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魔鬼辞典

比尔斯 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0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

比尔斯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比尔斯的《魔鬼辞典》一问世,他的警句妙语就获得了广大读者的热爱,不仅欧美许多幽默作家竞相效仿,中国人也不甘落后,推出了各式各样的《魔鬼辞典》,但是最带劲的还是比尔斯。本书是《魔鬼辞典》最新最全面的译本,它显得更为风趣、诙谐、刻毒而意味深长……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魔鬼辞典 PDF格式下载



   愤世嫉俗的作者,用他三寸不烂之舌,黑色的幽默,谱写出耐人寻味的词条,作者似乎什么都敢说,且,谁都不怕得罪。许多词条看似漏洞百出,却深藏道理,令人看完后,那呼之欲出的反驳,又吞回肚子里去。信手拈来的例子,典故,透露出作者渊博的学识,丰富的阅历。带着些许的有色眼镜,用阴谋论与性本恶论,反讽利欲熏心的金钱社会。有点出淤泥而不染,不随波逐流,有点反大众倾向的他,留下了这部另类的辞典,很棒很喜欢。
   其实是可以尝试用几种不同的方式读这本书的。
   首先,说它是一部辞典,有些牵强,它更似一本故事书。全书看下来,对欧美的宗教故事了解了不少,着实为我好好扫盲了一番。所以用看故事的心态看,感觉还不赖。
   其次,毕竟他又是以辞典的形式呈现内容的,所以还是需要按词条顺序来看。词条长短,短的不到十个字,长的则有好几十近百字,不一而足。一番试读,发现原来还可以把他们当成谜语来读,挺有趣的。不过,这些词条,十有八九都是猜不出来的,作者的思维跨度太大了,有些真的解释的太扯了。纯粹是一个猜谜语的流程,逐步地阅读。可别当真猜了,小宇宙运转不过来,会挂掉的。
   再则,如果你在青山绿竹,潺潺流水之间翻开了此书。倒是可以把它当做诗集来念。且不说书中引用的所不少诗篇,就单单那些有趣的解释,韵味十足的词条,都足够读者好好细品一番了。
   新颖的视角看世界,把遮盖这个世界虚无、丑陋、权利、罪恶的遮羞布一块块,狠狠地撕了下来,世界反倒真实了。黑色幽默勾勒出我们压抑着、藏匿着、莫敢言的真相。或许,唯有当我们深处黑暗,看见前方的微弱之光;方觉得,原来,这个世界,还蛮美好的…
  


  这本书译的有点............
  
  内容远没有封皮上的几句话些的那么好。
  一个单词加一个单词的罗列,翻译后已经看不出原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语气了,哎~
  
  还好是图书馆借的,明天就还了。


  耳朵
  一种声音过滤器。它滤掉忠言。留下闲话和恭维。
  
  爱情
  1.男女之间达到无法分离时的状态,通常是以金钱为计量单位的。
  2.在你觉得生活无法再好时开始,又再你觉得生活无法再坏时结束的那一段心灵状态。
  
  艾滋病
  消化不良所导致的友邦惊诧论,谁摊上谁就是晚年地主。
  
  哀悼
  告诉别人:显示同情比丧失亲人更为不幸。
  
  癌症
  终生的内疚,正是它蚕食着你的肉体和灵魂。
  
  安慰
  一种受到赞扬的欺骗行为,常常围绕某个不幸者产生。
  
  伴娘
  在新郎眼里最漂亮的女人。
  
  保证书
  这是厂家的许诺,说它的产品在保修期内不会出毛病。
  
  本能
  这是一种先天的知识,它警告你说你根本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便携式电脑
  可以方便地拎回家去用的公家电脑。
  
  卑鄙
  当某人用不同寻常的方法获得成功时你给他的一种评价,它同时包含了一种懊悔的心情---要是我先能想到如此妙计该多好。
  
  背部
  是你朋友的身体的一部分,专供你处在不幸之中时注视的。
  
  笨蛋
  所谓“笨蛋”是这样一种人,你所熟悉的东西他不知道,他知道的东西你也一无所知。
  
  病毒
  飞进电脑里的苍蝇。
  
  吵架
  世界上吸引观众最多的体育比赛,由两人或多人参加,通常以参赛者的唾沫星数量及其飞行速度来决定胜负。
  
  抄袭
  使一篇作品产生两分名利效果的最简捷行为。
  
  沉默
  谈话的中途,在哑口无言的时候所表现出的美德。
  
  成就
  努力的终结和厌倦的开始。
  
  成人
  一个有责任停止嬉笑玩乐的人。
  
  承诺
  社会上的一种流行病。对足球来说,它不过是一场掩耳盗铃的游戏。
  
  重新启动
  用户的WINDOWS系统出问题后,专家能够给出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技术支持。同时也是下一次不愉快经历的起点。
  
