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夹边沟记事

杨显惠 花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09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作者:

杨显惠  

页数:

529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夹边沟记事》从2000年春季被《上海文学》开始连载至今,时间已经过去了九年。其间天津古籍出版社出过一册《夹边沟记事》,但其内容不全是“夹边沟”,还有几篇作者早期的中短篇小说。后来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全部的“夹边沟”故事,书名变成了《告别夹边沟》。现在花城出版社要重新出版《夹边沟记事》,且恢复了它的原名。

作者简介

杨显惠,1946年出生于兰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天津。 1965年由兰州二中上山下乡赴甘肃省生产建设兵团安西县小宛农场。1971年入甘肃师范大学数学系读书。1975年在甘肃省家垦局酒泉农垦中学做教师。1981年入天津作家协会专职写作至今。 主要作品收入《这一片大海滩》、《定西孤儿院纪事》等书。曾获全国短篇小说奖、中国小说学会奖、《上海文学》奖。

书籍目录

上海女人走进夹边沟李祥年的爱情故事驿站长贼骨头憎恨月亮饱食一顿逃亡坚持到底探望王景超自由的嘉峪关一号病房许霞山放羊夹农在列车上这就好了医生的回忆邹永泉告别夹边沟后记

章节摘录

《夹边沟记事》从2000年春季被《上海文学》开始连载至今,时间已经过去了九年。其间天津古籍出版社出过一册《夹边沟记事》,但其内容不全是“夹边沟”,还有几篇作者早期的中短篇小说。后来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全部的“夹边沟”故事,书名变成了《告别夹边沟》。现在花城出版社要重新出版《夹边沟记事》,且恢复了它的原名。

后记

从2000年春季《上海文学》开始连载《夹边沟记事》至今,时间已经过去了九年。其间天津古籍出版社出过一册《夹边沟记事》,但其内容不全是“夹边沟”,还有几篇我早期的中短篇小说。后来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全部的“夹边沟”故事,书名变成了《告别夹边沟》。现在花城出版社要重新出版这本书,且恢复了它的原名,我向花城的肖建国社长、编辑林贤治先生和张懿女士表达深深的谢意。吃水不忘挖井人,这里还要感谢曾经帮助过我的编辑和朋友们。我还要感谢长久以来关心和支持我的评论家雷达先生,尤其要感谢在我为此书搜集素材的过程中帮助过我的俞兆远、王永兴、刘文汉、陈金海、陈毓明、高吉义、陈宗海、关启兴先生和金月、和凤鸣、苏薇女士,感谢曾经伴我一起搜集过素材的冉丹先生。谢谢读者。


编辑推荐

《夹边沟记事》也许能给这越来越轻的时代和时代里的人们当头一击,苦难其实并没有走远,历史的当事人尚在人间,一个个右派的往事触目惊心,当我们读到《逃亡》里骆宏远因体力不支而逃跑不遂,在荒漠里被狼啃得只剩一小块颅骨时,是不是能惊醒死亡不仅仅是一个数字,而是一个与自身等同的生命的消逝?而在《夹边沟记事》里,这种在死亡线上作着无望挣扎的例子比比皆是,最终死去或幸存,都一样触目惊心。这样的文本以其真实性向我们揭示了目光所及范围之外的另一种生存状态,在震惊之余引发关于生命、人性以及历史方面的深度发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夹边沟记事 PDF格式下载



看完以后久久不能平静,看到他们被关在那种地方,最基本的生存都无法保证,甚至从牛粪中找豆子吃,甚至吃死人肉,这些曾经的怀有崇高理想的知识分子,就如此的猪狗不如的在这里消耗完自己的一生。那个年代,那个所谓的伟人,无一不让人感到恐惧和出离的愤怒。愿前辈们在天国安息


