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萍踪俠影錄

梁羽生,卢延光(图) 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出版社:

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作者:

梁羽生,卢延光(图)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內文插畫:盧延光
封面題字:黃苗子
裝幀設計:陶 嘉
書名篆刻:張貽來
1995年修订本第6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萍踪俠影錄 PDF格式下载



  读梁老此书,做梦都是美好的,然而梦醒的时候总有种不真实的感觉。即便如此,落英缤纷的感觉也深深地震动着自己的心灵。“亦狂亦侠真名士、能哭能歌迈俗流”,那是多少男人的追求,嫁给这样一位狂侠名士,亦是多少少女的追求。
  读萍踪侠影录,不可纠结于故事情节,因为萍踪是美文,不是一部思想深邃之作品。与其说喜欢萍踪,倒不如说喜欢张丹枫与云蕾并辔驰于草原之上,散花于世外桃源,亦狂亦侠,能哭能歌的感觉。


  二十多年后重读,仍然很庆幸《萍踪侠影录》是我读的第一部武侠小说,张丹枫树立了一个完美侠客标杆,就像梁羽生为新派武侠小说开天辟地般是个重要的开始。
  
  什么是完美侠客?张丹枫集众多优点于一身——德才兼备,智勇双全,堪破名利。
  
  放下世仇,不争天下,为黎明苍生之福,神州寻宝,共御外敌,堪称大德如云。但仅有这样的想法还不够,一路上退追兵,寻故人,赌赢快活林,访贤臣,定良策,险闯土木堡——人才啊!(快活林一节和红发妖龙斗骰子百看不厌!)
  
  张丹枫出场时武功已然不弱,习得《玄功要诀》后更是如虎添翼,但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还是他的料敌机先,算无遗策。开篇戏弄云蕾不提,之后洞察也先心思救下明英宗,在脱不花面前装醉的缓兵之计,识破贼人诡计力保云重成功出使,都令人不得不服。
  
  侠士必须潇洒,追名逐利难称大侠。无论是不是由于家世背景,张丹枫始终淡泊名利,从把黑白摩诃的秘室珍宝还给他们开始,到进献祖先留下的宝藏。淡泊名利的背后是对权、钱的蔑视,张丹枫与明英宗的两次相见,明英宗都窘态尽显,对于无视名和利的人,皇帝也摆不出架子来,只显出自己虚张声势的可笑。
  
  按说,“侠是下层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品德的化身”,这是梁大侠的原话。张丹枫算是帝王之后,端端的白马王子,和“底层劳动人民”绝对沾不上边,但在我看来,张丹枫正是千百年来中国文人们不可企及的一个梦。多少文人志士豪情万丈,却又报国无门,只好隐居山林,狂歌当哭?张丹枫能歌能哭的名士风范,古来多有,其中存着报国之心的也不在少数,但亦狂亦侠就难为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了。
  
  继承古典章回小说结构的梁大侠,除了诗词文字功底犹似前人之外,心境方面也颇有遗风,小说结尾让张丹枫“事了拂尘去,深藏功与名”,算是圆满的收梢。我猜想之所以本书取名为《萍踪侠影录》,一来张丹枫以侠义之名来回奔波两地促成大事,二来事成之后隐居山林,空余浮光掠影的故事供人传说,这段野史宛如山水画中留白供人怀想了。
  
  作为新武侠开山鼻祖,梁大侠在《萍踪侠影录》中的众多经典桥段日后又多次重现在其他我们喜闻乐见的小说中,类似“密室疗伤”、“群英聚会”、“绝境神功”……大家可以轻易地回想起《射雕》、《天龙》、《倚天》中熟悉的情节,可见《萍踪侠影录》本身之经典程度,本该给五星好评无疑问,只是以今日的眼光来看,云蕾所受封建礼教之束缚,甚是无趣,还不如脱不花为爱牺牲得爽快,梁大侠硬凑才子佳人大团圆的结局,略显迂腐了。


  因为一直想收集梁羽生的自己比较喜欢的几套书籍,碰上这次京东搞活动,虽然据说搞活动之前,是事先涨价了的,但优惠还是有的。
  
  梁羽生的书籍的纸张质量比起金镛老先生的新修版书籍的质量,的确好很多,不知道是否因为梁老先生已经作古,没有金镛那样要求过高的版税,导致出版社不得不压缩纸张质量。
  
  说到这本萍踪侠影录,作为梁老先生最得意的代表作之一,虽然个人感觉在写作的手法的细腻性以及情节安排的曲折性殇来说,不算是最出彩的一本,但就梁老先生这本思想政通人和的作家,一只努力宣扬的大侠一个风而言,这本书还是写的很出色,很好的阐释了作者的思想。
  
   萍踪侠影录的编章幅度不大,主要讲述主人公张丹枫与云蕾之间的那段曲折但圆满的爱情,中间穿插了家仇国恨,树立了张打下的形象。 元朝末期的农民起义,张自诚与朱元章在权力面前的必然反目,留下可一段历经几世的国恨。而云靖出使胡人之国,被张宗周扣押二十年,最后因为交流不顺而导致的一场,从而丧命,留下的遗言掀起的家仇,为整个故事拉开了序幕,也预示着今后主人公命运的坎坷。这也是梁老先生一贯的写作方法。 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想法,
  
