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巫傩史

林河 花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08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作者:

林河  

页数:

67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世界史记载的世界,是一个不完全的世界,二十四史记载的中国,是一个不完全的中国。  就像花卉中有野花和家花一样,人类文化也是有“野性”与“驯性”之分的。二十四史记载的基本上是在温室效应下豢养长大的、以封建礼制为代表的“驯化文化”,而那些在风霜雨雪下挣扎成长的、以巫傩文代为代表的“野性文化”,则被湮没在野草荒烟之中了。中国人长期把“驯性文化”当作了中国文明之源,孰不知这是完全违背历史规律的。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摩尔根曾经说过:“人类必须先获得文明的一切要素,然后才能进入文明状态。”这“文明社会的一切要素”,就是人类文明的文化基因。  林河先生写这本书完全受益于中国“杂交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杂交稻理论”:驯化稻之所以无法再增产,完全是驯化过度的结果,要想进一步增产,就必须在驯化稻中注入野生 稻的野性基因,获得远缘杂交优势,形成良性组合,恢复它的野性活力。这一科学论断启发了林河先生;人类文明不也是如此么?人类历史上的一切文明进步,都是人类文化基因性组合的结果,反之亦然。  探讨人类文明的文化基因,对探讨人类的和平进步将产生巨大的催化作用,对正确地认识人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将起到振聋启聩的影响。本书关于“野性文化”的阐述可谓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其中“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存在于野性文化之中”、“中华文明不是五千年而是一万年”、“中华文明之源不在黄河而在长江”、“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主要源头”等论点,将使你大开眼界,大长见识。总之,这是一部中国人及世界华人不可不读的奇书,是一部全人类都值得一读的奇书。

作者简介

林河,本名本鸣高,北京鲁迅文学院毕业,曾任《楚风》主编,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团成员等职,是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津贴获得者,离休后,被湖南省人民政府聘任为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迄今已在国内外发表或出版过数百万字的作品,其学术著作曾获北京《民间谅化坛》“银河奖”一等奖及其他学术奖十余次;曾应日本东洋文化研究所之邀赴日本讲学及访问,社会兼职有: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中国民俗学会、中国傩戏学会等学会理事及云南彝州楚雄师专荣誉教师等。主要著作有《九歌与远湘民俗》(上海三联书店)、《傩史——是中国傩文化概论》(台北东大书局)、《古傩寻踪》(湖南美术出版社)、《文艺湘军百家文库林河卷》(湖南文艺出版社)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多元的中国,多元的文化……第二章 巫文化对中国的贡献第一节 “自然录崇拜”打开了中国人通向未来之门……第三章 傩文化对中国的贡献第一节 傩文化创造了中国的农耕文明……第四章 傩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第一节 汉文化与傩文化的关系……第五章 探索中华文明的基因第一节 傩文化中的创新型基因……结束语 龙凤呈祥,创造和平幸福的未来!附录 巫歌选 巫术选 傩歌选 傩戏选

