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朱元璋传

吴晗 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4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

吴晗  

页数:

241  

字数:

17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朱元璋传》由吴晗著:朱元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封建皇帝中比较卓越的人物。其功劳在于统一全国,结束了元末二十多年战乱的局面;在立国之后,能够吸取历史教训,对农民作了一些让步,大力鼓励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允许农民尽力开垦荒地,大大增加了自耕农数量;解放了奴隶,改变了元王朝官僚大量拥有奴隶的落后局面,增加了农业生产劳动力等措施。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有利于社会前进,为明朝前期的繁荣安定局面打了基础,值得肯定的。
《朱元璋传》全面介绍了明太祖朱元璋从乞丐到皇帝的一生,结合元末明初的历史条件,对朱元璋一生的功过作了具体的分析,实事求是地评价他的历史地位,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研究历史方面达到新的高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吴晗(1909-1969),著名历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浙江义乌人。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在胡适和蒋廷黻的提议下专攻明史。1937年任云南大学历史系教授,1940年任西南联大历史系教授。1949年后,历任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北京市副市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市历史学会会长等职。
吴晗是我国少有的明史专家,曾出版《朱元璋传》、《历史的镜子》、《史事与人物》、《读史札记》等。因撰写剧本《海瑞罢官》,被林彪、四人帮借此迫害而死。1979年,吴晗冤狱平反。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小流氓
一、小沙弥
二、游方僧
三、逼上梁山
第二章 红军大帅
一、小亲兵
二、小军官
三、女元帅、大丞相
第三章 从吴国公到吴王
一、鄱阳湖决战
二、取东吴
三、南征北伐
第四章 大皇帝的统治术
一、大明帝国和明教
二、农民被出卖了!
三、新官僚养成所
四、皇权的轮子——军队
五、皇权的轮子
六、建都和国防
七、大一统和分化政策
第五章 恐怖政治
一、大屠杀
二、文字狱
三、特务网
四、皇权的极峰
第六章 家庭生活
一、马皇后
二、皇子皇孙
三、教养和性格
四、晚年的悲哀
附录 朱元璋年表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元顺帝妥懽帖睦尔在位的第十二年),淮河流域的人民遭受了苦难,旱灾,蝗灾,加上瘟疫。 好几个月没有见过雨了,栽下的苗晒得干瘪枯黄,大地裂开了一条条的裂缝。到处在求雨祈神,老年人恭恭敬敬地向龙王爷磕头,孩子们戴着柳枝圈圈蹿出蹿进。正在焦急没收成时,又来了弥天漫地的蝗虫,把穗上稀稀的几颗粟粒吃得一干二净。地方上有年纪的人都在唉声叹气,哭丧着脸,说几十年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年成,这日子着实过不得了。 