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娘养的战争-巴顿将军自传
2007-7
长江文艺出版社
巴顿
303
唐小娟
无
乔治·巴顿——美国陆军四星上将。一个暴戾的军神,一个桀骜不逊、威严傲慢的传奇将军,一个为战争而生,又为战争结束而死的战争疯子。同时也是一个文人,一个具有政治、.军事、哲学头脑的人,更是一个最具个性和人性的人。 巴顿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1945年二战结束,巴顿也因车祸结束一生,巴顿将军的最大特点就是以他自己的尚武精神去激励部下,用他的个性去影响部下在战场上奋勇向前。 巴顿在这本书中对自己二战时远征北非,荡平西西里、横扫欧洲进行了回顾,并同时表达了自己对战争的一些看法。 书名缘于巴顿将军的口头禅。他习惯于用“狗娘养的”来衷赞和呵斥。对于战争,他在热爱至极的同时又不忍面对它的惨烈,如此矛盾的用调方式和迥异的情感组合到一起,对视觉和心理的撞击力是不小的。中国的读者不会有何接受障碍,只能激发强烈的好奇,至于巴顿将军的在天之灵嘛,让他笑骂一句“狗娘养的”好了。 巴顿不仅是将军也是文人;是一个具有政治、军事、哲学头脑的人;更是一个最具个性和人性的人。使之成为第二世界大战中一颗耀眼军事明星。
第一部分 发自非洲和西西里岛的公开信北非/6攻占西西里/42第二部分 “霸王”行动挥师法兰西/78洪水/116陷入泥淖/137“凸出部”战役/157河流众多和被动防御/181决战的序幕/202“莱茵河,莱茵河,德国的莱茵河”/211最后的围剿/237第三部分 回顾第一章/252第二章/268第四部分 附录附录一/282附录二/284附录三/285附录四/286附录五/299附录六/300附录七/301附录八/302
“与我有着相同血缘的人……都曾经激励过我……假如我成为失败者,我会令我的祖先蒙羞。” 1913年7月11日,乔治·S·巴顿的日记 这是有关我的一些事实、数字和事件。我希望我的生活能够充实而辉煌。但我担心能否 实现我的梦想。 姓名:乔治·史密斯·小巴顿。 1885年11月11日,我出生在加利福尼亚圣加布利埃尔的家中,我出生在妈妈出生的那个屋子。 这所房子是我的外祖父本杰明·戴维斯·威尔逊在大约1830年建的。这儿曾经有他的牧场。当他的牧群沿着河谷顺着高山来到丘陵从雷得兰、洛杉矶向下延伸时,他就住在这儿,不像后来的许多人通过政府授予的形式得到牧场那样,我的外祖父买下了这片牧场。 现在加利福尼亚的帕萨迪那城的城址就占据了他的牧场的一部分,后来他把这片土地无偿地赠给了一家俄亥俄公司,以便使人们能够到西部定居。威尔逊先生是从肯塔基来的,他是第二批穿过圣菲小道的人。 我的母亲露丝·威尔逊是外祖父最小的女儿。他有一个儿子,但年纪轻轻就死了,没留下子嗣,一个女儿舍伯太太,她有一大家子人,但没有一个孩子成材,还有一个女儿一直没有结婚,她是我的姨妈安妮·威尔逊。 我的外祖母叫做玛格利特·海尔福特·威尔逊。 她是第一批穿过平原来到加利福尼亚的美国女性之一。她的第一个丈夫是他的表兄海尔福特博士,他非常有钱,曾住在密苏里州的圣露易斯,来到加利福尼亚后他于1850年至1858年间死于洛杉矶。 早在我出生前,我的外祖父就去世了,我12岁时我的外祖母也去世了。 我父亲乔治·史密斯·巴顿是苏姗·索罗顿·格拉希尔的大儿子,他出生在弗吉尼亚的查尔斯顿。 在祖父去世后的几天,尽管当时联盟军队已经撤离了里士满,联盟军队授予了他准将军衔。在对华盛顿进行的瓦尔利指挥的空袭中,他所统帅的部队是惟一一支曾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城界内驻扎过的南方军队。 