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佛教生活的艺术

净空法师 长江文艺
出版时间:

2011-1  

出版社:

长江文艺  

作者:

净空法师  

页数:

233  

Tag标签:

无  

前言

本书是一部关于佛教生活艺术的书。它集合了近现代最著名的高僧大德在论述佛教与生活之间关系的言论,提供给读者修学过程中一个参考和赏鉴的模本。这些虽都是高僧大德的一家之论,但有一个共同的宗旨,即是基于佛法指导下长期修证的心得和感悟,吉光凤羽,弥足珍贵,但散落人间,检拾不易,汇贯亦难,殊为可惜。今略加综合,以次编贯,脉络初备,精神并出,遽有满目琳琅之感,非仅省检拾之劳,亦且得共沐法雨,得增上缘之助,不可谓非有意义之事!佛教的宗旨是出世间的,但在修行时,又不离世间。佛教的实践者,兼具世间和出世间两种意蕴,所以丛林的生活也不离俗世的生活。在他们的修行中,依旧要讲求生活的艺术性、生活的道德性和生活的智慧,在某些时候,也要讲求养生之道,最终万途同归,达到悟道的目的。诸位高僧大德在长期的修证过程中,总结出了许多非常有意义的经验,并将他们所感悟的精神传导出来,就让有心于佛教认识或研究的人们得到了一个登堂入室的阶梯,它直接通向佛教艺术的生活。百丈怀海初悟,再参马祖,马祖目示绳床角拂子,于是即有“即此用,离此用”的公案。佛教生活的艺术也是如此,也是要“即此用,离此用”的。它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使读者由此达到人生的感悟,并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修证者和得自在的觉者。这就是要集合诸位高僧大德有关佛教生活艺术所修证的心得以供献给读者的本意,希望各位披卷一阅,能够借此而获得对佛教生活艺术的感悟,并真实获得增上之缘的帮助。谨此诚挚致谢太虚法师、黄念祖居士、李炳南居士、净空法师、星云法师、元音法师、圣严法师、王骧陆居士、于凌波居士、一行禅师!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部关于佛教生活艺术的书。它集合了近现代最著名的高僧大德如太虚法师、黄念祖居士、李炳南居士、净空法师、星云法师、元音法师、圣严法师、王骧陆居士、于凌波居士、一行禅师在论述佛教与生活之间关系的言论,提供给读者修学过程中一个参考和赏鉴的模本。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生活的艺术 生活的艺术:争空法师 附:问答 佛法不离生活:争空法师 佛法就是生活:争空法师 佛法与生活于凌波居士 佛法就在日常生活中 认识我们的心 五蕴世间 无常与无我 生自何来死往何去 伦理——人际间相对待的关系 人生苦乐的探讨 随缘——随的什么缘 到底有没有因果报应 如何使我们的感情与理智平衡 福、惜福、如何惜福 戒杀与吃素第二部分 生活与道德 学佛先从做人起太虚法师 生活与道德星云法师 一、道德与非道德 二、世间的道德生活 ……第三部分 生活的智慧第四部分 养生与健康第五部分 禅修与悟道

