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我叫刘跃进

刘震云 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1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

刘震云  

页数:

222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刘跃进是北京某建筑工地的民工,上街时他的包被人抢了,里面装着他全部财产。找包的过程中,他又捡到一个包,这个包里藏着天大的秘密,牵涉到上流社会的几条人命。于是几拨找这个包的人马,又开始找刘跃进……  刘跃进像一只无辜的羊,意外地闯入了狼群,他自认倒霉却不悲观。问题在于,世界上所有的狼,都把自己打扮成羊,和蔼可亲,俗话说,“披着羊皮的狼”;而世界上所有的羊,又在装大尾巴狼,装腔作势。刘跃进做人没有问题,但偏偏造化弄人,一切都让他始料未及。  刘震云用异常冷静的口气,向人们讲述了这个玩笑。不过,你可能当时没有笑,在合上书的时候笑了,过后想起又笑了,这种独特的“刘氏幽默”,在《我叫刘跃进》中达到了极致。

作者简介

  刘震云,1958年出生于河南延津县。1982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  曾创作长篇小说:《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故乡面和花朵》(四卷)、《一腔废话》、《手机》等;中短篇小说:《塔铺》、《新兵连》、《单位》、《一地鸡毛》、《温故一九四二》等。  作品多次获奖、被评介、改编和翻译。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青面兽杨志第二章 任保良第三章 韩胜利第四章 刘鹏举第五章 严格第六章 翟莉第七章 马曼丽 杨玉环第八章 青面兽杨志第九章 老蔺 贾主任第十章 韩胜利第十一章 曹无伤 光头崔哥第十二章 瞿莉第十三章 刘跃进第十四章 青面兽杨志第十五章 青面兽杨志第十六章 严格第十七章 刘鹏举 麦当娜第十八章 赵小军第十九章 老邢第二十章 刘跃进第二十一章 青面兽杨志第二十二章 老邢第二十三章 青面兽杨志第二十四章 瞿莉第二十五章 马曼丽 袁大头第二十六章 韩胜利第二十七章 老蔺第二十八章 老齐第二十九章 刘跃进第三十章 小胖子第三十一章 方峻德第三十二章 老邢第三十三章 刘跃进第三十四章 老邢第三十五章 刘跃进第三十六章 马曼丽第三十七章 曹哥第三十八章 严格第三十九章 老蔺第四十章 刘跃进第四十一章 曹哥 八哥第四十二章 老邢第四十三章 孙悟空

章节摘录

  这天刘跃进寻了一天贼,仍没寻着;本想夜里接着寻,但上午淋了一场雨,身上有些发烧,便提前收工,回到工地食堂。工地食堂山墙上,临时用碎砖垒出一小屋,是刘跃进的住处。既住,夜里又看食堂。趁着工地晃过来的光亮,刘跃进正撅着屁股开门,突然有人从后边拍他肩膀,把他吓了一跳。扭头,竟是在曹哥鸭棚里杀鸭子的小胖子。一见曹哥鸭棚的人,刘跃进就气不打一处来,恶声问:  “找打呀?”  小胖子知刘跃进误会了,一边解释:  “那天在鸭棚打你,我可没动手。”  一边单刀直入:  “想跟你做个小买卖。”  刘跃进仍没好气:  “我没空跟你扯淡。”  小胖子洪亮:  “给我一千块钱,告你抢你包的人在哪儿。”  刘跃进愣在那里。一开始有些激动,接着有些不信;这贼曹哥都没找着,一个连鸭子都不敢杀的小胖子,哪里能找着他的踪影?以为小胖子来骗他的钱,嚷道:  “上回你们收的定金,还没还我呢!”  又上去踢他:  “再惹我,真不饶你!”  小胖子挨了一脚,并没后退,倒伸出手,向刘跃进坚持。刘跃进看他神色非常认真,又有些疑惑。也是找贼心切,欲先信他一回;如是假的,再跟他计较不迟;于是从身上掏出一百块钱;还是昨天在八王坟撞车,那车主给的;那人给了二百,刘跃进掏出一百:  “就这么多,拿命换来的。”  小胖子接过这钱,又伸手坚持;这回刘跃进有些信他了,但扬起胳膊:  “不信你搜,身上发烧,连瓶水都没舍得喝。”  小胖子收手,这时弹着那钱:  “不为这点钱,为偷你包那人,打过我。”  又说:  “我本该告诉曹哥,可崔哥他们也打过我,也没对他们孙子说。”  又说:  “我今儿晚上偷着上街,去了通惠河小吃街;没偷着东西,却看到你找那人,正吃麻辣烫呢。”  刘跃进撂下小胖子,骑上自行车,飞驰到通惠河边。自行车那天被撞坏了,换了一个二手圈,花了三十。夜里八九点钟,小吃街正是人多的时候。刘跃进锁上自行车,开始在人群里踅摸。小胖子说那贼在吃麻辣烫,刘跃进就专门寻麻辣烫的摊子。但麻辣烫摊位不止一家,刘跃进寻了一家,又寻一家。终于,挨着通惠河大铁桥,一家麻辣烫摊前,看到了青面兽杨志。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找了几天没找到,原来却在这里;这里前天晚上刘跃进也来过,没有特别留意;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花了那么大功夫没寻见,寻见,竟因为一个杀鸭子的小胖子。本来身上正在发烧,现在意外找着了贼,浑身来了精神,竟不烧了。找着贼,就找着了自己的包;找着包,就找着了自己的钱;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找着包,就找到了那张欠条;心中的惊喜和畅快,似乎找的不是自个儿的包,而是丢了的整个世界。东西失而复得,往往比丢失的原物,还让人珍惜呢。  刘跃进喘喘气,定定神,想猛地扑过去;但察看左右,小吃街的吃客熙熙攘攘,拥挤不动;担心两人打起来,又被这长着青痣的贼走脱。观察这贼,看他左顾右盼,不像在吃东西,也似在寻人;便不敢大意,将棒球帽的帽檐往下拉了拉,坐到麻辣烫旁边的一馄饨摊上,要了一碗馄饨,边吃,边盯着青痣;待小吃街人少后,再下手不迟。既然找到他,就不能让他走脱。接着又想,只要在外面,就不能说十拿九稳,扑打起来,贼都有可能走脱;更好的办法,不是扑打,是跟踪;他在,盯着;他走,跟着;一直跟到他的住处,待他睡下,再去工地叫几个人,将他堵在屋里,瓮中捉鳖,才万无一失。  这样想下来,终于想明白了,心里也不焦急了;不存在扑打,只存在跟踪,心里也不发怵了。这时才感到肚子饿了,又是一天没吃东西;便安心吃自个儿的馄饨。又担心头上缠着绷带引人注意,低头摘下棒球帽,将绷带一圈圈解下,又戴上棒球帽。好在离在鸭棚挨打,已过了两天,头上的伤已结了痂,并无大碍。帽子重新戴到头上,显得有些空。馄饨吃完,那青痣还在麻辣烫摊前坐着,没有走的意思。一直等到夜里十一点,青痣不着急,刘跃进不着急,卖麻辣烫的陕西人见青痣在他摊前坐了一晚上,老占一个座位,耽误他生意,有些急了,寒着脸对青痣说:


