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我心中的战神

艾丁 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7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

艾丁  

页数:

225  

字数:

14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为曹操个人传记,专为青少年而写,通过记叙曹操的政治军事生涯,展现其治国思想。他一生以汉朝丞相的名义征讨四方,为统一中原做出重大贡献。他文学作品的特色、创新,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鲁迅先生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他可谓多才多艺的一代霸主。
  青少年读此书,不仅能学习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勇气,还能感受到他“周公吐脯,天下归心”的志向。

书籍目录

1、 年少轻狂随波流
2、 初入仕途试身手
3、 再度为官险中求
4、 济南国相威名留
5、 重掌兵权欲立业
6、 起兵伐卓义当头
7、 初战失利募兵马
8、 收编义军据兖州
9、 逐鹿中原破袁术
10、 后院起火战吕布
11、 迎帝都许始封侯
12、 失利宛城伐张绣
13、 完胜下邳斩吕布
14、 决战前夕巧布局
15、 以少胜多战官渡
16、 平袁氏北征乌桓
17、 取荆州兵败赤壁
18、 谋关中智讨马超
19、 征江东孙权称臣
20、 震刘备英雄暮年

章节摘录

  公元184年4月的一天,时值暮春,天气有些炎热。  在颍川通往京城的官道上,成群结队行走着衣衫褴褛的灾民。突然迎面传来急促而杂乱的马蹄声。灾民们慌忙到路旁荒芜的田地中躲避。  烟尘滚滚中,这队人马转瞬即至。为首的是一个其貌不扬的青年军官,在到达灾民前面时一勒马缰,抬手示意队伍缓行,语气沉重地下达命令:“传令下去,管好战马,切勿伤到百姓!”  天下动荡,盗贼四起,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拍案而起。他早就厌倦了官场的乌烟瘴气,盼望着到战场上真刀实枪地施展自己的才能。现在,他如愿了。这个已到而立之年的青年军官,终于开始了他第一次带兵实战。  这位新上任的骑都尉,正带领他训练的五千精骑兵,赶往颍川前线。对即将到来的战斗,他心里有期待,也有不安,更多的是对这乱世中流离失所百姓的痛心。他的心里油然生出一份对天下苍生的责任感。  但是他绝对不会想到,他将由此走上一条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成为乱世中的一代枭雄。他更想不到的是,他的王图霸业即将从此拉开序幕。  这位青年军官,名字叫曹操。  曹操,男,汉族,出生于公元155年(东汉桓帝永寿元年),沛国谯郡(今安徽省亳州)人,小名吉利,又叫阿瞒。  传说阿瞒出生这天阴云密布,随着他降生后的第一声啼哭,雷电大作,大雨倾盆而下。邻居大为惊异,暗叹道:“这个婴儿跟天象一体,以后必成大器。”  虽然说阿瞒出生时天有异象,但这并不能掩盖他尴尬的身世。他的祖父是东汉末年的著名宦官曹腾。  宦官就是太监,按理说是不可能有后代的。可在东汉却有一种特别的时代产物,这便是宦官“养子”。宦官的养子也可以成为法定继承人来接收遗产,甚至袭爵封侯。在权宦的压力下,皇帝也不得不承认这种关系的“合法性”。  