右派,一个尽人皆知的名称;反右,一段不堪回首的悲惨历史。正因为历史真相惨不忍睹才更需要我们记住这段历史,探究历史的真相,反思我们的行为,避免再次发生这人间的惨剧。包括十年文革在内的那段人间地狱般的历史,给近代中国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给中国文化带来了灾难性的毁灭,更重要的是给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内心深处带来了沉重的毁灭性的打击。正因为如此,那段惨痛的历史对中国来说更是弥足珍贵的,不容逃避的,只有我们全民全社会深刻反思那段历史,才能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了解那段历史的真相就显得无比重要和迫切。而本书正是为我们呈现了那段真实的历史,作者通过自己的走访和调查,用一个个真实鲜活的经历为我们直观真实的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残忍和卑微,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非历史课本中一带而过的数字,字里行间体现了文学作品对人性的关怀和尊敬。洋洋洒洒五百多页的作品,读完之后脑海中是一个个鲜活的真实的同胞,一个个令人尊敬又让人可怜的知识分子。这绝对是一本值得每个中国人阅读的作品,不是因为他能给读者带来阅读的愉悦,但是他记述了我们民族真实的历史,需要我们自己知道和牢记的历史。强烈推荐大家阅读。


白描手法,秉笔直书,生动活泼,不容置疑,一本绝佳的申讨之书,不容错过!!!


在07年左右,港台似乎出了一批书。我们这边等到了10年,才有一些作品陆续出台。不是为了纪念什么,而是历史不应该被忘却。这本书,真的没办法说是小说,抑或报告文学。但是,我相信,它绝对是真实的。这个事情,到现在的官方结论仍然是“反右扩大化”,不是全部否定。该否定的不否定,不该否定的却全部否定,很多事情,也许站在50年后,还是等于站在历史的漩涡里,不能看清真相。但是,我们还是要看这样的生动个人史,来把握大历史。真希望,能够更多看到这样的书籍。我们不需要向历史索赔,我们要的只是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先看了那个视频,被震住了。忍不住卓越下单和《定西孤儿院纪事》一起买下。很多年轻人对那段历史了解甚少,这样的书很难得,向作者致敬。历史不容改变,谁来为那些冤魂负责任?


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健忘的民族。有句话,对历史问题要团结一致向前看。问题是团结的前提——历史遗留问题得不到清理,如何团结?如何一致?夹边沟的故事是我们民族永远的痛。永远的伤口。骇人听闻,天理不容,罄竹难书!只有不忘历史,才能汲取教训,我们的人民才能快步前行,民族才有下希望。


每个中国人必读的好书!


真实,震撼,让我们对父辈的生活有了更深的了解。从去年这个时候就开始盼着本书,这周终于买到了。


什么也不说,买了10本。


在大学快毕业的时候买的。这本书是禁书么?这本应该是删节版吧。说来话长,我们学校非常牛逼的近代史老师上课推荐的。她说让我们在看之前做好心理准备,再去看这些20世纪50、60年代中国敢说真话的知识分子的遭遇和下场。我用了四天时间看完的,应该是毕业前在学校看的最后一本完整的书了。


作者用白描式的手法,叙述60年代反右运动中一个个普通知识分子的命运,今昔对比,这种悲剧如此击中人心,让人欲哭无泪,反思制度、反思人性、反思........,了解历史、记住历史,就是不要让历史的悲剧在重新上演。


不同的人像是被那段历史串成了一串蚂蚱,让你感叹生命的鲜活与无奈。文字看似平静,却有不忍细读的震撼,那段历史离我们其实很近。


超级好的一本书,拿起就不想放下。


应该是正品吧。质量还行


本来以为会是挺薄的一本,收到后,发现书很厚,字很小,苦难比我们能想象的浓烈得多。就书籍质量而言,印刷很好,字小,但是排版很清楚


悲天悯人,那个时代越读心越凉。。。


笔触不做作,前后内容相互印证,读起来很让人投入的一本书。


偶然“撞见”这本书,一口气读完,非常震撼!其中的一篇已被拍成电影,就是妻子千里到夹边沟寻找丈夫尸体的那篇,令人惨不忍堵,看完后一夜睡不着。要了解对人的尊严的践踏,读了此书更加刻骨!全书基本以平铺直叙的手法,没有议论,没有声讨,效果更加强烈。极力推荐想了解那段历史的各位读这本书。


想买很久了,终于出手,值得一读


刚拿到手,老师推荐的


送货块,可以额


好像看起来不错的样子


夹边沟记事


历史就是十七八岁的姑娘,任人打扮!


很沉重的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