他在写农村生活时从容、幽默和抒情的笔调。初读时闲适的文字让人如暮春三月,被和煦的春风轻拂,眼前一片安详、平和。只有在反复地细品之后,才能发现文字背后流淌出的哀伤、寂寞和荒凉。如先生在《小引》中说的,“目前是这么离奇,心中是这么芜杂”。反映到文字上,散文就不只是散文,散文只是框架,骨髓却是杂文的。开篇的《狗·猫·鼠》即是代表,思维如此跳跃,把那么多很不容易关联的事物加以串联,时而说到以往,时而重归当下,时而是对“正人君子”的讥讽,时而是对童年旧事的追忆。读这样的文章,如观看杂耍,艺高胆大的“老把式”将许多柄短刃连续地抛弃接住,眼花缭乱得很,不得不拍案叫好。
反复地阅读《朝华夕拾》,怀旧似乎已经成为了我的一种生活态度,悄无声息地驻扎在我的生命里。我的文字,自己感觉尚好的多是忆旧类的,通通都笼着一层怀旧的纱幔,有的是忘不掉童年的记忆,有的甚至是感慨自己没赶上的那些激情年代。先生在《小引》中还有一句话,“一个人做到只有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了”。那个时候他47岁,比现在的我长了十多岁,我心里真的一直害怕,到了那个年纪,我会“连回忆也没有了”,所以我要更加努力地用文字为自己的记忆营造一个强大的气场。
时间无法停止,想来在当时无比枯燥有隐觉残酷的童年,如今甚是怀念,可是回不到那个所谓的过去。今天偶然的零食名称,让人想到了三味书屋。趁小小的空闲,偷偷读了一遍。忘了是初一还是初二的语文课文,重拾,竟如此的不同。百草园的传说及童年的乐趣,三味书屋也不再像那时语文老师或者一些所谓的学家硬是说,百草园是天堂而三味书屋是所谓的什么封建教育。细细品味,都是如此的美好,鲁迅的文字如此惟妙惟肖,仿佛去了那个百草园,也经历了那个书生的夜晚,尝过了桑葚的味道,泥墙根的春夏秋冬。乐趣亦有,苦闷亦有,私塾所学的东西再若干年后终于明白。
我想鲁迅还是很喜欢他的三味书屋的,小时候学习的乏味,在他成年后,却发现那是最纯净的天堂,还有着怪哉的诱惑。
单纯而又美好的地方,叫做成长。
而如今再次读一遍三味书屋,不再有当初只是当做课文而已的感觉。每一段,似乎都是过去的时光。或许人只有经历了很多,才能突然的领悟。如果以现在的心境回到那个无知狂妄的年代,再次学习百草园,是否还会有现在这种生临其境呢?显然,三个包子的故事再次浮现。当第三个包子,才能感到满足的时候,不要忘了第一只和第二只的狼吞虎咽和不足。
突然觉得三味书屋和项脊轩志都是还是有些相似,如果说三味书屋是童年的点滴,成长的伏笔,那项脊轩志是十五而志学,至最终让无数人内心闵默的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那种凄凉,那种时光远去,内心依旧的思念,归有光全赋予此诸。。。。。。
我常常不可自抑地设想,儿时种下的香樟,竟枝繁叶茂、遮阳庇荫。夕阳微暖,透过树与叶的间隙,有型有质地打在脸上。历经时光磨砺的容颜,早已皱纹斑驳,再也承受不起“明眸皓齿”的形容。唤几个儿孙,搬一把摇椅,拿两三张老照片,老树下回忆那些似水年华,幸福而温馨。
我想鲁迅在写《朝花夕拾》的时候,是否也是这般平和,一如慈祥的长辈,向后人细细的讲诉那些动荡和欢颜。藤野先生正直而热情,范爱农的抑郁爱国,“猫”
有着正人君子的面具,祖母的民间故事生动而有趣,五猖会让我期盼却失望而归......其中我最喜欢大概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没有繁琐的笔触,只有淡淡的清闲。翻开书页,字里行间流露的是年少轻狂的纯真,让人动容。
那是一个沾满碎屑的青葱时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这样浓重的五颜六色,恰恰就是鲁迅先生童年的光彩。鸣蝉、黄蜂、云雀、蜈蚣,哪个不是他童年的伙伴,对他们的捉弄和玩笑,成就了一份烂漫的童心。记得第一次读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的远。”舌尖也开始泛着酸涩和香甜,那汁水幽幽的仿佛能滋润整个身心。
百草园里,动物和植物都是他的玩物,长妈妈的故事犹在耳边,雪地捕鸟智慧而有趣。“出门向东,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枯燥的三味书屋。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回事?”这样异想天开的问题,连渊博的宿儒都脸有怒色。爬上花坛折腊梅、捉苍蝇喂蚂蚁、读着文章画绣像,这些孩子们总能在无聊的书屋中制造无限的趣味。这便是童心吧,玩是孩子的天性,玩具是孩子的天使。
回忆起自己的童年,不觉间会心一笑。那般玩乐,那些天真,来过,已离开。仰面朝天躺在树影下的草地上,耳边是禅的聒噪,以及伙伴的唏嘘欢笑。贪婪的舌尖缠绕着香草味的•冰淇淋,幸福的滋味,甜甜的入口即化。
因为不小心的触碰而引发一场恶战,但是明天,明天的明天,我们依旧是快乐的伙伴。
可以趴在土堆旁,整个下午看蚂蚁搬家,看着它们,觉得自己超级伟大。
可以穿梭在水稻田间抓青蛙,然后无所畏惧的玩解剖。
可以大中午的跑去溪边堆城堡,等风把湿漉漉的自己吹干。
可以偷偷翻进邻居家的高墙,妄想拔鸡毛做毽子,却被大狗追着跑。
回忆街头巷尾乱窜的小时候,真幸福。身上充斥着青草的清香,阳光的暖意,仿佛空气中洋溢者幸福的滋味。
只是脱下稚气,我不再奢侈。所以只能思念,思念。因为曾今拥有的美好,因为如今空虚的惆怅,因为渴望回到天真烂漫的小时候。朝花夕拾,是甜蜜的。
一
三垂冈位于山西省长治市郊,也叫二冈山。五代时,沙陀王李克用在河北邢台打败了敌人,还军上党(今山西长治市),在三垂冈摆酒设宴,命伶人演唱《百年歌》(西晋诗人陆机的组诗,一共十首,每十岁为一首,唱人的一生从幼到老的悲欢离合),唱到人生衰老的那几首时,歌声甚悲,曲调凄凉,座上众人皆怆然。当时李克用年仅五岁的儿子李存勖在旁,李克用指着儿子笑着对众人说:“我老了,不中用了,希望我儿继承我的事业,二十年后,能代我征战于此!”
