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3%法则

川合善大 湖南科技
出版时间:

2009-8  

出版社:

湖南科技  

作者:

川合善大  

页数:

136  

译者:

叶静文  

Tag标签:

无  

前言

  国外大凡提起日本式经营,往往只关注于日本制造业大企业的生产管理的看板方式(JIT)、QC、5S,或是企业组织的终身雇用,年功序列制等话题,其实这些缘起欧美转传到中国的理论多流于表象和只限于观察大企业的片面现象。更多的日本中小企业(企业数98%以上)和商业、服务业企业有着更多的生存哲学和商业模式,日式服务和理念更有其特色和可借鉴之处。  本书是作者综合其多年经营服务业的经验和理念的总结。也是作者构筑其各种商业模式的成功因素和动机的告白。对日本读者本身也具有很大的震撼力。2008年初版时的10—11月,在日本各大连锁书局的畅销排名均在第一、第二。在亚马逊排名第四。特别是在日本多年的景气低迷之时,如何另辟蹊径引导事业成功的点滴经验颇有借鉴和说服力。更可贵的是作者在叙说每个具体的案例时都能坦诚其采取的行动的动机、理念或是潜意识中的价值观。换个说法也可以说是日本人、日本商人的职业观和价值观,以及行动特点、模式在具体的案例中的表现。

内容概要

  《3%法则》以30年从商商经验挑战哈佛经营管理法则,用56个绝妙点子浓缩日本企业成功秘籍。日本第一畅销书。《3%法则》是作者综合其多年经营服务业的经验和理念的总结。也是作者构筑其各种商业模式的成功因素和动机的告白。对日本读者本身也具有很大的震撼力。2008年初版时的10—11月,在日本各大连锁书局的畅销排名均在第一、第二。在亚马逊排名第四。

作者简介

川合善大23岁开始创业。他抱着为商业人士排忧解难的宗旨,创办公司。现已拥有7家公司,总营业额高达100亿日元。
现在他每月两次召集经营者,聚集到“社长的酒吧”,开展以“发掘人脉、商脉、开创事业”为目的相互交流活动,受到日本商界的广泛欢迎。
《3%成功法则》是作者30多年在商业圈里亲见亲闻和从商经验中总结出的结论,是作者的真实感受。本书在日本各大连锁书局的畅销排行榜,均排名第一,亚马逊书店排行榜排名第四。
全书通俗易读,让每一个创业者、经营者和管理者豁然开朗,是了解日本商业社会、商业模式、现代服务理念和营商真谛的最佳读物。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老总应该于什么 老总是何许人 公司的未来在哪里 老总办公室的弊端 让客户直接向老总投诉第二章 利润藏于人心 宣传单的错误使用 滑雪场的启示 冰球场的启示 事业的新定义 怎么当“自卖不自夸的王婆” 人气吧台的诞生 生意越冷清越提高价格的道理 怎样让客户来替你宣传 让新顾客变成老顾客的方法 改变竞争的基准 怎样捕捉顾客的满足感 怎样让顾客为你工作 不断将新的惊喜作为卖点 洗衣店的秘密 兵粮攻略 “汽车刹车故障”思考法 逆向而行的策略第三章 点准市场的穴位 让顾客有安心感 贱价货创造不了高利润 将逆风变为顺风 想卖的东西不卖 命名可能决定公司的命运 渠道的选择方法 无限扩大利润的价格战略 用物质替代资金……第四章 要创造长期的利润 第五章 让客户请你吃午餐 第六章 管理的艺术 