章节摘录

自性就是真心,学佛没有别的,就是要把真心发掘出来。妄心要舍弃掉,妄心是生灭心,妄心就是讲的念头,念头是虚妄的。前念灭了,后念就生了,生灭永远没有停止,这是妄心,叫妄念、妄想。要把妄想舍弃掉,真心就现前。真心是清净心,里头没有生灭的妄念,所以这个心生智慧,生的是真智慧,那个不是假的。由此可知,智慧不是从外面来的,是从清净心里面生的,是从禅定功夫里面生的。念佛法门是用念“阿弥陀佛”执持名号的方法,这方法、手段跟禅宗不一样,但方向、目标完全一致,净宗称作“一心不乱”,禅宗里面称为“明心见性”,一心不乱就是明心见性,所以方法不一样,达到的目标完全相同。每个宗派,每个法门,所用的方法都不相同,所谓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那是方法、手段、门径不相同,可是诸位要知道,都是成佛之道,到后来成就是相等的,完全相同,这就所谓“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佛说出这么多法门任凭选择,佛没有执着你一定要修什么,没有。佛没有定法可说,法门是你自己斟酌去选择,当然选择的条件不外乎要适合我们的根性,适合我们的程度,还要适合我们现实的生活环境,那我们修得就很快乐,就没有障碍。但是无论是哪个法门,决定不会违背觉正净,这就是佛法,这就是正法。如果叫你修的这个法门,你还是迷惑,你还是邪见,你心里面还有污染,这就不是佛法,不是正法。佛法在这个时代,邪正的辨别从这些地方去观察就决定不会有差错。现前这个时代,一定要很谨慎、很小心去辨别。佛在《楞严经》里面告诉我们,在这个大时代当中,末法五浊,浊就污染,我们今天不但是物质环境污染,人性的污染、心地的污染、精神的污染也已经达到非常严重的状况。这个时候,佛说世间“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辨别邪正,大乘经里头确实有标准,依照这个标准,邪与正我们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知道应该如何取舍,应该如何学习。而学佛入门之处,这是我们最关心的一个课题。我们学佛从哪里学起?佛在《观无量寿佛经》里面告诉我们“净业三福”,又说这三条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句话非常重要。三世是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诸佛,就说明不是修一个法门成就的,无量无边的法门,任何一个法门都能够圆成佛道,但是任何一个法门都要以这三条做基础。就好像我们盖房子一样,你盖几百栋房子、几千栋房子,形形色色,形相都不一样,美轮美奂,这个三条是地基,地基是相同的,都要建筑一个坚固的基础。所以三福是所有一切法门、所有一切诸佛共同的基础,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三条第一条是人天福报,第一句话“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第一条,我们要真把它做到才行,做不到是不行的,做到你才能得受用,你才能得利益,做不到那是假的不是真的。“孝”这个字,我们中国古圣先贤非常重视,可以说中国的文化基础就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殊不知印度的佛法也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首先,我们对孝要有一个正确的观念,什么是孝?中国的文字的确是世界上最完美的文字,它充满了智能,“孝”字是上面一个“老”字,下面一个“子”字,这两个集合起来,这会意,叫你体会这个意思,父子是一体。西方人有代沟,孝就没有了,哪有孝?是一体。上一代还有上一代,过去无始;下一代还有下一代,未来无终,无始无终是一个自体。这个西方人很难懂,我遇到一些西方外国人,他问我:你们中国人很奇怪,你的老祖宗已经几百年几千年,你根本就没有见过面,你为什么还要去拜他,还要去祭祀他?他们不晓得生命是一体的,这是孝的观念。过去无始,未来无终,这是讲纵的。横的方面讲,佛法讲“横遍十方,竖穷三际”,用一个符号来代表就是“孝”字,你才晓得尽孝之难。什么人能把孝做得很圆满,没有丝毫欠缺.给诸位说,只有成佛,孝道做圆满了。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孝道还缺一分,还不圆满。所以孝养父母,诸位要知道,不仅仅是养父母之身,父母的身当然要养,还要养父母的心,要养父母的志。这是释迦牟尼佛教给我们的,这是好老师。我们称释迦牟尼佛叫本师,根本的老师,佛陀教育的创始人,我们称他作本师。养父母之心,如果叫父母忧虑操心,这就不孝。于是我们就想到,如果我们念书,我们功课不好、不及格,父母担心、难过,这个不孝;在学校里品性不好,不听老师的话,父母又忧虑,这又是不孝;在家庭里面兄弟不和,不孝,父母心难过;家族不和,亲戚朋友不和,父母都忧虑、都忧心,养父母之心就不容易。让父母常常能生欢喜心,这是尽孝道。你踏进社会,社会里面,在你上面是有领导的人,在你底下,你有底下的干部,你能不能服从长官、爱护部下?能够与同阶层的互助合作,你的父母才能得欢心。于是我们就知道了,孝养父母涵盖了无量无边的行门。我们常常在大乘经上念到菩萨修六度万行,六度万行都在孝字里面,没有一门是在孝字之外的。所以佛法这一句给我们说出来,这是根本,彻始彻终。学佛从哪里学?从孝道学起,孝道圆满了,你就成佛了;没有别的,就是一个尽孝而已。这是养父母之心,后面还有养父母之志。


编辑推荐

《佛教生活的艺术》是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佛教生活的艺术 PDF格式下载



简单总结一下我的阅读感受:
1、如果以不到20元的价格买到此书,表示您真的非常幸运,或者说您真的机缘成熟。
以不到餐厅一道菜品的价格能聆听高僧大德的开示,买书的人非常有福报。
2、我虽然还没有皈依,但已经开始从吃素修行自己的慈悲心了,现在我连鸡蛋和牛奶都不吃了。
因此,我真诚的向大家推荐阅读净空法师、圣严法师、星云大师、李炳南老居士的开示书籍。
3、佛学与佛学不同,修学肯定有信、解、行、证的不同次第,看书也一定要看圣严法师和净空法师
这样有开悟,有实证的法师的作品。不要乱看不是正信的佛教内容。
4、如果您买了此书,我拜托您至少要阅读一遍,然后认真思考一下!
阿弥陀佛!境由心转:则处处是好地,日日是好日,人人是好人。
阿弥陀佛!愿我们的心与人类与自然更加和谐。


总有人问我,佛教是不是有些消极.其实,真正了解佛教的人都知道,佛教是最积极入世的.大多数华教的书讲倾听法的内容多,讲应用的少.<佛教的生活艺术>则告诉我们如何将佛法应用到生活中去,讲了很多智慧.


这是一本十分好的书,介绍了佛教有关生活的艺术,对现代社会,现代人都很有启发,聆听大师的教诲,胜读十年书,都是真知灼见,阅读此书,内心很宁静!