李克用病逝后,李存勖进位晋王,年方二十四岁。当此之时,李存勖在与后梁朱温的潞州之战中正处下风,李存勖手下多数人的意见是李克用刚死,宜罢兵休战。李存勖却力排众议,主张出其不意,长途奔袭。于是出兵上党,行军至三垂岗,叹道:“此先王置酒处也!”当时大雾弥漫,兵行雾中,能见度极低,梁军大败,李存勖凯旋而归。巧的是,战役的时间距李克用在三垂岗置酒时所说的那番话刚好二十年。
后来李存勖一鼓作气,于公元九二三年攻灭后梁,统一北方,在魏州称帝,国号为唐,不久迁都洛阳,年号“同光”,史称后唐。(见欧阳修所著《新五代史·唐本纪·庄宗》)
二
我对五代史无甚兴趣。之所以提起李存勖这段故事,是因为我对他在三垂岗说的这句话——“此先王置酒处也”——感慨不已。我常揣测,他说这句话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呢?是祈望父亲的亡灵保佑自己马到成功?是交战前对自己的能力踌躇满志?是故地重游物是人非的伤感?还是感慨二十年的岁月弹指一挥间?
此先王置酒处也。先王没做成的事情,我做成了。先王没尽到的心愿,我尽到了。我将一往无前,君临天下。只是,先王已经不在了,也将永远看不到我的荣光。我只能在三垂岗,这块先王曾经摆酒设宴过的地方,遥祭先王。呜呼哀哉,伏惟尚飨。
三
清朝的严遂成虽然在诗人中的名气很小,但他所写的《三垂岗》却也别有一番味道。
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
只手难扶唐社稷,连城犹拥晋山河。
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
萧瑟三垂冈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毛泽东主席非常喜欢这首诗,曾经手抄过很多次。他对李存勖赞叹不已,曾感慨“生子当如李存勖”。
四
清朝末年,王先谦任教书院时,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古学”科目考试。题目是《李克用置酒三垂冈赋》,要求学员以李克用置酒三垂冈这一历史事件赋咏,并以“此先王置酒处也”七字为韵,也就是赋分七段,依次以“此、先、王、置、酒、处、也”七字押韵结尾。一名叫刘翰的学生获得了第八名,他的文章被作为科举需要的范文收入王先谦所编的《清嘉集初编》。
李克用置酒三垂冈赋
漳水风寒,潞城云紫;浩气横飞,雄狮直指。与诸君痛饮,血战余生;命乐部长歌,心惊不已。洒神京之清泪,藩镇无君;席部落之余威,沙陀有子。俯视六州三部,须眉更属何人;悬知万岁千秋,魂魄犹应恋此。
方李克用之克邢州也,大敌既破,我军言旋;霓旌渐远,露布纷传。虽贼满中原,饮至之仪已废;而师归故里,凯歌之乐方宣。更无围驿连车,醉教水沃;除是临江横槊,著我鞭先。
有三垂冈者,一城孤倚,四战无常;远连夹寨,近接渠乡。於是敞琼席,启瑶觞。举烽命釂,振衣远望。快马健儿,是何意态!平沙落日,无限悲凉。听百年之歌曲,玩五岁之雏郎。空怜报国无期,慕麒麟於汉代;未免誉儿有癖,傲豚犬於梁王。
座上酒龙,膝前人骥;磊块勘浇,箕裘可寄。目空十国群雄,心念廿年后事。玉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金叵罗倾倒淋漓,千杯未醉。无端长啸,刘元海同此丰神;未敢明言,周文王已先位置。
胜地长留,厥言非偶。问后日之墨縗,果当年之黄口。壮猷乍展,誓扫欃枪;陈迹重寻,依然陵阜。怅麻衣之如雪,木主来无;皎玉树以临风,山灵识否?峰峦无恙,还当陟彼高冈;杯棬空存,岂忍宜言饮酒。
雏凤音清,鼎龙髯去。先君之愿克偿,佳儿之功益著。临风惆怅,何处魂招;大雾迷漫,定知神助。生子当如是,孙仲谋尚有降书;杀人莫敢前,朱全忠闻而失箸。三百年残山賸水,留作少年角逐之场;五千人卷甲偃旗,重经老子婆娑之处。
世有好古幽人,耽吟健者;时载酒而题诗,试登高而望野。云霾沛郡,莫寻汉祖高台;日照许都,空拾魏王片瓦。回忆一门豪杰,韵事如新;剧怜五季干戈,忧怀欲写。茫茫百感,问英雄今安在哉!了了小时,岂帝王自有真也。
五
一九二六年,鲁迅先生将其所作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回忆散文结集出版,将这部回忆录性质的散文集取名《旧事重提》,后来改名为《朝花夕拾》。这也是鲁迅先生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是一本家喻户晓的散文集,是一本文学青年必读的散文集,是一本如良师益友的散文集。
《朝花夕拾》不只是为少年儿童写的,但写了许多关乎少年儿童的事,读起来兴味盎然,而且随着年岁的增加,我们总能从中读出不同的味道来,这就是鲁迅作品的魅力所在。它的每一篇文章都展现当时的世态人情、民俗文化,流露了鲁迅先生对社会的深刻观察和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叙述亲切感人,又有机地揉进了大量的描写、抒情和议论,文笔优美清新,堪称现代文学史上最高水平的回忆散文。
《朝花夕拾》中有一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入选过初中语文教材,是一曲谱写幼年往事的优美乐章。在这一脍炙人口的散文中,作者以如诗的笔触舒卷自如地为人们描绘了一个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其中有一段描写在三味书屋读书的场景:
“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鲁迅先生的老师所读的句子“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即是出自《李克用置酒三垂冈赋》。这篇赋,单从骈体文角度来看,写得还是很不错的,更何况它是一篇应试作文呢。
六
