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夜火车

徐则臣 花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作者:

徐则臣  

页数:

169  

Tag标签:

无  

前言

  很多年以前,我觉得我是悲观的。不是为赋新辞强要说愁,不是玩酷,而是几乎与生俱来的、骨子里头的悲和凉。那种莫名其妙的、不由人的心往下沉,太阳要落了你不高兴,太阳要升了你还不高兴。在别人的高兴之中和高兴之后,我看到的大多也是空,是无意义和不可能。后来意识到这感觉虽真诚,但依然可笑,我才见过几个高兴我叉进入过多少个高兴想要走出这种“悲壮的不高兴”之前,有一种强烈的冲动突如其来地贯穿了我。就是出走。我同样不清楚这连绵不绝的冲动从哪里来。十八岁时写过一个小东西叫《出走》,二十岁左右写《走在路上》,二十三岁写《沿铁路向前走》。然后是《跑步穿过中关村》、《长途》和现在的这个长篇《夜火车》。这仅仅是能够从题目里看见“出走”的小说,还有躲在题目后面的更多的“出走”。有评论者问我,为什么你的人物总在出走我说可能是我想出走。事实上我在各种学校里一直待到二十七岁,没有意外,没有旁逸斜出,大概就因为长期规规矩矩地憋着,我才让人物一个个代我焦虑,替我跑。这两年我突然喜欢把“理想主义”这个词挂在嘴上,几乎认为它是一个人最美好的品质。我知道既为“理想”,就意味着实现不了,但于我现在来说,我看重的是那个一条道走到黑、一根筋、不见黄河不死心、对理想敬业的过程,我希望人人有所信、有所执,然后真诚执着地往想去的地方跑。如此说似乎与悲观相悖,一点都不,这“理想主义”是凉的,是压低了声音降下了重心的出走。是悲壮的一去不回头,是无望之望,是向死而生。现在,它们都在《夜火车》里。

内容概要

  《夜火车》小说主人公陈木年是个很有趣的人,中规中矩地在既定的社会游戏规则下生存,偶尔却会有匪夷所思的举动,比如说扒火车逛世界,这也正是他内心巨大的“出走欲望”的特殊表达方式。陈木年心地善良、性格单纯软弱,是个浪漫主义者,这样的性格造就出诸多荒谬可笑的人生场景。一切都仿如出轨的列车,陈木年渴望出轨,但又被现实一次次地驯服,而生活又屡屡以出轨狠狠地回报了他。他被沈教授相中,获得免试直升研究生的资格,但在顽童心态驱使下作出的恶作剧,使其命运瞬间改观。为了从父亲手中弄到钱,满足其游走世界的渴望,他“虚拟杀人”。虽然事件很快澄清,却使他失去了读研的机会,沦为学校的临时工。他爱上了邻家女孩秦可,当对方准备献身时,他却临阵脱逃,随后去红灯区游荡。四年之后他正要考研,德高望重的老师传出了性丑闻,同时一个更大的“阴谋”浮出水面。最让人凉愕的是,陈木年终究还是杀了人。这一次他动了真格,踏上了逃亡的不归路。  作品展现了现代知识分子内心的冲突以及边缘化的处境,同时充满了对循规蹈矩的生活路线、复杂人际关系的嘲讽。

作者简介

  徐则臣,1978年生于江苏东海,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著有长篇小说《午夜之门》、《天上人间》、《夜火车》,小说集《鸭子是怎样飞上天的》、《跑步穿过中关村》、《人间烟火》等。曾获第四届春天文学奖、首届西湖·中国新锐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7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奖和上海文学奖等。根据中篇小说《我们在北京相遇》改编的《北京你好》曾获第十四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电视电影奖。部分作品被译成英语、德语、韩语等介绍到海外。

