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食用菌菌种生产与检验技术

夏志兰 编 湖南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3  

出版社:

湖南科技出版社  

作者:

夏志兰 编  

页数:

213  

字数:

180000  

内容概要

食用菌是一个正在加速开发的现代农业高科技产业。但是,我国食用菌菌种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分散的作坊式生产,生产设备设施简陋,生产条件可控性差,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技术含量低,菌种质量差,菌种的生产、流通和使用难以有效管理,成为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瓶颈”。2006年农业部颁布了《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为食用菌菌种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菌种质量的提高,一方面需要良好的法制环境,同时迫切需要规范的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体系。
为提高食用菌菌种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的业务素质,帮助食用菌菌种检验人员和生产技术人员掌握食用菌菌种基础理论、生产与检验技术和法律法规等知识,湖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编写了《食用菌菌种生产与检验技术》一书。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菌种生产基础知识、食用菌遗传与育种、菌种生产技术、菌种质量控制与检验技术、食用菌菌种保藏、病虫害防治以及食用菌菌种有关的法律法规,如《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等。
本书适合广大食用菌菌种生产与检验人员和菇农及基层农技推广人员阅读,对农林院校有关专业师生、科研人员有参考价值,亦可作为从业人员技能培训教材。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菌种生产基础理论
 第一节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及分类
 第二节 食用菌的生长发育条件
 第三节 食用菌菌种类型及分级
第二章 食用菌遗传与育种
 第一节 食用菌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节 食用菌的生活史和繁殖方式
 第三节 选择育种
 第四节 杂交育种
 第五节 诱变育种
 第六节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第七节 基因工程育种
 第八节 野生食用菌驯化育种
第三章 食用茵菌种生产技术
 第一节 菌种生产的场所与设备
 第二节 菌种分离及扩大繁殖
 第三节 母种生产技术
 第四节 原种生产技术
 第五节 栽培种生产技术
第四章 菌种质量控制与检验技术
 第一节 母种的质量控制
 第二节 原种的质量控制
 第三节 栽培种的质量控制
 第四节 种性检验
 第五节 纯度检验
 第六节 活力检验
第五章 食用菌菌种保藏
 第一节 菌种保藏的原理
 第二节 菌种保藏的方法
第六章 菌种生产中的杂茵及害虫防治
 第一节 杂菌种类及防治方法
 第二节 虫害种类及防治方法
 第三节 菌种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附件
附件一 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
附件二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附件三 食用菌品种描述技术规范
附件四 食用菌菌种真实性鉴定酯酶同工酶电泳法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同一种食用菌的不同品种,它们之间应具备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特异性是指不同品种间在重要特征(形态、品质、抗病性等)方面应有明确的区别,一致性是指同世代中,该品种的特征应十分均一,稳定性指扩繁后的特征必须稳定。《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第十七条第六款规定,申请“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需要提供品种特性介绍,也就是要求菌种生产经营单位供应的品种应该与其描述的品种特性一致,否则将是假菌种(第二十八条)。生产、经营假菌种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五十九条进行处罚,即责令停止生产、经营,没收菌种和违法所得,吊销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并处以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处以违法所得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般来说,生产经营母种的单位,每年需要进行出菇试验,检查将要供应的品种是否退化变异,是否与其描述的品种特性相一致。  (二)感官要求  作为商品出售的母种,对其感官有一定的要求。感官指标通常可反映菌种的纯度和活力。母种的感官指标通常包括:菌丝形态、发菌程度、色素、分泌物、菌丝自溶、拮抗线、原基、脱壁等方面。目前已颁布实施的菌种标准有:香菇、蘑菇、金针菇、平菇、毛木耳、黑木耳、杏鲍菇、白灵菇、茶树菇、大杯蕈、银耳、巨大口蘑和真姬菇等,这些标准都规定了母种的感官指标,各母种生产经营单位可参照执行。如果感官指标达不到要求的母种,将被视为劣种菌种,其处罚与假菌种一样。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食用菌菌种生产与检验技术 PDF格式下载



就是从事这一行的,这本书挺有用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