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亦花亦果

叶球 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2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

叶球  

页数:

380  

内容概要

  《亦花亦果》不分辑,更没有目录;没序,没后记,甚至没有写作的年月日;如果对以,希望也不要编页码。这不是标新立异。翻到哪,看到哪,只是片言只语,大半属自说自话。呓语是我说故事的一种方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弄色,一朵一朵开也好,旖旎魅惑,若是亦花亦果,也献给家人和三教九流的朋友们。这才是有意义的事。管他们认不认得字,管他们喜欢不喜欢。光芒格致。

作者简介

  叶球,生于60年苏州。著有诗集《后园》、《原来》、《如果》、《滂沱》,长篇小说《零零碎碎》、《生平一瓣香》、《苏州迷墙》等。2011年6月去世。

章节摘录

  先出胥门,再到吴趋坊,吴趋坊靠近古阊门了,然后摸到了宝林寺前,经过十间廊屋,到了文衙弄,十点准进了艺阑大门。  建国在这之前已在延光阁等候了。  我去过的苏州园林中,以为艺圃的延光阁是最赏心悦目喝园林茶的地方。延光阁临池的一面,为一饱春色,窗户很用心地被全卸掉了,顿时有了这样一个感觉,仿如一个大家闺秀突然肆野了起来。建国盛情,好茶一杯,凭栏放眼,禁不住对一石一水、一草一木会心微笑。  已经记不住二十年前这里荒芜的模样了,我甚至很有心机地在怀念二十年前这里的一时一刻。二十年,弹指一挥间,历史依旧苍凉、依旧残缺,不知道,我还能记起什么?仿佛在旧衣橱里寻找纤灵纤感那样精心。  却什么也记不起来了。  一页小折子的注解:艺圃始建于明朝,文徵明的曾孙文震孟的园林,原名“药圃”。明末清初为名士姜埰所有,叫“敬亭山房”,后其子更名为“艺圃”。清道光年间为绸业公所的“七襄会所”,民国后荒废为民居。我们现在看到的艺圃,是1982年政府在原址上重建的。  我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读着折子,踩着箭头,打打勾勾,阅读着小小五亩园林:世伦堂(文震孟当年的旧名)。东莱草堂→山东人姜埰→月廊→小姐绣房→月洞门→博雅堂→苍兰→延光阁→碧螺春→东厢房旸谷书室→爱莲窝→讲学读书→西厢房思敬亭(相传清代咸丰年间,太平天国攻打苏州,数百人害怕城破受辱,跳池自杀,后人在此筑室,以示思念和敬仰)→响月廊→修竹、芭蕉、腊梅→芹庐→南斋→香草居→鹤柴轩→渡香桥(香风暗渡之意)→千瓣重台白莲(已是不复旧景)→乳鱼桥→乳鱼亭(观鱼而罢钓),王士谦有诗云:幽人知鱼乐,为复知鱼汁;策策与堂堂,宛有江湖意。时逐落花来,更向空明逝→朝爽亭→浴鸥庭院→思嗜轩(姜埰吃枣)→博饪斋→博饪饼属、面麦之食,为姜埰书斋,以不忘其本……  走完读完,就这样简单,也不那么简单,还有许多问题,比如,为什么一个明朝人就不愿做清朝官?等等;还有许多假山,我爬不上去,只得远望默读。  我非常在意朝爽亭前那两棵参天大树.建国说造园有说法,前榉后朴,前面一个举人趾高气扬地走着,后面一个仆人摇头晃脑地跟着,活脱脱一幅世态炎凉的画卷,也道出快节奏后的静谧和呼唤。  ……


编辑推荐

  我们爱所憎之所,我们又憎所爱之地。我们离开了所爱之地,却竭尽一生归返。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亦花亦果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