详细介绍了佛教的艺术生活


佛教吧生活和艺术融为一体,教会你如何更好的生活。


看了不少净空法师的光碟,书是第一次读,太好了,总结的更为明了全面,真正是弘扬佛法,贴近生活,受益匪浅。


净空老法师和其他大德的精神记录,是佛法修学的指导明灯。


感恩净空老法师!顶礼赞叹!
是净空老法师带领我进入了佛门,带领我聆听了释迦牟尼佛的教诲,明白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否则,我于六道之中,不知何时才是出期!
本书无论是否信佛学佛之人,读来都可以清净心念,对生活、对人生、对生命都会有诸多的启示!


众多大师的开示,很好的佛教通俗读物,于生活有益!


能买到净空法师的书很开心,书的内容很好


这书推荐看,很有用,净空法师是改变我一生的良师


顶礼净空法师!


了解佛教知识,里面也有很多做人的道理,是想清静之时的好读物。


比较杂也比较全,,,特别是居士讲的部分


净化心灵,人生佛教。


将佛法融入生活,用生活实践佛法。佛法在世间,不废世间法,不染世间法。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


一些大德的开示,对于如何运用佛法到生活中有指导意义


佛法不离世法,从生活中体验佛法。修清净心、真诚心,得真实利益


看后,让我更懂得生活的艺术在哪里


阿弥陀佛,累世修行


学佛就是在生活中去落实,值得一读


将佛学与生活紧密结合,是学佛之人必备参考书。


生活需要佛学的滋润


非常值得读的书,帮助你开启智慧。


第一次读这本书是从图书馆里借来的,读后收获非常非常的多,感觉如果不能拥有一本真是一种遗憾。书中内容广泛,既有对佛法的认识,又有对养生的讲解。非常非常好,我们是随时随地学习的典藉。


两本书都是我想要的,而且是正版。


其实是名家作品的合集,闲时翻翻,蛮好。


好,书很不错,也便宜


不错的书,很受启发,推荐


人人都该读的书


一本很好的书,受益匪浅,非常值得一读。


枕边书不错的选择~


在这个浮燥的社会,应多看此类的书*


细细品味 就像喝茶, 在繁忙中给你一种舒服的感觉


心灵的鸡汤,使自己在复杂喧嚣的社会中找寻到一片宁静的天地,感谢大师,阿弥陀佛!


好书!不想再进入六道轮回了......


大师的解读,是我们迈入经典的捷径。


非常不错!!!值得购买!!!大师之作!!!


包装很好,内容更丰富。感谢这一切。


衣食住行,柴米油盐!佛陀的教诲,大智慧!


很好的介绍佛法的书籍!


一本难得的好书!受益匪浅!谢谢!


同事看了评价非常好,指导现实人生非常有价值的一本好书!


了解佛法,并学会做人,学会放下


整天都在看


现在刚读到一半,非常好,可以告诉你许多知识,比如:人是从哪里来的,怎么来的,人生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讲的很容易懂,但毕竟不是小说,所以适合于有一定文学基础的人,喜欢思考的人阅读。


看佛教的书可以帮助调心态,不一定要信佛,但是佛教有很多好的知识、理念可以借用,毕竟是前人智慧的总结。净空法师讲的东西还是比较通俗易懂的。


多位法师,居士的见地,部分不太切题,总体有点散焦。


此书最精彩的是第一部分:生活的艺术,反复看了好几遍,的确佛法不离生活,佛法就在日常生活中,人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生自何来死往何去,怎样才能真正认识我们的心,相信这本书会给我们最好的答案,值得一读。


没看清楚,以为是法师个人的著作,没注意是好几个人的,所以没想象的好,倒不是其他人写的就不好。只是不过瘾,更喜欢看大部头的个人著作


能清洗心灵的书


老公在看,说是不错的。字也比较大。


对于初学佛的人可以看看,也不花哨


有点点小失望


帮别人订的,没看过


内容让人受益匪浅,我个人是希望有些佛教图画。可惜没有···遗憾


没有题目那么好


等有时间再说吧


这本书收集了星云、圣严、净空等众位大法师的作品,同时还有李炳南等居士的理论与高见,其中很多内容令我耳目一新!令我对佛学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这本书非常适合初学佛者预读,而其中关于养生、处事、为人等方面的内容,是值得每一个人认真阅读的。


这是一本很有价值的书,内容很丰富,非常值得一看。尤其对年青人的生活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我很喜欢!


书的内容和质量都不错,服务好


朋友钦点的~抱走送人~


净空法师把佛法讲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是修行人的荣幸和最好的指导。


大师教会我们的就是要淡定。


知道真正的佛法是如何,可以纠正以往种种对佛法的曲解,赞叹老法师!


佛教生活的艺术对于世俗凡人的道德修养、培养高尚情操、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以及修身养性与养生方面有极高的奥旨和裨益,应学习借鉴


书印刷和厚度都如我所想,非常不错。我有时候睡不着,想太多事情,心里不平静的时候就看看这本书。很快就睡着了。有时候失眠不是身体上的,而是心的疾病。看这个书的时候,就好像和佛祖对话,马上就平静下来了。非常推荐经常多想,心神不宁的孩子们。呵呵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