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诗经”“楚辞”补释及其他:语法训诂论集

罗英风 广东花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6-2  

出版社:

广东花城出版社  

作者:

罗英风  

页数:

285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位从事教学多年的语言学者的心血结晶。在对《诗经》和《楚辞》的补充训释中,除了运用训诂方法之外,又着重融入语法分析,既能对前贤说法择善而从,又能超轶前说,另立新解,甚至敢于试图解开一些死结。另一部分文章则是对《诗经》、《楚辞》的特有语法现象独立成篇的分析和对古今汉语某些语法结构的新鲜探索。作者还对一部史学名著的名家译文指瑕辨正,并附获得高校教学优秀成果奖的省级奖和国家奖的古汉语教学经验。本书对语文教师和语文工作者应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是目前市面上难得一见的论著。

作者简介

罗英风,语法、训诂专家。1949年毕业于上海暨南大学中文系。解放初期,曾任南京三野政治部宣传部全军性刊物《文艺丛刊》助理编辑。1950年秋在上海苏联商学院进修俄语。1951年受聘到长春东北商专俄语系任教。1953年到广东揭阳一中任教,并负责培训全县中学语文教师,讲授语法修辞和古代文学。1978年调入韩山师专(现韩山师范学院)任教,先后担任英语系及中文系主任。1990年离休,享受地专级政治生活待遇。198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同年在高校教学成果评奖中以古汉语的教学经验获省一级优秀成果奖及国家级优秀成果奖。1992年起享受政特殊津贴。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及学报上发表多篇以语法、训诂内容为主的学术论文,其中对《诗经》和《楚辞》用力较多,在训释中除活用声音训诂之外,特别突出语法的作用,提出一些全新解释和独特见解。

书籍目录

古书训释中的语法限制
《诗经》补释
释“德音”与“虽无”
《诗》“言既遂矣,至于暴矣”解
《氓》诗增解四题
《诗经》中叠音形容词的语法功能
《楚辞》补释
《九歌·山鬼》探胜
《楚辞》词法句法拾穗
释《诗经》和《楚辞》中的“爰”
“互文”与《诗》《骚》新解举例
所字结构中的成分省略
论存现句
论“主谓短语”
主谓结构作修饰语的位置问题
汉语的缺乏形态正是中国诗歌魅力的一个成因
诗歌欣赏中的心理体验
发展独立能力,培养开拓精神
古典文学作品的词汇教学
威尔斯《世界史纲》梁译匿瑕举隅
后记

章节摘录

  “德”在古代是一个意义广泛的概念,但用在人际关系上则有施予之意。《礼记·玉藻》“立容德”注:“如有予也。”一方有予,另一方则有得,故疏云:“立容德者,德,得也。立则磬折,如人授物与己,己受得之形也。贺云:‘德,有所施与之名也’。”因此,“德”可训为恩情,如《蓼莪》诗的“欲报之德”,用为动词则为感恩、报恩,如《硕鼠》诗的“莫我肯德”。用在夫妇情侣之间,则可释为恩爱。《关雎·序》:“关雎,后妃之德也。”正义云“此篇言后妃性行和谐,贞专化下,寤寐求贤,供奉职事,是后妃之德也。二南之风,实文王之化,而美后妃之德者,以夫妇之性,人伦之重。”尽管羼人一些说教,但也指出了所谓后妃之德,乃是对丈夫的温柔贞专,克尽妇职,也即是对丈夫的恩爱。所以《氓》诗的“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和《白华》的“之子无良,二三其德”乃是斥责男子的用情不专。而《邶风·谷风》的“既阻我德,贾用不售”二句紧接在“不我能慉,反以我为仇”之下,是说我施恩爱于你,却得不到你以同样的爱回报,就好像货物卖不出去,不能实现商品交换一样,和《日月》的“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胡能有定,宁不我报?”同个意思。“胡能有定”即是“不定”,也即是二三其德.用情不专。  在情诗中,“德”既可释为恩爱,则“德音”当可释为恩爱之言,特指山盟海誓。上引郑《笺》对“德音”的几处解释中,一处是“善恩意之声”,另一处是“夫妇之言”,比较贴近诗意。合这两处解释,则和“恩爱之言”相当。《邶风·谷风》:“德音莫违,及尔生死。”“及尔生死”即是“德音”的具体内容。“德音莫违”是女方劝说男方不要违背当初双方所立下的终生相爱生死不渝的誓言。此处的“德音”即《氓》诗的“信誓”,此处的“及尔生死”即《氓》诗的“及尔偕老”。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诗经”“楚辞”补释及其他:语法训诂论集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