编辑推荐

  《我叫刘跃进》通过一羊吃狼的故事,尽显“刘震云式幽默”!   体胖应该心宽,不,胖了之后,心眼倒更小了。不但街上显得挤,心里更挤。  ——刘震云  所有的悲剧都经不起推敲。悲剧之中,一地喜剧。  ——刘震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我叫刘跃进 PDF格式下载



  一篇充满黑色幽默的故事,而且是一个吸引读者的好故事。这书在我手机上竟有900来页,但我却依然读得痴迷。这部小说成功之处就在于其叙事方式。
  刘跃进的包叫杨志给抢了,这包又叫人给抢了。杨志偷了一包,又叫刘跃进给捡了。故事套故事,一环扣一环,本来没什么联系的许多任务也在找贼的过程中聚到一起。包里钱不是大事,包里的欠条和U盘是大事,套用书里曹哥一句话:“都不容易”。
  此书句式较短,参杂土话,时不时迸出几句“警世恒言”,十分接地气。作者将底层人跟上层社会的交集用如此赤裸裸的方式描绘出来,更显生活的无奈。


  碰巧读了Kindle电子版,断断续续地读完了。
  该书描写了社会底层人们的生活状态,组成小说的若干故事和人物似乎都很熟悉,但是作者巧妙地把他们串了起来,而且很抓读者的心,就不容易了。
  第一次读刘震云的书,感觉还不错,以后可以再读一些。


     刘跃进捡了一个包,因为他丢了一个包,所以才捡了这个包,看起来一切的因果都与丢包有关,而刘跃进的包里究竟有什么?两个包又存在怎样的瓜葛?或许看了才知道,这根本就是一个真理的再现,那就是“地球是圆的”。
    
    我不想说我真正体会了小说的深意,或许这就是刘震云的特色,厚积薄发。他的小说最初总是被人评价的一文不名,然后又被捧上了天的,用他的话来说是已经习惯了。《我叫刘跃进》,不管是不是一本好小说,但是我却看完了,看得还挺认真。
    
    这是个有些复杂的故事,牵扯的人物也非常之多,看第一章开篇时我还有点不太明白,就是小偷青面兽杨志与刘跃进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当他嫖娼被那女人算计抓了个现形,被迫交出了口袋里的东西时,当打劫团伙成员掏出他身份证问他是否叫刘跃进时,他的那句反问:不像啊?让我有些错乱,甚至以为刘跃进是杨志的真名,我可能在看一篇异常复杂的破案小说,厨子刘跃进居然有另外一个身份——小偷杨志,正感叹自己的理解能力还不俗时,自己却落入了真正的俗套,看到第二章时才知道原来那只是作者卖弄的一个关子,一切都以杨志被打劫为开端,可他却不是刘跃进,他只是偷了刘跃进的包,于是我得说,在第一章时,我就被刘震云给耍了。
    
    刘跃进的包里有什么?有离婚证,有省吃俭用的几千块钱,不过那是给儿子刘鹏举交学费的,最重要的是有一张六万元的欠条,谁给他的?是他老婆的奸夫,对于刘跃进来说,老婆骚,钱不骚,没必要跟钱过不去,所以小心保留着这张欠条,那是他老婆跟人跑路的一点代价,也是他的耻辱,有点卧薪尝胆的味道,闲时他就爱看看,从不曾忘记这仇深似海的怨气。他的包是咋丢的?太得意,在路边听人唱戏,听得太过眉飞色舞,有点忘乎所以,才被杨志给偷了,杨志为啥偷他?后来杨志也说没想偷他,只不过看着厨子刘跃进冒充工头想给他点教训才偷的。也许不偷还好,一偷就完了,事情就从丢包开始了,并且一直没有终结。
    
    刘跃进一个偶然欠了韩胜利三千六百块,可工头任保良又欠了刘跃进不少工钱,于是变成了一笔糊涂帐,这包丢了,这帐就更乱了,一个找一个,最后还得刘跃进来解决。工头任保良所在的工地,是归一个叫严格的大富商的,严格因为跟一个女明星有点什么事,结果被记者拍了个正着,为了怕老婆翟莉追究,于是找来了任保良想弄个民工冒充,来弄个情景再现来蒙骗老婆,结果挑中了刘跃进。小说看到这会你还会感觉一头雾水,实际人物在悄悄的串联在一起,只是有点神不知鬼不觉。正因为刘跃进,翟莉最终识破了严格的诡计,于是一场离婚大战爆发了。严格不知道原来翟莉早就已经暗度陈仓,神不知鬼不觉的转移走了他大笔财产,而其中又牵扯出了另外一个人——贾主任。身为政府高官,贾主任是个贪官,他和严格之间是钱权交易,结果严格被贾主任晃点了,过亿的身家被套牢,无奈之下出了下策,那就是用他们交易偷拍下来的视频及照片为要挟,贾主任自然也不是省油的灯,可又不好发作,于是承诺,一手交U盘一手办事,可正因为严格的老婆翟莉早就留有一手,所以多刻录了一个U盘,按理来说当严格把U盘全部交到贾主任的亲信老蔺手中时,一切都该到此结束了,可恰恰是U盘的出现,才正式揭开了序幕,它的出现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而农民工厨子刘跃进也正式开启了他由一个普通民工到重要人物地位转变的重要一页。
    
    U盘,翟莉放在自己包里了,而包又被偷了,被谁偷了?还是杨志,他这次偷的实在无奈,因为欠了唐山帮曹哥的钱,所以被迫替他们到富人别墅偷东西,恰巧偷的就是严格家。而可怜的刘跃进为了找寻自己的包,一路跟踪了杨志,跟到了严格家的别墅,却又恰巧杨志偷东西被发现了,仓皇逃跑却被刘跃进抓了个正着,结果为了脱身,那带着U盘的包就扔给了刘跃进,河南民工厨子刘跃进终于捡了个包,于是他的厄运开始了。
    
    U盘是关键,它里面是什么?是人命,是贪官的命,是严格的命,严格交不出它,就得不到贾主任的贷款,没有贷款自己就算完了,没有了U盘,贾主任慌了,慌的是它已经流落在外,如果有更多人知道,那就不光自己得完,也许他的身后还有更庞大的一条线索,贪污——关系网那是千丝万缕的。而刘跃进作为一个支援北京建设,同时只追求赚点小钱图个温饱的普通民工,却真正的走入了一个连环套,他的命运已经无法掌控,他的生活也全乱了套。
    
    为了找U盘,严格找到了工头任保良,然后再找附近帮派的曹哥,自然不能告诉他们到底包里有什么,但是价格却出的很高,曹哥不是傻子,他自然分析出这包里的东西价格不菲,于是找出了杨志,杨志也冤的厉害,偷了两次包都被人劫了去,而第二个包又被刘跃进给捡了,于是刘跃进又蹦入了他们的眼睛,铺天盖地的找他,民工刘跃进变得异常重要,如同入了狼窝里的羊,谁先找到包,找到U盘,谁就是最后的赢家,一场有点象猫捉老鼠的游戏开始了,已经不在乎黑猫还是白猫,老鼠就在眼前,就看谁的本事大了。
    