在内战期间我的父亲和祖母带着他两个未成年的弟妹,颠沛流离于弗吉尼亚,在内战结束后他的母亲去了加利福尼亚的洛杉矶并开始在那里生活。 后来父亲回到了在弗吉尼亚的叔叔约翰·巴顿那儿。并从那儿进了弗吉尼亚军校。他的父亲1852年在那儿毕业,我的父亲1877年也在那儿毕业。 巴顿的祖父出生于1833年,1852年毕业于弗吉尼亚军校。内战期间曾是弗吉尼亚第22集团军的上校。在1864年9月的温切斯特战役中,他受了伤,后来死于此。 60多年后,1927年,他的孙子乔治·S·小巴顿写道: “曾经在战争期间追随他的祖父的黑人贴身侍卫冒着生命的危险越过双方的火线把祖父的马鞍和军刀辗转送到祖母手中,爸爸一直供养着这个贴身侍卫直到他死去。 在进攻华盛顿时,老巴顿上校指挥的先头部队事实上已进驻了哥伦比亚城,他们当时驻扎的地点离现在的军营不远,1919年我在那儿的路上遇到了一个老太太,她告诉我,1864年时她家里住过巴顿上校的两名伤兵。” 巴顿上校的遗孀苏姗·多罗特·格拉西尔·巴顿带着四个孩子,最大的叫乔治·威廉·巴顿?巴顿将军的父亲?一起生活。1927年巴顿回忆: 内战期间祖母和四个孩子还有祖母的一个兄弟一起生活,这个兄弟叫威廉·格拉西尔,曾是联盟海军的一位上尉,内战结束一年之后,她的另一位居住在加利福尼亚叫做安德鲁·格拉西尔的哥哥给了祖母600美元的路费,让她陪着她瞎了眼的老父亲和4个孩子取道巴拿马去加利福尼亚,他们在旧金山登陆后又换乘另一艘船到圣保罗,到洛杉矶后父亲一家人和他的安德鲁舅舅住了一段时间。祖母就找到了一所土坯房子并在一家女校教书以谋生。爸爸那时只有10岁也可能是11岁,也帮着支撑家庭。工作的同时他去一所学校打扫卫生,周日又去教堂打扫卫生,也是在这段时间,爸爸的心中开始滋生了一种对贫困的厌恶…… 通过苏姗·多罗特·格拉西尔·巴顿,巴顿家族和威廉多罗特家族拉上了亲戚关系,而后者又是乔治·华盛顿的直系亲属。此外,有一些家系和爱德华一世——英格兰国王和他的妻子玛格丽特——法王菲利浦二世的女儿有关系。再由此追溯到16位曾签订《大宪章》的男爵,在巴顿家族看来所有这些人都和他们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 20世纪巴氏家族的后人们都以这些尊贵的祖先为荣,他们有着先天的勇气和骑士风度,自然也高人一等。巴氏后代们认为他们的血液中有着天生领导权和一种与生俱来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他们有意识地按照自己的偶像的形象来塑造自己,不仅在举止风度上效仿,在事业上也以他们为榜样。 乔治·史密斯·巴顿的遗孀在1870年同他前夫的表兄弟也是弗吉尼亚军校的同学乔治·休·史密斯结婚。他的先辈中有许多显赫的教士和律师。他对4个继子视如己出,最大的孩子乔治·威廉·巴顿为了纪念生父和继父,按照合法的程序把自己的名字改为乔治·史密斯·大巴顿。
巴顿将军,美国陆军四星上将,号称“铁胆将军”。一个暴戾的军神,一个桀骜不逊、威严傲慢的传奇将军,一个为战争而生,又为战争结束而死的战争疯子。同时也是一个文人,一个具有政治、军 事、哲学头脑的人,更是一个最具个性和人性的人。巴顿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1945年二战结束,巴顿也因车祸结束一生,巴顿将军的最大特点就是以他自己的尚武精神去激励部下,用他的个性去影响部下在战场上奋勇向前。本书是二战中巴顿将军转战北非、意大利、法国、比利时、荷兰、德国等地,在作战间隙或激烈战斗时写下的日记,保留原生态的巴顿语言,充分展现巴顿个性魅力。书中大量的武器介绍、历史文物介绍使这本书更能激起读者阅读兴趣。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