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左传精萃

李南晖 广东花城
出版时间:

2006-8  

出版社:

广东花城  

作者:

李南晖  

页数:

17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左传》是根据《鲁春秋》编成的,所以它的记事,完全以鲁国国君为顺序编排,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开始,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结束,时间跨度两百五十五年。末尾还有一小段跳跃性的记载,写到了鲁悼公四年( 前464)晋国贵族知伯的骄横,并预言了他十年后的灭亡。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我国早期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因为这部书是对春秋的解释,记载春秋时期诸侯各国间的矛盾和斗争,擅于叙事写人,所以也是一部具有文学价值的散文名著。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撰写。这部著作记叙了春秋时期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共二百五十多年间各诸候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历史事实,着重记叙当时诸候列国之间的矛盾和争夺,内容相当丰富。本书精选了《左传》里的一些经典篇目。此外,编者还给每篇作品都写了个提要,介绍事件的来龙去脉、相关背景,间或也作一些文学评点。

书籍目录

前言/1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年)/11曹刿论战(庄公十年)/16宋南宫万之勇(庄公十一、十二年)/19晋献公假途伐虢(僖公二年、五年)/22齐楚召陵会盟(僖公四年)/26秦晋韩之战(僖公十五年)/29宋楚泓之战(僖公二十二年)/36晋公子重耳的流亡(僖公二十三、二十四年)/39晋楚城濮之战(僖公二十七、二十八年)/49烛之武退秦师(僖公三十年)/58秦晋殽之战(僖公三十二、三十三年)/61宋国的败将华元(宣公二年)/67昏君晋灵公(宣公二年)/70晋楚邲之战(宣公十二年)/75齐晋搴之战(成公二年)/92知警对楚共王(成公三年)/100不忘故国的钟仪(成公九年)/103晋楚鄢陵之战(成公十六年)/105晋灭偪阳(襄公十年)/117子罕以不贪为宝(襄公十五年)/121齐晋平阴之战(襄公十八年)/123张骼、辅跞挑战楚军(襄公二十四年)/128崔杼弑齐庄公(襄公二十五年)/130子产不毁乡校(襄公三十一年)/135郑子南与子皙争聘(昭公元年)/137晏子不更旧宅(昭公三年)/140齐鲁炊鼻之战(昭公二十六年)/143专诸刺吴王(昭公二十七年)/146邾庄公之死(定公二年、三年)/149吴楚柏举之战(定公四年)/151鲁国侵齐(定公八年)/158齐鲁清之战(哀公十一年)/160楚国白公之战(哀公十六年)/164

章节摘录

书摘秦晋韩之战 (僖公十五年) 【题解】 春秋中期,秦国和晋国关系密切,两国累代缔结姻亲,所以现在还用“秦晋之好”这个成语祝贺新婚夫妻。可是亲家常常是冤家,秦、晋也经常打仗。 晋惠公得到秦穆公的支持回国登基,却马上背信弃义,过河拆桥,还试图趁秦国饥荒趁火打劫,于是“韩战”爆发。这是《左传》记载的第一场大战。 对于晋惠公,这是一场自取其辱的战役,以丧师被俘收场,并且连累晋国丢失了黄河西岸的大片土地。秦国把版图向东拓展了几百里,却限于实力和人情,最后释放了晋惠公。 从文学的角度说,战前晋国君臣的矛盾分歧和战后的众志成城形成强烈的对比,可见多难兴邦;末了阴饴甥对秦穆公的对答绵里藏针,谦卑自责的字眼底下蕴含决死的信心,跟前一篇屈完的气壮山河全然不同。 三败及韩(1)。晋侯谓庆郑日:“寇深矣,若之何(2)?”对日:“君实深之,可若何(3)?”公日:“不孙(4)。”卜右,庆郑吉,弗使(5)。步扬御戎,家仆徒为右(6),乘小驷,郑人也(7)。庆郑日:“古者大事,必乘其产,生其水土而知其人心,安其教训而服习其道,唯所纳之,无不如志(8)。今乘异产,以从戎事,及惧而变,将与人易(9)。乱气狡愤,阴血周作,张脉偾兴,外强中干。进退不可,周旋不能,君必悔(10)。”弗听。 (1)这句是说晋军连打二三场败仗,退到韩。韩大约在今山西河津一带。(2)晋侯:晋惠公。庆郑:晋国大夫。寇深:敌人深人国境。(3)这句是说,是您把敌人招来的,有什么办法呢?暗指晋惠公背信弃义的种种举动。(4)不孙:不逊,无礼。(5)这是讲出征前占卜,结果显示庆郑做惠公的车右吉利,但是惠公不要他。(6)步扬、家仆徒:都是晋国大夫。御戎:给元帅驾车。惠公亲,怔,所以他是元帅。(7)小驷:马的铝称。入:进贡。(8)这几句是说,打仗这种大事,一定要驾驭本同的马匹,因为它们适应水土,了解主人,训练有素,服从指挥,怎么操控都得心应手。(9)这几句是说,现在临时驾了外国马来参战,一旦它们临阵胆怯,举止反常,不听号令,御手就无法控制了。(10)这几句是说,到时这些外国马气息急促,血流加速,脉管贲张,外表很强悍,内里很怯懦。进不能进,退不能退,转弯也不行,您一定会后悔的。 P29-30


编辑推荐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我国早期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因为这部书是对春秋的解释,记载春秋时期诸侯各国间的矛盾和斗争,擅于叙事写人,所以也是一部具有文学价值的散文名著。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撰写。这部著作记叙了春秋时期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共二百五十多年间各诸候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历史事实,着重记叙当时诸候列国之间的矛盾和争夺,内容相当丰富。本书精选了《左传》里的一些经典篇目。此外,编者还给每篇作品都写了个提要,介绍事件的来龙去脉、相关背景,间或也作一些文学评点。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左传精萃 PDF格式下载



买了三,一本《家园》一本《村落》,没有可比性啊,后2个是他的两倍,价格没有差几块钱,不过内容还好,挺薄,方便携带把


发过来的是个什么农家版,额,原价都只是7块么,跟10块那个还是很有差别的,别告诉我卓越你们不知道这个书有两个价钱不同的版本!


  左丘明对《春秋》的赞誉可以说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称《春秋》的记载用词细密而意义显明,记载史实而含蓄深远,婉转而顺理成章,穷尽而无所歪曲,警戒邪恶而奖励善良。并且把孔子称为“圣人”。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