  武侠小说中虚构的江湖如此,而现实中的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当年的国恨,到了张丹枫这一代,虽然明朝腐败,但除了边境之地的人们外,其它内陆地区虽然也会遭受个中赋税压力,担心着哪一天胡人会杀到家门口,但总体而言,还是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在历史的抉择关口上,张丹枫选择了牺牲小我,忘掉方面的国恨,把守护了几代人的珠宝财富,拱手相让呵呵自己的仇家,只为了可以保护住那些苦难的百姓,只为了心中珍惜的正义,从而成就了一代大侠张丹枫。
  
  这也正像在朱军版的天龙八部的少室山决战之时,在慕容博以萧锋出兵为条件的交换中,萧锋因念及苍生而不可能答应,被无名老和尚称为真正的大侠。 是啊,王图霸业转头空,一将功成万骨枯。张丹枫牺牲了个人利益,换来了千千万万人也包括他自己的安定生活,传武功于霍天都,丧偶霍田都创立天山派,从而名扬江湖。
  
  而轮到女主人公云蕾,她的出场方式也很独到。自小目睹爷爷死去,幼小的心灵早早的充满了血海深仇,苦练武功,然后出道江湖。刚开始认识像丹枫时的开心,转眼间变成师兄,然后是一直寻找的仇人的儿子,让云蕾的心一直处于纠结与痛苦之中。而好不容易因为替国效力,能有机会两个人好好相处,加深理解,却被迫答应大哥云重的绝不能与像丹枫结婚的条件,再但无父母相认后遭遇的一切痛苦。后来得到妇女的谅解,最终与张丹枫走到一起,也算是苦尽甘来,成就一段号姻缘。 我个人不太喜欢的是,结尾虽然合乎情理,却总感觉有点过于简单了。
  
   书籍的后面还附了一套还剑奇情录,是对萍踪侠影录的某些情结的补充解释,写的不算出彩吧。 总体而言,萍踪侠影录害怕值得细细品位的。


  很早的时候,看过由米雪主演的《萍踪侠影》,感觉很不错,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然而,小说却是过了二十多年以后,方才初次接触。大约在半月之前,我在经常光顾的一家旧书店里,无意中看到这本装帧简朴的武侠小说,当时就被书里精美的插图吸引住,随后以一包廉价香烟的价格买了下来。当晚,躺在床上借着台灯柔和的光线,缓缓翻开纸张略有些泛黄的小说,不大一会儿,就完全被故事迷住了。之前,我不大读武侠小说,记得有一个酷爱读武侠小说的老友,曾经多次推荐我读几本古龙或金庸的作品,都因不感兴趣被搁在一边。可是,那天晚上,当我初读《萍踪侠影》之际,感觉异常兴奋,少年时看过的同名电视剧里的有关情节,不时在脑海中闪过。我真的很想和那位久未谋面的老友,像少年时那样坐在一起,一面喝着浓茶,一面畅谈读过的小说。直到第二天吃晚饭时,我终于忍不住抽空给这位老友发了一条短信,告诉他,眼下我正在读梁羽生的《萍踪侠影》,感觉妙不可言,并问他这本书同金庸的小说相比如何?发完之后,我立刻感到后悔,因为我不知道这位老友现在的境况如何,贸然给他发这种莫名其妙的短信,是不是有点荒唐可笑?不过,令我感到欣喜的是,这位老友很快就给我回了信息。虽然没看见他本人,我却也能想象出他侃侃而谈的样子,他告诉我:“《萍踪侠影》是梁羽生的代表作,当然不错。与金庸比各擅胜场,梁的文学功底深厚,文笔精华,金不如梁,构思流畅,梁不如金。因此,读金著要快一点。”


  很多很多年前看过这本书,虽然细节慢慢在记忆中模糊,但那种完美的感觉却沉淀了下来。今天偶然地匆匆过一遍,再次验证了记忆:张丹枫是完美男人。
  
  完美在于他风华绝世的外表、潇洒飘逸的举止、心怀大义的情怀,更重要的是他与云蕾那份纯净深厚的感情——没有猜忌、没有计较,只有一往情深的呵护、软语温存的体贴、峰回路转的成全……所有的折腾来自于外界,而不是两个人的虚伪与矫情。
  
  所以他完美得像个梦。回首眺望,感慨青春年少时曾坠入这样一个梦中。但是庆幸,多么美好的一个梦……
  
  完美的梦总是在花好月圆时戛然而止。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所以我们不会看到他们的鸡毛蒜皮。不会有男女吵架,然后各种气话一涌而出。比如男说在我最危机最痛苦的时刻,你在哪里。女说,你不要摆什么臭架子,脱不花好,你后悔了吧……好吧,这一看就是死鱼眼珠子的恶意发挥。
  
  在所谓珍珠的年华,遇见了这本书,迷醉过这个美好的梦。即便今天看来,仍然感叹。也许正因为看到了很多不尽人意,才珍惜书中的理想人物,也感慨曾浸润了这个梦的远去的岁月……而张丹枫,如清风明月,是如珠似玉的完美。