书籍目录

前言:悲观、出走和理想主义徐则臣天花板上的拖鞋这次谈话很重要文苑居火车,火车金小异水门桥杀人事件他们叫我老陈要努力活得比底层还低金黄的凡高火车开往黑夜纪实与虚构一切都要重新摆放秦可同志哥,媳妇妹太阳血红血红托付开水、可乐和老巴布咖啡衣钵家庭聚会让两个大拇指碰头野火车和草帽舞看火车夜火车疯子是被逼出来的一声叹息我的身体空空荡荡花街凡高长出左耳是为割掉有多远滚多远棉花庄(一)棉花庄(二)头戴一枝枯萎的花两证许如竹死了《火车简史》对门爱情是个乌托邦生孩子的男人那时候的事,不好说天太热,睡不着人就怕空沈镜白说:玉环飞燕皆尘土乘夜火车逃亡

章节摘录

  天花板上的拖鞋  房间里是黑的,陈木年睁开眼看天花板。他等着一双拖鞋走过来,在天花板的背面,鞋子里是六楼上金老师的两只脚。陈木年从没见过金老师,但他熟悉他的拖鞋,很多个夜晚他都看见那双拖鞋在他头顶上走,拖拖拉拉,噼噼啪啪,或者是跺脚和掉在地板上。最初,他根据拖鞋与地板摩擦的声音,来判断它们走到了天花板的哪个角落;后来,他推测这双拖鞋的质地、材料和形状;半年之后,陈木年认为金老师的拖鞋是塑料的,硬底,四十码,中跟,跟形方,中空。市场上最便宜的那种。然后陈木年就在黑暗里看见了它们,底朝他,在他的天花板的背面起起落落。一过晚上十一点,它们就开始像伟人一样焦虑和愤怒,在陈木年的睡眠之上运动不止,直到他在后半夜的某个时刻疲惫不堪地睡着。  现在,他等着一双新的拖鞋走过来。在他的想象里,这双拖鞋和地板的关系是和谐的,它们经过地面如同松鼠的尾巴温柔地扫过。当然会有声音,但对陈木年的睡眠来说,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甚至可以用来催眠,像清风拂过花朵和树叶,是一种别开生面的旋律。他对此有信心。  可是天花板一声不吭,像不存在一样安静。陈木年只好想象自己的脚,光溜溜地经过天花板。若干时间以前,他曾希望楼上的金老师也能光脚走路,向猫学习,那样他就可以夜夜安眠。当然是不可能的。他看着自己的脚走在黑暗的天花板上,脚印明亮,发出淡淡的银光,一个摞着一个,直到无数的脚印把天花板踩白,金老师的拖鞋还没开始出场。陈木年扭动僵硬的脖子,看见月光从窗户外进来,升到了天花板上。隔壁室友的鼾声响起来。  也许金老师不在家。陈木年的眼睛发涩,忐忑地闭上眼,今夜不用数绵羊了。  像突然做了个噩梦,他看见了一双拖鞋经过天花板,然后经过脑门和眼皮,接着听见了声音,吧嗒吧嗒。塑料的,硬底,四十码,中跟,跟形方,中空。陈木年睁开眼,发现自己并没有睡着。金老师脚上的伟人开始焦虑了。陈木年仔细听,没错,还是它们。他睁着眼躺了一会儿,没开灯就起来,开门爬到了六楼。他敲门的声音把自己都吓了一跳。  半天门才开。陈木年看见传说中的金老师瘦小的身子堵在门口,右手开门,左手一把画笔,嘴里还叼着一支。他只听说金老师是搞美术的,油画,学校里的不少人都认为他是天才,将来说不定可以成为大师。陈木年早就做好了接受艺术家形象的准备,但金大师还是让他的想象力感到吃力。头发比他在电视里看过的所有画家都乱,又长,卷曲,像一度流行过的女人的爆炸式发型,一张三十多岁的小脸坚硬地藏在头发丛里。只在下巴上允许长胡子,照着绍兴师爷的造型修剪过的。身上是一件肥大的牛仔背带裤,胸前那块涂满了缤纷的颜料,看起来像一幅印象派大师的传世之作。金老师本人则像一个油漆匠,如果戴一顶白帽子,也可以直接去饭店里掌勺。他的背带裤太像一件围裙了。  “你是谁?”金老师把嘴里的画笔抽出来。  “五楼的。”  金老师伸头看了一下楼梯,说:“哦。有事?”