章节摘录

书摘 云南茂顶族的猎,在半路上见到一群水獭,口中都含着一条大鱼,并把鱼堆放在他们的“石柱诅盟”的祭坛上,然后继续去捕鱼,直到鱼堆得相当多了之后,便全体都围住鱼堆,举手投足,人立而舞,与人类祭祀神灵的活动非常相似。茂顶族人便认为是遇上了“水獭祭天”的好兆头。这一年,他们的狩猎与庄稼也格外丰收。于是,他们便兴起了“剽牛祭天”的习俗。而后,独龙族在向茂顶族承袭了“剽牛祭天”的风俗的同时,也承袭了“水獭祭天”这一故事。在今日的独龙江流域,人们也偶尔还能遇到“水獭祭天”的场面。关于“水獭祭天”之类的动物行为,两千年前的中国古籍就已有记载了。《周礼·王制》有“獭祭鱼,然后虞人人深梁”,《月令》有“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的记载,只是很少引起人的注意罢了。 占山为王的猴群,猴王的威信极高,一般的猴子都要向猴王讨好卖乖,服从猴王的命令,母猴们也会翘起尾巴让公猴王闻它的生殖器以表示效忠。而人类社会中,首领与族群之间也有这样类似的情况。 非洲的黑猩猩在暴雨天遇到炸雷闪电时,母猩猩会带着幼仔爬上树去躲雨,而公猩猩们则赶快上树去折下一枝大树枝,拿着它在头顶上旋舞,高声喊叫,并有节奏地摇晃身子跳起“猩猩舞”。然后,成群结队地拖着大树枝沿着山岗冲上冲下,不停地呐喊摇晃,向风雨示威,直到风雨消散、雷电停止,公猩猩们“驱赶风雨”的神秘歌舞才会停止,而民间的巫师中也有“呼风唤雨、驾雷御电”的巫术。 上述的“动物行为”与人的“巫术行为”为什么会这样的相似呢?虽然动物的行为都出自本能,但是,当人类步入“巫文化”时期后,有没有继承“动物行为”或模仿“动物行为”的可能呢?在我们的现代科学中,仿生学的位置还是那么地重要,不懂科学的原始人,在他们的“巫文化”中,会不会更需要依赖于仿生学呢?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去很好地解答。 在上述的类似人类“巫术活动”的动物行为中,发生得最多的是对自然现象的本能反应,而不是对动物灵或植物灵的崇拜,这是不是意味着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敏感,也和猿类“迎日”,狼类“迎月”或黑猩猩“驱赶风雨”近似?是不是人类对“无机的”自然界的敏感远比对“有机的”动、植物的敏感要强烈些呢?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就进入了本章的主题——人类在迈开改变人类命运第一步的时候,最早的“巫文化”就有可能是“自然灵崇拜”了。 关于“巫文化”起源的课题,世界上的专家学者都很重视,且已争论了两百多年。不过,主要是西方的学者在研究,中国人研究“巫文化”还是近几十年来向西方学的,而且多以西方的“马首是瞻”,完全没有建立起中国自己的体系来。 早在18世纪末,法国学者杜毕伊就在他的名著《一切崇拜的起源》一书说道:“自然崇拜是原始的,囊括一切的宗教一一无论是在旧大陆或是新大陆,两者皆然。”他的观点后来形成了著名的“自然神话学派”。他们这一派对自然崇拜的理解是:古代宗教所信奉的神灵,甚至神话中的英雄人物,无一不是日、月以及其他天体现象的人格化。因此,最早的宗教形式是“自然崇拜”。 但很快就有学者发现,这一派有很大的缺点,因此,又出现了一个“万物有灵学派”。在“万物有灵论”的冲击下,“自然神话学派”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西方“万物有灵学派”的代表之一、英国著名的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对“万物有灵论”的说明是:人类力图解释梦、幻觉和其他一些令人困惑的反常心理,因而产生了灵魂观念。早期人类接着会将灵魂观念推广到动物身上,然后再推广到植物。最后才推广到石头、武器、食物、装饰品以及其他各种我们文明人不会赋之以灵魂或生命的东西上面。直到目前为止,“万物有灵论”仍然是影响当今学术界的主流学派之一。 西方的研究是不是就那么完美无缺了,不需要再建立中国自己的体系了呢? 笔者认为:这两大学派都是20世纪末叶出现的科学方法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简称“三论”)尚未建立之前的产物,对信息的选择缺乏严谨性,对信息的处理缺乏系统性,对信息的渠道缺乏控制性,且都不是从生产力与文化的辩证关系出发去研究的,因此,都是有局限性的。 文化是生产力的产物,低水平的文化是低水平生产力的产物,高水平的文化是高水平生产力的产物。我小时候只能梦到狗咬人、到山上摘野果、伸开双手在天上飞,而现在的小孩做梦,却会梦见汽车压人、上商店买巧克力、坐飞机上天。这就是不同的生产力所产生的不同的“梦文化”。 “自然神话学派”的错误是把两种不同生产力所产生的文化混为一谈,把不属于同一文化圈的神话人物进行牵强附会的比较,并以唯心主义的思维方式,把宗教视为人类纯冥想的和思维的活动。最后坠人了对远古星辰世界的玄学研究中去了。 “万物有灵学派”只从梦、幻觉、反常心理等角度切入,同样有失片面。这就同中国著名的《瞎子摸象》寓言所说的,瞎子们从象的耳朵、鼻子、肚皮、四足等不同角度切人研究,摸到耳朵的就会说大象的形状像蒲扇,摸到其他部位的就会说像圆筒、像墙壁、像柱子,始终得不到大象的总体印象。“万物有灵论”者认为:人类是把“灵魂观念推广到动物身上,然后再推广到植物。最后才推广到石头、武器、食物、装饰品以及其他各种我们文明人不会赋之以灵魂或生命的东西上面”的观点,似乎有颠倒了时空观念之嫌,也是对信息的选择缺乏严谨性,对信息的处理缺乏系统性,对信息的来源缺乏控制性的产物。 “万物有灵学派”运用田野考察的方法来检验“自然神话学派”的错误,无疑是很先进的方法。但违背“三论’,原则的田野考察,同样是得不出正确结论来的。如C·A·托卡列夫说的:澳洲土著人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图腾崇拜和巫术,而未见有自然崇拜现象。因而得出“自然崇拜不是最早的宗教信仰”的结论,就有些片面。因为自然崇拜是人类社会伊始时生产力极其低下时期的“盲目”的信仰,而图腾崇拜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已有所提高时的一种“有目的”的信仰,就像科学时代的我们对古人还那么无知一样,我们在对图腾时代的人们进行田野考察的时候,如果考察得不细致,怎么可能考察出他们在几千年前有没有“自然崇拜”来呢?例如我们现在研究傩文化,傩文化的主要特征是“傩神崇拜”,但在田野考察中,如不细致考察,就会发现:除了有些少数民族中间还流传有“傩神传说”,有些少数民族巫师的傩坛上还在供奉傩神菩萨外,有些瑶族中,供奉的是“粲瓠大王”,有些壮族中,供奉的是“三界公公”,在汉族中,供奉的神灵是随心所欲,南海观音、关圣帝君、杨泗将军、财神菩萨等五花八门的菩萨都有,今日的巫师根本不知傩神为何物的情况,是司空见惯的。这就是“有序时代”的“无序现象”,我们能因此就否定傩文化没有“傩神崇拜”吗? “自然神话学派”与“万物有灵学派”之争,也许还有翻译名是不是合乎科学性的问题。以中国字义来说,“自然崇拜”是崇拜大自然的万物精灵,“万物有灵”是指世上的万物都有精灵。字面上的含义实在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但为了避免与西方的观念混淆,本书不采用“自然崇拜”和“万物有灵”的名称,而用“自然灵崇拜”这一名称。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巫傩史 PDF格式下载