  烦恼
  人类最可信赖的朋友,无论你富贵或贫贱,他总是形影不离的陪伴着你。
  
  犯规
  竞争不过别人时,就不择手段,遭到惩罚属罪有应得。
  .
  广告
  1.一种商品化的谣言,通过传播媒介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扩散。
  2.用真假掺半的话编造无恶意的谎言的艺术。
  
  关怀
  1.眼盯盯地瞅着你,让你咽不下一口饭。众所周知,某些国家对我们生活的小小的地球的许多民族都关怀备至。幸好朝鲜、越南、古巴、伊拉克,这些国家逐渐养成了在众目睽睽之下细咽慢嚼的功夫。
  2.堆着满微笑去接触某个人,试图从中得到一些好处。
  
  红十字协会
  沿着东西、南北两条交叉的血路,来往奔波救死扶伤的世界性组织。
  
  恨
  误用了的爱情力量。
  
  互联网
  所谓高新技术的确也不过如此,一个二、三岁的小孩就可以在顷刻间轻易地将一团绒线拨弄成一个互联网。


  这个版本的魔鬼词典为了追求所谓的幽默,把人名翻的让我有些无法接受,比如把阿基米德译成“啊鸡觅得”,个人感觉有些过了~


   2008年初,一本很不正经的辞典砸晕了我,砸的我笑逐颜开。印象中的辞典,就像一个一本正经的白胡子老头,连眉毛和胡子都透着股严肃和儒雅。这本辞典,既不严肃,也不儒雅,真要比喻,倒像是新龙门客栈里很NB的那个小子的剔骨刀。这把刀的主人,译者莫雅平这样说他“其调侃一本正经,其微笑似可杀人”。这个叫做安波罗斯比尔斯的笑面杀手,英锐无比,虎虎有威,他就这样携带他的微笑和剔骨刀,对牢了人类文明和社会规则,毫不留情地剥皮去肉,施展它牛哄哄的“剔骨大法”。
  
  
   也许是怕该书的基调过于血淋淋,莫雅平在序言中花了大量笔墨阐述比尔斯的犬儒主义哲学观。犬儒主义哲学从住在木桶里的创始人狄奥根尼发展到现代,其内涵历经了多次变迁,从最初的崇尚自然,重视心灵自由,重视内在美德,几经演变,中间衍生出玩世不恭的虚无主义,到后来,犬儒甚至演变成功崇尚功名现实利益照单单全收的代名词。
  
  
   显然,我们宁愿相信比尔斯的哲学基调是重视人类道德但又怀抱理想主义情怀的,在这样一个理想严重缺失的社会环境里,比尔斯因爱生恨,才愤而拿起宝刀,施展“剔骨大法”。对我这样一个普通读者而言,比尔斯的人生哲学并不重要。被他雷到并且深深吸引的,是他或批判或调侃或诙谐或辛辣的辞条下,亮闪闪的智慧。现今这世道,思维上的快餐如恒河沙数,小火慢炖式思维的幽深智美的乐趣并不多见了。思维这个妈妈需要付出艰深剧痛生出来的这个叫做智慧的娃娃,因为不够亲民,也挺不招人待见的了。换句话说,智慧的一个软肋就是不够亲民,我记得那个人家叫他北大醉侠的孔庆东在给《江湖外史》的王怜花作序的时候说,“看看王怜花写的武侠文字,那才是我真正想写的东西。我身在学院,写出来的东西难免有酸腐之气”。文史类研究者们身扛弘扬智慧的大旗,奈何被这软肋掣肘,不得不写些酸腐文章应付了事。
  
  
   一个叫赵勖予的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今的社会,追求智慧比追求章子怡需要更多的勇气,而追求有趣,在有些人看来,就是收看《非常6+1》和为超女投票”。赵同学叹息智慧的无人问津,和趣味的庸俗化。我猜赵同学是没有看过魔鬼辞典,智慧+有趣,《非常1+1》嗯,没错,这就是魔鬼辞典了。
  