曹腾待人宽厚,从不居功,积极为朝廷推荐贤达人才,在宫廷内外受到一致好评,连著名史学家范晔都在《后汉书》为其立传。可在传宗接代的问题上,曹腾也未能免俗。他过继了一个养子,这便是阿瞒的父亲曹嵩。  阿瞒出生时,曹嵩已经官拜司隶校尉。这个官职在当时也是举足轻重的,负责监察京师和地方官员。除了监督文武百官外,还要负责督查三辅和京师地区。正是由于这个位置的重要性,成为东汉末年的宦官和外戚争相拉拢的对象。  曹嵩这个人又比较爱财,为人有些吝啬,家中积攒了不少钱财。所以,阿瞒一出生,就注定了官二代加富二代的身份。而他又是曹嵩的长子,曹腾的长孙。怎么看都应该是极为受宠的孩子。  但事实却并不是这样。阿瞒可不是一个乖小孩,因为老给父亲惹事,很不讨父亲的喜欢。  幼年时的曹操确实是有些不同于其他的孩子。他相貌一般,甚至有些丑陋,黑乎乎的,但眼睛很亮,很有个性,不爱说话,好思索,性格倔强,不爱哭。头脑灵活,做事机敏,胆大心细。这些都让他在同龄的孩子甚至比他大一些的孩子中处于领导地位。也就是说,一起玩耍的伙伴中,他是当之无愧的孩子王。  这个孩子王也并不是一开始就有这样的地位的。因为阿瞒祖父的身份,刚开始,小伙伴们都有些轻视他,不太愿意跟他玩。  不跟咱玩拉倒,小爷自己玩!小阿瞒并没有感觉有多么委屈,不会因为人家说两句不好听的话而远离人群。小伙伴们在哪里玩,他只要喜欢,也随时会过去。他也不因此而轻视自己和家人。相反,他对自己的养祖父曹腾一直很尊敬,曹腾的处事方法也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对他以后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相传曹操家附近有条河,河水清澈,小曹操很喜欢下河游泳。有一天,年约十岁的曹操和几个小伙伴在里面玩耍,突然有条水蛇冲他们游来。其他的孩子吓得连哭带叫地往岸上逃窜。曹操见水蛇速度很快,便没有跟着小伙伴们一起逃跑。顺手拿起一把水草,机警地盯着水蛇,待快到跟前时,迎头痛击,把水蛇吓跑了。等他从容上岸后,小伙伴们纷纷过来表示佩服。看着那些惊魂未定的小伙伴,曹操眼睛一转,知道这是一个在他们中间建立威信的好机会,便大笑着说:“我遇到蛟(鳄鱼)都不怕,还会怕一条水蛇吗?”小伙伴们大吃一惊,从此更加信服他。  小曹操抓住机会用自己的行动和勇猛赢得了伙伴们地尊重。不难看出,曹操从小就镇定,果敢,遇到危险不惊慌,能够从容应对。不仅如此,更加难得的是,一个年仅十岁的孩子居然就有这么敏锐的观察力和领悟力,对于稍纵即逝的机会把握得如此巧妙。  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小曹操的母亲去世的很早,父亲毕竟不同于母亲的细心,对他的教育仅限于在大处的约束,小事上却不严加管教。这就导致少年曹操个性有些放荡不羁。  十二三岁时,他便不再满足于弹弓打鸟,而喜欢飞鹰走狗,骑马到野外去狩猎。父亲觉得他年龄小,不适合放野狩猎,就处处限制他。但他放纵叛逆的性格已经形成,便不顾父亲的约束,常偷偷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去野外驰骋。小小年纪,身背弓箭,信马由缰,那广阔的原野,茂密的山林,总是让他感觉心旷神怡,心中生出一种卓然超群的豪迈。  此时是公元167年,东汉王朝发生了一件大事,汉桓帝刘志驾崩了。更加悲剧的是,他没有留下接任皇位的太子。这就使得升格为皇太后的窦太后家族的外戚专权成为一种必然。太尉陈蕃和大将军窦武联手,试图将一直专权干预朝政的宦官一网打尽。但是这一轮的外戚和宦官的较量中,宦官依然胜出。朝政很快由新诞生的宦官核心人物张让,侯览等人把持。  