声音怪怪的,听不出是哪个地方的普通话。  陈木年看了一眼他的拖鞋,果然是塑料的,像那一款。“抬起你的拖鞋。”  金老师懵懂地跷起鞋子。相对于他的个头,脚倒挺争气的。硬底。中跟。跟形方。中空。陈木年说:“四十码?”  “四十码。”金老师说,把画笔从左手换到右手,把一块红颜色揉到了鼻子底下,胡子也成了红的。“你就来问这个?”  “棉拖鞋呢?怎么不穿?”  金老师说噢,弯腰从屋里拎出了一双棉拖鞋,“你的?”拖鞋上附的纸条还在,上面写着:“送给你。今晚就可以穿。”金老师说:“我要棉拖鞋干什么?”  陈木年很失望:“不要你为什么拿进去?”  金老师不耐烦了:“不拿进屋早就湿透了。”他指指楼道的顶,还有一大片水渍没干。这栋破楼,下雨就漏水。?拿回去,我要工作了。”他把拖鞋塞给陈木年,关上了防盗门。关第二道门时,他又伸出头,说,“跟你说,我从来不穿棉拖鞋。不舒服。”陈木年想让他夜里动静小点,金老师的第二道门已经关上了。  已经是后半夜,陈木年拿着棉拖鞋回到自己的房间。上午买完拖鞋,他还自作聪明地请修鞋师傅给鞋底加了一层人造的皮毛。另外两个房间的呼噜声都在往高音上爬,他气得把棉拖鞋砸到他们门上,一扇门上一只。没有中断,呼噜声继续往上爬。  他知道明早即使起得来,也是神思恍惚,干脆把闹铃销了。睡到几点算几点。而下午沈镜白老师特地嘱咐他,明天的问话要认真对待,他也和总务处打个招呼,先留下来再说。陈木年坐在床上点着烟,在黑暗里抽。第二根刚抽上两口,感到胃有点疼,就打开窗户把烟头扔了出去。凉风灌进来,从他张着的嘴里进去,闭嘴,咽下,陈木年有种通体清凉透明的感觉。躺下去的时候说:“去你妈的!”  六楼上的拖鞋在天花板背面转圈子。吧嗒。吧嗒。吧嗒吧嗒。  这次谈话很重要  第二天早上,魏鸣老婆的干呕声把陈木年弄醒了。差三分钟上午九点。总务处通知八点开始谈话。陈木年快速地穿衣服,魏鸣老婆还在呕,除了声音什么都没有吐出来。又得去医院打掉了。这个可怜的中学体育老师,一副好身板就用来应付这事了。据魏鸣自己说,吃药解决的不算,这两年医院就去过三次。魏鸣说的时候很得意。几年来他一直为自己军训时的全脱靶耿耿于怀,他和陈木年大学同班,射击比赛的成绩差得不能看,子弹总是找不到靶子。现在好了,陈木年穿鞋子时想,枪枪十环了。  因为女体育老师占着水池鞠躬尽瘁,陈木年刷牙洗脸只好免了,含了一口隔夜的凉茶一边漱一边下楼。自行车钥匙忘了拿,就一路小跑到了总务处处长室。副处长张万福的脸色很不好看,下面的几个科长的脸也跟着越拉越长。  “几点了?”张处长点着左手腕,点了几下才发现没戴表。“架子可真不小,我们六个人等你!”副处长的脸硬得发旧,像昨天的脸。这次中层干部调整,没爬上处长的位子,他连笑都不会了,见谁都板着脸。  陈木年知道他们也刚到,杯子里的茶叶还没泡开。  张处长说:“这次谈话很重要,关系到你能否继续在我处工作的问题。”  陈木年说:“嗯。”  “照实说,杀没杀?”  还是老问题。同样的问题陈木年回答了二十次也不止。他开始心烦。  “没杀。”  “你要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张处长说,“这么跟你说吧,要是别人,随便换哪个,即使他是学院的正式工,我也早让他滚蛋了。我们是大学,要每个人都干净。懂了?”  “懂了。”  科长甲说:“那好,实话实说,杀没杀?”  “没杀。”  科长乙说:“真的没杀?”  “没杀。”  科长丙说:“没杀你当初为什么说杀了?”  “说着玩的。”  科长丁说:“这事也能说着玩?再想想。”  “警察早就替我想过了。”  “这么说,”张处长点上一根烟,提醒在一边走神的秘书小孙认真记录。“你没杀人?”  “没杀。”  “再好好回忆一下。你看,那天夜里,你走过水门桥,想抽根烟,就——”  张处长做了一个掐人的手势。  陈木年觉得胸口发闷,喘不过来气,全身的血极速往头上跑,脸涨得要炸开,呕吐的感觉也上来了。“我,出去一下。”他站起来对审问的人说,没等他们回答,拉开门跑向洗手间。他顾不得洗手问里还有别人,趴在盥洗池上大声地呕吐。像魏鸣的老婆一样,他只呕出一串咕噜咕噜的声音,感觉却像五脏六腑都从嘴里出来了。  呕了一会儿,小孙进来,拍着他的后背问怎么回事,要不要去医院。  陈木年摇摇头。  “没事。领导也知道你没杀人,就是问问,走走形式。”  走走形式?他们似乎非要问出个杀人的结果来才罢休。陈木年又干呕了一声,把鼻涕眼泪都弄出来了。他抬起头,看见镜子里那张狼藉的脸。而他的同事小孙,脸比镜子还干净。四年前他们同时来到总务处,住一套房子,现在小孙是副科,单位里的什么好事都轮上一份,两居室的房子也到手了,他还是临时工,一年要接受三到四次不定期的审查盘问。  “放松一点,吐完了再进去。领导可能还有指示。”小孙拍拍他肩膀,出了洗手间。  陈木年两手撑着盥洗池,继续看镜子里自己的脸。它怎么就脏成这样呢。然后看见牙龈流血了,开始漱口,越漱越多,永远也漱不尽似的。后来干脆不漱了,闭着嘴,有什么东西都咽下去。他洗了脸,直接回了宿舍。  魏鸣的老婆还在呕,看样子一个上午都得在水池边呆下去。女体育老师叫钟小铃,是魏鸣的女朋友,但大家都习惯叫她“魏鸣的老婆”,魏鸣也“我老婆,我老婆”地叫。钟小铃本人也没什么意见,就老婆下去了。她的单位离学院不远,分到手的是集体宿舍,两人一间。人多就是麻烦,魏鸣说,和她亲个嘴都得睁着一只眼,就让她搬到这边住了。魏鸣也是集体宿舍,好歹是一人一间,关上门就等于把全世界人都拒之门外了,干什么都可以放心地闭上眼。  “下班了?”钟小铃腾出嘴来问陈木年。  “下了。”陈木年说,心想,岗都快要下了。但他懒得说太多,开门进了自己房间。刚点上一根烟躺下,钟小铃敲门,隔着门说:“魏鸣刚才打来电话,说晚上你们有个老同学过来,叫你一块去吃饭。”声音有气无力,漫无尽头的干呕把她累坏了。  “谁啊?”  “他没说清楚,好像是一根筋。”  陈木年嗯了一声,他不知道一根筋是谁。大学的同学留在这个小城市的很有几个,大大小小的几乎在各个像点样子的部门都插了一腿。在这所大学里,准确地说是学院,只有他和魏鸣。魏鸣研究生毕业留校,现在教理科生的大学语文,还兼中文系的团总支书记。他,陈木年,从毕业的那一年起,就在后勤这一块做临时工,一直到现在还是临时工。他觉得除了沈镜白和他父亲之外,所有人都认为他会做一辈子临时工,包括他自己,一个月八百块钱,只要他不打算从这所鬼学校里滚蛋。现在,他盯着架子上的一大堆书抽烟,在考虑自己是不是要滚蛋。应该会的。他把领导像尿布一样晾在那里,他们不会无动于衷的。陈木年对着一本《楚辞集注》吐了口烟雾,用烟头往书里面烫。


编辑推荐

  《夜火车》文坛新秀、华语文学最具潜力新人徐则臣继《北京系列》后推出《出走系列》,其作品《标示出了一个人在青年时代可能达到的灵魂眼界》。著名作家曹文轩、毕飞宇,著名批评家李敬泽、谢有顺联袂推荐。  幽默、荒诞、真实-现代知识分子心电图潮讽呆板的生活模式,再现人际关系复杂无奈直触人心深处出走欲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夜火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