  
   咱不多废话,将面纱揭开,直接看看这个杀手的真面目吧:
  
  恶棍:一个颠倒的绅士,这种人的优点本来是很显著的,就像市场上作样品的草莓一样,好的在上面,坏的在下面,可以出了点差错,别人从另一面打开了
  
  同盟:国际政治中的两贼联盟,这两贼都把手深深插在对方的口袋里,因而无法单独去抢掠第三者
  
  成就:努力的终结和厌倦的开始
  
  老年:在人生的这个阶段,我们清算那些自己仍然十分重视的恶行,其方法是去诅咒那些我们不再有胆量去干的坏事
  
  拥护者:尚未得到想要的全部东西的追随者
  
  痛苦:这是一个磨炼灵魂使之能够更适应另一个更痛苦的世界的准备过程
  
  施涂油礼:把油涂到国王或其他高官身上,本来他们已经够油够滑的了
  
  诽谤者:造谣学院的一名毕业生
  
  大炮:一种用以校正国家边界的仪器
  
  外交,一种为自己国家的利益而说谎的爱国主义艺术
  
  道歉:为将来再次冒犯打下伏笔
  
  商业:财富的一种转移过程——甲从乙那里抢走丙的财务,作为补偿,乙又从丁口袋里扒走属于戊的钱包
  
  变节者:这是一种水蛭,它好不容易穿透一只乌龟的壳,结果发现乌龟早已死去,于是它权衡利弊,决定去依附另一只活着的乌龟
  
  热情:盲目之爱的显著标志
  
  美貌:女人迷住情人,吓死丈夫的力量
  
  野兽:参见丈夫一词
  
  灾难:这种东西能够提醒我们,我们此生的事情不是我们自己能安排的了的,灾难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我们自己的倒霉,另一种是别人的走运
  
  硬心肠的:内心坚强,能忍受正在折磨另一个人的种种痛苦和不幸
  
  幼年:这是人生的一个阶段,介于婴儿的无知和青年的愚蠢之间,离中年的罪孽有两步之遥,离老年的悔恨有三步之遥
  
  牧师:这种人为我们安排天国的事务,以便他自己过上更好的世俗生活
  
  祝贺:一种有礼貌的嫉妒
  
  行家:这是一种专家,他对某事物了如指掌,而对其他事物一无所知
  
  辩论:用唾液和墨水代替杀伤力巨大的炮弹和毫无体恤之心的刺刀
  
  对话:展览各种琐屑精神商品的市场,每一个参展的人一边观看别人的货色,一边盘算怎么摆自己的坛坛罐罐
  
  海盗:大海上的政治家
  
  时尚:这是一个暴君,聪明人既嘲弄他又服从他
  
  忠诚:即将被背叛的人特有的一种美德
  
  健忘:这是上帝赐予负债人的礼物,他们的良心不够,上帝就以健忘补偿
  
  众叛亲离的
  
  友谊:这是一艘船,风平浪静的时候可以载两个人,浊浪滔天时只能由一个人乘坐
  
  伟大的:自己最擅长什么,世上最伟大的就是什么
  
  习惯:自由人的镣铐
  
  手:这是一种奇怪的仪器,装在一个人手臂的顶端,常常是插在另一个人的口袋里的
  
  港口:船靠岸停泊的地方,在这里,船只远离了海上风暴,却受着关税的狂暴侵袭
  
  历史学家:一种气量大的长舌妇
  
  仓促:笨拙者的敏捷
  
  伪君子:这种人假装具有某些他其实并不放在眼里的美德,从他轻视却又在假冒的东西里得到好处
  
  幼年期:这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个阶段,这时候,如华兹华斯所说,“天堂就在我们四周”。这一阶段一晃而过,接着尘世开始把我们包围
  
  亲密:由于老天凑合,傻瓜们缔结成这种关系,目的是要相互毁灭
  
  正义:这是一种或多或少掺了点假的日用品,国家把它卖给公民以奖励他的忠诚、他所缴纳的税款和所服的劳役。
  
  合法:与法官的意愿一致就叫合法
  
  学识:使好学的人得以出人头地的一种无知
  
  讲演者:这种人的手插在你的口袋里,舌头伸在你的耳朵里,他信仰的是你的耐烦心
  
  跳舞:根据叽叽嘎嘎的音乐跳来跳去,搂着邻居的妻子或女儿跳更好。舞蹈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它们显然都是纯洁的,二是邪恶的人们都热爱它
  
