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鲁迅散文精萃-国学文化经典读本

邓国伟 花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8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作者:

邓国伟  

页数:

135  

内容概要

  学习国学,最好的办法是从娃娃抓起,让青少年从小就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有所接触。启蒙教育,对人的成长,关系至为密切。当然,传统典籍中某些概念、语言,青少年未必了解,可能是囫囵吞枣,但这不要紧。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青少年会逐步弄清它的真义;而那些优秀的文化养分,会渗入他们的肌肤、血管,成为他们生命的部分,让他们有可能更好地健康成长。  《鲁迅散文精萃》把我国文化遗产中发人深省的哲理,脍炙人口的诗文,上至孔子老子,下至鲁迅冰心,有选择地向读者们介绍,并且稍作简明扼要的说明、注释。我们希望,广大的青少年能够从这套丛书中,接受到祖国优良文化传统的教益,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之材。  暮春三月,杂花生树。让我们这一块深受岭南文化滋润的土地,开出更加美丽的花朵。  国学文化经典是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本书是鲁迅专题,作为中学生的课外辅助教材,精选了脍炙人口的名篇,加于题解、注音、注释和串讲,做到通俗易懂,适合中学生阅读,也符合小学高年级以及大一学生参考。

书籍目录

前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的第一个师父琐记风筝无常女吊藤野先生范爱农北京通信读书杂谈随便翻翻好的故事雪古城秋夜死火腊叶淡淡的血痕中立论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生命的路一点比喻夏三虫最先与最后杂感谈皇帝看变戏法喝茶论雷峰塔的倒掉关于中国的火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章节摘录

书摘琐记【题解】 本篇选自《朝花夕拾》。全文由两部分内容组成。前半篇叙述童年时代的日常生活,刻画了房客衍太太的形象。这个女人在为人处世方面有特别的表现,品格卑下,庸俗可笑。她虽然可以哄骗小孩,但孩子长大后就可以看清她的坏心肝。文章的后半篇回忆作者到南京求学后的情形,描述了水师学堂的“乌烟瘴气”,对于清末的所谓“洋学堂”有所揭露和批判。接着描写的是矿路学堂,在那里,作者感受到了时代新风气。文章特别记述了作者阅读赫胥黎《天演论》时激动而兴奋的心情。本篇所写的只是生活琐事,但都写得细致而生动:所记述的经历和思想变迁,为我们了解鲁迅的思想性格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衍太太现在是早经做了祖母,也许竟做了曾祖母了;那时却还年青,只有一个儿子比我大三四岁。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因此我们就最愿意在她家里或她家的四近玩。 举一个例说罢,冬天,水缸里结了薄冰的时候,我们大清早起一看见,便吃冰。有一回给沈四太太看到了,大声说道:“莫吃呀,要肚子疼的呢!”…… P24


编辑推荐

国学文化经典是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本书是鲁迅专题,作为中学生的课外辅助教材,精选了脍炙人口的名篇,加于题解、注音、注释和串讲,做到通俗易懂,适合中学生阅读,也符合小学高年级以及大一学生参考。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鲁迅散文精萃-国学文化经典读本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选了很多的鲁迅各种文集里的东西,都以要革新为主题,在不同的时代里的确会有一个主题,时代不同自然有些大环境上的背景又有所不同,所以我读书中延至到今仍旧可取的东西(这么说,或许有些不尊敬。)可是格物的精神,我相信是周先生可以理解的。
  
  可是,当中所有的精神也是现在的国人,仍旧很需要的。不耻为后,能为最后一个竞技者坚持到终点而肃然不笑,不敢到无所谓,不以为然,真的是很难的。这一小点就足以见得周先生对民族特点的独到见解,深刻的披露。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