    刘跃进看了U盘里的东西,他不懂看,找附近理发店的老板娘李曼丽一起帮忙看的,不看不要紧,看了才知道有多可怕,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这么多人要找自己,刘跃进作为一个民工也深知问题重大。而另外一边,严格找到了私家侦探老刑暗自调查,希望尽快找到U盘,这U盘若是先被别人找到对自己都是不利的,另外一边,贾主任老谋深算,也派人请了私家侦探老方暗自调查。此时的刘跃进如同惊弓之鸟,一触即发,他甚至不知道该何去何从,惟独知道的一点就是,自己只想找回自己那带着六万块欠条的包,可U盘如果自己说看了可能要出人命,自己要说没看在自己手里也得出人命,几经折腾,他最后还是拿了个假的U盘试图蒙混过关,结果恰恰是这个假U盘要了严格的命,贾主任远程遥控,U盘一找到就要杀了严格,严格最终死在了刻意安排的这场车祸中,而几方人物聚集时才发现U盘是假的。本来民工刘跃进也想靠这个U盘换点钱,哪知曹哥绑架了他的儿子刘鹏举,看到谁都靠不住了,民工刘跃进傻了眼,却得知原来侦探老刑的真实身份是个警察,以用真U盘作为交换,他最终投靠了老刑,用U盘换儿子的安全。U盘是假的,严格死了,老蔺自杀,贾主任也被逮捕,似乎一切该终结了,刘跃进又惦记自己那丢了的包,开始纠缠老刑替他找包,这才知道原来当时杨志偷的翟莉的包就值十好几万,自己真是丢了西瓜也没捡到芝麻,骑驴找驴了,本以为那六万从此打了水漂,才得知自己的儿子刘鹏举不用欠条也拿到了那六万块,愤怒之下,刘跃进决定到上海去找儿子要回那六万块,谁知道却被翟莉烂住了去路,问他是否看到过包里有张卡,上面有个孙悟空图案的,刘跃进这才想起自己把那张卡扔进了垃圾桶,翟莉告诉他,必须找到那张卡,因为里面藏着好几条人命,刘跃进痛苦了,他不想找卡,却不得不找,自己只是丢了一个包又捡了一个,可是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
    
    刘跃进是个小人物,小人物身上往往带着大时代的背景,在繁华的都市里,民工刘跃进所追求的没有崇高的理想,有的只是身为一个河南民工的一点本分和小滑头,从不曾想自己会改变谁的命运,也不曾想过自己有多重要,只是人潮海流中的一滴水,一粒沙。看《我叫刘跃进》,让我想起的是轰动一时的小成本电影《疯狂的石头》,我到觉得是异曲同工,一种连环效果,情节是一个带着一个的往外蹦,没有人物关系的直接组成,却让你需要费力的思索,原来没有第一情节就没有第二情节,原来这个人必须存在,否则那个人就不会出现,就是这样的关联和环环相扣,让我们看到了一部完整的小说,情节你说离奇吗?也许有点,很多凑巧和偶然,但是不真实吗?却其实不是,一部黑色幽默的小说,看似有点调侃和阐述,实际上却让人有点心痛,痛在现实的残酷,痛在人性的丑陋。
    
    这部书里,几乎没有一个好人,每个出现的人物都在或多或少的暴露着自己的丑态,甚至连出现过的警察,都不是好人。按道理来说最该讴歌宏扬的警察英雄,卧底老刑都不是一个真正意义的好警察。他调查案子是个偶然,实际上是因为不太懂人情世故,所以得不到升职,等他想送时发现晚了,无奈之下又碰巧接了案子,甚至想过辞职专门做个调查第三者的私家侦探。他破案的关键也实际上是因为他侦案不利有所拖延,时间却出现的恰好,正在那个时候破了却终于大获全胜,他若是早一点破,反而这案子还破不了,只是破点皮毛,无法深入核心,于是他做了英雄,却雄的有些窝囊。而所有书中出现过的警察,几乎都很糟糕,民工刘跃进丢了包,找了警察,警察告诉他,还有好几单人命案没破,等着去吧,警察的每一次出现都是一笔带过而且形象恶劣,我会感慨,不知道是社会真的如此,还是刘震云恶搞了一次警察同志们,让海岩实在得痛苦一把,截然不同的对比啊。杀鸭子的黑帮老大曹哥,是个瞎子,管理着一群小偷,根本就是个贼窝,却还致力于精神文明建设,读的是孔孟大家,教的是贼子贼孙,是啊,贼也得有文化,所以曹哥还是很有超前意识的。刘跃进是弱势,他根本无力与任何人抗争,他的卑微,让他不得不将命运的车轮挂在别人的车上,随波逐流,所以他是可怜又可悲的,套用许多地方就这部小说的一个简短评论那就是:“一只羊,在羊群里遇到点倒霉事,无意中闯到了狼群里。因为这只羊的到来,几头狼自杀了……”你说不幽默吗?是挺幽默,幽默的让人有点想哭,可又哭不出来,同情那只羊,却又觉得那只羊其实也挺活该。
    
    这部小说,没有大是大非,没有所谓的主人翁精神和红色向导,拥有的是底层平民的坎坷、不顺甚至是遭罪似的无助与无奈。就好象《疯狂的石头》里那枚真正的翡翠,最后却被当作假的挂在了保安科长女朋友的脖子上一样,这两部作品真的是非常相似,让你看了啼笑皆非,却又感叹命运弄人,刘跃进捡到的包的价格就超过了自己丢失的,却扔了包留了祸患,可祸患却没有换来钱,换来的却是人命,刘跃进迷失了,却实际很清醒,他只想要回自己的包,因为里面有全部的家当,可是他的家当实际根本不需要去要,自己儿子三下五除二就给解决了,说到底自己啥也没丢,也是啥也丢光了。非常有讽刺意味,看过这本小说,你会有个感觉,原来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光明,你不能说它是沉闷又让你绝望的,因为我们很清楚,那基本就是社会的缩影。如同我们看刘震云的《手机》时那种震撼,我们一直都知道手机里的秘密到底有多少,可我们谁都不说,那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当有人说了时,我们却似乎恍然大悟,原来真的有人跟我们的想法一样,手机很可怕,手机功能太强大,手机让我们无法遁形。而《一地鸡毛》也同样如此,刘震云一直在告诉我们一些东西,这些东西是我们深入骨髓一般深刻懂得却从来不去面对的,每天如同流水帐一般过日子,每天经历的大小诸事,每天痛苦而平凡的芝麻谷子,我们可以去向往更多更好的,却实际我们每天又在经历的就是这些索然无味。
    
    这本小说的另外一个切入点,也是让我颇为意外的地方,就是对于在京外地人的调侃,刘震云本身就是河南人,他的书里很多主人公都是河南人,刘跃进就是其中之一。刘跃进是个老实的河南人,不算特别老实,却是个挺“拧巴”的人,有点较真儿,却没啥大的坏主意。小说中几次提到了京城人看河南人的眼光和言谈,有点风趣,也有点真实,警察看到他是河南人还要调侃几句,更何况其他人了。然后就是唐山人,曹哥手下的一批贼都是唐山人,小说里有一句“唐山产小偷”,估计又得得罪一票唐山人,里面还有一群新疆人,也坏得掉了渣。反正说到底,就是没一个好人,管你是北京人还是外地人,管你是上流社会的有钱人还是当大官的,管你是盲流还是流氓,总之没一个好人。
    