朝中很多官员由于受到陈蕃窦武的牵连而罢官。宦官借此机会不断任命新的官员。作为宦官养子的曹嵩,便是这个时候受到了重用。虽然曹腾已经去世多年,但他的名望依旧在,由于这层关系,曹嵩被直接任命为大司农。这个任命大大超出了曹嵩的期望。大司农卿是九卿【知识点】之一,相当于现在正部长级官员,负责国家的经济工作,涉及面很广,农业、水利、仓储、手工业、商业等等,同时还监管国家的财政部和税务总局,除皇室之外的财政支出都由大司农卿来调配。  位高权重的曹嵩一心希望曹操能安心读书,将来在仕途上能够有所作为。但曹操似乎并不喜欢他给安排的道路。其实小曹操并不是不喜欢读书,相反,他很喜欢读书。他读的书涉猎面很广,天文地理,历史军事都很喜欢,他只是不满父亲和老师总让他们死记硬背四书五经,所以多少有些逆反心理。  说到读书,还有一个曹操跟老师斗智斗勇的小故事,不过正史中没有记载。  据说小曹操很烦读死书,偏偏老师很严,经常会让他们背书。有一天小曹操想了个办法,用竹筒把糯米和红糖搅在一起,做成“大便”的样子,然后偷偷放在老师的桌子上。  上课时老师果然气的翘胡子,问是谁干的。曹操毫不畏惧地站起来承认是他干的。老师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皱着眉头说:“我讨厌死背四书五经!”看到老师恼怒的很,他又做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对老师说:“如果老师以后不能再强迫我背四书五经,我宁可把这些‘大便’吃下去!”同学们都很吃惊,老师也相信他不会吃“大便”,就答应了他:“你若是不吃,以后就要乖乖背书,不可再生事端。”  曹操一看老师已经入了他的圈套,心里暗暗得意。不过表面上还是做出一副痛苦不堪的样子,当着同学和老师的面,把他制作的“大便”吃了下去。老师在震惊之余,只好信守诺言,果然再也没有强迫他背书。  不过后来老师还是知道了这件事情的真相。但老师并没有责怪他,反而感叹道:“阿瞒是个大智大勇的人,他日必成气候!”  小曹操的这些恶作剧,在父亲曹嵩的眼中,就是顽劣透顶。对他的管教就越发严格起来。尤其是对于他外出狩猎这种事,更是认为那是不务正业,严厉禁止,找专人看着他逼他读书。但父亲显然小瞧了小曹操的智慧。父亲的约束并没有让他放弃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反而想出各种办法来应付。  父亲的这些管教举措对一直喜欢钻研兵法的曹操来说,根本不成问题,反而激发了他的好胜心。与父亲斗智斗勇也是件其乐无穷的事情。  既然大的动静会引起父亲的注意,那么就分散作战。他先是找机会把狩猎的衣服和弓箭悄悄放在外面,然后再趁着读书的休息时间假装遛马把马牵出马厩,趁着管事人不备,上马快速溜走。他深知这些人看不住他本身已经失职,是肯定不敢跟父亲去告状的,所以每次他逃跑成功就会在外面玩个尽兴。不过与其说他偷偷出去狩猎是怕被父亲看到了责骂,不如说他是怕父亲知道了会想办法把他看得更严,那样他又要费心去研究对策了。  即使他很小心,有一次还是让他的叔父看到了。  这天狩猎完毕回家的路上,曹操洋洋得意地跟伙伴们炫耀着今天的成绩。猛然听到叔父的喝问:“你又跑出去狩猎了?”曹操忙说:“不是,我刚出来。”叔父冷哼一声,转身往他家走去。  曹操暗道:“这下糟了!”他知道叔父会很快去跟父亲告状的。一边快马加鞭从另一条路往家赶,一边转动脑子想办法。叔父不止一次地在父亲面前打他小报告,每次都会让父亲对他严加责罚。就算这次能蒙过去,那以后怎么办?得想个万全之策才行!  等到跑回家后,脑中已经有了对策。他匆匆换好衣服跑到半路等着步行过来的叔父。在看到叔父后打了声招呼,不等叔父责问便倒地抽搐,做中风状。