  那个少年,风流倜傥,武功盖世,足智多谋,却又那么多情。在他面前,云家三代都显得那么愚蠢和虚伪,愚昧得守着忠和孝,却终究也不过是愚忠愚孝一场,甚至于觉得云蕾都配不上丹枫,她在爱情面前太过懦弱和被动了。饶是丹枫一片痴情,这样的男子,世间少有。


  在梁羽生笔下的书生是见武见侠的。很喜欢书里每章用两联诗句作结又用两联对偶作为章回题,好像这种才有拍案说书的武侠意。最感动的是一众豪杰争先去张宗周府解围的章节,主仆情兄弟情青梅竹马,“浮萍漂泊本无根,落拓江湖君莫问。倘得涛平波静日,与君同上集贤台。”


  这是我的第一部印象深刻的武侠小说,也是我拥有的第一本武侠小说,更是我所有藏书中看过次数最多,早就已经翻烂的书。
  
  说不尽的往事悠悠。
  
  我看过的第一本武侠小说是梁先生的《白发魔女传》,第二本就是这部《萍踪侠影》。这两部书,是我爱上武侠小说的的根源。那一年,我读小学四年级。
  
  这本书的开篇,前面有好几页白描的人物画像,很有中国传统章回小说的风格。梁先生的诗词、楹联功底,在这部书里也有淋漓体现,每一回目都写得优美贴切。
  
  张丹枫更是梁著男一号的顶峰,白衣潇洒,文武全才,亦狂亦侠。坦白说,虽然金庸作品的整体水平比梁羽生要高,但金著里面并无一个男主角能像张丹枫那么完美--出生贵族,名门高徒,文能吟诗颂词,武能剑法妙绝,对国家忠心,对情人痴心,既有难忘恩怨,又能理智寻宝救国。
  
  最爱读张丹枫太湖寻宝的几回,因为我的家乡是苏州洞庭东山,跟书中描写的西山只有几里之遥。在那一年里,这本书被我翻来覆去读了几十遍,以致最后几页已经掉了。
  
  若干年后,看到重版的梁著,又买了一本收藏。可惜,梁著里面最经典的几部,《云海玉弓缘》,《七剑下天山》和《白发魔女传》都没有买,现在也买不到了,遗憾。
  
  最近在网上收集能买到的梁著,也读了该书的前传《还剑奇情录》和后传《散花女侠》。读着读着居然有种奇怪的感觉,梁著的水平参差不齐不仅在于某些书的情节粗糙,更在于文字的高下也很分明。《还剑》还能凑合,《散花女侠》的文字跟《萍踪》相去极远,莫非梁先生当年也有代笔?
  
  
  
  
  


  猶是書生此羽生
  
  裂笛吹雲歌散霧,萍蹤俠影少年行。風霜未改天真態,猶是書生此羽生。
  
  張丹楓好吟詠,亦狂亦俠,能哭能歌,真是有一番書生的氣質,儒俠的本色!
  
  這與金庸筆下的一些人物有所不同。作為兵器的摺扇、判官筆,乃至古琴等等,雖說其打鬥之用,妙雅無比;然仿佛仍然只是小說的陪襯,而非主角的精神。梁羽生的筆下,好似沒有如此多的“外門兵刃”,一柄長劍游四方,足矣!然而那盪氣迴腸,撼人情感的文化力量,則側重在了“笑傲江湖”的那一背景,與能哭能歌的“俠辭”中去了。
  
  這裡的“笑傲江湖”不是金庸那本書的意義,而是陳平原先生的一番理論。話是這麼說的:“‘仗劍行俠’指向俠客的行俠手段;‘快意恩仇’指向俠客的行俠主題;‘笑傲江湖’指向俠客的行俠背景;‘浪跡天涯’指向俠客的行俠過程。”(《千古文人俠客夢》)梁羽生的江湖,與萍蹤俠影的行俠背景,無疑是極富特色的。
  
  民族衝突、國仇家恨般的江湖類型使人容易聯想到金庸的“射雕”、“神雕”與《天龍八部》。其實細細品來,梁羽生的江湖,論豐富不及金庸;要論色彩,卻更顯厚重。將武俠小說賦上濃厚的歷史色彩,是梁羽生的一大獨創;然不少讀者云金庸後來在這一點上做得更為出色亦確是的評。如果說,在“行俠背景”這一大框架下,分有“歷史”、“人物”與“江湖”這三個要素的話,依我看來,金庸占了“歷史”與“江湖”;而梁羽生則占了“歷史”與“人物”。金庸的射雕三部曲並非只有三個主要人物的彰顯,而是包括了東邪西毒、二次論劍,九陰九陽的整個“大江湖”的構建。所以,讀至最後,“江湖”的印象總是更令人驚歎;“人物”的心酸,則少人唏噓了。梁羽生的江湖沒有金庸的宏大;歷史背景的構建,則可謂不相上下。就《萍蹤俠影錄》而言,土木堡事變這一背景,也同樣飽含了民族衝突、個人恩怨、政治權變與江湖好漢助威的種種看點。與“射雕”“神雕”的背景一同參看,陳平原先生“行俠背景”的這一說法,從意義上來說確實是造就武俠小說成功的一大要素。從時間上來說,“歷史”的重要,梁羽生更是率先把握到了呢!若輪到人物的刻畫,梁羽生則又精緻得多。要說這精緻的道理,則又回到了張丹楓的“亦狂亦俠,能哭能歌。”
  
