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儿童行为与精神障碍

秦红文,王明明主编 湘科
出版时间:

2002-5  

出版社:

湘科  

作者:

秦红文,王明明主编  

页数:

11148  

前言

我国改革开放后,社会处在转型时期。环境趋向复杂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人才竞争中。社会问题日益增多,这些社会问题同样也反映在儿童、青少年身上,他们稚嫩的心灵承受着来自家庭与社会的双重压力,难免会出现心理上的困惑与创伤。据各省市近年来的调查证实,小学生有1/4的人存在心理障碍。而大、中学生有约1/3的人存在心理障碍。中、小学生自杀、离家出走的事件屡屡见报。前来心理门诊就诊、咨询的儿童也日趋增加。正确的心理指导。不仅能引导儿童健康的心理发展,而且对其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都能及时给予引导与纠正。对于广大儿童、青少年来说,心理健康教育和必需的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是其成长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钙质。但更多的人对儿童心理问题仍然认识不足,当儿童心情不愉快、睡眠不好、不主动与人交往、依赖性增强时,父母就认为他们有了“心理问题”,但具体是什么“心理问题”?应该到哪里去就诊和治疗?如何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却无从知晓。为此,我们组织有关专业人员编写了《儿童行为与精神障碍》一书,旨在对临床工作人员及父母有所帮助。全书分正常儿童的生长及心理行为发展、儿童常见行为与精神障碍、儿童常见精神疾病三部分。共五章,内容深入浅出,文字通俗易懂。且针对儿童常见行为与精神障碍提出了一系列的病因分析和防治,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既可作为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指导、临床心理护理和预防保健工作人员的参考书,也适用于广大教师和家长阅读。由于我们的水平和经验有限,错误和缺点在所难免,诚恳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编者2001年4月