章节摘录

  老总办公室的弊端  老总是创造企业未来的人。企业未来的起点就在你的客户那里。所以,为了创造企业的未来,身为老总的你应该多去拜访客户,而不是老待在办公室。  这样,老总办公室就要重新界定了。  没有比老总办公室更舒服的地方了——坐在舒适的办公椅上,稍微有点不称心就可以对员工数落一番。员工们通常都不敢顶碰,只是一味地承认错误,公司老总看起来简直就是一方土皇帝了。于是,坐在老总办公室里,就会给自己造成“我在工作”的错觉。但是,请记住:老是待在办公室是看不到企业未来的。老总办公室只会把商社社长变成内部意向型主管,并且会沉溺其中,从而忘却创造公司未来的使命。那么,设有老总办公室的企业该怎么办呢?在老总办公室名称不变的情况下,将它作为接待室使用。当客户来访时,直接将客人带到镶有“总裁办公室”牌子的接待室内。人只要能够体会到被他人重视的价值,就会感到满足。也就是说,当客人被带到老总办公室时,他就会感受到自己受对方重视的程度和自我价值的肯定,那么接下来的洽谈就会容易得多了。总而言之,老总应该走出去。在办公室里,当你说“等预约后……”的时候,又会情不自禁地考虑有无空闲而犹豫不决。为了避免这些,你可以在自备车里预约客户,或干脆不预约直接拜访。让客户直接向老总投诉在本公司,每位员工的名片“投诉电话”那一栏都印着我的电话号码,那是由400名员工递向1万家客户的名片。一般的企业,不把其称为“投诉窗口”,他们称它为“客户意见窗口”。相信你也曾有过由于对服务或商品质量不满,打电话到某公司,然后被踢皮球般地推诿辗转于各个部门间,最后总算被转接到“这里是客户意见电话”的经历吧!  有的时候,即使直接打电话到“客户意见电话”,也会经常占线。据说,很多还都是免费电话。其实对顾客来讲,重要的不是在意什么免费电话,马上解决问题,才是最需要的。

媒体关注与评论

  怎样靠人脉和点子成功的经营战略参考书。  ——Sonlife《JAsDAQ上市公司》董事长竹内惠司  他的想法如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庆应大学教授千叶商科大学校长岛田晴雄  本书既可作为成功的商业点子读物,更可以作为了解日本商人的商业习惯和价值取向的教材。  ——日本大阪阪南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洪诗鸿  和《2:8定律》一样的惊人发现,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好书。  ——中央电视台《我们》栏目总策划胡泳


编辑推荐

  滑雪场的启示,冰球场的启示,老总应该干什么,培训不当会毁掉新人,贱价货创造不了高利润,可持续创造利润的方法,“汽车刹车故障”思考法,别只看销售额,更要看现金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3%法则 PDF格式下载



要完全融入日本社会文化才能了解作者的思想。---www.51kamo.com


这本书还是挺值得一读的


做生意確是一件難事,
尤其是對沒有生意頭腦的人如我來說.

許多外國商業書講的都是偉大理論,甚至是紙上談兵,
對小企業沒有多大實效,
這本日本人寫的小書卻充滿老板本人的實戰經驗分享,
就好像總裁跟你閒話家常說故事一樣,
讓人讀來既易消化, 又有裨益.

雖然說日本人的商業文化或許有它的獨特性,
然而書內很多心得都是世界通用的處事智慧與道理,
個人覺得非常受用,
希望多讀幾遍再加努力實踐我的生意便會有所好轉...

至於是3%還是5%我就覺得不是那麼重要了.


日本人写的东西基本就是**


中国人对于日本人的印象大都来自影视剧。看过这本书后对于日本人,特别是商人多了一份了解。事业有成的作者毫不掩饰地讲述了自己的从商经历,有些不那么光彩的细节也被作者和盘说出。特别是作者关于经营与管理的论述更是令人深省。但由于社会环境和人群的不同,有些在日本能成的事在中国内地恐怕不那么好解决。尽管如此,书中提到的观点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不论是经商还是追求个人奋斗的芸芸众生。


还行吧.前面部分比较好看......


完全没有书上宣传的那么好,这样的书不可能成为日本第一畅销书.内容也很简单


本书:1.不知所云的书,没有主线2.华而不实的书3.凑字数的书4.没有实用性的书大家最好别买


  也许是对数据相对敏感,看书伊始,始终觉得作者信口拈来的3%和97%很别扭,可能我会更接受一些相对严谨的说法“极少数的那部分优秀或成功的。。。。”“大部分平庸的那部分。。。。”
  
  
  看书看了一大半了的时候,看到作者对调查问卷的态度,他剖析了调查问卷调查不到的一些心理因素,数字很可能是对实际情况的误导(书中有详解)。这段讲述,让我豁然开朗。。
  
  此外,那段关于像素软件的开发计算,关于数字的解释还是很让人有收获感的。
  
  看到这,感觉作者是一个对数字比较模糊但擅长心理研究的人,整本书展现出的逆向思维很有特色,偶尔能带给读者眼前一亮的感觉。
  
  此外,整本书的系统性略差了点、
  


  近来读日本的书觉得远比欧美的书有意思。特别是这个3%的法则更觉得可以直逼餐巾纸上创业课。
  
  所谓3%法则就是指97%的人都是错误的。这是符合行为经济学的理论的,也就是真理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
  