  梁羽生讓筆下人物吟詠詩詞,傾吐情懷,這一特色,是金庸乃至古龍都不及的。這些或慷慨激昂、或纏綿悱惻的“俠辭”,道出了梁羽生最有力的傳統!“誰把蘇杭曲子謳?荷花十里桂三秋。那知卉木無情物,牽動長江萬古愁。”呀!牽動長江萬古愁!仿佛久久不絕於耳的迴響呢!一句詩,就帶出了身世中那份磅礴的豪情與刻骨的無奈。這種屬於中國小說特有的寫法,如此化用在武俠小說中,給世人提供了一種獨特、傳統、精緻的審美感受。梁羽生的詩詞運用,不同於明清小說中那“有詩為贊”的死板字眼。人物的吟詠,那真摯的“俠辭”,讓古典的文句又有了全新的活力。詩人如何寫的詩,往往很難稽考,我們不知李白喝了多少佳釀寫的將進酒,不知杜甫哀歎幾何寫的秋興。但在梁羽生筆下,詩詞不是掉書袋,而是自然的流露。主人公遇景抒情,慨歎身世的吟詠,讓人體會了一把“此時此刻,詩便成了”的快感。這種文學過程的體會,無疑是極新極完美的。
  
  若說古龍的文筆是有空靈感的,那梁羽生無疑具有一種優美雅致的筆觸。我說的這種感覺並非直觀,而是藏在文字和故事背後細細品味出來的。俠者,並非都是粗獷的豪俠。俠所說的話有時也是可以具有藝術感的,這一點點的藝術感,則往往畫龍點睛!如此這般,改朝換代遠了,江湖亦遠。萍蹤俠影錄的結束,人們不會念叨玄璣逸士與上官天野的門派之爭(小說本身也淡化了),因為這更像金庸“華山論劍”般的江湖味了。倒是張丹楓的經歷,他的身世、抱負、理想、愛情,久久留在人們心中。完備的人物刻畫,彰顯了武俠小說中梁氏特有的詩意精緻的審美印象。
  
  歷史和江湖造就了小說中的人物,學識的深厚則造就了梁羽生。初次閱讀梁氏的作品,已不可再深入了。只是再吟一遍“猶是書生此羽生”,俠膽文心的書生本色,方能一寫萍蹤俠影,莫測江湖吧!
  


   我已经很久没有看一部这么长的小说了。上一部长篇小说好像也是梁羽生的,白发魔女传,但是那时被里面的男猪气个半死,那么别扭那么纠结。可是这里的张丹枫与云蕾从开始的相识相知相恋,没有半点扭捏,两人的性情无比和谐。如果没有那段可笑的恩怨。我实在是无法理解云靖这小老儿,有那么深的仇恨,人家张宗周既没有杀你,也没有杀你家人,何必要求子孙后代都示张家人为大仇人。其实写到这里我就有点觉悟,若是我被放到冰雪几重天的北边受尽各种折磨二十年,然后还不得与家人相见,这比直接杀死自己还难受。可能是武侠小说里面动不动就是你死我活的,于是生命在这里变得不那么可贵。更令人在乎的却是节气。云靖能让玄机老人收的几个徒弟相约几十年来一同复仇,也让人纳闷。想来还是节气作怪。其实我还是很喜欢张宗周的,虽然他出现的场次有限,可是联想到他的儿子张丹枫的那番风姿,老爹定然也是不差。而且张宗周内心的各种隐忍让他更有魅力,可能我心里有点扭曲吧,光明正大,风姿翩翩的张丹枫不爱,去爱他爹。可能是我内心有太多母爱,对于可怜的事物总是很偏爱。就跟我亲爱的小毅一样。哎。他越可怜我越爱他。扭曲的我呀。


  如果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那么从李白开始,我们开始于天地间高歌《侠客行》。如果说世间真有一个侠客,那是张丹枫!丹枫,从第一次听见这个名字起,就让我惊叹于梁老的心思,好雅致出尘的名字,如枫丹白露,似纤尘不染,直不似凡间所有。该当有怎么样的一个女子才能与之匹配?只此丹枫二字,便带出了一份诗情梁老不仅让他有剑眉星目,无双人品,更让他聪慧绝伦,满腹才情,最难得的是一腔痴情,独钟于一人,最难忘,洞庭山庄中,临水而居“张丹枫所住的精舍建在荷塘之中,这时新月初上,睡莲摇曳,在月光之下,更显得分外清幽。月色澄明,荷塘泛影,只见张丹枫白衣如雪,倚槛沉吟,远远望去,就如人在田田荷叶之中,朵朵莲茶,翠盖红裳,围拥着一个白衣书生“亦狂亦侠能哭能歌。”对此情此景,便是世间万物也俗了。怕天下少女都要叹出一声“陌上谁家少年郎?”这样的一个王子,恰恰有一宝马神驹——照夜狮子。如此一人,岂能忍心令其独行于天地间?天幸,有一如花云蕾,如空谷幽兰,长伴君侧,方不负斯人。纵观历版萍踪侠影,俪影双双,唯黄海冰让张丹枫活过来。