内容概要

本书介绍了正常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心理发展,儿童常见行为异常与精神障碍的症状、原因、治疗方法和家庭教育指导。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儿童生长发育及心理发展第一节 儿童生长发育/l一、儿童生长发育规律/l二、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l三、体格生长监测/4四、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4五、女孩生殖系统发育的成熟美/6六、男孩生殖系统发育的奥秘/7七、神秘的青春期及其特点/7第二节 神经、精神发育/9一、健全的大脑发育/9二、微妙的感觉世界/9三、人之初的神经反射/10四、展现力之荚的运动发育/11五、循序渐进的语言发育/12六、走向外面精彩的世界/12第三节 心理行为的发展/14一、小儿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14二、洞察世界的窗户——孩子注意力的发展/16三、留住美好的一切一孩子记忆力的发展/17四、让孩子展开想像的翅膀——孩子思维的发展/18五、人生坚实的奠基石——孩子意志的发展/19六、人际关系的基础——孩子性格的形成与发展/20第二章 儿童行为与精神障碍第一节 言语障碍/22一、口吃/221.什么是口吃/222.孩子为什么会说话结巴/233.口吃的孩子有哪些症状/244.口吃对孩子有哪些影响/245.如何帮助孩子纠正口吃/25二、缄默症/261.孩子为什么会沉默不语/262.患选择性缄默症的孩子有哪些表现/273.诊断选择性缄默症时应注意些什么/274.如何治疗缄默症的孩子/285.缄默症能治好吗/28第二节 睡眠障碍/29一、入睡困难和睡眠不足/291.孩子为什么会难以入睡/292.入睡困难和睡眠不足的孩子有哪些表现/293.对入睡困难和睡眠不足妁孩子怎么办/30二、梦魇与夜惊/301.什么是梦魇/302.梦魇有哪些原因/313.梦魇有哪些表现/3l4.什么是夜惊?有哪些表现/325.如何帮助孩子消除梦魇和夜惊现象/326.如何预防梦魇/32三、睡行症(俗称梦游症)/331.什么是睡行症/332.是什么原因导致睡行症的发生/343.睡行症的孩子有哪些表现/344.怎样知道孩子患了睡行症/355.怎样治疗睡行症的孩子/35第三节 抽动障碍/36一、抽动障碍/361.什么是抽动障碍/362.孩子为什么会出现抽动/373.抽动障碍的孩子有哪些症状/384.如何正确诊断抽动障碍/385.怎样治疗抽动障碍的孩子/39二、抽动一秽语综合征/391.孩子为何脏话连篇并挤眉弄眼/392.抽动一秽语综合征有哪些表现/403.抽动一秽语综合征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4l4.怎样治疗抽动一秽语综合征的孩子/425.抽动一秽语综合征能治好吗/42三、儿童多动综合征/431.什么是多动症/432.为什么孩子会得多动症/443.多动症的孩子有哪些表现/444.是不是爱动的孩子就患有多动症?/455.治疗多动症的方法有哪些/46第四节 饮食障碍/47一、异食癖/471.哪些原因可导致孩子患异食癖/472.有异食习惯的孩子会有哪些表现/483.对异食癖的孩子该怎么办/48二、偏食/491.孩子为什么会偏食/492.偏食对身体有哪些不良影响/503.应怎样纠正孩子的偏食习惯/51三、神经性呕吐/511.导致神经性呕吐的原因是什么/512.神经性呕吐有哪些表现/523.如何治疗神经性呕吐的孩子/53四、神经性厌食/531.导致孩子患神经性厌食的原因有哪些/532.神经性厌食症的孩子有哪些表现/543.怎样诊断孩子患了神经性厌食症/554.如何帮助孩子纠正神经性厌食症/55五、贪食症/561.孩子贪吃也是病吗/562.哪些原因导致孩子贪食/573.如何对待患贪食症的孩子/57第五节 其他心理行为障碍/58一、吮指癖/581.孩子为什么喜欢吮指/582.如何帮助孩子去除吮指的习惯/59二、咬指甲癖/591.孩子为什么喜欢咬指甲/592.如何纠正咬指甲的不良习惯/59三、习惯性会阴部摩擦/601.什么原因使孩子发生习惯性摩擦会阴部的行为/602.发现孩子有摩擦会阴部的习惯后该怎么办/61四、遗尿症/621.什么是遗尿症/622.孩子为什么会发生遗尿现象/633.对尿床的孩子可采取哪些措施/64五、遗粪症/641.什么是遗粪症/642.遗粪的孩子有哪些表现/653.怎样诊断孩子患有遗粪症/654.对患遗粪症的孩子该怎么办/665.怎样预防孩子产生遗粪症/66六、社会环境变动对儿童的影响/671.儿童对分离和死亡有些什么反应/672.父母离异对孩子有哪些影响/683.