在我大三那一年的秋天的一个周末,阴雨连绵。闲来无事,全天窝在图书馆的一个角落里看十六卷版本的《鲁迅全集》。翻到第二卷的《朝花夕拾》时,心里忽然动了一下。其时这部文集早在初中时就已经接触到了,但这时候我却对这部散文集的名字而非里面的文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时,不必翻看里边的内容,单凭这个名字就能让人忆及往事,浮想联翩。正如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的那本书一样,你根本不必通读这长达七部十五卷二百三十一万字的内容,只看书名就足够了——《追忆逝水年华》。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象朵永不凋零的花。陪我经过那风吹雨打,看世事无常,看沧桑变化。”《朝花夕拾》记载的其时是一个梦,一个童年之梦。当你长大了,梦醒了以后,你会发现现实和梦境实在是相差太远,但我们又没有能力改变这一点,于是只好怀旧,旧事重提,朝花夕拾。不信的话,你看鲁迅先生所说:“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存留。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这个五一假期,很多七〇后、八〇后都走进电影院,观看一部叫做《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电影。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年轻人看《新白娘子传奇》、唱《红日》,男生理着"郭富城头",所有这些细节,无一不点燃了一代人有关青春的集体记忆。每个人的青春都有着挥之不去的故事,每个人的青春也有着时代的烙印。在这部电影里,无论是音乐,还是故事,都充满着浓浓的怀旧味道。曾经在那个年代走过大学岁月的观众,看完电影后,感触颇深。其时,《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大卖,与电影无关,与怀旧有染。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终于有一天,你不再问暗恋的人“在吗”,你开始渐渐地不在网上发表心情,不再和太多人说自己的事情。偶尔和老友发发牢骚,却也只是寒暄那么几句。头像永远是灰色的,你就像个路人,手机每天就那么几条短信,你开始感情变得空旷,提不起兴致,也不知道为什么活着,却也怕死。对过去很怀念,对未来很迷茫,对现在很无奈。你没太多的朋友,一直以来是一个人。生日的时候,也只是自己犒劳下自己。你开始回忆,开始明白时间的宝贵,开始后悔当初没有抓紧某些人某些事,后悔的好多。这时候你才发现,自己真的老了。
“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
先生的文章看多了,语言上大抵难免惹上一些先生的颜色,然而我很喜欢,我也希望你们能喜欢。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要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由于实在喜欢,我专门下载了朗读版,放在手机里,MP3上,经常单曲循环。它给我的感觉又胜于音乐,充满童趣与回忆,朗读者的声音更是相得益彰。我以为,这东西一定能陪我一辈子的。 先前看到过一篇大江健三郎的文章,他的母亲也很爱看鲁迅先生的书,作为一生的读书寄托,并希望她的儿子也能够喜欢,并且写出这样的文字。 很巧,我的母亲也很喜欢。她整天天都辛苦干活养家,没什么爱好,有事会看书,并且只看鲁迅先生写的。她说读了很有感觉。我窃想,这感觉里一定饱含了回忆。母亲读过高中,成绩很好,镇上出了名,现在大人们还经常提及,并且惋惜,
高中学习鲁迅的时候懵懵懂懂的背课文,很少觉得有趣,偶然再读了阿长与山海经,仿佛一个认识了多年的熟人却突然发现他是如此闪光,买来读了朝花夕拾,依然懵懂,但感受到了这个老头的温度。那个时代的不讨好,写自己笔下的字,是现在好多所为作家学不会的,这就是人格吧。
最近在想,当初语文课本中间的文章,也都是很精妙的,然而在十四五岁或者更早的年龄,如何能领略其中的意味呢?大抵一个字一个字是认得了,可也只是认得了字,再往深了是想不到的。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记得当初读到这一段,脑中想到的是那一颗颗挂在店门口的胶菜,忽而就觉得应该挂的是榨菜一类的。因为那榨菜是有几分通透的,不然怎么会用“胶”字命名呢?至于芦荟、龙舌兰什么的,根本不知道是什么物事,就直接忽略了。而今读这段话,方觉得鲁迅先生涉笔成趣,令人不禁会心一笑,其中的好处却又不能说出来。
于是又看《朝花夕拾》的其他部分。“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中国的做文章有轨范,世事也仍然是螺旋。”
“看看绿叶,编编旧稿,总算也在做一点事。做着这等事,真是虽生之日,犹死之年,很可以驱除炎热的。 ”
想到自己眼下成天或闲居在家,或无聊于实验室,无甚追求,读到“虽生之日,犹死之年”,竟觉得是讲自己一般。让人真心感到了鲁迅先生的些许惆怅,但化作文字,立马转为“很可以驱除炎热”,仿佛这份心情只是为了消暑这一功能似的,真真是“哀而不伤”。
腿摔了,跑不了步,翻旧书,还是最喜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轻松,无鞋,很多事物也是我的经历,不过之后几篇文章,鲁迅苦大仇深就越发让人不快了,尤其是《藤野先生》中的牢骚和争执,算去算来,鲁迅这样的人物还是少一点为好,反而他兄弟周作人倒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赛赛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 死死死死死死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死死死死死死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是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赛赛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 是赛赛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是赛赛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赛赛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死死死死死死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