  盈盈一笑,尽把恩仇了。  赶上江南春未杳,春色花容相照。  昨宵苦雨连绵,今朝丽日晴天,  愁绪都随柳絮,随风化作轻烟。


  在北京的几天每个晚上都在看这个电视,于是就把书看了。
  书,比电视好看得多。书很美。每一个风景描写,每一段穿插的诗词,还有双剑合璧的描写,都很惊艳不凡。
  电视让董洁来演云蕾,我觉得很合适,形象很贴切。云蕾,嗯,单纯。不过,当澹台镜明出现以后,我开始有点分不清这两个人物的性格。。。。呃,张丹枫你是因为云蕾先入为主么?还是你“小兄弟”叫上瘾了?。。。。
  至于男主角,我觉得不可能找到合适的演员,这个人物性格很复杂(是面面俱到几乎完美的那种复杂),既是书卷气十足,又洒脱豪迈,既胸怀天下,还满腔柔情痴情,英俊潇洒风度翩翩,狂妄放诞,真诚善良,还武艺高强,还是王公贵族(就是有钱有权的意思)。。。。(真是太复杂了。)
  至于故事,概括地说,就是情仇爱恨。各种情仇爱恨。电视剧里放大了谢天华与叶盈盈之间的情仇爱恨,虽然过度复杂了,不过书上也确实写得仓促了。
  最喜欢的段落是密室疗伤讲故事的那段,这个情节构思不错。。。让我想起射雕,不过比射雕更高一筹,不仅有密室外情节的推进,还交织着男女主角互相认识的过程,密室内外互相影响,才有了张丹枫没讲第三个故事但云蕾已知、用剑刺向张丹枫的状况(我总觉得如果张丹枫能讲出第三个故事,云蕾是不是能谅解呢?好吧。。。。我太天真了。。。)
  有人说云蕾配不上张丹枫,我倒觉得这是一种奇怪的阴谋论。普通女孩就没有资格享受完美男人的爱情么?何况云蕾不普通,云蕾与张丹枫的双剑合璧是独一无二的。传说两个人一起做同一件事情可以增进感情。我相信,双剑合璧了那么多次,早已心心相印无人可比(只是作者没有写出来罢了)。(可惜双剑合璧并不意味着谈婚论嫁的宿命,比如后续的小说。。。)
  对于书上的其他男女配角,我隐约觉得,配对有点太迅速了。。。
  虽然有各种幼稚,不过真的是一部很美的小说。和张丹枫一样,书卷气十足,又洒脱豪迈。


   严格说来,梁老的《萍踪侠影录》是我看的第一部武侠小说,至少是完整看下来的,不得不说梁老的才华,我不是很懂诗词,却也能体味书中诗词的妙境,以往看小说我都自动跳过诗词,可是看这本书我是细细品味,尤其每回的标题,大概能揣摩出这回要讲什么了。梁老说过张丹枫是他笔下他最爱的人物,这不是没有道理。张丹枫其人堪称完美,谋略才华皆超凡人,先不说他对为祖先报仇这件事,他能站在苍生角度,只记住自己是个中国人的境界就是难有人能有的,这样的话,云重云蕾之人就有点让人不欢喜了。张丹枫其人最让我佩服的是他的洒脱,随遇而安倒觉得肤浅了,在洞庭湖底被困的时候,他先是表现出对死的不甘,后来就想开了开始研究彭和尚的秘籍。在上官天野那里和上官抱着哭啊笑啊,真叫人眼界大开,这样的情痴,可谓是亦狂亦侠真名士,能哭能歌迈俗流。


   从未看过梁羽生的武侠,直至近日先生驾鹤西去,读到金庸所题挽联“同行同事同年大先辈;亦狂亦侠亦文好朋友”。才想到去读一读《萍踪侠影录》,去了解一下那位“亦狂亦侠真名士,能哭能歌迈俗流”的张丹枫。
  
   郭靖与黄蓉在牛家庄的那间密室中疗伤、张无忌在绿野山庄的机关内对赵敏所为、杨过和小龙女的“双剑合壁”、胡斐被困商家堡的铁厅,这些金庸武侠中奉之为经典的情节,却在《萍踪侠影录》中一一露出了影子。并非说金庸抄袭,这些情节确是经典,只是说,梁羽生确为一个新武侠时代的引路人。
  
   然而,金庸笔下大侠济济,一旦识得张丹枫,似乎就都黯然失色了。
  
   郭靖为“侠之大者”,死守襄阳,心怀黎民。丹枫恰逢“土木堡之变”,助于谦守北京、抗瓦剌,亦毫不逊色。然前者过于木讷,若不是碰上黄蓉,读来或许了无情趣;反观后者,初见云蕾,装个“穷酸”逗弄“小兄弟”,一句“黄酒可醉,汾酒亦醉;鱼肉固佳,芋头亦妙”仿佛黄蓉作风。
  