儿童受虐待和被忽略对其身心将带来何种影响/69第六节 品行障碍/70一、品行障碍的产生/70二、品行障碍的表现形式/71三、正确对待品行障碍的孩子/72第三章 常见儿童神经症第一节 焦虑症/73一、焦虑症的表现/73二、引起焦虑症的原因/74三、焦虑症的类型/75四、焦虑心理的消除/75五、焦虑症的药物治疗/76六、焦虑症的预后/76第二节 癔症/77一、癔症的产生/77二、癔症的特点/78三、导致孩子癔症的因素/78四、癔症的类型/78五、癔症的治疗/79第三节 恐怖症/80一、儿童恐怖症的发生/80二、引起孩子恐怖的原因/81三、恐怖症的表现/8l四、学校恐怖症的表现/82五、学校恐怖症的治疗/82第四节 儿童强迫症/83一、儿童强迫症发生的原因/83二、儿童强迫症的表现/84三、儿童强迫症的治疗/85四、儿童强迫症的预后/85第五节 神经衰弱症/86一、导致儿童患神经衰弱症的原因/86二、孩子患神经衰弱症的表现/87三、神经衰弱症对孩子的影响/87四、孩子患神经衰弱症的治疗/88五、儿童神经衰弱症的愈后及预防/89第六节 神经性抑郁症/90一、神经性抑郁症的原因/90二、神经性抑郁症的表现/9l三、神经性抑郁对孩子的影响/92四、神经性抑郁症的治疗/93第七节 溺爱综合征/94一、溺爱综合征的表现/94二、溺爱综合征对孩子的影响/95三、正确教育好你的孩子/95第四章 常见儿童特殊功能发育障碍第一节 诵读发育迟缓/99一、诵读发育迟缓的原因/99二、诵读发育迟缓的孩子表现/100三、诵读发育迟缓孩子的治疗/100第二节 动作发育迟缓/10l一、动作发育迟缓的定义/10l二、动作发育迟缓孩子的原因/102三、婴幼儿动作发育的促进/102第三节 计算发育迟缓/103一、计算发育迟缓的表现/103二、导致计算发育迟缓的原因/104三、引导孩子进行数概念和计算能力的训练/104第四节 言语发育迟缓/105一、言语发育迟缓的表现/105二、导致孩子言语发育迟缓的因素/107三、加强对孩子的早期言语训练/107第五章 常见儿童精神疾病第一节 儿童孤独症/109一、儿童孤独症的表现/109二、孤独症的原因/110三、儿童孤独症的特征性表现/110四、孩子患孤独症的判断/111五、孤独症的治疗/11l六、孤独症的预后/112第二节 婴儿痴呆与精神发育迟滞/113一、婴儿痴呆/1131.什么是墨儿痴呆门]32.婴儿痴呆有哪些表现/1143.怎样诊断孩子患了痴呆症/1144.痴呆症的孩子能治好吗/114二、精神发育迟滞/1151.什么叫精神发育迟滞/1152.精神发育迟滞的孩子有哪些躯体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症状/1163.怎样预防精神发育迟滞的发生/1164.精神发育迟滞可分为哪几级/1175.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心理活动具有哪些特征/1186.精神发育迟滞的孩子常伴发哪些精神疾病/1207.怎样治疗精神发育迟滞的孩子/120第三节 儿童精神分裂症/12l一、儿童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精神障碍/12l二、导致儿童精神分裂症发生的原因/122三、孩子患精神分裂症的表现/123四、儿童精神分裂症的类型/124五、儿童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及鉴别/125六、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治疗/126七、儿童精神分裂症的预后/126第四节 儿童躁狂症/127一、躁狂症的表现/127二、儿童躁狂症的诊断标准/128三、儿童躁狂症的综合治疗/129四、父母对患有躁狂症孩子的日常照料/130第五节 儿童自杀与自伤/131一、儿童自杀/1311.儿童为什么会自杀/1312.哪些囚素可能导致孩子的自杀行为/1313.儿童自杀一般采取的手段有哪些/1324.父母如何护理企图自杀的孩子/1325.孩子发生自杀行为时应采取哪些急救措施/1326.怎样预防自杀行为的发生/133二、儿童自伤/1341.导致儿童自伤的因素有哪些/1342.自伤儿童经常采取的手段有哪些/1343.怎样护理自伤的孩子/1354.怎样正确处理自伤的孩子/135第七节 儿童心理治疗/136一、分析性心理治疗/1371.什么叫分析性心理治疗/1372.进行分析性心理治疗的技巧有"~&/137二、集体心理治疗/1381.什么叫集体心理治疗/1382.集体心理治疗的方法和技巧有哪些/1393.进行集体心理治疗应该注意什么/140三、行为心理治疗/1411.什么叫行为心理治疗/1412.行为心理治疗的方法有哪些/1413.行为心理治疗应注意什么/142四、认知治疗/1431.什么叫认知治疗/1432.认知治疗包括哪些內容/143五、家庭心理治疗/1441.什么叫家庭心理治疗/1442.常见的家庭行为问题其表现在哪些方面/1443.家庭心理治疗的技巧有哪些/1454.家庭心理治疗中父母应该做些什么/146参考文献/148