我一直思量是否有必要评这本书,因为这本鲁迅的杂文结集,每一篇文章都熟识不已,原因简单,因为都是语文课文,深刻记得有些段落还背诵默写。不知底下先生会否笑这九泉。
大陆政府曾将鲁迅打造成偶像神仙,用完即弃,到像一次性纸杯,差别所在,一个被埋在堆填区,至少还入土为安,一个则放进博物馆,一有个风吹草动,文人雅士就拿来挑刺说事,倒不得安宁,怪不了先生早有先见之明,一早就说打倒孔夫子,怪力乱神之类,就是免得落这一结局,可还是绝不患。
还是谈书说事吧,我一直怀疑朝花夕拾这集名是否先生亲自钦点,因为这较之先生的文字,这未免过于娇情,文艺腔,先生的文字我自以为认为是更加直白的,所以难免有血腥味。不过毕竟是拿童年旧事说事,温情一点倒不可,而且细想早晨的花朵傍晚就给摘掉了头也颇现悲壮,当然这是我的玩笑话。
全书择自鲁迅童年,留学,及留学归来一些见闻成文,记事到不多,倒是就事点评为主,毕竟是鲁迅,很难像林海音那样说童年,有童心,非得那里埋块石头,那里藏口针,轨得痛,警醒人心,少年却早老成了。不时也暗讽直指陈西莹,徐志摩等文人雅士,忙得很啊。
好玩的是,在后记,先生还找来配图,又说了一番。
倒显得不教人说他烦。倒是后人学子有多少听得耳呢。
这本书每一次读都给予我不同的感受,细腻生动的细节使鲁迅先生回忆里的人物跃然纸上。他在迟暮之年怀想着童年天真烂漫的回忆,该是怎样温柔了的眉眼。
他是岁月的拾花者,
而我也不想做那岁月的拾荒者。
只在时光的飞逝懊悔与感叹,不如静静地回想一下过往,回忆有时便会暖了心头。
可能由于小学被灌输的鲁迅正面形象太多太猛烈以至于产生小小不满情绪,在看过一遍《朝花夕拾》在内的鲁迅少量散文集、杂文集、小说集之后就没有再重读或是研究过周先生到底想表达些什么。这一次抛开所有对先生的既定印象再来读这本以散文体现的回忆录,还是能窥见他深厚的文字功底与笑泪交织的童年经历。
《朝花夕拾》名字起得很有艺术感,有只看书名,歌名的第一印象去阅读聆听习惯的我,当时第一本拿起的就是这本散文集。不由得深刻佩服鲁迅先生的匠心独具。虽然集子当中讲的都是年龄尚小时候的事情,通过成熟的文笔娓娓道来别有一番沧桑后的沉静。
《狗,猫,鼠》
这一篇与鲁迅先生的杂文风格和题材甚是相像。借物,尤其是动物来讽刺与其行事风格类似的人。猫们的媚态,猫们的嗥叫,猫们对弱者的折磨无一不让从小爱憎分明的鲁迅先生厌恶不已。从他甚至联想到爱伦坡笔下那只在墙中诡异出现,令人骇然的黑猫可以看出,他对猫不是一般的反感。不知是不是因为看多了似猫秉性的人类,下笔更加毫不留情?而那只可怜无助的小小隐鼠的不幸身亡,自然以为是和万恶之源——猫不脱干系。即使那应是长妈妈所为,也给猫的斑斑劣迹添上一笔。对行为恶劣的人们不遗余力的讽刺也是增大了力度。
《阿长与<山海经>》
浓浓的感激与怀念之情洋溢在这一篇叙事散文之中,相当程度上冲淡了整本散文集的少许黑暗。读者们有幸读到那个睡成大字形的长妈妈,那个没有文化却懂不少繁复礼节的普通保姆,那个会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乡下妇女。母性与人性的光辉围绕着阿长这个真实亲切的人物。欲扬先抑的手法使得人物形象很快由令人厌烦变得高大起来,使得整体没有神化之感。一个把毕生精力奉献给雇主家庭的可怜可爱的女人形象描绘得恰到好处。愿这个甚至不知道姓甚名谁的长妈妈魂灵永安。
《二十四孝图》
“鲁迅先生作宾客而怀橘乎?”典型鲁迅式的讽刺幽默。对于提倡复古,扭曲人性的二十四孝图,先生发出自己反对的声音。七十岁的老人扮成婴儿取悦双亲,无辜稚子险些被亲生父亲活埋,这让小时候的鲁迅先生对封建式的孝道早早就抱有愤愤之情。加之反对白话文的人让他恨之入骨,想寻最黑的咒语加诸诅咒。一篇很有意思的散文在鲁迅先生笔下写出。
《五猖会》
只字未提五猖会上发生的事情,也许是出发前的折磨和回来后的滋味更令鲁迅先生想要记录下来。从他背书的困难和不情愿不难看出,对于一切需要死记硬背,可以和封建社会的教条挂钩的人地事物,鲁迅先生统统予以否决。对于孩子的心理,当时的家长几乎不了解,这只会促进孩子的厌恶,导致恶性循环。可能鲁迅先生后来的新文化运动就是导火索被点燃的原因吧。
《无常》
其实这一篇我肯定没有理解到位。只是看出当时民众对黑白无常两位吐着舌头的鬼神的敬畏和微妙的欣赏。记得看过一个电影,里面有个心理学讲座的镜头,教授把黑白无常的照片拿出来,台下的听众都笑了。说明这两位鬼神是在民间受尊重,比较亲切的。当时社会没有能够完全评判公正的法则,只能相信从黑或者白无常来追魂索命分辨些许对与错。连索命的鬼神都可以通融人情放人还阳三刻,人间所谓正人君子却一点也不肯放过抓住把柄的他人。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不能再熟悉的句子,一定是触及儿童的生活经历,才会选入课本要求背诵。园中的妙趣横生和学校中顽皮的学生,可亲可敬的私塾老师。一个美女蛇的传说就能惊得想要飞天蜈蚣的单纯日子是不会回来的。小时候喜爱看些老师不支持的闲书,喜欢在纸上描绘书上的人物......一幅无忧无虑的童年画卷想必看得每个人都怀念不已。
《父亲的病》
鲁迅先生自从父亲被庸医看病致死以后痛恨中医,从他立志出国学习西医就能窥见此事给他带来的创伤。他甚至说:“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从这篇带着浓浓悲伤情绪和批判思想的文章中,我们看到鲁迅先生的家道中落,看到他父亲无奈地离去,看到他最后哀哀的呼喊……当时的世界,开两对蟋蟀的庸医就被称作名医到处招摇撞骗,怎能不失望?
