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重礼水粉画论
2006-11
湖南美术出版社
何重礼,邓淑民
100
何重礼教授、邓淑民教授是我国的美术教育家和著名画家。《静物与风景——水粉画论》是他们历经数十载艺术实践和学术研究的成果专著。 何重礼、邓淑民教授上个世纪60年代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大学毕业后在巾国京剧院从事舞台美术设计工作,曾先后任教丁中国戏曲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主要从事水粉静物、风景画的教学工作。他们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创作、展览和发表了大量的水彩、水粉和油画作品,成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画家,并出版了多部艺术专著,如《何重礼风景画》、《中国当代美术家精品集——何重礼画集》、《风景画写生基础和速写》、《中国当代美术家精品集——邓淑民画集》,其中何重礼教授的代表作《初绿》入选第六屈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并被国家美术馆收藏,代表作《阳光、大海》入选《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何重礼教授是中国美术家协会、巾国电影家协会、北京美术家协会和北京水彩画学会会员,是第七届全国美展中央直属系统水彩、水粉画评选委员会委员。2000年4月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地举办了何重礼教授从艺四十年人型画展——“何重礼风景画展”,得到了艺术界的业内人士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誉。 本书是何重礼、邓淑民教授积数十年艺术创作和教学经验成果的精华之作,其巾无论是色彩学论述,还是技法范例都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典范。初学者可以从中获取到循序渐进学习绘画艺术的正确道路,有一定绘画基础者可以从中获取更深层次的艺术灵感而使自己的绘画学习与创作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和层次,为自己进而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艺术家奠定基础。
本书是何重礼、邓淑民教授积数十年艺术创作和教学经验成果的精华之作,其中无论是色彩学论述,还是技法范例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典范。初学者可以从中获取到循序渐进学习绘画艺术的正确道路,有一定绘画基础者可以从中获取更深层次的艺术灵感而使自己的绘画学习与创作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和层次,为自己进而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艺术家奠定基础。 本书之所以为艺术教育专著,是因类她不同于一般的辅导教材。她在水粉静物、风景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方面都进行了非常深入科学的研究,其中“色彩学”的详细讲解和“构成学”的精辟论述都体现了俐者严谨的治学精神。在绘画的经验方面“两慢一快”的作画教学方法是何重礼教授所独创和倡导的绘画教学经验。更为重要的是,何重礼、邓淑民教授的水粉物和风景画之高超的艺术水准和学术价值是水粉画界为数不多的。他们的水粉画作品色彩明快且凝重、笔法飘逸而意境深邃,就其技艺特色而言既注重运笔的生动,挥洒自如,又精于描写刻画。书中收录的大星的静物、风景画作均为两位教授多年结集的艺术精品,足可供读者品赏和研习。
何重礼,教授,1933年生,湖南沅陵人。
1961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设计专业。曾从事舞台美术工作。后在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任教,曾从事素描、水彩、静物、风景及速写教学多年。获高教局颁发的教学工作30年荣誉证书和北京电影学院最高教学成就奖——金烛奖。
序第一章 色彩基本知识 (一)有关包彩学名词的含义 (二)形成物象色彩关系的因素——固有色与条件色 (三)行关“调子”“色调” (四)写生色彩规律 (五)条件色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 (六)合理地艺术地处理画面色彩关系第二章 水粉颜料的特性和水粉画技法 (一)水粉颜料的性能和水粉画的特点 (二)水粉颜料的十湿特性 (三)渊色的方法 (四)水粉画的基本技法 (五)笔法(笔触)及技法 (六)水粉画写生的步骤 (七)水粉画写生应注意的问题及如何克服画面脏、灰、乱、粉、火现象第三章 水粉静物写生 (一)水粉静物写生的日的 (二)静物写生的基本要求 (三)如何摆静物 (四)静物写生的方法步骤 (五)水粉静物写生课进程第四章 水粉风景写生 (一)打好基础,渐进学习水粉风景写生 (二)风景写牛的取景、构图 (三)如何画风景写生 (四)学习风景写生的三个阶段 (五)风景写生与风景画创作 (六)风景画的意境
在写生画中,一般是从远景画起再画到近景。远景用湿画法、薄画法,笔触柔润,以便形成深远感,如风景写生中远景、远山、远树、天空中远的云层等。然后再逐步从中景画至近景。从中景到近景一般是用干画法、厚画法,根据体面结构,受光的强弱层次、质感、量感去摆笔触。静物写生也同此法。四、先画深色后画浅色 写生时“先画深色后画浅色”虽然不是绝对的,但是当了解水粉颜料的特性后觉得颇有道理。作画时如先画浅色,再压接深色,往往会把底色拖泛起,造成“粉气”或脏、灰的弊病。再则一般规律总是物体暗部色深,亮部、突出部分色浅;人们的视觉总是觉得深色藏匿,浅色突出。先画深色后用浅色压接,符合一般造型规律又与人的视觉习惯相吻合;先深后浅,不但易于覆盖,而且色彩稳定,避免反复修改。因此塑造形体先画背光再画受光符合此理。背光面环境色的反光影响较大,但色较深而含蓄柔和,画时一般用湿画法、湿接法,着色宁薄勿厚,最好一。遍画成。有了背光部的色彩作参照、对比,把明暗交界处衔接好,再转画中间面,最后画亮面。这样从笔触到用色都能对比着画,就更有把握。当然这种作画程序只是‘般合理的建议和参考,并不是绝对的,画者可以在实践中总结出自己成功的经验。五、上色要考虑主次,先从主要景物入手 从主要景物人手,并不是把主要景物一口气都画完了再逐个画次要景物,这是错误的理解,而是说在作画的步骤程序中,应,尢从七要的某些色块开始,摆上一些色彩笔触,定个调,接着也应任次要景物上铺色,对比起来画,H的是在画面上先确定丰要景物的色彩、色度、位置等“基调”,好让其他次要部分的景物以它为参照,依次上色,画出主次、虚实、空间层次等关系,这样做可避免绘画过程巾,只顾局部忘了整体统一、忘了主体、喧宾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