    或者真正要说刘震云看透了这个世界,这个社会,也把北京写入了骨头里,这些人都是狼,并且都是不得不变成狼的人,不成狼活不下去,而就算羊入了狼窝,它也要变成狼,社会很残酷,起码刘震云让我们看到的这个社会,真的很残酷。
    
    这本小说拍成了电影,据说审查没通过,我看书时也在想,这么黑暗的小说拍成了电影,能给放吗?果然放不了,要改,这东西要改了还是它吗?我不敢去想,看时也琢磨,它是本不错的小说,却不一定是好电影,“幽默”也实在让你难笑一声,偶然有个片段能让你开怀一乐,可看完全书除了有点沉重和迷糊,其它的到也没多好笑,因为情节太过复杂,甚至有点担心起导演来了,能拍好吗?如同搞串联似的关系,比“石头”要复杂多太多了,人物也很多,就怕拍不好糟蹋了,还不如捧着书看看呢。
    
    说到底它是挺吸引人的小说,如今能耐着性子读完的小说真是少了,看了前面就想看后面,总想知道最后发生了什么,想以过去倒叙的方式先看个结尾,才发现原来你光看结尾也根本不知道结尾是什么,逼着你把前面给看了,这方式到不错,所以没漏了看精彩的部分,有时间读读吧,不错的。


   有些书是以语言取胜,有些书是情节取胜。刘震云的书显然属于后者。他很会讲故事,一件很街头巷尾的故事,他能讲得很天上人间。同样,一件很不接地气的故事,他楞是能给讲得像柴米油盐一样平常。
   《我叫刘跃进》讲的是一个厨子丢了一个包,后来又捡了一个包,这个包关系着几条人命,然后很多人又在找他的故事。故事很普通,但很好玩儿。这个厨子有点轴,矢志不渝地坚持找他丢失的包,就为了包里六万的欠条,虽然他后来捡到的包价值几十万,但他仍坚持不懈地找,直到他的儿子捷足先登地吞了那六万块钱。。这个脑瓜子有点轴的厨子,随着故事发展,也陡然开窍了,这让他无数次化险为夷。东北女人马曼丽似乎是一个多余角色,但就是这个女人,才让刘跃进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连环追寻中生生不息有了说服力,否则,这个厨子,为什么要坚持找他区区六万的欠条?他手里的U盘就价值几十万啊,除了胆小怕死以外,他还想娶东北小姐马曼丽,他要她看得起她。所以,马曼丽这个人物必须有,马曼丽于刘跃进,就像《越狱》里的Sara于Michael Scofield。没有Sara,后面的几季Michael Scofield越狱就没有足够的说服力。
   刘震云的每个道具都有对应的剧情,就像开头你提一把斧子,最后肯定还得回到这把斧子上,它可能会杀人;曹哥养一只会说话的八哥,这只八哥到了最后曹哥被捕还骂了警察一句“去死吧”;开头提起一场看似无关联的车祸,看着看着就知道车祸就是主人公被人陷害。。。这种讲故事的方式我很喜欢。
   再说故事里的人物情感关系:老婆背着老公与别人上床,老公背着老婆在外面找情人,老婆又伙同别人从自己生意里切走五千万,表面恭敬顺从的下属背地里算计上司,上司又心狠手辣地制造车祸谋害下属,十几年的朋友翻脸不认人,亲生儿子偷老子的钱。。。所有的关系中你看不到温情,都是让人恐惧的对立关系。这大概就是人性之恶吧。
   故事的结局并没有随众人愿地惩恶扬善,最大的恶人继续逍遥法外,正最终没能压住邪;没能看到刘跃进找到他儿子追回那六万块钱, 也没能看到刘跃进娶马曼丽。这是我不给本书五颗星的原因。
  


  刘震云实在是太坏了,把这么个相当不和谐的故事用传奇的手法写的这么引人入胜,差点因为故事太好看而被他侃晕,忽视了整体上有趣的部分。
  
  这故事,好看也简单,故事梗概一句话就能带过去——工地厨师刘跃进丢了个包,在找包过程中捡到一个对某些人来说性命攸关的包,然后把这个包也弄丢了,好在最后一切平安无事,阿弥陀佛。
  
  但仔细想想,这个故事从人物设定到世界观都是相当黑暗的。(有朋友打趣道,“公检法,国地税,东北小姐黑社会”,是当今社会最黑的群体,本书中也可见一斑)。
  
  第一个问题是,刘跃进算不算正面人物,或者简单地说,算不算好人?不少读者看罢全文,把刘跃进称作羊,把其他人称作狼,并且把这个故事解读成羊在狼群中求生存,靠底层劳动人民的智慧摆脱困境,逃出生天的故事,进而得出“羊比狼高明”的结论。
  
  我不能同意。
  
  本书在介绍刘跃进时,开宗明义地介绍他“贪污买菜公款”,在上司调来自己的人替代他却以失败告终之时,他又摆出了刁民的做派,最后他用假U盘偷梁换柱的细节也可以看出,刘跃进根本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老实人。而其他人更“都是坏人”:大把贪污的官员,雁过拔毛的秘书,铤而走险的商人,心狠手辣的大哥,阴险狡诈的侦探……每翻开新的一章都是人心险恶。
  
  可怕的不只是人,还有事。丢了包警察不管,找黑社会;借钱不找银行,找官员批条子;夫妻之间有问题不直接沟通,在对方身边安插卧底;最后的高架绞杀更是相当惊悚……
  
  因为两个包,刘跃进的故事扯出了整个社会形形色色的黑暗面,看完整个故事,你会觉得这是个无法无天的社会,因为正规程序不灵,所以大家遇到什么事儿都不走正规程序,而是通过歪门邪道来解决,比谁更毒辣,比谁更狡猾,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显然不可能有安全感。
  
  可悲的是,回头看看,这个故事虽然传奇,但处处写实的笔法时时在提醒我们,书中的人物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我想这就是刘震云厉害的地方,也是本书的成功之处。


    小说看完了。掩卷长思,到底我是该笑呢,还是该哭?
    刘震云是个讲故事的高手,小说里的人物在他的车咕噜话下个个活了起来,冷幽默贯穿全书——如同一位书评人所说,放下此书,也许你会笑起来,但是接下来就是长长的思索。
    是的,从第一个故事说到第二个故事,也许这个故事就成了第三个故事,不是最早的那一个故事了。我倒是没有在意刘跃进、老邢、曹哥等人是警察还是贼,在意的是他们的心眼。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我觉得在这个故事里,应该改成“唯君子与小心难养也!”也许刘震云最早只想讲一个羊入狼群的故事,但是讲啊讲啊绕啊绕啊,成了一个讲述人心笸测的故事。这个大概也可以说成是“从第一个故事讲到第二个故事,结果成了第三个故事”。
    人人都有自己的小心眼;人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人人都想着怎么为自己捞好处;人人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丢包,捡包只不过是书里的道具,故事的精髓在于人的私心!换名话说,也可以说成是“人的贪欲”!为了自己的欲望,儿子可以背叛老子、老婆可以背叛老公、下属可以背叛自己的上司,甚至可以闹出人命!
    ……
    这个九九,我看打得就不是“小九九”了。这本充满了黑色幽默的书充分描述了一个黑色的世界,黑色的世界里,人为了人,可以变成狼,变成老虎,变成鳄鱼!人人自危!人人自保!我们从小就学习“人之初,性本善”并没有错,人性之初是善的,可是变啊变啊,就成了恶的了,这“恶人”中是不是也有我呢?!
    打个冷战!不敢再想!