在《朝花夕拾》这本散文集中,孩提时代的或辛酸痛苦,或充满乐趣的回忆无一不体现着鲁迅先生写作的深刻思想和高超的文字功底。这种深刻思想中,童年的感悟和后来回忆中体会出的新感想融为一体,但是却如此的统一。真个是“外貌早改变,处境都变,情怀未变。”
童年应该是大多数记忆中最美好的一段时日。彼时的我们尚未明白人情冷暖,对世界的认知模糊而单纯,那时我们眼中的世界总是色彩艳丽,充满奇迹。前几日读了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便更觉如此。
书是在校图书馆里借到的,因为出版年代久远,书中的字皆是竖行排列,纸页经过时间的打磨与前辈们的不断借阅,已经变得灰黄而脆弱,翻动时会发出清脆的声响。小而薄的一本书,大概只有十篇左右的散文,其中还配有几幅黑白线条的粗糙插画,这些东西组合起来给人一种童稚之感。我将它放在枕边,每天晚上临睡之前会慢慢地读上一篇,看完之后只感觉心里恬静而又欢悦。
我一直很喜欢它的名字——朝花夕拾: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而这之中的文字,纯熟严谨,不枝不蔓,于平淡中可见腴厚,有一种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只属于鲁迅自己的语言风格。我一直不喜欢鲁迅的杂文,激烈尖锐,并不悦人。而《朝花夕拾》却是他少有的平实温暖的作品,这大概与其中书写的内容大多为童年有关。在这本书中,我看见了鲁迅严肃尖锐表面下隐藏着的童真温暖的一面。
鲁迅的家乡在浙江绍兴,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石板路、乌篷船。到了夏天便会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及至冬日也会有皑皑白雪与冷香腊梅点缀其中,这些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皆有零星描绘。童年时代的鲁迅应与大多男童无异:顽皮,天真,不安分。这从《朝花夕拾》中的许多散文中皆可看出:他捕鸟、偷豆,戏弄学堂中花白胡子的老先生,在冬日里吃冰……彼时的鲁迅家道虽已中落但还未至困顿之境,人生的辛酸复杂与世事的冷酷无常都还未完全展现在他面前。一转眼,三十年时光荏苒,彼时的周树人已变为如今的鲁迅。因此这之中的文字多少带有一些历经沧桑的苍凉之感。
《朝花夕拾》是鲁迅于不惑之年对于其早年经历的追忆之作,本名叫做《旧事重提》。这是一本如傍晚时分带露折花般清新自然的回忆录。生活总是需要时间的发酵才会散发出其美丽的一面,正如夕拾朝花。
主題︰魯迅《朝花夕拾》讀書會
內容︰討論魯迅《朝花夕拾》讀書會
時間︰2011年6月18日,星期六,18:30-21:30
地點︰城市大學飯堂
參古人數︰8個
參加者︰子軒、詩哲、許栩、業、Alvin、家欣、志森、大榮
後記︰
感謝詩哲為這次讀書會預備了不少延伸閱讀材料。首先從「小引」開始,從中勾勒魯迅的寫作緣起,對讀〈《故事新編》序言〉,嘗試捕捉其思緒,點出回憶的關鍵。參看鈴木將久、丸尾常喜兩位日本學者整理的〈魯迅作品一覽1924-1927〉,留意作品的創作年份,點出「三一八事件」對《朝花夕拾》創作之影響。閱讀附加材料,魯迅的〈無花的薔薇之二〉,對比前三章與後六章的題材和語調的分別,又思考《朝花夕拾》與其他雜文的風格轉向問題。接著,嘗試進入記憶、哀悼、書寫的角度,悼人,悼過去的時光。對讀〈父親的病〉與《自言自語》中的〈我的父親〉,以及對讀〈藤野先生〉與〈《吶喊》自序〉,探討相同題材的書寫的變化特點,以及這種改動的意義為何。最後嘗試以《野草》的〈題辭〉進入魯迅其否定與肯定之悖論關係的書寫狀態作結。
另外一些要點︰《朝花夕拾》的性質如何把握?從文體角度切入作品?「記憶與書寫」,也可能是「記憶與閱讀」?雜文的主題之傾向性問題?魯迅對書寫與救國的信念有無變化?魯迅對學術的態度?文學史對魯迅的定位情況?巨人魯迅與個人魯迅之形象如何?
