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爱因斯坦全集(第二卷)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9  

出版社: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页数:

601  

内容概要

  《爱因斯坦全集(第2卷)(瑞士时期1900-1909)》全集不仅包括爱因斯坦的全部学术论文,还涉及有关和平、宗教、犹太人问题等社会政治言论,还有他与家人及朋友的往来书信,各种听课、备课笔记以及其他有关他个人的全部材料。这些材料是目前研究爱因斯坦最权威、最全面的资料。其中许多材料是首次公开发表。《爱因斯坦全集》的编辑出版,是国际科学史界的一项大工程,它不仅可以填补科学史上的一些空白,而且可以澄清一些广为流传的讹误,其学术价值和文化积累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我社聘请国内科学史界和物理学界资深专家教授及年轻学者翻译出版《爱因斯坦全集》,这对我国学术界来说无疑是一件幸事。读者将最大限度地追踪爱因斯坦的思想、生活及科学活动,从中领略到科学和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深远影响。

书籍目录

中文版出版说明正文目录第二卷序关于第一卷之编辑方法的补充说明关于第二手文献的一点说明致谢翻译文件所在单位符号表正文引用文献名词索引人名索引引文索引译后记

章节摘录

  爱因斯坦的头两篇论文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通过考察分子力对液体中各种可观察现象的影响来研究分子力的本性。Einstein(文件1)集中讨论中性液体中的毛细现象;1902a(文件2)讨论稀盐溶液。  通俗科学读物和学校教科书无疑使爱因斯坦在早年就熟悉了原子-分子理论的一般概念和分子间内聚力的概念。〔1〕爱因斯坦在1895年学习的Violle的物理学教科书强烈地为分子观点辩护,并有很长的一章是根据Laplace的关于流体中分子间的短程力理论来讨论毛细作用的(见下)。〔2〕爱因斯坦在1897年左右读过的Mach的力学(MduniA)也引进了这样一种力来说明流体的形状。〔3〕关于他对研究这些力的本性的初期兴趣的记录要追溯到爱因斯坦的联邦技术大学时期。在他关于Weber的物理学课程的笔记中,在靠近他总结Weber关于表征两个相同分子间内聚力的那个两相同分子间距离的未知函数的评论之处,有这样一个眉批:“研究!假期。(Untereuchen!Ferien.)”〔4〕  在他首篇发表的论文1901,文件1)中,爱因斯坦选择毛细现象来研究分子间力的本性。在他以前,许多物理学家巳试图根据物质的组分粒子间起作用的内聚力来说明毛细作用。〔5〕Laplace曾提出一个统一物理学的雄心勃勃的纲领,即通过假设存在分子间的各种辏力(有心力)来说明许多物理现象。〔6〕关于这种进路的最详细和成功的例子是他的毛细作用理论,这个理论所根据的假说是分子间的吸引力的作用程是如此之短,以至于在宏观距离时  〔1〕Bernstein1853-1857和Biichner1855都提到了这些概念(关于爱因斯坦在少年时期就读过这些书的证据,可参见第一卷中“阿耳伯特,爱因斯坦——为他的生平事略而作”,p.kii)。在Luhpold中学最后一学期用的物理学教科书(KrirfJSW;参见Luitpold中学,课程,第一卷,附录B,p.353)中,讨论了物质的分子结构(同上,P.5)和包括内聚力在内的分子间力(同上,pp.13—14)。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爱因斯坦全集(第二卷)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