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学校教育研究导引

施铁如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9  

出版社: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

施铁如  

页数:

360  

Tag标签:

无  

前言

  本书完稿之后,总感到有些话没说完。这些没说完的话就是想把自己对学校教育研究的一些思考过程向读者作个交代。因为较之许多介绍教育研究的书,本书许多内容显得有点“另类”。  算起来,本人撰写的关于教育研究的书,这已是第三本。第一本是与几个同事合作撰写的《教育管理的量化与研究方法》(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当时的一种起因是我于20世纪80年代中在美国学习期间,接触、学习并部分参与了以严格的科学手段进行的一些研究,回来后深感我们国内学校开展教育研究方面缺乏严密的科学手段,有必要进行介绍。也因此,该书突出了“量化”,介绍了统计、测量、评价、问卷、实验等方法。  20世纪90年代中,教育研究在素质教育运动的推动下,越来越普遍地进入到学校。于是本人的第二本教育研究专著《学校教育科学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于1998年应运而生。该书的一个“另类”之处是专辟了“学校教育心理干预”一章,把“干预”作为学校教育研究的一个关键环节。书中提到:“学校教育改革研究的实质就是采取干预”、“学校教育改革研究成功的关键是选择干预策略。”这是本人在“九五”期间主持并指导在一些中小学开展研究的过程中,获得一种感受之后的思考。中小学教育研究的目标与研究所专家的研究目标有不同,前者重在解决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问题,后者重在发现教育教学规律。因此学校教育在考虑技术性方法(诸如抽样、测量、统计)的同时,更应考虑干预性方法,即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里就隐含着学校教育研究要以问题为中心,不是以方法为中心的观点。对这样一种“另类”的观点,有的同行不表认可。但该书接连印了四次以及在广卅I购书中心的一次畅销书排行榜上排名第二的事实使我感到学校教师们接受了这一观点。

内容概要

  策略和思路更具统摄性和战略意义。本书的思考也扩展到这一现今许多教育研究方法著作涉足不多的领地。因为许多著者往往离开研究者开展着的研究活动这一语境而把方法抽象出来进行介绍,于是便从操作而不是活动来考虑问题。本书是在“学校教育”这一具体语境中来对研究活动进行讨论介绍,因而从活动而不是操作来考虑问题,策略和思路便不可回避。于是,关于方法论的思考以及学校教育研究思路、策略的探讨便成为了该书的又一“另类”。对研究思路、策略的探讨可称为元研究,即对本身的研究。本书提出来的一些思路正是我们与学校教师共同经历学校改革研究过程的思维成果。可以说,我们也和学校教师一样,在研究中学会研究。这是我们原来没有意想到的成果,是更深层的、可贵的成果。这一观点。也在书中得到阐述。

书籍目录

基本共识编第一章 教育改革与学校教育研究第一节 知识经济时代的学校教育知识含量第二节 走进学校的教育研究第二章 学校教育研究的类型与方法论第一节 学校教育研究的类型第二节 学校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取向谋划构想编第三章 学校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第一节 课题选择的作用与原则第二节 课题选择的主要步骤第四章 课题计划和研究方案的制定第一节 学校教育研究计划的制定第二节 研究方案的设计框架与思路第五章 课题指导思想与研究思路的形成第一节 现代教育理论和思想的把握第二节 教育现实问题的分析第三节 教育研究文献资料的查阅过程方法编第六章 课题实施的基本过程与方法第一节 课题实施的基本过程第二节 课题实施的技术性怀节第七章 调查研究方法第一节 调查法概述第二节 问卷设计技术第三节 调查表第八章 观察方法第一节 观察法概述第二节 结构性观察第三节 非结构性观察第九章 测量方法第一节 测量概述第二节 心理测验第十章 内容分析法第一节 内容分析概述第二节 内容分析法的步骤第三节 内容分析模式第十一章 实验研究方法第一节 教育实验概述第二节 教育实验的基本过程第三节 教育实验设计模式第十二章 教育行动研究第一节 行动研究概述第二节 行动研究的实施第十三章 叙事研究第一节 叙事研究概述第二节 学校教育研究中的叙事第十四章 质的研究第十五章 学校教育改革研究中的干预成果形成编第十六章 研究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第十七章 学校教育研究文章的撰写管理组织编第十八章 学校教育研究的管理与组织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2)主体来源:指内容材料来自何种主体,包括了个人或/和群体。  (3)情境来源:指内容材料来源于何种情境。  (4)时间来源:指内容材料来源于哪一时期。  如果我们把地域、主体、情境、时间看做不同的变量的话,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内容分析往往是在某一变量不同,其余变量相同的情况下进行的。我们权把这不同的变量称为操作变量。选择何者作为操作变量,决定于分析的用途。我们往往选择不同时间来源的内容材料进行趋势分析,从而发现不同时期事物的变化情况,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我们往往选择不同地域或不同主体来源的内容材料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发现不同地区或不同主体对某一事物在做法或态度等方面的差异;我们往往选择不同主体或不同情境的内容材料进行意向分析,了解不同的主体在同一问题或同主体在不同情境对相同问题的态度、行为表现。  各种模式的研究过程是基本一致的,我们可以用图10-1表示。该图的含义是:由某一操作变量确定而抽取某现象的两种不同资料,经过对该资料同一内容类目的量化处理,得出有关数据。对数据进行比较,得出关于该现象在某些内容类目方面的发展趋势或异同点。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学校教育研究导引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