火苗
6月19日
要说起鲁迅最有名的作品,应该是他的小说,《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这些具有时代意义,可称得上伟大的作品。而《朝花夕拾》,一本回忆散文集,在这些颇负盛名的小说的光芒下就稍显黯淡了。可我这一次我阅读完这本散文集,却有别样震撼。
对于这本书的名称,作者在小引里这样解释:“带露折花,色相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不能够使他即刻幻化,专程离奇和芜杂的文章。或者,他日仰看流云时,会在我的眼前一闪烁罢。”我从字面看,这个标题的意思就是,早晨的花,傍晚捡拾。早晨的花是指年轻时发生的事情,而傍晚来捡拾,就是说经历过种种坎坷之后再回忆。而鲁迅要“朝花夕拾”的原因,便要从他自己的阐述中理解。若是事情发生后马上写下来,这样的文章是能完整地讲述出事情的经过,细节清清楚楚,可这事情的意义,也许尚没有显现,使人无法体会。若是多年以后回忆这事情,也许很多细节已经模糊,可那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恰才是最重要的部分。走过了这么多年的路,对事物的认识比年轻时透彻,这时再结合自己的经历感受,也许才真正体味出了这事情的价值。这时再写出的,定是情感更加丰富的文章。《朝花夕拾》给我的震撼就在于,那精炼的文字中透出的厚重的情感。
2008/2
朝花夕拾,顾名思义,清早落下的花朵到了傍晚拾起来。平静地弯腰,凝视,回忆,捡起。这个原本简单平和的过程被鲁迅先生赋予了新的含义。
他记起快乐的童年,迷信却仁爱的阿长妈,严谨朴素的藤野先生等等一些现在普遍为人所知的人物。我们清楚地知道阿长妈喜欢摊着“大”字睡觉,给“我”讲一些客套和迷信的礼数;知道藤野先生与“日本鬼子”惨无人道的形象大相径庭,“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睛,夹着一迭大大小小的书”,他叹息鲁迅不再学医,他是真心希望新的医学能传入中国,这个“希望”使得鲁迅更感受到藤野先生的伟大之处,我们也是如此。
鲁迅在文中赞美他们,没有歌功颂德,而是还原他们最本真的一面。我看到了鲁迅笔下情感丰富、心地诚挚的阿长妈、藤野先生,不过对于我,他们再怎么真切,最多只可算是书中人。而对于鲁迅,这些平凡之人都是他生命簿册中最浓重的几笔。他的敬意和感激,从每一句话里流露出来,细节是那样清晰,人物从回忆里走出来,从纸上竖立起来,变得有血有肉,袒露着真实性情。这样的情感不是普通人能企及和完全吸纳的。
很重要的一点便是鲁迅先生从不掩饰好人们的瑕疵。宽厚的阿长妈讲话、睡觉时令人讨厌的声响、姿势,加上她恰巧又是个愚昧迷信的文盲,这些劣处并没有被掩藏,而是大方地摆在读者面前,与后面的‘三哼经’对照着看,着实被阿长妈感动了一把。的确,人是多面性的,较为完整的人才能打动人心。鲁迅自身也一样,激昂斗士的形象下,仍有一颗细腻的心保存着所有温馨的回忆,这些不多见的回忆又提升了鲁迅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所以写评注的老师才会说“《朝花夕拾》让鲁迅得以完整”。
其实我们无法彻底体验鲁迅先生本人所有的想法和感情,就像旁人也无法真正挖掘出我们自己的内心在想些什么。能做的,只有尽力理解,置身于从一段段朴实机敏的文字中找到真相。
说到完整,像一栋房子,回忆只是屋顶烟囱的部分,大块的实体砖瓦还是他那些广为人知的犀利带着讥讽的文风。
人们常说鲁迅是一个批判,揭露现实的文学家。这两个词说来容易,要真正做到需要很大的勇气、执着和怀疑的精神。医术特差却霸道十足的荒唐“名医”,表里不一、阴冷自私的衍太太是两个标准的反面人物,前者的名气或许不及后者的响,但却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因为这类人到今天还时常出现在眼界内。你我一定都碰到过类似“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而且还招摇过市的人,尽管心生厌恶,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事不关己就好。鲁迅不是“懒惰”的人,一方面,“名医”间接害死他父亲,另一方面那股与生俱来的正义感促使他以文字的方式不动声色又激烈深刻地剥掉了“名医”那层虚晃无用的外壳。我们的心在得到共鸣的同时,也惭愧于平日里的漠然无衷。
看到“鲁迅先生作宾客而怀橘乎”的时候,不禁笑出声来,这话套用得有几分黑色幽默不说,还把矛头指向某些中国传统的“虚伪”的孝道,一针见血。我记得自己当初读到这片文言文时,并没多大感受,不曾想到这一跪一答竟已成了虚招式。也许我也该对习以为常的事重新抱有怀疑的态度。
触及“名医”等接近上层的人的软肋,又对传统起了疑心,说三道四。鲁迅拿起笔,就好像搬起一块大石头,往平静的浑水里扔去。溅起的水花给我们自己染上了污点。这么说不对,不是染上,而是本来就有,水这一溅,才变得清晰起来。人人都似乎穿着肮脏的外套,自然有人不满,批评鲁迅,单有一腹牢骚,一腔怨气,谩骂一切,却提不出自己的主张。我反对这种说法,《朝》表现出的鲁迅,就是他原原本本的模样,从这原模原样中我们看到了浑水中洁白的莲,浑世中清醒激昂的鲁迅。如刀刃般锋利的言语也好,不留情面的嘲讽也好,都是为了唤醒糊里糊涂入了浑水,还全然不知的众人,跟牢骚、怨气又有何干系。主张,我想在当时,迫切需要的不是什么作家,什么主张,而是像鲁迅这样,有人情,眼界清晰,并甘愿为国家战斗的勇士。
在看清无数黑暗的事实,长时间愤慨疾呼后,鲁迅并没有丢失童年或者其他时候遇到的纯良之人,而这些人,这些回忆,就更显得弥足珍贵了。恐怕正因如此,他意识到,自己拥有的除了对“批判”的一腔热血外,还有那些正慢慢模糊的美好印象——这一生同样不可缺少的东西。比起战斗的勇士,做个拾花者或许更为长久,拾起自己和世人们曾经遗漏的落花,珍藏起来,交付给每一个活在当下的我们。
(09.08.11)
诺亚方舟时期,上帝的洪水毁灭了人类,因为邪恶。作为一种假设,即怀旧也是一种罪恶,一种对己甚于对其他人的罪恶,也即,怀旧在某种意想的情形下还可以成为敌人,可以成为邪恶之物。然而悖论的东西必然存在,谁能解释得清楚?(或许因为有此世间许多物件方可严实存在)一个并不明显却大有可谓的东西便是毒品。怀旧与之不同的是我们不知何时沾染上了它们,只是当我们对它们有莫大而极至的仇恨方能解它,这种矛盾并非没有决绝的可能,可是首先我们有那么大的勇气或仇恨?