   我给了这本小说五星,但这篇书评,不为了说它有多么好,而是说它多么有风格。在描写当代生活的小说家中,刘震云拥有自己非常独特的风格。在刘震云的小说中,《我叫刘跃进》十分具有叙事上的代表性。这种代表性,用一个词概括,就是古典。
  
   说是古典,实际上是指中国古典叙事传统。《我叫刘跃进》中人物并不古典,故事并不古典,只有叙事很古典。现代人写小说受西方影响很深,上来张三和李四讨论一个问题,讨论了好几页,也不知道张三是谁,李四是谁。刘震云这部书里,张三和李四吵架,一定告诉你,张三是谁,李四是谁。哪怕之告诉你张三是卖鱼的,李四是个屠夫,你也能有个印象。什么是中国古典叙事传统?这就是中国古典叙事传统。
  
   再说具体一点。西方叙事并非不注重细节,写一个约翰,可以写他帽子是什么颜色,衣服是什么款式,靴子有多长,走过一个街角的时候怎么着不小心摔了一跤,细致入微,惟妙惟肖。但这些东西只是一个状态——明天他可以穿别的衣服,或者走路小心点,那读者印象中,约翰就是不是约翰了,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中国传统对人物的描写,关键在于要介绍他不变的特点。比如张三是杭州人,是个胖子,十年前是个穷人,现在发达了当了大老板,平时爱抽烟,不喜欢笑总板着个脸。换个地方,换个场景,再介绍张三,依然可以这么介绍,一个字也不用变。这样张三在读者心中就有了一个人物形象。这个人物形象,越早出现越好,最好在张三刚出场,就全部说明白。什么是中国古典叙事传统?这就是中国古典叙事传统。
  
   还有一个特点十分鲜明,不得不提。西方文艺理论中,要物尽其用,开篇提到一把斧子,之后一定要劈人,否则这把斧子就多余;开篇讲到一个女子,之后一定要和男主角有染,否则这个女子就多余。中国传统讲故事,这个人喜欢抽烟,之后的剧情可能和他抽烟没有任何关系;那个人养了只鸟儿,可能除了瞎叫唤也没有其他作用;这个人找朋友吃了顿饭,也许之后这朋友就销声匿迹。闲笔无数,羚羊挂角。任何一处闲笔都可以单独展开成另外一个故事,就像林冲的故事中鲁智深是个角色,但他可以另起一个故事。什么是中国古典叙事传统?这就是中国古典叙事传统。
  
   《我叫刘跃进》,非常好地保留了传统,同时还很有趣。是非常精彩的小说。


  我是先看过《一句顶一万句》的,觉得心有戚戚焉,所以又找来这本书。现在发现这种拿着鸡蛋找母鸡的方法每每都让人失望。
  
  首先,这是为电影准备的剧本,情节和语言都变了形。
  
  其次,写作手法和《一句顶一万句》极为雷同。“不是...而是...也不是...而是...”,这种车轱辘话第一次在本书里面出现让人觉得新鲜,又写了本书里面还是这样。如果说这是种写作风格,那这种风格也太具体了。
  
  但我还是从头看到了尾。这说明我有点强迫症。看书不是为了看书,而是看完书后的满足感。就跟刘跃进一样,U盘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虽然值几十万。找U盘还是为了当初离婚别人的六万元的欠条。找欠条也不是为了钱,而是受不了带了绿帽的窝囊气。但也不是那种摸不开的人,而是想有了六万后开个小店重新扬眉吐气的做人。
  
  身不由己。想要重新做人就非得拿到那六万元?
  
  找的东西不是自己的终极目标,只是一个要过的桥。如果这个桥断了,最好的办法是换个地方过,而不是自己造座桥。
  
  对于里面的执着和一根筋而引发的种种荒谬,我不禁想,老刘难道是说要我们四大皆空?


  能一口气看完的书,短小精悍。
  
  介绍刘跃进时,就好像拈了个线头,然后讲严格,又把另外一个线头教给你。你握着两个线头不知不觉地看下去,一环套一环,每个追别人的人后面还跟着别的人,每个人自以为是的真相后面还有别的真相,直到最后一章,线串成一个完整的环,线上的男男女女全部各自归位,这个故事讲完了,我们也才松口气。
  
  唯一不足的是人物有点太多了,看到一半的时候有些人物我就有点乱了,还要翻到前面回顾一下他是干什么的才行。总之还是很精彩的


  
  这是为数不多的让我一鼓作气看完的小说之一。刘震云果真是个讲故事的大师,而《我是刘跃进》这种多线式的结构让刘震云讲故事的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小说以人名为一个章节,围绕一个u盘引发的血案,涉及的人物涌现一拨又一拨,显然,作者在考验自己控制小说的能力,也在考验读者的记忆力。
  用简单的语言介绍,小说讲述了在北京工地上当厨子的刘跃进丢失了一个包又捡到一个包的故事,但是他丢失一个包没人理睬,他捡到了一个包却给自己和朋友带来了始料不及的麻烦。农民刘跃进念念不忘的是自己那个夹着6万元欠条的包,却没想到“一件事突然变成了另一件事,另一件事不其然又变成了第三件事”,故事在滚雪球,越来越大。
  和《我不是潘金莲》里的李雪莲一样,刘跃进也是一个汤泼不进针插不入的倔头倔脑的可爱人物。因为他的倔强,旁人都在为了允诺的金钱奔走忙碌,使尽计谋,他却把u盘留到最后交给了警察老邢,帮助破获了一宗贪污腐败案;因为他的倔强,旁人都低估了这个不起眼的农民,他却利用农民式的狡黠,一次次虎口逃生,化险为夷。
  如果说小说的前半部还有点优哉游哉,讲刘跃进如何与前期黄晓庆离婚,如何获得6万元的欠条,如何在买菜买泔水的鸡毛蒜皮的事情中,赚到自己的血汗钱,如何在光天化日之下丢了包,如何围追堵截小偷青面兽杨志,那么小说从中间u盘的女主人丢包开始,就开始启动了过山车般的快速开关,某部级领导、开发商、包工头、黑社会老大、发廊小姐、私家侦探、警察……围绕着一个小小的u盘,上演了一出又一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精彩好戏,让读者看得眼花缭乱,待理出头绪来,又觉得酣畅淋漓、直呼痛快。
  刘震云不愧是现实主义的大师,和《手机》、《我不是潘金莲》等作品一样,《我不是刘跃进》虽然讲的是一个关于丢包的故事,却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譬如官商勾结、朋友之间的背叛、夫妻之间的背叛、官场文化等等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又确实存在的伤疤。很多人说刘震云说话“绕”,作者自己也承认,但是我却偏偏喜欢他这种很“绕”的语言,结构上大体是“A,其实我想说的是B,其实B也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C”,虽然语言有点拧巴,但是这就是中国人的语言啊,你不知道中国人说话喜欢兜一圈子吗?
  


