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好的斯大林

叶罗菲耶夫 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5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

叶罗菲耶夫  

页数:

267  

译者:

陈淑贤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长篇小说《好的斯大林》在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连载后,于2004年4月德国出版德文版。5月在俄罗斯出版俄文版。作品顿时引起广大读者的兴趣,人们争相购买,媒体纷纷报道。    小说展现上世纪四十年代苏联风云变幻背景下一个知名外交官家庭的生活和父子两代人的矛盾。父亲弗拉季米尔·叶罗菲耶夫当过莫洛托夫助手、斯大林专职法语翻译和多任驻外使节,亲历二战和战后冷战,信仰坚定,正直勤勉,忠诚于党和国家事业。跟他在国外长大,自幼受西方民主思想影响的儿子维克多,则在成长过程中日益滋生着对苏联社会的不满情绪,1979年和同道出版地下刊物,发表未经审查的突破性作品,在文学界爆炸了一枚“核弹”,当即被当局查禁,开除出作协,父亲的政治生命也因此被扼杀。   书中的斯大林集神与人,善与恶于一身,既有独裁专制、冷酷无情的一面,又有关心体贴下级的表现。作者通过人物人口肯定“斯大林是世界级最有吸引力的人物”,“人民心中珍藏着好的斯大林”,“俄罗斯就其本质而言是斯大林魂魄”。维克多认为自己的父亲就是“好的斯大林”,对他有批评,也有怀念和赞美,维克多本人也在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历练着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小说还写到许多重要人物和事件的细节和侧面,艺术手法也有自己的创造和特色。作者特为中译本的出版,写信向中国读者致意。

作者简介

  维·弗·叶罗菲耶夫于1947年生于莫斯科的一个外交官家庭,童年时曾与父母一起生活在巴黎,1970年自莫斯科大学语文系毕业,后成为苏联科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的研究生。  1973年,他在苏联《文学问题》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萨特的研究文章,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1975年,他完成了副博士论文答辩,论文的题目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法国存在主义》,这篇论文后来以单行本的形式在美国出版。1979年,叶罗菲耶夫参与了地下文学刊物《大都会》的编辑活动,并因此被开除出苏联作家协会,其作品长期被剥夺公开发表的权利,直到1988年才解禁。  1989年,他发表了《追悼苏联文学》一文,对苏联文学七十余年的历史给予了否定多于肯定、嘲讽多于颂扬的“回顾和反思”,在当时的文坛一石激起了千层浪;紧接着,1990年,他的《俄罗斯美女》又一炮打响,被誉为“第一本在俄罗斯出版的国际畅销书”。除《俄罗斯美女》之外,他还写有长篇《末日审判》(1996)和为数不少的中短篇小说,1996年,莫斯科的一家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三卷本小说集。

书籍目录

致中国读者译本前言 四十年风云 两代人生活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附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好的斯大林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