  首先头的定位,头不是用来管理内部事物的,如果天天管理内部事务,那就是内管家了。头是用来创造未来,引领未来的。应当每周才去办公室一次,而不是天天坐在那里,倾听各方面的汇报,因为来自内部的消息只会让你沉醉在内部琐碎的杂务,而真正的利润来源是外部。但很多领导都是在办公室里才能找到管理的感觉。沉醉于内线会失去对外部世界的敏感度。里面可以借鉴的另外一个小经验,是把老板的电话放在下属的名片里做为监督电话。
  
  其次是让客户请你吃饭的(与客户相处之道法则)。通常在大多数人的脑海里有一个共性是必须请客户吃饭。但在我平时的经验里,每次请客户吃饭他们都会在饭前问,或打听我请他吃饭的动机。其实大多数时候是没有什么想法与动机的。特别是中国人不是去吃饭而是带着脑子去吃的。那么反其道而行之,主动在快结束的时候让客户请你吃顿便餐,反而会让他丢掉包袱,这样客户比较轻松交流起来也比较方便。上次去某单位的时候,我就应当顺应对方要求一起去食堂吃饭,而我却非要请对方去饭店吃。现在来看,不仅应当去食堂吃,而且下次再去的时候还要主动说:“你请我吃顿饭吧!”这样交流起来更顺畅。此处还有类似的就是男生追女生的手法,作者经常说:“你帮我妹妹选辆童车吧?”选完后直接再到售后把车退掉。与上层人物相处的办法是介绍更加出色的人物与他认识,因为你本身是不具备更多利用价值、知识价值的。而介绍更历害的人与你想处成朋友的人,更让双方都高看一眼。A会认为,B很历害能把你当回事说明你人品、才识、价值与B相似,而另外一个人也会同理认为。这一点倒是可以作为无意识的运作一下。还有呢,人的兴趣爱好要多一些,多一些新奇的爱好,工作中结交的朋友都是工作关系,而在骑马与天文爱好、麻将等发展的关系确实是真朋友关系。下一步要挖掘一下这些兴趣爱好协会,让自己过得充实快乐一些。年龄大了,也该找些乐子了。
  
  再次反射式创造模式。更多的人认为必须看到明明白白的利润。然而雪场免费但升降级可以盈利,这涉及到免费商业模式。就象洗衣衣店里可以免费拿佛经一样,报纸是免费的,但是可以用广告来盈利一样的。中国人讲含畜,与其说店里饭菜好吃,不如对大厨进行细致的描述。这样会更生动,你只需要创造一个语境就可以。应用在现实中,不能自卖自夸自已好,而是讲事实。上门推销的时候都会说我们的产品好,我们有宣传单页,可恰恰没人看。那么就要主动想客户之所想,替他推销,反其道而行之。告诉他感兴趣点与不知道的信息。最后才引导到自已的推销目的。
  
  饭店与洗衣店的两种运营模式:价格提高、满足顾客自已家的心理、烹饪学校、专制特制式。洗衣店采取慢速度存放到一个季度、高价格、及带有宗教色彩思路独特。
  
  总之,是一切与常不同,简称大不同。凡事如循常理,获一般小成就。而不按常理出牌则会获大成就与独特效应。在做任何事时,都要问自已,如何按刚开始想法的反方向行动。
  
  简而言之:少数人才是对的。想与众不同,就要按小数法则做事。
  
  明天将做进一步思考,今年要闻斯行诸。
  
  
  
  
  
  


  1、老总的工作,就是创造公司的未来;公司的未来在客户那里,老总的大部分精力在于拜访(不是去推销)客户;同时避免内部管理错位;老总千万不要成为解决公司内部问题专家;
  2、让客户能够直接向老总投诉;


  从编辑角度来看:
  本书内容虽然不系统,但很有新意,逆向思维,一针见血,点到了老板们的死穴,很有意义。值得一读。
  同时书本制作一般,有些编校问题,版式也比较呆板。可见编辑不是很负责或制作过于仓促。


不错的评论,不错的书,赞!


看了您的评书,觉得这本书非看不可了,谢谢


同感,评论很完美!


评论不错,感兴趣了


看了你的评论,觉得书我有必要再去看一遍。


评论的很细,而且加了自己很多感触。我觉得此书应该在待读书中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