叔父见状大惊失色,赶紧跑去找人来救他。趁着叔父离开的时候,他又赶紧起身离开跑到自家后院跟几个小孩子玩耍。  果然父亲曹嵩不一会就找了过来。问他是不是刚才中风倒地了,他一脸茫然地摇摇头:“没有啊,我一直在这里玩,是谁说的?”曹嵩说:“是你叔父刚才告诉我的。”曹操很委屈地说:“我知道叔父一直不喜欢我,可也不能这么说我啊!”曹嵩沉默了一会便离开了。  从此以后,曹嵩便不太相信叔父的小报告了。不仅如此,对之前叔父打的小报告也产生了怀疑。  曹操巧施小计瓦解了父亲和叔父间的联盟,在一定程度上为自己继续飞鹰走狗扫除了障碍。这算是个比较成功的反间计。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有着常人难敌的冷静和心计,他对于兵法的活学活用很早便开始了。  曹操的恶作剧远不止这些。跟他关系比较要好的另一个富家子,在历史上也是个知名人物,那便是袁绍。  虽说两人日后成了敌对关系,更有著名的“官渡之战”的生死较量,但这毕竟都是后话。两人小时候却是好朋友。经常一起去闯祸,搅得四邻不安。  有一次有户人家娶新娘子,两人想了个别出心裁的闹洞房的招。悄悄潜入那户人家,曹操在院中大喊:“有小偷啊!抓小偷!”众人纷纷跑出来去追扮小偷的袁绍。而曹操趁混乱,挟持了新娘便跑。跑出来跟袁绍会合后,又顺着原路返回。结果因为天黑,袁绍不小心掉到带刺的灌木丛中动弹不得。曹操急中生智,大喊一声:“小偷在这里!”袁绍一着急,不知哪里来的力气,刷地一下跳出灌木丛,两人赶紧一起逃脱了。  曹操的机警和聪慧可见一斑。  虽说这些恶作剧看起来都比较荒唐,可也不难看出,曹操从小在心计和胆量上更胜袁绍一筹。这似乎让我们可以预料到日后两人在战场上的较量中会有怎样的结果。  在这样放纵游侠的生活中,曹操也慢慢长大了。由于他从小就对史诗兵法之类的“杂书”比较感兴趣,等他自己的社会观形成时,便开始对时事关注起来。  虽然说曹操的养祖父曹腾是个了不起的宦官,他也很尊敬祖父,但那仅限于对祖父的为人处世上。他对当时宦官专权残害士人的现象深恶痛疾。凭着想为社会除害的满腔热血,再加上年少时的包天胆气,曹操还在十几岁的时候就以实际行动表示了对宦官的不齿和愤恨。  据孙盛的《异同杂语》记载,少年曹操曾只身前去行刺中常侍张让,被察觉后没有成功。张让,是专权的宦官“十常侍”【知识点】之一,迫害了不少清流人士。虽说这是懵懂少年的一时冲动,但足以看出少年曹操的胆壮气盛,才武过人。  少年曹操在同龄人中开始崭露头角,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认为他能成大业,有些人还是很瞧不起他荒唐的举动,不屑于跟他来往。  当时南阳有个名士叫宗承,字世林,好结交天下名士,家里经常宾客盈门。曹操几次去拜访他,他都不愿意见他。后来勉强请他进门了,却又不给他说话的机会。对曹操主动示好也“拒而不纳”。  但有些人却已经察觉了曹操的匡世之能,知道他日后必成大器。其中比较知名的两位就是桥玄和何颙。  桥玄,梁国睢阳(今河南商丘南)人,灵帝时初为河南尹,后升大鸿胪、司空、司徒等职,官拜太尉。  在曹操年轻还没有出名的时候,曾去拜望过他。他一见曹操就觉得这个孩子不简单,说:“今天下将乱,安生民者,其在君乎!”就是说,这天下将要陷入战乱了,能够安天下的人就是你了。并且还把妻子孩子托付给他。  这么大的夸赞,让曹操感动不已。把他当作知己。在以后开始打天下的时候桥玄已经去世,经过他的墓地,曹操前去拜祭还专门写了祭文。  何颙曾被宦官陷害,隐姓埋名远走他乡。后来跟袁绍走的比较近,是袁绍五个“奔走之友”(张邈,何颙,吴子卿,许攸,伍琼)之一。还曾跟王允合谋除董卓。