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水云间

琼瑶 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08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

琼瑶  

页数:

222  

Tag标签:

无  

前言

写在2004年“琼瑶全集”出版前今年年初,长江文艺出版社,送来一个企划案,希望能够再次出版我的“全集”。对于这个企划,我当时并没有很大的兴趣。因为,若干年来,我的书已经在内地出版得乱七八糟了。自从1989年起,我也曾两度授权给内地的出版社,出版我的“全集”。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出版品纷纷到期。内地的出版情形,一直是我的“痛”。几乎每本我的著作,都有盗版。除了盗版之外,还有许多冒牌的“伪书”。尽管我有合法授权,违法的书籍却照样出版。于是,在书店中,可以看到我的真书、伪书、盗版书……各种版本,大大小小,五花八门,形形色色。其中,让我“最痛”的是那些伪书,看到它们公然用“琼瑶”的名字出版,内容却荒诞不堪,真使我欲哭无泪,投诉无门。因而,长江文艺出版社提出“全集”计划时,我不禁怀疑的问:“盗版书早已充斥在市面,正版书还有人买吗?”对方很肯定的告诉我:“这就是我们要出全集的原因,总要有一家出版社,把你的全部作品,作完整的、有系统的出版,让正版和盗版优劣立现。而且,有了正式的全集,冒牌书也就无所遁形了。”长江文艺出版社说服了我,所以,我再次授权文艺出版社”,是充满了期盼的。期盼这套书能给他们,出版这套全集。在出版前夕,我对“长江够印刷精美,设计精良。能够真正遏止住盗版、伪书的歪风。当然,在市场并不缺乏的情形下,长江文艺出版社还有决心要出版这么庞大的一套书,我也对他们的热忱和勇气,充满了敬意。写这篇短文前,我翻开一本旧著,看看原来的“自序”,这一看,不禁心头一惊。怎么?上次那篇“自序”,居然是1989年写的。距离现在,已经有15年了。时间到底是什么东西,会这样不知不觉的流逝?忙忙碌碌中,我又送走了许多个朝朝暮暮。日月迁逝,春去秋来。我眼看园中的树木,叶子由绿变黄,又由黄而绿,周而复始。但是,我的头发白了,却无法变黑。时间对人类是很吝啬的。人生,能有多少个15年呢?这15年,我到底做了些什么?检点书名,发现我又写了好多书,从当初的43部,到如今的64部。其中的“还珠格格系列”,长达250万字,可说是我最近的代表作。“梅花烙”、“烟锁重楼”、“苍天有泪”都是我自己很喜欢的作品。原来,这15年来,我并没有休息。虽然,每出版一本新书,都像考试,我是一个完全缺乏自信心的人,对成绩常常没有把握。但是,不管成绩单的分数是好是坏,读者对我是褒是贬,我一路走来,不曾松懈。出版“全集”,总会有些顾虑。曾经有媒体访问我说:“你出版这套全集,是不是意味着,以后不会再写作了?”我想,在许多人心目里,都认为“全集”是“身后事”,只有盖棺定论,才知道“全集”共有多少部。偏偏我是一个“诸事不忌”的人。我笑着回答:“15年前,我已经出版全集了,那时是43部书,之后,我又写21部。如果上苍对我特别照顾,说不定我还能写21部呢!”当然,这完全是在说笑话,我也知道,岁月不饶人,写作生涯,并不轻松,劳心劳力又劳神,我的大好时光,早已消磨在一个个的“故事”里。最近,我深受“坐骨神经炎”的折磨,无法再久坐书桌之前,以后再想完成像“还珠格格”那样的作品,是根本不可能了。但是,在这部“全集”中,我依然希望能有一本新书。是有关我的生活、思想、经历、感觉……的散文集。这本散文集,连书名都有了,腹稿早已打过千千万万次,只欠我去一个字一个字写下来。(你看,写作就是这样,有腹稿,有计划,有书名,都不等于存在,必须真正完成了,它才存在。)出版社问我,是不是要修正改写某些作品?我真的不曾这样想过,我的作品,在不同的时期和年代,有不同的思想和笔触,不论它是幼稚的还是错误的,它都是我的一部分。我不想改变它,就让它带着我的幼稚和缺点,用“本来面目”和读者们见面吧!只是,在“我的故事”一书中,那篇后记之后,我又添加了后记的后记,补充这15年来的“后续”。我的作品,一直在叙述一个不变的主题,那就是“爱”字。男女之爱、朋友之爱、手足之爱、父母之爱、国家之爱、民族之爱……写不尽人生的爱。在这些爱的故事中,我难免有重复的对白,或大同小异的情节,这是我的缺点。有些对白,我虽尽力做到流畅,但是由于我的出身,使我的“语言”很“琼瑶”化,(其实,是很“琼瑶家庭”化,在我家里,成语的运用,是普通之至的事。)再加上两岸对白有很大的差异,可能有些内地读者,对我的语言不能适应。这是我无可奈何的事。至于文字,我也有“不够用”的感觉,常常觉得自己写得不好,“才尽于此,力不从心”。但愿读者抱着宽容的态度,来看我的作品。在这漫长的写作岁月中,我也写电视连续剧的剧本,在我心里,剧本的创作和小说的创作是同样重要的。剧本比小说还难写,因为剧本只能用动作和对白来交代剧情,不能大篇幅的作“内心描写”。我的剧本也是我的创作之一,只因为写得比较仓卒,没时间再去校对它,因而不想出版。我在“天上人间”最后一场戏后,写了两句话:谨将此剧献给全天下相信人间有爱的朋友电视剧播出之后,很多媒体访问我,问我为什么要写这样两句话?我回答说:“你不觉得现在很多人,都失去了爱人和被爱的能力了?在目前的社会形态上,许多人心狠手辣,才能得到一席之地。为了生存竞争而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更是人之常情。逐渐的,大家都不相信人间有爱了,甚至会嘲笑那些还相信的人,觉得他们是幼稚的,不成熟的,不食人间烟火的,只会作梦说梦话的人。不相信人间有爱的人,如何去爱人和被人爱呢?因此,他们失去好多心灵的飨宴,失去了好多痛楚和狂欢。没有痛过,没有爱过。没有哭过,没有爱过。没有笑过,没有爱过。没有爱过,等于没有活过!”这是我由衷的看法,好希望,人类永远不会失去爱的能力!那么,生命里才有奇迹,活着才有意义。所以,我把这套全集,献给还相信人间有爱的朋友们!琼瑶写于2004年6月23日黄昏