因此这种路大约总是走走停停,时常发生在受挫的时候——悲伤或仇恨滋生出两种东西,对象不同,结果一致,那就是怀旧,如果再有些什么原因,那 必是感触,像那么一个愤世与仇恨的人,鲁迅,背地里也很哀伤,他不怕别人知道自己哀伤,只是大多数情形下很落寞,镇日烟不离手,如何解释呢?在《呐喊》里的描述:
“夏夜,蚊子多了
便摇着蒲扇坐在槐树下
从那密叶缝里看那一点一点的青天
晚出的槐蚕又每每冰冷地落在脖颈里”
这一段描写更改了我对先生的印象,我终于知道这位严肃的老者也是一个活在自己内心的人,也终于知道从那不会淡忘的《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到发掘《野草》,《故事新谝》的众多篇什,再到《坟》的后序,《热风》的前后序,以及《夜》《死吊》《马上支日记》都是不仅易于接受,也同样精彩。而《朝花夕拾 小引》所说的:
"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存留。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直接道出了这位老者的心言.
在获得了与先生其实很简单的相同之后,我的心便开始放肆起来,这种放肆源于一种疯狂的理解,我在几年后作的<<解放被缠住的树林>>里写:
"或许小时候被影响的多了,春的,夏的,秋的,冬的,绿的,红黄相间的,落叶落得赤裸裸的,安静的,还是感伤的树林,都对我都有一种不由自主的吸引力,一个信仰上帝,相信上帝存在的人,除了教堂,树林也同样亲切,因为它同样宁静,这种人遁入树林,在别人看来,他仿佛消逝了,在他自己看来,则是投入了温暖静谧的怀抱."
并想象了一个伤心的旅行家,来到了一个陌生之地,访问了一家作为学校用的教堂,于一棵叶子泛着阳光的苹果树下,遇到了一位尖下巴的小女孩--手里那着一朵小黄花,等到旅行家第二次看到她的时候,她一现就消失了,旅行家"聆听回音般一路跟过去"而后
"一大片一大片小黄花在脚边蔓延开去,直至眼角的末端,这是一片被小黄花统治着的地域,每走几步就会遇到一潭浓绿的池水,为了少踩坏花朵,我尽量放缓脚步,这儿大得出人意料,我不停地把眼光往四处放,预感一定会有更加奇异的事情让我吃惊,突然间脚下一绊,整个人一下子向前扑倒,我并没摔痛,甚至只是坐了下来,脸庞感触得到小黄花上露珠的冰凉,周围泥土气息浓烈,我竟然舍不得站起来,过了好久才起身,低着头也不知道走了多远,最终在一个大水池旁坐了下来.小黄花依旧向着前方蔓延,飘出我的视野之外,我眼前的黄花地中央有一圃红花,近前一闻,原来是一大圃的红玫瑰,它们几乎让人陶醉,每一朵都是那么美,花瓣充满了水分,鲜艳得明显有力,那位尖下巴的小女孩站在它们面前,白皙的脸庞上,红玫瑰似的嘴唇动人地笑着."
这个故事幻想的地点源于小时侯对一则童话卡通的记忆--一位公主被囚禁于黑森林里幽然却极至华丽的花园--那画面经过岁月的添加与想象,让我铭记,而故事想说的,是美能拯救心灵,旅行家是一位伤心的人,小女孩完成了这种拯救,为了突出这种拯救的震撼,我让那穿着蓝裙子的小女孩把旅行家从一朵小黄花到蔓延天地的黄花地,直到投入那圃天堂似的红玫瑰面前,似乎让他已经没有了记忆.
“文豪”还是“富豪”
——鲁迅到底有多少钱
曾经有不少媒体报道,经陈明远研究,鲁迅的收入水平达到每月一点二万元到四点五万元人民币(本文中今天的币制均为人民币——锡荣按),这在一般人的概念中,是个天文数字。按此计算,鲁迅每年收入应在四五十万元。那是一个富豪而不是一个文豪的概念了。事实如何呢?人们不免有些疑惑。当然,更多的人是相信的。本来,鲁迅那样的大文豪,对文化的贡献和市场号召力,应该有相应的经济回报。但是如此高的收入水平,却四出乎人们意料的。这也就打破了人们以前印象中鲁迅“破帽遮颜过闹市”的穷酸相:原来鲁迅富得冒油。 那么,那种穷酸是故作姿态了?
但是这些说法和计算方法其实是有很多问题的。
比价问题
按照陈明远的说法,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元银圆约等于现在的30-35元人民币,那么,鲁迅每月有300到500元银圆的收入,就相当于现在的10000元到15000元收入了。 在后期,就更多。有时年收入达到15000银圆,就相当于现在的近50万元了。
按照有关的资料计算起来,他的说法原是可以成立的。但是,问题是,他说的一银圆等于现在的30-35元,这一比价的依据是什么呢?从那时以来,币制的变化极大,经过40年代末的极度通货膨胀,再经过50年代的币制改变,几起几落,二三十年代时的币值与今天的币值,根本无法换算。
如果说,他是依据物价指数来换算的,那么,问题就来了:从那时以来,整个经济形态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当时作为农业国的中国,工业品价格很贵,而农副产品很便宜,三四十年代用来计算人们生活水平的“生活指数”那几大样生活必需品——大米、棉布、煤,在今天已经便宜到根本不能以此来衡量人们的生活水平了。按陈明远的说法,1927-1936年间每斤大米6分钱,据《鲁迅日记》记载,1931年鲁迅买米每次都是买50磅(1磅=0.9072市斤),价在5元7角到6元之间,一般在5元9角,就是说每磅1角1分8厘,合每斤1角3分左右。则在今天(按30倍计算)应该在4元左右,而实际上现在的市场价只有1元左右,好一点的也不过1元2角左右,也即只有10倍左右。
再举个例子:鲁迅的《毁灭》1元一本,拿到今天,这样的书也就20元左右。1927年,鲁迅离开北京后,由许羡苏记录的鲁迅家用帐目反映:《世界日报》四版每月1元2角,现在恐怕要5角一天,每月就是15元左右。这就是14倍左右的倍率。鲁迅和许广平刚到上海时,通过“包饭作”包饭,每餐三菜(二荤一素)一汤,4角,二荤一素2角5分,按照目前的物价算起来,起码25元(每个菜都是可以供若干人吃的,像饭店里上得台面的菜一样,这跟时下3元、5元一份的盒饭不一样),那就是100倍(按中高档饭店价还不止这倍率)。鲁迅的一件马褂是5元8角,拿到现在,这样的义务恐怕是值不到二百来元的。1924年,鲁迅去西安讲学前,请成衣作制大衫两件:一件夏布,一件羽纱,总共15元8角,合现在474元。显然,实际上这样两件夏天穿的单衣在今天值不到200元。1926年,鲁迅去厦门后,许羡苏在鲁迅家用帐中记载,于12月8日为鲁迅买衣料,用去21.873元,到13日就有寄包裹用去0.172元,到18日又有付裁缝钱9元的记录。《鲁迅日记》1927年1月8日则有“收京城寓所寄衣服五件,被征去税泉三元五角”的记录。看来就是所说的衣料所制的衣服了。恐不见得是怎样高级的面料,却要合现在起锚六七百元,那不知是何等样的高级面料价格了。