  
  这是为数不多的让我一鼓作气看完的小说之一。刘震云果真是个讲故事的大师,而《我是刘跃进》这种多线式的结构让刘震云讲故事的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小说以人名为一个章节,围绕一个u盘引发的血案,涉及的人物涌现一拨又一拨,显然,作者在考验自己控制小说的能力,也在考验读者的记忆力。
  用简单的语言介绍,小说讲述了在北京工地上当厨子的刘跃进丢失了一个包又捡到一个包的故事,但是他丢失一个包没人理睬,他捡到了一个包却给自己和朋友带来了始料不及的麻烦。农民刘跃进念念不忘的是自己那个夹着6万元欠条的包,却没想到“一件事突然变成了另一件事,另一件事不其然又变成了第三件事”,故事在滚雪球,越来越大。
  和《我不是潘金莲》里的李雪莲一样,刘跃进也是一个汤泼不进针插不入的倔头倔脑的可爱人物。因为他的倔强,旁人都在为了允诺的金钱奔走忙碌,使尽计谋,他却把u盘留到最后交给了警察老邢,帮助破获了一宗贪污腐败案;因为他的倔强,旁人都低估了这个不起眼的农民,他却利用农民式的狡黠,一次次虎口逃生,化险为夷。
  如果说小说的前半部还有点优哉游哉,讲刘跃进如何与前期黄晓庆离婚,如何获得6万元的欠条,如何在买菜买泔水的鸡毛蒜皮的事情中,赚到自己的血汗钱,如何在光天化日之下丢了包,如何围追堵截小偷青面兽杨志,那么小说从中间u盘的女主人丢包开始,就开始启动了过山车般的快速开关,某部级领导、开发商、包工头、黑社会老大、发廊小姐、私家侦探、警察……围绕着一个小小的u盘,上演了一出又一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精彩好戏,让读者看得眼花缭乱,待理出头绪来,又觉得酣畅淋漓、直呼痛快。
  


  
  
  这是为数不多的让我一鼓作气看完的小说之一。刘震云果真是个讲故事的大师,而《我是刘跃进》这种多线式的结构让刘震云讲故事的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小说以人名为一个章节,围绕一个u盘引发的血案,涉及的人物涌现一拨又一拨,显然,作者在考验自己控制小说的能力,也在考验读者的记忆力。
  用简单的语言介绍,小说讲述了在北京工地上当厨子的刘跃进丢失了一个包又捡到一个包的故事,但是他丢失一个包没人理睬,他捡到了一个包却给自己和朋友带来了始料不及的麻烦。农民刘跃进念念不忘的是自己那个夹着6万元欠条的包,却没想到“一件事突然变成了另一件事,另一件事不其然又变成了第三件事”,故事在滚雪球,越来越大。
  和《我不是潘金莲》里的李雪莲一样,刘跃进也是一个汤泼不进针插不入的倔头倔脑的可爱人物。因为他的倔强,旁人都在为了允诺的金钱奔走忙碌,使尽计谋,他却把u盘留到最后交给了警察老邢,帮助破获了一宗官商勾结大案;因为他的倔强,旁人都低估了这个不起眼的农民,他却利用农民式的狡黠,一次次虎口逃生,化险为夷。
  如果说小说的前半部还有点优哉游哉,讲刘跃进如何与前期黄晓庆离婚,如何获得6万元的欠条,如何在买菜买泔水的鸡毛蒜皮的事情中,赚到自己的血汗钱,如何在光天化日之下丢了包,如何围追堵截小偷青面兽杨志,那么小说从中间u盘的女主人丢包开始,就开始启动了过山车般的快速开关,某部级领导、开发商、包工头、黑社会老大、发廊小姐、私家侦探、警察……围绕着一个小小的u盘,上演了一出又一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精彩好戏,让读者看得眼花缭乱,待理出头绪来,又觉得酣畅淋漓、直呼痛快。
  


   刘跃进、杨过、包工头一些列活在社会边缘的人,每日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为自己的生计温饱而奔波,他们之间有小市民的市侩感觉,有着自己的心思,他们不被社会重视,不被身边的人重视,甚至自己也不重视自己,但是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一本经,有血有肉,在这个社会上生存着,也许也在发展着。贾主任、严格等无论是身价几十亿的老板,还是位高权重的官员,这些人享受着物质上的奢华,但是内心却是空洞无味的,他们就显得没血没肉,身边的人总是尔虞我诈,充满了猜疑。这是个人的悲哀,也是社会的折射......