   乔峰身世飘渺,不为世容,却依旧豪迈。丹枫身负国仇家恨,心爱之人更与他家有不解之仇,但他豪迈之外,更胜在“不羁”二字。乔峰沉重得只能在憧憬中与阿朱塞上牧羊,而丹枫仅是能与云蕾并辔而行,便觉心旗摇摇,不可抑止。“人生几何?何必尽记起那些不快意之事。”
  
   杨过自是一片深情,他面对东坡《江城子》的感伤、他在崖上的纵身一跳,不知让多少人感叹他的痴情。可丹枫也不差,当那扇破旧的木门将云蕾关在了里面,将他关在了外面时,他就痴得只记得“小兄弟”了。他茫然地走着,直到遇到了另一个情痴——上官天野。两个情痴因情而识,因情而交,因情而惜。肆无忌惮,真情流露,共醉同歌,只因“难忘恩怨难望你,只为情痴只为真”。 丹枫的痴情可比拟杨过,但杨过虽然风流潇洒,却没有多少学问,没有丹枫身上的诗人气质,名士风采。
  
  PS:丹枫的翩翩风华大概只有一个纳兰可比吧。
  
  
  
   盈盈一笑,尽把恩仇了。赶上江南春未了,春色花容相照。
   昨宵苦雨连绵,今朝丽日晴天。愁绪都随柳絮,随风化作轻烟。
  
  2009.2.11
  
  


   这两天在校内上看到很多分享在谈金庸的武侠,这使我想起前些日子自己也曾想撰文谈谈武侠。不过后来草稿只写了不多就感到才思枯竭,复读草稿又感到不堪入目,于是只好揉成一团丢进纸篓。自己都不愿看的东西拿出来给别人看,实在是罪大恶极(应试作文不在此列)。
   总结上次失败的原因,大抵是野心太大,想要面面俱到,却又力不从心,故而处处都是半吊子,不痛不痒看了闹心。此处插句题外话,我近来发现很多的苦闷都是起于野心太大,或许只有认识到生之有涯才能真正走向成熟吧!
   鉴于上次的教训,这次仅拟讨论两个人物,两个在我心中真正可以称得上侠的人物,一是梁大侠笔下的张丹枫,一是金大侠笔下的令狐冲。为何是此二人?我以为侠者,不仅在绝世神功,更在于一种精神境界。此二人生性洒脱,不为世俗所累,最关键之处在于这种洒脱生而即有,与是否练成绝世神功并无半点关系。倘若先有绝世神功,再蔑视世俗,味道就变了。张丹枫摆着可能的皇帝不作,为天下苍生谋福祉,帮敌手,这算得上一种洒脱吧?至少是超脱于名利之外了吧?而至于令狐冲,这种洒脱则表现的更为明显,和田伯光称兄道弟开怀畅饮,给一群尼姑作掌门,和大魔头结拜兄弟,在他眼里压根没有世俗规矩这一说。
   两个很浪漫的大侠,两个很完美的爱情故事?个人以为还可深入探讨。事实上在这两个浪漫的故事里蕴含着一个悖论。无论张丹枫还是令狐冲,都被梁大侠或是金大侠赋予了绝世神功,以便与他们生来即有的超凡脱俗的浪漫性格相得益彰。可矛盾也在这里了。如果离了绝世神功,这种洒脱会变成什么呢?妄自尊大?目空一切?自命不凡?让我们想象一下两个生来即蔑视一切世俗规矩不为尘世所累的少年却连个小喽啰都斗不过而四处碰壁的悲惨故事,还有何浪漫可言?
   现实生活永远不可能如斯浪漫。这就好比倘若我不愿为几个破学分折腰,让南郭先生谋杀我的大把时间而蔑视一两门课程,最后以悲惨的低分收场。这种行为是怎样的一种性质呢?懦夫,逃避,无能,还以豁达为借口!这就是现实,毫无浪漫可样。
   所以为什么我们爱读武侠,因为武侠里有现实中寻不到的浪漫。等我以后有了孩子,姑且把《萍踪侠影录》和《笑傲江湖》拿来给他(她)作启蒙读物吧!
   2010-7-17
  后记:
   此文写就尚不足24小时即深感不妥。在愁眉紧锁向食堂踱步之时忽而想到,现实中只怕也有如斯大侠,只不过是两位洋大侠罢了。比尔盖茨和乔布斯两位闯荡IT江湖的侠客,既有生来的洒脱亦练就一身绝世神功。一个在哈佛的时候就昼夜颠倒,思维活跃甚异于常人,最后竟而辍学不念,say no to Harvard;另一个也没混到单身证明(Bachelor Degree),听课亦随其所好,研习美术书法,在开发Mac时竟大为有用,成名后也是永远一身休闲装出席各种场合,怎一个潇洒了得?此二人缔造的IT帝国又有谁人能及?一身绝世神功指东打西,指南打北,当者无不披靡。只得慨叹艺术确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只可惜我等小辈恐怕穷极一生也难望其项背矣……
   2010-7-18
  复后记:
   近日复读《笑傲江湖》,深感幼时懵懂,于其中的奥妙之理实难悟得;现下见得字里行间妙义无穷,随手批注甚感畅快!其实以平常心处之,一切随缘,人生亦不过百年而已矣。我即便是那连小喽啰都斗不过的悲剧主角又能如何?
   2010-7-19