内容概要

  《琼瑶全集48:水云间》梅若鸿和杜芊芊第一相遇是在苏堤上一个叫做“望山桥”的地方,梅若鸿被杜芊芊的美丽惊呆了,他迫不及待的要把芊芊带回“醉马画会”给朋友们看。在这里,芊芊看到了有生以来看过的最新奇的一群人:汪子默、汪子旋兄妹和一奇三怪。她爱上了若鸿,爱上了“醉马画会”爱上了若鸿的水云间。然而若鸿不敢接受芊芊,却把她推给了汪子默一个年轻有为的画家为芊芊打破了终生不爱的誓言,看着芊芊和子默在一起,若鸿又无法抑制自己的心。他爱芊芊,却把默默爱了他三年的子旋当成了芊芊。爱情的力量之强大令人不敢相信,芊芊为了鸿在胸前纹上一朵红梅花,若鸿却还是冲破杜家上下、醉马画会全体人员的反对接受了芊芊。这时子旋却怀上了若鸿的孩子,险些流产住进了医院。这让子默非常地疯狂,以致于做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举动:他雇人到画展上买下了若鸿的心血之作,然后到杜家大院在庆祝的人群面前烧掉它们,若鸿为了救画双手受了伤,然而受伤更重的是他的信心、他的斗志和芊芊的心以及所有人的心。“水是西湖云是天,踏遍红尘路,结伴水云间”。