  我觉得没有比“我叫刘跃进”这个名字再贴切的了,它就是属于这样一篇文章,就是属于这样一本书,就是属于这样一个时代。我是近来才看到这本书的,缘起于刘震云的《一九四二》,这点暂且不谈。看完刘震云先生的《我叫刘跃进》,我觉得需要写点什么,尽管这本书已经出版五年了。
  五年里,中国没有太多的变化,油价涨了又降降了又涨,股票升了又跌跌了就没怎么升,房价又调又控仍旧高居不下,贪官抓了一波又一波仍旧老鼠一窝窝。生活,除了CPI不断地涨,除了生活成本不断增加,除了税收不断加重,除了物价不断提升,除了地沟油毒牛奶等不断翻新,没有太多的变化。人们还是那为生活甚至为生存挣扎的人们,刘跃进也还是那个刘跃进。
  刘跃进是河南人,在北京一建筑工地上当厨子,喜欢捞点油水,又没被抓住过,工头任保良为此感叹:“原以为,贼被捉住才叫贼,谁知没被捉住的,才叫贼呢。”这句话是整本书的眼。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如果中华文明这个大词可以存在的话。商丘、安阳、洛阳、开封,个个都砌在河南境内。刘跃进是河南人,还得回到书名上去“我叫刘跃进”,说白了刘跃进就是中国人,谁也跑不掉。
  刘跃进确实没有跑掉,书里的他因为包被偷了而找包,自己的包没找回来,倒捡了一个包,包里除了五百多块钱外,还有一个U盘,要命的U盘,从此过上了逃命般的日子,没有一刻安生。刘跃进没逃掉,最后被抓住了。里面没有人逃得掉,好人坏人全没逃过冥冥中的那张大网,地产商严格死于非命,高官贾主任带上了手铐,流氓头子曹哥也没落得个好下场。曹哥被抓的那会儿,叹息:“小天地,还是斗不过大天地啊。”当警察老邢想抓贾主任后面更大的鱼时,“上边突然来了指示,这个案子到此为止,不再查了。……这种事,过去也不是没遇见。”
  涉世深一些的人,在本书中出现的人物基本都在现实中遇见过,哪能不遇见呢,现实往往比小说还荒诞。那些事也都眼见过听说过,不是什么大不了的耸人听闻的事。刘震云先生不过是用幽默的语言紧凑的情节把它们都堆在了一本书中,然后就成为怪力乱神的乱花筒。不管是最低层的小人物刘跃进们,还是接近最高层的贾主任们,最终都没有斗过那个“大天地”。不管是人命,还是使命,最后也就“到此为止”了。大家为着U盘疯狂的时候,绝没有意识到自己从来都是“大天地”手中U盘里的内容,从没有逃出过那个小小的U盘。如果“大天地”不喜欢了,则可以将U盘无情地格式化。
  这本是有些喜剧色彩的书,文字幽默,节奏迅快,人物繁多,刘震云先生用短平快的语言来表述紧张刺激的情节,没有多少缓慢的抒情,但它到头来却是出大大的悲剧。小人物没有逃过命运,刘跃进不想再继续掺和了,却是不得不继续为着那个丢失了的“孙悟空卡”当没有逃出“大天地”手掌心里的孙悟空;大人物也没有逃过命运,死的死抓的抓后剩下的瞿莉也只能叹气:“我也不想找你……有人不干呢”。这才是莫大的悲剧,想逃脱的逃脱不掉,想挣扎的挣扎不了,在“大天地”安排好的道路上不得不一头栽下去。
  栽下去的不仅仅是小说里的刘跃进等人,栽下去的恰恰是现实中的我们,我们就是小说里的刘跃进。有点小聪明,在不被“在天地”关注,不扯进“大天地”的圈子里的时候,可以捞点油水,可以存点保命钱,可以想象一下以后幸福的小日子。但当我们出门碰上公器的时候,比如遇到拆迁,比如遇到超生,比如看到不该看的东西听到不该听的传说,比如在现实网络里说些敏感的话,那么,就被扯进了那个圈子,逃都逃不掉。即使耍再多的聪明,最后也只能是“到此为止”,不会有任何讨价还价的机会。
  讨价还价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对象,最基本的是人。当你面对着一挺机关枪或一尊大炮的时候,讨价还价只能被机关枪射烂被大炮轰碎。刘跃进使出了浑身解数,逃跑、装傻、狡兔三窟、找朋友、找警察、找黑社会、东躲西藏、情报交换、拿钱消灾,能做的他都做了,最后钱没了人还被点住了命门。
  这就是中国人的命运,遇到性命攸关之事时,没有任何的个人、团体、制度能够保护自己,能够使自己得到公平公正。只要有那么一个“大天地”的存在,只要有那么一个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到此为止”,就不会有中国人个人的“小天地”,除了幻想。
  还是那句话:“贼被捉住才叫贼,谁知没被捉住的,才叫贼呢。”文雅一点叫:“窃钩者诛,窃国者侯。”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窃也可能被说成窃的国度里,有时候不是贼也被当成贼而处以典刑。
  幻想,最终还是会破灭的。
  


  这是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故事:一个底层的小人物为了一张6万元的欠条,落进一个怕是没命逃脱的旋涡里,只是因为多管了点闲事——怪街头拉二胡的老头唱得不好,硬要充大款指高气昂数落人,结果被贼盯上包,偷了去。里面有4000多元他其实是不太在意的,在意的是那张欠条,不仅数额“巨大”而且承载着屈辱——老婆给人了。为了死活找回欠条,花费了N多天的精力,结果被别人找上了,只为好不容易找到贼,贼却扔给他一个包,包里装着要很多人命的U盘,其实看到最后,知道还有一张卡,应该是存贮卡吧,可怜的刘跃进,被人追、被人打、被人吊、被人威胁,中途还有人被谋杀了,有人自杀了,有人被抓了,到小说的结尾,才知道一切都还没完,这不是一个逃得脱的旋涡!
  真不知道算是悲剧还是算喜剧,被大人物追得无处可逃,对于小人物而言是悲是喜呢?!


  故事讲述了一个工地里的厨子刘跃进,准备给孩子邮寄学费的时候,腰包被偷了,里面装了4100元,刘跃进急的不是这4100元钱,包里还装了和前妻的离婚证,前妻6年前跟别人跑了,刘跃进急的也不是这离婚证,而是离婚证里面装的张欠条,那是他前妻的相好被捉奸在床时给刘跃进打的6万元欠条。刘跃进由丢包,找包,发展到又捡了一包,包里有张U盘。不是这U盘值多少钱,而是里面装的内容全是人命,也不是人命,而是高管贪污腐败的视频。所以一个民工就成了各路人马争相角逐的核心人物,由此引发的小偷、强盗、房地产老总、高管、私家侦探、警察等狼氏被羊式吃了的有趣故事。
  刘震云一如既往地用他那平民化的说书方式,将故事娓娓道来。全篇没有华丽的辞藻,浮夸的形容词,虽波澜不惊但却引人入胜地把故事很好的串联起来,有些地方讲的,乍一看,想笑,但自信回味起来,却觉得蛮是心酸。
  世事一切,皆非凑巧。
  值得一看,值得一品!
  


  先读的是电子书,不全。买了一册,期间几次想放下,却欲罢不能,终于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读完。
  
  故事性
  刘震云不愧为讲故事的高手。情节上一发而不可收,一环扣一环,环环紧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紧凑而不杂乱,娓娓道来,“骨头是骨头,肉是肉,码放得整整齐齐”。顺便提一句,书中人物风风火火的脚步和《一句顶一万句》中的杨百顺牛爱国有几分相像。
  
  写实性
  这篇小说非常适合改编成影视剧。作者并未忌讳发生地点在北京,吃喝住行等等都很清楚,拍成影视剧直接就能定位,交代人物的籍贯家乡河南唐山甘肃新疆山西葫芦岛洛水等等,也从不忌讳。
  
  趣味性
  社会的底层和高层巧妙地串到一起,种种因缘际会,大人物反而受制于小人物,羊入狼群,却把狼急得团团转,产生强烈的幽默效果。同时,由于对于“金钱”和“性”的观念的迥异,产生巨大的反差,透过表面的高贵和卑微,反衬出骨子里的猥琐和高尚。不仅只是博人一笑,而是透着深刻的思索。
  
  
  
  
  
  


  看刘震云的小说是从《一地鸡毛》开始的,然后买了他的长篇《故乡面和花朵》还有多卷本的《故乡天下黄花》都没有读下去,不过短篇的纪实性小说《1943》却让我感到震撼。然后就有接近十年没再看过他的书,好像也没出过什么太有影响的书。到看完了《我叫刘跃进》又让我感到挺舒服的,写得真不错,记得读《一地鸡毛》是因为长江文丛,里面推出了一大批当代作家,我几乎都读了,里面让我觉得不错的有池莉、方方、洪峰、余华、刘震云,其实还有一些作家也写得不错,不过不太好读,是给评论家读的。到现在不怎么读小说已经有十年了。很少有小说能够吸引我,其实也有能吸引人的,比如《盗墓笔记》但是吸引我以后还觉得不错的,就几乎没有了。希望刘震云还能够写出能让我们看下去,看完了还觉得不错的这样的小说来,不然我真的有点不想看小说了。
  
  
  


  有些人看过这本书,觉得这本书很幽默、荒诞、离奇。我则认为这本书是大众生活的真实体现。这本书通过刘跃进本人无意间得到的一个U盘展开一系列的故事,其中涉及到政府官员、房地产开发商、建筑商、包工头、黑帮、街头小贩及带有情色的发廊的故事。赤裸裸展现了中国现实生活中不同角色人的生活状态。搞笑且引人深思。