  勇敢:男人处在安全中时表现出来的最显著的品德之一
  
  死亡的:那个金光闪闪的目的地不过是一个洞穴而已
  
  纵欲者:这种人过于狂热地追逐欢乐,不幸的是他跑的太快,把欢乐抛到了身后
  
  依赖的:寄希望于别人慷慨地予以支持,因为你还没有能力强迫他献出你需要的东西
  
  命运:暴君作恶的权力,傻瓜失败的借口
  
  日记:记叙者像自己叙述时不会脸红的那一部分生活
  
  不服从:用得体的礼仪庆祝某项命令的成熟
  
  墓志铭:写在墓碑上的文字,它表明死亡能带来美德,促人发抚今追昔之幽情
  
  学问:从书本掉进空荡荡的头骨里的灰尘
  
  鼓掌--讲话终于结束时听众表达喜庆心情的通用方式。
  
  故乡--别人只喊你小名的地方。
  
  消遣:一种助长沮丧的手段,适合心智脆弱者的文雅的锻炼
  
  庸人:这种人的头脑是他所处的环境的奴隶,被思想和情感的时尚牵着鼻子走,这种人有时是有学问的,经常过的很顺心,一般都很整洁,而且总是那么一本正经
  
  礼貌:这是一种最易于被人接受的虚伪
  
  反叛者:一个想建立一种新的暴政却没有如愿以偿的人
  
  回忆:追忆过去,同时加上一些从前没有过的事情
  
  ..................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这本书据说让比尔斯遭受了巨大的误解和辱骂。我不太了解那时候的美国思潮,不过,类比之下,我们现在看李贽的言论觉着惺惺相惜,活脱脱一个当代民主解放分子,但他当年肆无忌惮“否定”圣人圣言的神圣性的时候,不也是被视为异端邪类狠狠打击?
  
  
   杀手比尔斯这样清醒和辛辣的解剖,就像是一个外科大夫,手持明晃晃的手术刀,处处狠挖文明的烂肉。实际上,我们需要诛心之作,需要道貌岸然的社会规则下的另一种规则,需要冠冕堂皇的假面下一颗真挚的心,需要那个皇帝的新装里大声喊出来的孩子,需要的太饥渴了。
  


  高中的时候,同住的哥哥很有sense地拿出一本叫《魔鬼辞典》的书,黑色很酷的封面立刻吸引了我。
  
  我赶忙问:“这书写的什么啊?”
  
  哥哥不无讽刺地回我:“靠,魔鬼辞典你都不知道?”
  
  我一时汗颜。立刻翻开这本书来看,原来是一本搞笑的名词解释。对于当下流行的一些词语进行幽默风趣的解释。比看正儿八经的《新华字典》可有意思多了。
  
  新词酷的灵感来自于我高中时代的那本《魔鬼辞典》。
  
  延伸开来的想法是:
  
  对于词语的解读,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理解,不同语境,不同场合,不同身份的人对同一个词的使用可能千差万别。特别是对于那些在网络上新出现的词汇,更加难以掌握和琢磨。
  
  我希望提供这么一个平台,结合心灵便当现有的系统,梦境,糗事,秘密,灵异,通过一定语义的解释和联系,能够在大段的文字内容中找到核心的那个点。这个点会吸引更多用户来分享自己的内容。因为这个点会让用户觉得自己产生的内容是有价值和意义的。
  
  新词酷语:制造趣味名词解释
  http://www.xinmimi.com/xinciku.php
  
  作者:nickyhu @ 心灵便当的博客
  
  原文链接:http://www.xinmimi.com/blog/?p=29


  在不读书的90年代,使我觉得书还可以用于消积除郁,可以消解许多框框,让我记得这种方法的同时,用了这种方法去思考,轻松而时有严肃.
  
  尽管我都忘了他说了些什么,现在,我却记得这个"魔鬼"


魔鬼辞典里面的摘抄嘛!!!!!!!!!!!!!!!!!!!!!


哼!!!!!!!!!!!!第二句话就不赞同!!!!!!!!!!!!!!


为什么写的这么像软文。。。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