不料祸不单行,瘟疫大起,钟离太平乡的人,接二连三地病倒。人们已经吃了多少时候的草根树皮了,病一起就挺不住,开头只觉得浑身无力气,接着是上吐下泻,不到一昼夜便断了气。起初大家还不理会,到了一个村子里一天死去了几十个人,家家死人,天天死人的时候,明白这是上天在降罚,散布瘟疫来收人,才着了慌。不管“在数的难逃”的老话,还是逃命要紧,各村庄的人携儿带女,只要有亲戚朋友家可投奔的,连家里的病人都顾不得了。不过几天工夫,太平乡数得出的十几个村子,便闹得人烟寥落,鸡犬声稀,显出一片凄凉黯淡的景象。 孤庄村朱家,朱五四官名叫世珍的,一大家人,不过半个月,死了三口。五四六十四岁了,四月初故去,三天后,大儿子重四学名叫兴隆的也死了,到二十二那一天五四的老伴陈二娘又死了。五四的二儿子重六(兴盛)和小儿子元璋(原名兴宗,小名重八),眼看着大人一个个倒下,请不得郎中,抓不得药,只急得相对痛哭。尤其为难的是:家里没有一贯钞、一钱银子,买不了棺木,更谈不上坟地。田主呢?几年的主客,想来总该施舍佃户一块埋骨之地,谁知不但不理会,反而“呼叱昂昂”,邻舍们都觉得难受,伤心。正没计较处,同村人刘继祖不忍心,慨然舍了一块地,两兄弟磕头谢了,真是一头有了着落。但是,衣裳呢?棺椁呢?还是没办法。只好将就把几件破衣裳包裹了,抬到坟地草葬。两兄弟一面抬,一面哭,好容易抬到了,还未动手挖坑,突然间风雨交加,雷轰电闪,整个天像塌下来似的。两兄弟躲在树下发抖,约够一顿饭时,天霁雨晴,到坟地一看,大吃一惊,尸首不见了,原来山脚下土松,一阵大水把坡上的土冲塌了,恰好埋了尸首,薄薄的一个土馒头,俗话叫做“天葬”。三十五年后,朱元璋写《皇陵碑》时,还觉得伤心:“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 父母的大事虽了,过日子呢?没留下一寸土、一粒米,元璋饿了些日子,到处找零活做。谁知大户人家都已逃荒逃瘟去了,贫民小户自己都在挨饿,怎么雇得起人?到处碰壁,懒洋洋地不愿回家,一径到村外给他父母上坟,蹲在新长着青草的坟边,沉思如何来打发日子,对付肚子。 他长得躯干魁伟,黑黑的脸,下巴比上腭长出一寸多,高高的颧骨,却又大鼻子,大耳朵,就整个脸盘看,恰像一个横摆着的立体形的山字,脑盖上一块奇骨隆起,像一个小山丘。粗眉毛,大眼睛,样子虽看着叫人不喜欢,却怪匀称,怪威严而沉着。 小时候替人看牛放羊,最会出主意闹着玩,别的同年纪的甚至大几岁的孩子都习惯了听指挥。最常玩的一个游戏是做皇帝,你看,虽然光着脚,一身蓝布短衣裤全是窟窿补丁,他却会把棕树叶子撕成丝丝,扎在嘴上做胡须,找一块车辐板顶在头上当平天冠,弄一条黄布包袱披在身上,土堆上一坐,自己做起皇帝来了。拣一些破木板,让孩子们毕恭毕敬地双手拿着,当做朝笏,一行行,一排排,整整齐齐地三跪九叩头,同声喊“万岁”。 又最会做坏事。有一天,忽然饿了,时候早又不敢回家,怕田主骂。同看牛的周德兴、汤和、徐达许多孩子也都嘴馋起来了。大家越说饿,真的肚子咕噜得越凶。这个说有一碗白米饭吃才好呢,那个又提真想吃一顿肉,一个又说肉是财主们吃的,不知道是什么味道。个个的嘴都被说得流涎了。猛然间元璋一喊“有了”,大家齐声说:什么?元璋笑着说:现放着肉不吃,真是呆鸟!大家还不明白。元璋也不再说话,牵过一条花白小牛娃,放牛绳捆住前后腿。周德兴看了,赶紧抄着砍柴斧子,当头就是一斧。汤和、徐达也来帮忙剥皮割肉。别的孩子们拣烂柴树叶子,就地生起火来。一面烤,一面吃,个个眉飞色舞,兴高采烈,不一会儿,一条小牛娃只剩一张皮、一堆骨头和一根尾巴了。这时太阳已经落山,山脚下村子里,炊烟袅袅在半天空,是该回家的时候了。蓦地一个孩子省悟了,小牛吃了如何回主人的话?大家都面面相觑,想不出主意,担不起罪过。正在着急,互相埋怨,乱成一团的时候,小一点的孩子竞哇地哭了出来。元璋一想,主意是自己出的,责任也该担起来,一拍胸脯说:算我的事。也真亏他想,把皮骨都埋了,把小牛尾巴插在山上石头空缝里,说是小牛钻进山洞里去了,只留下尾巴,拉了半天不出来。孩子们齐声说好。当天晚上,元璋挨了一顿毒打,被赶回家。虽然吃了苦,丢了饭碗,但深深得到孩子们的信任,大家都甘心当他作头脑。