这几个例子说明,当时工业品的价格高出物价平均值,而现在工业发达,工业品反而低于物价平均值,手工业品则相反,当时低于平均值而而现在高于平均值。又如,1927年1月10日鲁迅在厦门买中山表一只,价2元,买箱子一个,5元。想中山表这样的低档产品,现在恐怕连50元都不到,那就最多只有10倍价。至于那个箱子,不知是哪一只,现存鲁迅与许广平到上海时的小批皮箱,拿到现在来,也未必值150元。又1921年周建人从上海买来一只外氅,价14元,按比价应值420元,在前几年物价高时,是算很便宜的;而近几年物价下降,则又不算便宜了。
还有,前些年的物价跟这几年的物价相差就不小,就以上海市场的物价来看,五年前鸡蛋曾卖到4元左右1市斤而现在才2元多,那时大米也卖到1元6、7角1斤,而现在是1元,如果跟鲁迅那时换算起来,倍率又增加不少,怎么算得过来呢?
因此,这种物价比率是很难计算的。原因是:
第一,整个物价农、轻、重、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再拿当时的生活费指数来衡量今天的物价已经不能说明问题了。
第二,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消费倾向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衣、食、住、行各部分在人们消费中的比重已经完全不同于当时,无法类比;当时绝大多数人们的消费内容首先是吃、住,穿虽然重要,但只要能蔽体、御寒,就够了,占的比重并不很大;“行”用得最少,而今天很多人再考虑买房、买车,衣、食的比重大为下降,因此,同样的物价对于人们的意义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第三,今天人们的收入状况也已经完全不同于以前。比如,当时买一件外氅14元,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收入;现在420元只相当于下岗工人的收入水平。再举一个例子,1927-1936年间,猪肉每斤2角到2角3分,合今天6元到6元9角,正与今天的物价相当,然而这在当时一个普通产业产业工人的收入(以15元计)中占1.5%,而在今天一个普通产业工人的生活中的比重(以1000元收入计)仅为0.6%,却是微乎其微了。
第四,在不同的地区,价格还不一样。比如,目前瘦猪肉价格,在上海为6元多,而在厦门为9元多,比价如何计算呢?
显然,完全用货币比价来计算,其科学性是很值得怀疑的。
其实,这两年说得煞有介事的关于鲁迅稿费多少,相当于今天多少多少万元的说法,都是大成问题的。实际上,要衡量当时的人的生活水平,只能把他的收入与当时人的总体收入水平去比。按其总体生活水平想比较而言,看他在当时人们的总体收入水平和生活状况中属于什么层次,然后再与今天相应的层次对应起来看,或许才能比较准确地看出其实际收入水平和生活状况,那能简单按照货币币值来计算呢?
作者:王锡荣
包含着深广的社会知名地的社会,生活深刻认识他的反帝国封建的彻底革命精神,他写人物,带有强烈的时代感,记事件,则透过现象揭示其深刻的社会本质,发言抒情感则无法不闪烁思想的火花,在加上他那灵活多样的表现方法,从而形成风格。
《朝花夕拾》(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一版)
《朝花夕拾》乃鲁迅1926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1927年7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1928年9月结集时改名为《朝花夕拾》。于1928年9月由北京未名社出版,列为作者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1929年2月再版。1932年9月第三版改由上海北新书局重排出版。书的封面为陶元庆所绘。 一册貌似纯粹的怀旧散文,譬如《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篇什,但文中依旧夹杂着鲁迅特有的冷嘲热讽。此书1973年人文第一版的印数为16万册,定价不足三角钱。如今恍若一梦耳。重读鲁迅的文章,感觉总是有点异样。世故老人乎?当代文豪乎?文化战士乎?左翼旗手乎?或者“绝代的杂文家”才是鲁迅的本色。
本书收作者1926年所作回忆散文十篇。1928年9月由北平未名社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1932年8月改由上海北新书局出版。作者生前共印行七版次。
在重庆四十度的高温下昏昏沉沉的坐在桌前,看到最后一段真的是,眼泪一瞬间就要落下来,耳旁放着中孝介的各自远扬,几乎要抑制不住伏案大哭的程度.......
鲁迅文艺腔的东西少吗?古诗、野草、伤逝。早晨的花朵傍晚就给摘掉了头,不知道从何而来。拾字是摘的意思?
对《狗·猫·鼠》好感不多,整篇都像是在蓄意讽刺陈西滢。
@沉沦于梦 这是暑假作业。二十四孝写的不错。
我喜欢你这样的字。一字一句,都落到实处。
咱就是走纯朴路线的。。。
在看清无数黑暗的事实,长时间愤慨疾呼后,鲁迅并没有丢失童年或者其他时候遇到的纯良之人,而这些人,这些回忆,就更显得弥足珍贵了。恐怕正因如此,他意识到,自己拥有的除了对“批判”的一腔热血外,还有那些正慢慢模糊的美好印象——这一生同样不可缺少的东西。比起战斗的勇士,做个拾花者或许更为长久,拾起自己和世人们曾经遗漏的落花,珍藏起来,交付给每一个活在当下的我们。
说的真好,人需要用暖暖的回忆或激昂的理想阻击现实,也许这正是人的高贵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