  我的第一本武侠爱情小说,看了又看。终于有一天,被老妈发现,打了一顿,书也被没收。灰暗高中时代的记忆之一。。。。


  萍踪是我看过的第一本武侠书,当时,我11岁. 一个卖菜的女同学借给我看的,她在老师的眼里是个聪明机敏的女孩子,但也是个坏学生. 那是一本残破的书,我却看得津津有味,废寝忘食。经常跟那个女同学讨论其中的细节。以至于被老师发现,告诉父母,不让我跟她多接触。
  
  白马书生,长歌当哭,潇洒出尘的形象从此在我心中生了根,发了芽。在后来的岁月中,我常常问自己,世上可还再有张丹枫这样的风华绝代的男子,可供我爱慕,迷恋?我可否遇上如他对云蕾般温柔,爱怜的情人?
  
  似乎再也没有了。现实与书的差距是如此之大,我只能再一遍遍地,翻开书本,去重新追寻那远去的少女情怀。


   独立苍茫每怅然,恩仇一例付云烟,断鸿零雁剩残篇。 莫道萍踪随水逝,永存侠影在心田,此中心事倩谁传?
   我相信每一个有武侠情结的人读到这一番话时都会莫名的激动起来,这就是梁羽生神作《萍踪侠影录》的开篇词,是我心中最好的一部梁氏武侠。
   也许像我这种90后喜欢梁羽生的人很少很少,因为年代久远,也因为武侠之风不再,也可能是因为文化底蕴不够而无法理解。但我觉得更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这一代人的浮躁和肤浅。我们会喜欢金庸似的斑斓绚丽,我们也会喜欢古龙似的放荡不羁,我们甚至喜欢网络玄幻武侠写手的胡编乱造,但我们无法欣赏梁羽生,无法欣赏中国水墨画的淡雅、简明之美。
   最初读武侠,我喜欢的是金庸,后来在叛逆的青春期我又喜欢上了古龙,但是在高中阶段再读武侠时,我不得不承认我当初的浅薄,我误读了梁羽生,我用世俗商业化的、感官化的标准去衡量一个有深厚中国文化底蕴,如传统山水画般干净的文人,这是对中华文化的不敬,对文学反低俗化的亵渎。
   当然这部书也有它的不足之处,张丹枫的形象固然接近完美但他未免不够快意恩仇、不够江湖儿女。而云蕾的形象不免单薄,明显的感觉配不上张丹枫。整体情节也略显俗套,但这并不能改变我对它的喜爱,我喜欢这部小说里原创的磅礴大气的诗句;我喜欢这种纯粹热忱的家国情怀;我喜欢他能把不入流的武侠小说写成文化典籍、历史正剧的能力;我拜服于梁老的博学与睿智。
   这部书中的诗句我摘抄了不少,每每读来都会满口芬芳、精神一振。除去开篇词,我还喜欢那句张丹枫的评价“亦狂亦侠真名士,能歌能哭迈俗流”,不愧一代传奇男主角;痴情时吟一句“难忘恩怨难忘你,只为情痴只为真”,天下情痴同为一家;物是人非时想到那句“那堪重过伤心地,黄叶西风总断肠”,肃杀之气立即袭来;释然了便道那句“萍踪寄迹,何必追问来源,流水行云,本应各适其适”,不愧超脱,不愧逍遥;还有那句“从今野鹤闲云伴,不悔情痴不悔真”,它帮助我坦然面对这生活;甚至于一句“胸中有誓深如海,肯使神州竟陆沉?”都会让我油然而生一种壮志豪情。
   也许这个时代仍需这样一种武侠,它不够传奇,不够刺激,但它属于中国,属于文人!


  《萍踪侠影录》是梁羽生大师的成名作,道尽“莫道萍踪随逝水,永存侠影在心中”,且看张丹枫对云蕾如何侠骨柔情!      梁羽生先生小说以实在的文史知识和古代诗词见称。语言文采飞扬,字里行间透出浓郁的书卷气,故事中常常将诗词歌赋、民歌俗语点缀其间,可能因此我从小爱看他的小说的原因之一吧!先抄录其中两首诗于此:      萍踪侠影之【浣溪沙】   独立苍茫每怅然,恩仇一例付云烟。断鸿零雁剩残篇。   莫道萍踪随逝水,永存侠影在心田。此中心情倩谁传?        萍踪侠影之【清平乐】   盈盈一笑,尽把恩仇了。赶上江南春未了,春色花容相照。   昨宵苦雨连绵,今朝丽日晴天。愁绪都随柳絮,随风化作轻烟。    先生由去年驾鹤西去,由此缅怀之!


