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黄阁麒麟文化

叶春生 第1版 (2002年12月1日)
出版时间:

2002-12  

出版社:

第1版 (2002年12月1日)  

作者:

叶春生  

页数:

200  

Tag标签:

无  

前言

  1927年,由顾颉刚、钟敬文等一批中国现代民俗学先驱创立的“中山大学民俗学会”,首先举起了中国民俗学的大旗。他们创办《民俗》周刊、印行《中大民俗学丛书》、设置风俗物品陈列室、开办民俗学传习班。这些活动,“不但开拓了中国民俗学的领域,在东亚人民文化研究史上也是引人瞩目的。日本的中国民俗学家直江广治博士,曾经说过这样意思的话: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由于中大民俗学会的成立,中国民俗学走上科学的研究途径。这话虽然有些溢美,但它证明中国现代这段学术史,在国际民俗学研究者们眼中所占的位置”(钟敬文《60年的回顾》)。  作为中山大学民俗学运动重要内容的《中大民俗学丛书》厚重的36本,不仅在中国民俗学史上有着深远影响,而且享有世界声誉,在世界各地的大图书馆里,构成了馆藏珍本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被认为是“20世纪中国民俗学研究扛鼎之作”的“孟姜女故事研究”系列丛书,便是其中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  今天,《中大民俗学丛书》又有续文。后人再写中国民俗学史的时候,《中大民俗学丛书》就不是36本了。我们从第38本开始,好兆头,按照传统民俗的理念,又生又发,生机无限,兴旺发达!然而,这只是我们的愿望与决心。我们深知,先辈们为这36本书的编辑出版历尽了艰辛,顾颉刚先生为筹集经费四处张罗,钟敬文先生因编发《吴歌乙集》被学校当局解聘……当然,历史决不会简单地复归,每个轮回都包含着机遇和挑战。

内容概要

  为了深入研究《黄阁麒麟文化》,进一步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魅力,展示黄阁的风貌并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广州市番禺区黄阁镇、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和中山大学民俗研究中心三家联手编写《黄阁麒麟文化》一书。2001年底,感言明确了合作意向,2002年1月,联合成立了编辑委员会,编委会以中大民俗中心相关研究人员为主,在省民协和黄阁镇有关工作人员的大力协助下,经过近一年的时间,完成了《黄阁麒麟文化》的编写工作。  《黄阁麒麟文化》从麒麟舞这一具体的文化事象入手,尝试全方位展现麒麟文化的方方面面,希望由此能对探讨古老的传统文化与当今的经济建设有机结合这一具有巨大现实意义的课题有所帮助。此外,《黄阁麒麟文化》还对黄阁镇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状况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以全方位展示黄阁的两个文明建设成就。

书籍目录

总序第一章 麒麟文化概述第一节 麒麟信仰探源一 部落图腾说二 麒麟的外貌与性情第二节 孔子与麒麟一 《春秋》记异二 获麟传说的充实定型三 灵光闪现的麒麟四 被借重的麒麟五 孔子与《春秋》六 麒麟神话的完成七 麒麟与周亡汉兴八 还原的努力第三节 传统工艺美术中的麒麟一 麒麟形象的演变二 传统工艺美术中的麒麟第四节 麒麟信仰与崇拜一 麒麟——生殖崇拜与吉祥的文化符号二 麒麟与吉祥物信仰三 麒麟信仰的文本分析第五节 麒麟的故事一 有关麒麟的传说二 有关麒麟的童话第六节 麒麟典故与诗文一 与麒麟有关的成语典语二 历史诗文中的麒麟第二章 黄阁麒麟舞第一节 民间动物舞蹈一 各地民间舞蹈概述二 南中国的动物舞蹈第二节 黄阁麒麟舞一 南粤麒麟舞漫话二 麒麟舞的挖掘与整理第三节 《黄阁麒麟舞》赏析一 太平盛世出麒麟二 《黄阁麒麟舞》的美学分析三 《黄阁麒麟舞》的文化精神四 黄阁麒麟文化赏析五 麒麟之乡仿麟踪第三章 依托麒麟品牌,黄阁勇创新篇第一节 麒麟史迹厚重的黄阁一 麟乡概览二 鱼米之乡三 诗书之乡四 富足的生活五 麟乡揽胜第二节 麒麟舞雄凤,三年换新装一 麒麟之乡经济腾飞二 民心工程荫蔽子孙三 借外力促进开发四 麒麟精神文明当先附录一 《黄阁麒麟舞》获奖体会及意义附录二 黄阁麒麟文化活动情况汇报附录三 广东民间文艺研讨会论文节录参考书目编后记

章节摘录

  一、麒麟形象的演变  考察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作品中的诸多麒麟形象,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特征和气质。它的演变基本上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即春秋战国时期的朦胧美,两汉时期的古拙美,南北朝时期的雄健美,逐渐过渡到明清时期的繁华美。  在尚未发现有麒麟图案的远古时期,从我国古文字中,“麒麟”又作“骐膦”,以“鹿”和“马”为偏旁,可知最初古人假想的麒麟在外形上与鹿或马有相似之处。汉砖上发现的麒麟图案仍与马和鹿相似。汉以后,民间美术中的麒麟开始向龙靠拢:头部像龙;身躯似鹿,却长着龙鳞;还有的图画中的麒麟尾带鳞片,脚下生火或口中吐火,称为“火麒麟”。  宋代的麒麟虽仍保持着鹿科动物的特征,但从其颈部鬃毛的飘拂,以及躯体麟片的刻画上,已日益向龙形发展。元代的麒麟则明显地龙形化了:头部呈马头形,而头部的装饰和明代龙的头部是一致的,连头部的鬃毛也是前冲的,身躯上一般密布鳞片,马的蹄,四肢及身上有火焰披毛,色泽以青色为多,也有黄色和绿色的。  及至清代的麒麟,龙形化特征得到进一步固定,形成了“龙头、麇身、马蹄、龙麟、狮尾”的艺术形象。麒麟变成鹿形的龙,除了蹄子像鹿,尾巴像狮和躯体比龙短外,其余皆和龙的形象一样。因此,明清时期的麒麟,实际上可看做是一种变异的龙。清代民间美术中的麒麟的龙形头部刻画繁复华美,图案趋向规范化、工整化,与前期的麒麟比较,已失去了那种刚健豪迈的气势。  从麒麟形象在民间的整个演变过程来看,它与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商代龙图案中的龙角,多为类似于长颈鹿角的菌状角,而这种角端有肉的角与古籍中所描述的麟角十分相似,早就有人据此认为,长颈鹿即是古人所说的麒麟。秦汉时期,龙有从蛇体向兽体转化的趋势,和后来的麒麟极为相似。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黄阁麒麟文化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