章节摘录

第六节 品行障碍一、品行障碍的产生王雨从小在乡里爷爷奶奶家长大,生性调皮、胆大,不是在东家摘个桃,就是在西家摸个瓜。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既管不了他,也懒得去管,再加上乡下人厚道,只当是小孩淘气也不去理睬,任由王雨我行我素。读初中时,父母将王雨接到了城里,可王雨的坏毛病并没有改掉,仍像从前一样,不是拿同学一支钢笔,就是翻同学的书包,更有甚者,居然在校外堵住低年级同学要钱,如若不给,就动手打人。老师和家长苦口婆心不知教育了多少回,可收效甚微,王雨仍不改“恶少”作风。恨铁不成钢的父亲只好去请教心理卫生方面的专家,专家指出王雨的行为属于品行障碍,亦即品行不好。品行障碍是指反复出现和持续存在的一种行为形式,它违背与年龄适合的规范和准则,或者侵犯别人权益和使人受伤害。儿童的行为对外界产生不良影响,如逃学、偷窃、破坏公共财产和攻击行为等就属于品行障碍,如果少年的这些行为已达到侵犯别人权益和扰乱社会秩序的程度时,就属于违法行为或少年犯罪。对品行障碍的形成,西方学者重视社会阶层起的作用,认为下层社会及破裂家庭易导致攻击性和反社会行为,与品行障碍的发生有联系。二、品行障碍的表现形式品行障碍其表现可分四种形式:1.非社会化型:它分为非攻击性和攻击性两种。(1)非攻击性:是指反复多次地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或违反与其年龄相称的重要准则,但采取非攻击行为。如在家里或外面热衷于说谎;多次离家,彻夜不归;不听劝导,经常逃学;屡犯偷窃,但不用暴力与被窃者对抗;滥用药物,如吸食摇头丸、大麻、海洛因等。他们与其他人不能建立正常的感情,也不顾别人的期望和利益,更缺乏同情心。(2)攻击性:反复多次地对他人财产或人身采取暴力行为。如破坏公共财产,有意地损坏课桌、黑板或折断树枝、破坏花盆等,欺负或殴打低年级同学,甚至放火、敲诈或夺取钱财等。他们也突出自我中心,缺乏同情心和不能团结周围的人。2.社会化型:分为非攻击性和攻击性两种。与非社会化型的区别,在于犯上述行为时通常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伙伴一起违法或作案,而他们对这些伙伴采取同情和庇护的态度,并且效忠于他们或小集团,后者成为集团犯罪。3.强迫性品行障碍:这种品行障碍或犯罪行为,起源于强迫性行为,如偷窃狂,虽家里富有,但不可克制地进行小偷小摸;又如纵火狂等。4.非典型品行障碍:这是一种残余类型,其主要表现的行为方式,包括侵犯别人的基本权益,或违反与年龄相称的重要社会准则,但不能归于上述特定类型者。三、正确对待品行障碍的孩子对品行障碍的孩子,可采用行为矫正疗法。如果小儿在正面教育和鼓励下,行为有所改进时就应及时奖励,加以强化;或对症状漠视;或加以禁止;或给予合适的惩罚,以促使其不良行为消退。另外,家长还应多关心和帮助品行不良的孩子,不应一味地去责骂惩罚,而应循循诱导,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积极向上的处世态度,以及优良正派的作风。家庭气氛应和谐、温馨,家长应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言行皆应注意,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促使孩子早日改掉不良的行为。另外,对品行障碍的孩子进行集中训练和组织工读学校,也是一种好形式。


编辑推荐

现在很多人对儿童心理问题仍然认识不足,当儿童心情不愉快、睡眠不好、不主动与人交往、依赖性增强时,父母就认为他们有了“心理问题”,但具体是什么“心理问题”?应该到哪里去就诊和治疗?如何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却无从知晓。《儿童行为与精神障碍》就为你提供了这么个平台,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正常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心理发展,儿童常见行为异常与精神障碍的症状、原因、治疗方法和家庭教育指导。 《儿童行为与精神障碍》既可作为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指导、临床心理护理和预防保健工作人员的参考书,也适用于广大教师和家长阅读。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儿童行为与精神障碍 PDF格式下载



内容浅显易懂,适合想了解该方面知识的人,不适合专业务人员。有点失望,内容太浅了,还好不太贵。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