  犹记得这部小说是在初中时看的吧,当时我们那一大家子人都喜欢看武侠小说,我也不知道是从哪个堂哥的手里抢到的!     到现在记得最最清楚的,这个故事里云靖出使瓦刺被扣,牧羊为生,可能那时候刚好看过苏武牧羊的故事,觉得那云靖的精神真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可贵!     《萍踪侠影录》是梁羽生先生的成名作,书中道尽那“莫道萍踪随逝水,永存侠影在心中”,更是说尽了张丹枫对云蕾的侠骨柔情! 先生的小说以实在的文史知识和古代诗词见称。语言文采飞扬,字里行间透出浓郁的书卷气,故事中常常将诗词歌赋、民歌俗语点缀其间!可能正是如此,我会喜欢梁羽生的小说,虽比古龙,金庸的情节描写稍逊,但文化底蕴却比古龙的好之甚多!因而看的最多的也是梁大师和金庸先生的小说!     正如书中的两首词,张丹枫对云蕾的侠影柔情,之后两人的一笑泯恩仇的心情跃笔而出,不只好过多少的文字描写!      萍踪侠影之【浣溪沙】   独立苍茫每怅然,恩仇一例付云烟。断鸿零雁剩残篇。   莫道萍踪随逝水,永存侠影在心田。此中心情倩谁传?        萍踪侠影之【清平乐】   盈盈一笑,尽把恩仇了。赶上江南春未了,春色花容相照。   昨宵苦雨连绵,今朝丽日晴天。愁绪都随柳絮,随风化作轻烟。   梁羽生先生的其他作品里也是诗词尤多,由此可见其文化底蕴之深厚!  去年先生驾鹤西去,由此缅之!


   这本书,六百多页,三天读完。
   虽说是武侠小说,但我读书时仍侧重于爱情部分,大部分的打斗场面只是一掠而过。说来有些惭愧,大概是前些天看言情小说看得有点痴痴呆呆了。
  
  
   张丹枫,侠义之士,武艺高强。对我来说,这么一个男主角已经足够了,他可以带给我最美好的想象,亦可与女主角配成一对壁人。
  
   但云蕾,还是比不上脱不花。
  
   一开始,我就不太喜欢云蕾,固执别扭,但比起其他几个,她还是比较好的,直到脱不花出现。
   脱不花第一次出场,我以名取人,这名字这么难听,人肯定好不到哪去,铁定比云蕾差。果然,第一次,她给我的印象是刁蛮任性。
   但第二次,她着实把我惊着了,也把我感动了。她会找人去救张,这我不意外,我惊的是她居然为张自杀了。
   我一直不赞成以身徇情,我认定这是世界上最愚蠢的做法。大千世界万万好,再怎样也用不着为了一个情字去死。我这人最贪图享受,最贪生怕死,所以做什么事都小心翼翼,缺乏勇气。
   不管脱不花是一时冲动还是爱张爱到难以自拔的地步,她一刀插入胸膛都需要极大极大勇气,也需要极深极深的感情。我佩服,很佩服这样的人,虽然我做不到,但我会为这样的人感动。
   反观云蕾,虽她也有她的好,但她缺乏勇气,她先是被她爷爷的血书绊住,又被她哥哥阻住,最后还出蹦来个没死的爹爹。情节越是推进,我就越觉得她软弱,即使大部分人会和她一样。也越觉得她比不上脱不花。
   当看到脱不花死时,我有点怪张的愚钝眼拙,怎么没一开始看见脱不花的好,偏偏认定云蕾呢。
   不管怎样,他认定云蕾,我认定脱不花了~
  
  
  
  


  《萍踪侠影》的出现,具有是划时代的意义。此书文学成就之高,内涵之广,人物塑造的之经典,奠定了新武侠在文学中的地位,同时也奠定了梁羽生在六七十年代无人能及的武侠大宗师的地位。   相信读过这本书的人,一定会对张丹枫这个角色佩服的五体投地。当时的文学家喻之为:亦歌亦哭,亦狂亦侠。就像竹林七贤中的嵇康,阮籍。张丹枫是梁羽生本人的写照。   我从小喜欢历史,但真正让我佩服的历史大家只有梁羽生。《萍踪侠影》包涵的历史内涵,我真的佩服佩服。   这本书比之鲁迅的经典文章,苏轼的《赤壁赋》,都丝毫不差什么。佩服!佩服!


那是啊,金庸的男主角除了孤儿就是孤儿,各种生命潦草!就没一个风流倜傥白衣飘飘的…


哈哈,唯一有点点类似的大概是陈家洛,可是陈家洛跟张丹枫差得十万八千里啊。


还好意思提陈家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玩意……金庸史上最差男主角!等有空我也看看萍踪侠影!


啊,你居然没看过这部经典作品啊?为你感到由衷遗憾!!


想不到你竟然去看书了


嗯,书还挺好看的,电视篡改得太多了。


萍踪侠影……


90后!呵呵,看梁羽生的确实不多了,他的清隽文气已成绝唱……


嗯嗯,我是一个奇怪的90后,我真的喜欢梁羽生这种风格。。。会不会老了啊。


我对脱不花印象不深,我也不喜欢这个名字


我总是很羡慕一本书两三天读完的人,我从来没试过读这么快,不知是啥感觉


其实读得快也不太好。。。会错过很多精彩


和你一样 我钦佩脱不花的勇气和痴情 遗憾云蕾配不上张丹枫 可能是作者没有更多的对云蕾心理矛盾和挣扎着墨的原因。。。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