  老百姓:下层,普通,渺小,我能想到的一切用来描述微不足道的词语都不足以用来描述他们。但是他们却是美的。
  掌权者:身居高位,做的都是大事业,见的都是大场面,出手都是大手笔,光环无数。但是他们的鄙陋处处可见。
  
  小说看的太少,今天一口气看完了这本书,呵呵,貌似我总是远远的落在了时代的后面。。初看觉得有点像绕迷宫,作者的构思可谓九曲十八弯,是怎么想到的呢?厉害。不过还是觉得有些地方稍有前后穿帮的感觉。但是对我这个还在象牙塔里的人来说看到社会的险恶之处,看到了社会底层人的生活之苦。
  
  但不管如何,刘跃进这个如小强一般顽强的人,可以说是一个十足的市井小民,也做一些小拿小摸的事,但是却是善良的,生活是踏实的,他有自己的人生追求,为了争一口气也好,为了做个称职的父亲也好,他都是在努力的生活。
  
  相比较而言,那些出手动辄几亿的人,在官场上呼风唤雨的人,担心的却是如何对付自己的老婆,那个本应该是至亲至爱的人,真是怪了去了。整天在老婆和情人之间斗智斗勇,可怜啊这些人。精神空虚成什么样了,人性的美,那些积极的东西完全看不见,只看到越陷越深,无法自拔,最后的下场自然可以预见,这样看来,他们才是生活最底层的人呐,被利益奴役,没有自由,见不得阳光。
  
  


  姑且不评论这本书的修辞,但从内容上来讲,这本书从一个故事,一个侧面更深层次的反应了中国的某些腐败内幕,推荐一读~


   每一个人名作为一个章节名 只是等把瞿莉的包弄丢后 再开始找包的章节 每一节都罗李啰嗦的把前面所有的事情再重新写一遍 看的很不想看 明显在凑字 无论怎样 也没有必要无限重复800遍啊 刘跃进重复 他儿子重复 曹哥重复 严格重复 everyone都是重复 还是简单明了的好


   短短十几天的故事,洋洋洒洒二十余万字的讲述,一本书浓缩了一个时代,刘震云笔下的刘跃进从一个农民工成长为一个串连着几亿元赃款和几条人命的关键人物,我们读者的心情也随着刘跃进荒唐却不离奇的故事跌宕起伏。作为小人物,刘跃进可能一辈子都见不到视频里的那么多钱,那么多女人;作为小人物,刘跃进每天都生活在劳苦奔波与鸡毛蒜皮之间,他不用操心推杯换盏的应酬,不用费尽心思演戏,不用讨好贿赂领导官员,也许有时会为钱发愁,有时会偷鸡摸狗,但他生活的本色仍旧是那么纯正与纯真,每一位看到刘跃进的读者都会想到平凡的自己,都会感觉到自己生活的温暖与踏实。
   《我叫刘跃进》是我读过的刘震云的第一本书,一直很喜欢余华,现在发现余华和刘震云的文风是那么相似,都描写小人物,都很注重细部的描写。读过两人的书,都感到书中那浓浓的宿命感。在我看来,宿命感大概是苦难的中国人所特有的。正式依赖着这种与生俱来的宿命感,中国人才挺过了一个又一个波涛汹涌的大灾难,熬过了一场又一场血雨腥风的大革命……
   享受此刻,做一个踏踏实实的西绪弗斯~


  原来刻意抵制一些东西的确是偏见,比如说当代小说。
  我们生活在平凡中,以为自己就是草根了,看了《我叫刘跃进》,才更清晰的看到,草根之下还有草根。人常说,向上无止境,而我要说,向下也没有止境。这个世界里,比刘跃进还草根的人处处皆是。叹息。
  刘震云先生以“孙悟空”来结束本书,又以“孙悟空”留下一个大大的悬念,有人理解为为续篇做了伏笔,这么理解,也不错,毕竟现在的人,看了第一部就想看第二部,喜欢续篇,尽管很多是有看续篇、续集,一边挤破了头去看,一边是看完了还骂骂咧咧。好莱坞的许多大片,喜欢在商业大片的末尾留一个伏笔,为续集做铺垫,这更多的是出于银子上的考虑。如果刘震云先生要写续篇,从哪个角度写,不管是继续寻找“孙悟空”,还是别的寻找,都逃不出他自己观念中的“悲喜剧”。
  这本书,故事似乎没有完,其实也是完了。故事到哪里算是结束呢?其实,只要人活着,就没有结束,对于刘跃进,U盘的事结束了,卡的事又来了,一个悲剧结束了,另一个悲剧又开始,无论是盘,是卡,都只不过是他的生活悲剧的一个外在而已,所以故事写到哪里都结束不了。


   躺在床上看书,看着看着睡着了,开始做梦。被人追赶,跑啊跑啊却怎么也跑不动,进了一条巷子,迷宫一样砖垒的低矮的小房,躲下半截院墙后头,眼看着要被追赶的人发现了......一个激灵醒来,吓出一身冷汗,心砰砰乱跳。看看扔在一边的书,都怪它,刘震云的《我叫刘跃进》。
   有人说刘震云的这本儿书是在菜市场上支摊子写的,怎一个“乱”字了得。是啊,生活在他那里,除了一地鸡毛的琐碎、平庸、杂乱之外,又加入了嘈杂、焦急、烦躁、不安。
   刘跃进是建筑工地上的一个厨子,每天必去的地方就是菜市场,买萝卜白菜土豆,还买猪脖子肉、猪大肠。此外,还爱去洗头房,不为洗头,为和老板娘闲话。他老婆跟人跑了自个儿带个儿子,儿子也不肖,整天就是要钱。在去给儿子寄钱的路上包被人偷了去,于是开始了寻贼的过程。
   情况是贼没找到或者说是贼找到了,但是他要找的被贼偷去的包又被另外的贼抢了去,贼还受了惊吓,贼也寻贼。期间又无意中捡了一个包,掌握了更大的贼的证据,更大的贼发动了各方力量寻贼,寻刘跃进。
   不停的寻找、跟踪、奔跑、追赶,菜市场、建筑工地、洗头房、杀鸭棚、出租屋、河边的地摊儿交替出现,一会儿这个被那个抓住了,一会儿那个又被另一个叮上,一会儿这个被打破了头,一会儿那个又被打折了肋骨,叮叮铛铛响成一片。
   结局是这样,刘跃进找包的目的为六万块钱,包没找着,钱到回来了,回来也没回到自己手里,被儿子拿去领着他叫麦当娜的女朋友到上海风光去了。贼要找的人没找到,更大的贼要找的U盘找到了却是假的,总之,不断地找到又不断地丢失,眼看着峰回路转,马上就要柳暗花明了,偏偏又节外生枝。找到的都不是最终想要的,想要的都没找到。
   想到《一句项一万句》也是如此。吴摩西出延津找女儿没找到,牛爱国回延津找一句话也没找到。也许寻找的本意就是如此吧,倒可以开发成一个新兴的娱乐项目,安慰人生的无聊。
   总之,这是刘震云最终要说的吧,到处充满着阴差阳错,人算不如天算,而且到最后总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白忙。
  


?古典叙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