他见到少年曹操时也曾慨叹:“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曹操对他的评价也很是感激。  另外还有一些人也肯定了曹操的才华,这对当时年少轻狂的曹操是个很大的鼓励。像是跟何颙关系比较好的李膺的儿子李瓒,对曹操的才华就很肯定,在将要去世时还告诫他的儿子李宣:“时将乱矣,天下英雄无过曹操……诸子从之,并免于乱世。”  还有曹操的布衣之交王儁,虽然不做官,但是名气很大,后来曹操让他出山做官都不做,就这样一个名士对少年曹操也是另眼看待,不仅如此,在后来曹操与袁绍对立的时候,他还劝说刘表离开袁绍归顺曹操。曹操对他一直很感激。  桥玄不仅肯定曹操的才华,更是为曹操的出名出了不少力。为了让他及早扬名,特意嘱咐他去拜访当时的著名评论家许劭。  许劭因看人准而出名。每个月的初一跟一些有名气的人一起“核论乡党人物”,称为“月旦评”。实际上就是一帮人凑在一起八卦一下,某某是个什么样的人,能做什么样的事之类。因为他每次说的都很准,所以大家都很信服他,知名度很高。很多人都会带着孩子去让他看一眼,看看自己的孩子以后会不会成大器。  但他这人非常清高,自诩名士,瞧不上的人却不愿去评论人家。曹操很不幸,就是他瞧不上的人之一。  曹操带着厚礼去拜访了他很多次,他都不愿给他个评价。曹操知道这个人的一句话对他以后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影响,越发不肯放弃。于是曹操就发挥了他锲而不舍的精神,一而再再而三地去拜访他,一定要他给个“说法”。最后他实在没办法了,很不情愿地给出了自己的评论“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还好许劭虽然清高,但不说假话,也不敷衍,否则如果随随便便给个什么“成不了大器”之类的评论,说不定真会断送了曹操的立业之路。可惜许劭看人准,看世事却不准。他大概还以为他所处的时代是个“清平之世”,曹操会成为一个“奸贼”,否则如果知道他会成为一个乱世中的“英雄”,岂有不待见之理?  不管怎么说,这样一个评论确实是一个“双赢”的评论,曹操因为许劭的这个评论而闻名与当世,许劭因为给出了这样一个评论而留名千古。  幼年时的曹操确实有些任性,跟袁绍那些富家子弟一起做的很多事情都比较荒唐,但也充分显示了他的机敏和胆略。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加上游历所得,他对整个时局已经有了一个充分的认识。有了桥玄等人的鼓励和许劭的肯定,从那时起就立下了“匡世之志”。于是他收起玩心,博览群书,研读诸家兵法,积极为着他的乱世英雄之梦做着准备。  ……


编辑推荐

  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他起于行伍之间,最终三分天下有其一;他也曾年少轻狂,不修学业,而官渡之战却奠定其北方霸业,天下归附者不计其数。他纵横乱世,战功赫赫,被称为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他就是大汉魏王、一代枭雄曹操。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我心中的战神 PDF格式下载



故事有趣,人物很励志,一代枭雄曹操的故事生动呈现。


曹操这本书,我儿子很喜欢,打算再买这个系列的其它书。


十岁的儿子说这套书都好看


小二的孩子还不怎么看得懂


发货很快,书也是正版。孩子还没有看,但很喜欢喽。


现在还太小,都是文字,要上学后再看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