作者简介

琼瑶,本名陈喆,台湾最著名女作家、影视制作人。著有60多部言情小说,本本畅销,拍成影视,部部卖座,赚尽海内外华人的爱与泪,人称“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琼瑶”。琼瑶作品感人至深、可读性强,让三代人流尽热泪,成功囊括在世的几乎所有年龄层读者,成为“钻石级”纯爱代言人。其各时期不同风格代表作品均为其拥趸们竞相收藏。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民国十八年,杭州西湖。梅若鸿和杜芊芊的第一次相遇,是在苏堤上面,那座名叫“望山桥”的桥上。事后,梅若鸿常想,就像白蛇传里许仙初见白素贞,相逢于“断桥”一样。这西湖的“望山桥”和“断桥”,都注定要改写一些人的命运。所不同的,白蛇传只是传说,女主角毕竟是条蛇而不是人。这“望山桥”引出的故事,却是一群活生生的,“人”的故事。那天,是“醉马画会”在“烟雨楼”定期聚会的日子。一早,梅若鸿就兴冲冲的,把自己的画具、画板、颜料、画纸……全挂在那辆破旧的脚踏车上。他这天心情良好,因为,天才破晓时,他就从自己那小木屋窗口,看到了西湖的日出。小木屋坐落在西湖西岸的湖边,面对着苏堤,每次,西湖的日出都会带给他全新的震撼。湖水,有时是云烟苍茫的,有时是波光潋滟的,有时是朦朦胧胧的,有时是清清澈澈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湖水都有不同的风貌,日出都是不同的日出。这天一早,梅若鸿就“捕捉”到了一个“崭新”的日出。他画了一张好画!把这张刚出炉的“日出”卷成一卷,他迫不及待的要把它拿给醉马画会诸好友看,尤其,要拿给汪子默和子璇看!于是,骑着那挂了一车琳琳琅琅画具的车子,胳臂下还夹着那张“杰作”,他嘴里吹着口哨,单手扶着车把,往“烟雨楼”的方向快速的骑去。那正是三月初,西湖边所有的桃花都盛开了。苏堤上,一棵桃花一棵柳,桃花的红红白白,柳树的青青翠翠,加上拱桥,加上烟波渺渺的西湖,真是美景如画!梅若鸿真恨不得自己有一千只手,像千手观音一样。那么,他每只手里不会握不同的法器,他全握画笔,把这湖光山色,春夏秋冬,一一挥洒。他曾写过两句话,贴在自己墙上:“彩笔由我舞,挥洒一片天。”可惜,他就是没有一千只手,怎么挥洒,也挥不出一片天空!这墙上的两句话,后来被子默在前面加了两句:“把酒黄昏后,醉卧水云间!”子默加得好,他太了解他了。所以梅若鸿常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子默也!但是,子璇看了,却不以为然,又把子默这两句改成:“踏遍红尘路,结伴水云间!”多么灵慧的子璇!已经把梅若鸿这十年来的流浪生涯,作了一番最美丽的诠释。从此,梅若鸿就给自己那小木屋,取了一个名字:“水云间”!叶鸣和钟舒奇等好友为它加盖了篱笆,篱笆院有个门,门上,子默亲自为它题了三个大字:“水云间”。子璇又找来一个风铃,挂在屋檐下,铃的下端,吊了个木牌,上面也写着“水云间”。于是,对醉马画会来说,这木板搭成的、简陋的“水云问”,就和子默那幢有楼台亭阁、曲院回廊的“烟雨楼”有同等地位,也是大家聚集聊天的所在。但是,论“书室”的条件,那当然是烟雨楼好,何况烟雨楼每次聚会,大家都可以画子璇。可爱的子璇,从来不吝啬她的胴体、她的容貌、她的姿态、她的青春……好像这些都是画会所共有的!子璇真是个“奇女子”!就是可惜跟了那个全然不了解艺术的谷玉农!梅若鸿就这样,想着他的“日出”,想着子默的友谊,想着烟雨楼的聚会,想着子璇的潇洒……骑着车,上了苏堤。经过了第一座桥,又经过了第二座桥,这苏堤上有六座桥,梅若鸿从来记不住每座桥的名字。经过第三座桥的时候,他不知所以的感到眼前一亮,像是有什么闪闪发光的东西在桥上闪耀。他本能的放慢车速,定睛看去。只见一个穿着橘红色碎花上衣、橘色长裙的年轻少女,正凭栏远眺。少女似乎听到什么,蓦然一回头,和梅若鸿打了一个照面。天哪!梅若鸿立刻被“震”到了,世间怎有这样绝色的女子!他脑中第一个闪过的念头就是:真该把她带到烟雨楼去,给众人开开眼界!他的车子已经经过了拱桥,往桥下快速的滑冲下去,他不住回头看美女,根本没注意到有个小男孩正扬着一个风筝,奔上桥来。那“美女”眼看若鸿的车子,对小男孩直撞过去,就失声尖叫起来:“小葳!小心自行车!小心呀!”若鸿一惊,回过头来,这才看到已逼在眼前的小男孩,他吓了好大一跳,慌忙别转车头去闪避。这一闪,整个车子就撞上了桥柱。“砰”的一声,车子翻了,画笔画具散了一地,他摔下车来,摔得七荤八素。从地上爬起来,才看到那小男孩拿着风筝,对着他嘴张大嘴笑。他正想发作,却一眼看到自己那张杰作“日出”,已随风飞去。他慌忙伸长了手,要去抓那张画,追到了桥上,差点又撞在“美女”身上。然后,他眼睁睁看着自己那张杰作,竟飘落湖心去了。他急急的仆在桥栏杆上,对桥下一条游船大吼大叫:“喂!船上的人!你们帮忙接住那张画!看到没有?就是飘下去的那张画……”P7-10