编辑推荐

《二十世纪四大传记:朱元璋传》是一本人物传记,讲述了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辉煌的一生。朱元璋最初是一个普通农户的孩子,给地主放牛,和一家人过着贫寒、朝不保夕的生活。瘟疫来临后,家人陆续亡故。朱元璋先是进了寺庙,后来出外云游,四处化缘。当时,元末统治者昏聩,百姓生活困苦,人们纷纷揭竿自立。朱元璋最终也成为了起义军中的一员。此后,朱元璋半生戎马,决战杀伐,征服了一个又一个强敌,曾经不可一世的蒙古骑兵也被赶回了大漠。在历经血与火的洗礼后,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朱元璋传 PDF格式下载



   拿起这本书才知道自己对明朝的一无所知。这本传记是四大传记之一,作者吴晗。据说这本书不仅是吴晗的代表作,也是明史研究的权威经典之作。担心自己读不懂,还借着一本语言通俗易懂的《明朝那些事》的朱元璋卷一起来解读这个草根皇帝。
   腐朽的元末,黄河水再次泛滥,朝廷分为两派,一派主修,一派主不修,本来这个问题是没有悬疑的问题,民不聊生,水灾肆虐,可是贪官污吏太多,朝廷拨下来的国库被层层扒皮,真的可以用来修河堤的银两已经很少。又有居心谋反的人在黄河岸堤旁边埋好一个石碑,鼓动农民起义。于是,大家揭竿而起,从这个角度来讲,官逼民反。
   朱重八也就是后来的朱元璋,从小没有过如此的大志,只想平安生活,能吃饱,穿暖,有父母疼爱,有兄弟姐妹,安稳度日。可惜,遇上大旱蝗虫,颗粒无收,瘟疫横行夺走了他的父母,他和哥哥无力下葬父母,作为农民一辈子的父母到最后却没有一方土地可以掩埋他们的尸体。当时的凄凉不是常人可以想象的。实在饥饿难耐只有步入僧们去讨口饭吃。从这个角度来讲,人生之初,朱元璋没有机会和条件舒展自己的大志,恶劣的条件让他从一个孩子头开始混,也只能在游戏中扮演个皇帝,一切都是游戏,或者说他能想到的只是如何填饱肚皮。如果依照古语从小看大的话,17岁的朱元璋已经凸显出小流氓的各种特质,注定以后执政的各种弊端。
   当农民开始起义的时候,朱元璋刚刚结束游历3年游僧的乞讨生活。他并没有想过要去参加红军。他是个有心人,在游历的三年中,他留意了走过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可是他想过的就是普通的生活,可惜,一封信改变了他的人生。红军中的小头目汤和从小跟朱元璋一起长大,想让其投奔红军。这件事被人告发元军,朱元璋为了躲避充军,为了躲避被捕,只能选择去投靠红军。从这个角度讲,依然是官逼民反。
   逐渐,朱元璋在一群乌合之众面前脱颖而出,不仅借着娶了元帅的义女马姑娘而地位不同,而且足智多谋地领兵打仗,终于得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这个马皇后着实了不起,很善良,朱元璋能成此大业,背后的这个女人出了不少力。
   一个好汉三个帮,朱元璋得此大业身边有几个十分重要的人物。可惜最后保全性命的只有汤和一个人,其余的除了徐达是病死的以外,都是死于朱元璋的暴政。各种酷刑,文字狱,特务组织锦衣卫,大屠杀灭九族,何止是恐怖两个字可以形容!就连教育部门国子监都变得战战兢兢,哆哆嗦嗦,面对唐诗宋词元曲,明朝没有什么文化成就流传下来是有原因的了。
   晚年的朱元璋更加悲惨,完全被高度紧张,猜疑,恐惧笼罩,终日喜怒无常,暴怒到失常,性格变得更加残酷,横暴,寻求刺激,发泄的方式就是用别人的痛苦来减轻自己的恐惧,简直就是虐待狂,令人吃惊的是他的智力居然没有减退。面对亲手培养出来的皇位继承人大儿子的早逝,虽然伤心不已,却无能为力。最后锁定皇孙朱允炆。
   最后还要来说说这两本书。一本如同教科书一般,几乎所有的话都有出处,每一章节后面都罗列出参考书目的名称,没有作者的一句评价,没有其主观态度,很客观,及其所能展现原来的历史风貌。作为权威的明史研究值得一读。
   《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从书名的儿化音就可以看出这是一本供娱乐的书。其中,充斥着大量的作者自己的观点,与现今的类比,很生动活泼,如同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面对这种新鲜的文体,不是史书,不是小说,不是散文,我还是很钦佩的,虽然有些情节夸大和不实,但总体来讲并没有达到戏说历史的程度,如果真的作为娱乐来讲,这本书也很值得一读。历史本来就是不同的人看来会有不同的理解,更会有不同的感受,像当年明月这样,熟读一个朝代,并以自己的方式讲述出来,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时光不能倒流,无论那个年代如何,都是我们的历史,如今的我们不仅要引以为戒,更多的是展望未来。想想当时读美国历史的时候,每每总是看到一些伟人,不是权力上的伟大,而是内心的强大和伟大,他们的眼光总是很悠远,总是以人性来作为考量的标准,一脉相承。而我们总是断裂的,说是有5000多年的文化,其中断裂期太多,怎么能让孔子知道如今我们已经成为全世界礼仪倒数后十名了呢?怎么能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做点什么来改变自己呢?
   多些时间去研究历史,多些时间留给自己思考,多些时间来规划人生,多些时间来倾听内心的声音,这些还是不够,希望我们没有生活在官逼民反的时代呀!大的环境无从进步,小宇宙再强大也需要数量上的匹配呀!
   眼看着2013年见底,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我准备留给《张居正大传》,四大传记最后一本。如果顺利看完的话,今年的读书量比去年有了很明显的上升。很开心的迎接2014年,目标锁定60本!
   
   


喜欢朱元璋的,可以读读。不错


早就想读的四个传记之一 书的内容不需要多说了 单从书的质量来书还不错 简装书 书的质量不错 我是买三赠一的时候买的 收藏 比较划算


给死党的生日礼物,民国文化爱好者,不过这四部书作者的笔力都是不俗的,目前只看过苏东坡传,已然敬畏不已了。


想起来了《封神演义》里面的一首诗:
别架归山避世嚣,闪将丹灶**烧;
修成羽翼赴三界,炼就阴阳越九霄.
两耳怕闻金紫贵,一身离却是非朝;
逍遥不问人间事,任你沧桑化海潮
帝王的杀伐专断,或者说专制社会的杀伐专断,令人不寒而栗。


书的内容有点混乱,一些人物出现的次序有点让人弄不明白,乱,自己要理清头绪。


书的质量内容,都很不错,是一本值得购买收藏的书


读史可以明智,是本好书


特别特别特别特别特别特别好评


印刷质量精美,包装也好,真的是物美价廉!!


感觉还是读明朝那些事好,不过,但就传记来说,还是不错的


不要以为自己不行,也不要只看见别人成功的光圈,给自己一个机会,让我们去了解那些鲜为人知故事。世界总是在那里,当我们用眼去看时,无论站得多高,世界总是很小,用心看世界无论我们在哪里,世界就会很大,很大。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