从巫傩这个角度来占有材料、组织材料,功夫很扎实


目前还没看完,应该不错,因为写论文需要,老师推荐的


对这本书,只能以震撼、惊叹来形容!借以时日,待中国的考古、历史学者们冲突中原中央论、华夏尊崇论的陈旧框架之限制,正视、全面研究万余年前即有人工水稻的湖湘文明,必将为中国上古历史的改写拉开序曲!而中国的历史,也将由起于黄帝的上下5千年、扩展为始于湖湘文明的上下7千年甚至1万年!作者是享誉楚学八怪的林河老先生,在新浪开有以林河为名的博客.


改写中国上古历史的奇书!对这本书,只能以震撼、惊叹来形容!如果中国的考古、历史学者们冲突中原中央论、华夏尊崇论的陈旧框架限制,正视、全面研究万余年前即有人工水稻的湖湘文明,必将为中国上古历史的改写拉开序曲,而中国的历史,也将由起于黄帝的上下5千年、扩展为始于湖湘文明的上下7千年甚至1万年!作者是享誉楚学八怪的林河老先生,其博客地址:[...]


讲理论,一点学术性也没有;讲故事,一点吸引力也没有。前面那些五星都是托么??


改写中国上古历史的奇书!对这本书,只能以震撼、惊叹来形容!如果中国的考古、历史学者们能因此突破中原中央论、华夏尊崇论的陈旧框架限制,正视、全面研究万余年前即有人工水稻的湖湘文明,必将为中国上古历史的改写拉开序曲,而中国的历史,也将由起于黄帝的上下5千年、扩展为始于湖湘文明的上下7千年甚至1万年!... 阅读更多


读过之后,只能以惊叹、震撼来形容!这是一部视角独特的奇书,借以时日,当考古、历史学家们脱离中原中央论、黄帝黄河中心论的陈旧框架限制,重新审视长江流域湖湘大地的上古时代(在万余年前,湖湘大地便发现了人工稻,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水稻),中国上古时代的历史将被全盘改写!... 阅读更多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