后记

一九七一年,我写了一系列的中篇小说,背景是明朝,收集在我《白狐》一书中,早已出版。事隔二十年,我从事了电视连续剧的制作,非常狂热于剧本的研讨,和题材的选择。适逢台湾开放赴大陆制作电视节目,而我在阔别四十年后再回到大陆探亲,惊见故国河山,美景无限。处处有古典的楼台亭阁,令人发怀古之幽思。于是,我们开始赴大陆拍摄了好多部以民初为背影的戏剧:《婉君》、《哑妻》、《雪珂》、《望夫崖》、《青青河边草》……等。去年,我和我的编剧林久愉,选中了我的三部中篇小说,决定制作成一系列的连续剧,取名为《梅花三弄》。《梅花三弄》中的三个故事,分别取材于下:(一)梅花烙——取自《白狐》一书中之《白狐》。(二)鬼丈夫——取自《白狐》一书中之《禁门》。(三)水云间——取自《六个梦》一书中之《生命的鞭》。我和林久愉,开始重新整理,加入新的情节,新的人物,来丰富这三个故事。整整经过了一年的时间,才把三部剧本完成。因为每部戏剧多达二十集(二十小时),加入及改变的情节非常多,几乎只有原著的“影子”,而成为了另一部新作。于是,我决定把这三个故事,重新撰写,以飨读者。《梅花烙》的时代背景,改为清朝。除了《白狐》这一个“是人是狐'的“谜”之外,其他情节,已和原来的“白狐”相差.甚远。只有女主角,仍然用了“白吟霜”这个名字。当然,这个故事完全是杜撰的,千万别在历史中去找小说人物。我一向对于中国人的“传统”非常感兴趣。曾把一部二十四大本的《中国笔记小说》从头看到尾。中国人相信鬼,相信神,相信报应,相信轮回,相信前世今生……最奇怪的是:中国人相信“狐狸”会修炼成“大仙”,有无穷的法力,且能幻化人形,报恩或报仇。对这种说法,我觉得非常稀奇。但是,在我童年时,长辈们仍然津津乐道“大仙”的种种故事,我听了无数无数,印象深刻。《梅花烙》从烙梅花,换婴儿开始,到皓祯心碎神伤,带着吟霜去找寻前世的“狐缘”为止,整个故事充满了戏剧性。事实上,人生很平淡,有大部分的人,永远在重复的过着单调的岁月。我认为,小说或戏剧既然是为了给人排遣一段寂寥的时光,就应该写一些“不寻常的事”。《梅花烙》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戏剧性的“传奇”。也只有发生在那个年代的中国,才有的“传奇“。《鬼丈夫》和《禁门》的基本架构,变化不大,是三个故事中,维持原小说韵味最多的一个。故事背景,改在民初,故事发生地点,移到了湖南的边城,带一些苗族及土家族的地方色彩。故事中,增加了“紫烟”这条线,增中了“老柯”这段情,增加了“面具”的安排,也增加了很多新的人物。对于“捧灵牌成亲”的痴情,和身为“鬼丈夫”的种种无奈,有比较细腻的描述,自然比原来的“中篇”有更大的可读性。《鬼丈夫》的小说,因为我实在太忙,是由彭树群小姐根据电视剧本和《禁门》所改写的。《水云间》的故事,是三个故事中,最具有浪漫色彩的一个。浪漫的一群艺术家,浪漫的西湖,浪漫的时代,和浪漫的爱情。这故事惟有在“一湖烟雨一湖风”的西湖发生,才有说服力。可惜我的笔,写不出西湖的美。幸好有电视镜头,能捕捉住西湖的美。《水云间》虽然是个浪漫的故事,却是三个故事中,写“人性”比较深入的一部。透过“梅若鸿”这样一个人物,来写“现实”与“理想”的距离。透过三个女人和他的纠缠,来写“不太神话”的“人”!我写作的最大缺点,就是往往会“神化”我小说中的人物,也“夸张”了一些情节。我的朋友们常对我说:我小说中的爱情,世间根本没有。我听了,总会感到悲哀。《水云间》虽然是“不太神话”的,却也有它“神话”的地方。最起码,这书中的三位女性,芊芊、子璇、翠屏,都是近乎“神化”和“理想化”的!我深爱她们每一个!《梅花三弄》带着浓厚的中国色彩。《梅花烙》写“狐”,《鬼丈夫》写“鬼”,《水云间》写“人”。事实上,“狐”“鬼”“人”皆为一体,人类的想象力无际无边。三个故事,与“梅花”都有关系。隐隐间,扣着“缘定三生”的“宿命观”。写“睛”之外,也写“缘”。我一直对于“小说”二字,有我的看法:“小小的说一个故事。”所以,我“小小的说”,读者们不妨“随意的看”,别太认真了。希望它能带给你一些“小小的”感动,我就心满意足了。琼瑶一九九三年夏


编辑推荐

《水云间》:琼瑶全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水云间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